【资料】骨科跟台人员培训资料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14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骨科器械助理方向学时: 学分:合用专业: 开课学期:开课部门: 北京卓然迈迪克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选修课程: 社交礼仪、医疗仪器管理与维护、公文写作、相关法律法规考核要求: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生理学》主编:牛大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骨科学》主编:邱贵兴人民军医出版社《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主编:梁碧玲人民卫生出版社骨科器械专业是以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学、骨外科学为基础,结合骨科器械使用,辅助医生完成手术。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骨科器械、产品的结构及使用,它包括骨生物力学、骨科内固定学、骨科外固定学、人工关节外科学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骨科相关器械和产品有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骨生物力学原理、骨组织的病理生理解剖、力学特性和骨的机械性质。
2、掌握人工关节的结构及使用。
3、掌握骨科内固定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包括螺丝钉、钢板、髓内钉等,同时了解内固定植入物的适应症。
4、掌握骨科外固定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了解骨科外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及适应症。
5、具备独立配合骨科医生完成骨科手术的能力。
6、培养骨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专业人材。
(一)思想道德方面1、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主、客观世界,并指导思想和行为;2、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医疗器械行业,具有温和、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骨科医疗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文化业务方面培养掌握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材。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毕业后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从事手术跟台、市场推广及维护的高端定制型人材。
骨科跟台人员培训资料骨科护理人员培训资料一、骨科护理概述:骨科护理是针对骨骼系统疾病的护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骨折、骨脱位、骨肿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护理。
骨科护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1. 术前准备:包括术前安全检查、患者教育等工作,确保术前的顺利进行。
2. 术中操作:要根据手术种类和手术部位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准确无菌操作、固定和保护手术部位等。
3. 术后护理:根据手术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骨折患者的疼痛缓解、伤口护理、骨折固定等。
三、骨科护理常用器械及设备:1. 骨针:用于骨折的固定。
2. 骨夹:用于关节的固定。
3. 石膏绷带:用于固定骨折和手术部位。
4. 牵引器:用于骨折或骨关节疾病的牵引治疗。
5. 骨科手术台:用于进行手术操作。
四、骨科护理常见操作技术:1. 石膏绷带的包扎技巧:要遵循正确的包扎方法,垫垫物、依固定部位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控制好包扎松紧度。
2. 牵引技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装置,进行正确牵引操作,保持适当的牵引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骨折复位技术: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复位方法,进行准确的牵引和推拉操作,配合适当的镇痛和肌松药物。
4. 骨折固定技术: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械,进行固定操作,保持稳定性和血液循环。
五、骨科护理的注意事项:1. 定期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肢体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注意术前和术后的疾病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护理要点,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3. 严格执行手术部位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4. 在固定器械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固定器械是否松动或脱落,及时处理。
5. 骨科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医生和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六、骨科护理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术后疼痛:可通过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
医院骨科业务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和背景骨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骨折、关节疾病、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工作。
骨科医生是医院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骨科业务知识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骨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增强其对骨科疾病的诊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 骨科基础知识(1)骨骼结构与功能:骨骼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骨折愈合的生理过程等。
(2)骨科疾病分类与诊断:骨折、关节疾病、骨肿瘤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骨科诊疗技术(1)骨折的处理:不同类型和部位的骨折处理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2)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护理。
(3)骨肿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及配合的护理。
3. 骨科术后康复(1)骨科手术后康复护理:术后病人护理要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运动功能锻炼:术后康复期间的适当运动项目和方法,促进患者恢复功能。
4. 骨科医患沟通(1)患者沟通技巧:如何与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
(2)家属沟通技巧:如何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亲属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
5. 骨科最新技术(1)融合技术:现代骨科的最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如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
(2)先进治疗方法:新型骨折固定材料、生物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骨科医师轮岗学习、专题讲座、专家授课等形式,讲解骨科基础知识、诊疗技术等内容。
2. 实践操作:组织临床实习和手术演练,让医师学员参与实际患者的诊治和手术操作,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3. 病例分析:以病例分析、讨论疑难杂症,帮助医师学员学习临床思维和辨证施治能力。
4. 交流互动:与其他科室和医院开展学术交流,参观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培训计划1. 培训周期:为期半年,将医院骨科医师作为学员,安排在工作之余进行培训学习。
骨科业务学习操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骨科业务操作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掌握骨科手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1. 骨科专业医生和护士2. 对骨科业务有兴趣的其他医务人员三、培训内容1. 骨科理论知识(1)骨科解剖学:骨骼结构、骨与关节解剖、骨骼生理等知识;(2)骨科病理学:骨科常见疾病、疼痛机制、骨折类型等知识;(3)骨科影像学: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骨科诊断中的应用。
2. 骨科手术操作技能(1)骨科手术准备:手术室准备、器械使用和消毒、麻醉准备等;(2)骨科手术操作:骨折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关节置换等手术操作技能;(3)骨科术后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并发症处理、康复训练等。
3. 骨科临床实践(1)临床病例学习:骨科病例讨论、现场观摩手术等;(2)临床实践指导:参与手术实操、术后护理指导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传授骨科理论知识。
2. 操作技能训练由骨科专家进行操作演示,员工分组进行操作模拟练习,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3. 实践指导在临床实践中,由专业医生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员工掌握手术操作技巧。
五、培训时间1. 短期培训定期组织骨科专业知识学习和手术操作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2. 长期培训针对有实际操作需求的员工,进行长期实践指导和技能训练,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
六、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和临床实践评估等方式,对员工进行综合考核。
2. 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3. 考核结果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并记录在档案中。
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考或重复培训。
七、培训效果跟踪1. 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定期对培训员工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在临床工作中培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
2. 效果改进根据跟踪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