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攻球》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3
第一章毽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以右脚为例)毽球技术是运动员在参加毽球比赛中所采用的合理动作,为了适应比赛中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运动员必须熟练的掌握毽球的各种技术。
毽球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六大类,即准备姿势与移动、起球、发球、踢传球、进攻、防守。
一、准备姿势与移动1、准备姿势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比赛中,来球千变万化,运动员随时要准备做不同的动作,保持良好的姿势,以便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及时发挥各种攻防技术。
更是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变主动状态的关键。
准备姿势一般分为两种:①左右开立准备姿势[动作要领] 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略宽于肩,脚跟稍提起,脚掌内侧着地,两膝稍弯曲内扣,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放松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体侧,两脚保持待动状态,全身肌肉适度紧张,注视来球。
该姿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状态,常用于预判移动后,防守对方攻球落点在中、前场时。
◆重点:两脚掌的脚内侧用力着地,重心下降,两膝内扣。
◆难点:两脚保持待动状态。
②前后开立准备姿势[动作要领] 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脚间隔略宽于肩,前脚稍内扣,用脚掌内侧着地,后脚稍内扣,脚跟稍提起,用脚掌内侧着地,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内扣,身体重心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体侧,两脚保持保持待动状态,注视来球。
该姿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常用于接发球和后排防守预判移动中。
◆重点:两脚掌的脚内侧用力着地,重心落于脚前。
◆难点:两脚保持待动状态。
〈准备姿势教学的注意事项〉△准备姿势要自然放松,便於及时起动和移动。
△准备姿势要和移动及其它的技术结合训练。
在掌握基本准备姿势后,就不必再专门进行单独的准备姿势训练,而应与移动训练结合起来。
在各项技战术训练中,应强调先做好正确的准备姿势。
△在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做好准备姿势并要根据场上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变化。
〈练习方法〉△列队站好,在教练指导下做准备姿势。
毽球进攻技术教学进攻技术一般有倒勾攻球、脚踏攻球和头部攻球。
毽球进攻技术1:倒勾攻球倒勾攻球有正倒勾攻球、外侧倒勾攻球和内侧倒勾攻球三种技术。
1、正倒勾攻球动作要领:背向网平行站立,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上摆,摆到最高点时,左腿迅速下摆,同时右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用力上摆,当球下落到大约头的前上方时,小腿快速用力摆动,击球瞬间,脚腕抖屈,用脚趾跟部以上部位将球击过网,两腿顺势依次缓冲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重点:毽球与脚接触的部位。
难点:击球时机与全身协调配合。
2、外侧倒勾球动作要领:背向网平行站立,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上摆,摆到最高点时,左腿迅速下摆,同时右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用力上摆,当球下落到大约头的前上方时,小腿快速用力摆动,击球瞬间,右腿向外侧摆动,同时脚腕抖屈,用脚趾跟部以上部位将球在身体外侧击过网,两腿顺势依次缓冲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重点:右腿向外侧摆动。
难点:击球时机与全身协调配合3、内侧倒勾球动作要领:背向网平行站立,右腿蹬地起跳,左腿屈膝上摆,摆到最高点时,左腿迅速下摆,同时右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用力向内侧斜前上方摆动,当球下落到大约头的斜前上方时,小腿快速用力摆动,击球瞬间,脚腕内翻抖屈,用脚趾跟部以上部位将球在身体内侧击过网,两腿顺势依次缓冲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重点:右腿向内侧斜前上方摆动。
难点:击球时机与全身协调配合。
毽球进攻技术2:脚踏攻球脚踏攻球有直腿踏球和屈腿踏球两种技术。
1、直腿踏球动作要领:面向网站立,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支撑身体或跳起腾空,右腿迅速上摆,当球下落到前下方时,击球瞬间,展髋、展腹,脚面绷直,扣脚趾,快速收小腿,用前脚掌将球击过网。
重点:毽球与脚掌接触的部位以及快速收小腿动作。
难点:击球时机与全身协调配合。
2、屈腿踏球动作要领:面向网站立,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支撑身体或跳起腾空,右腿迅速上摆,当球下落到前下方时,击球瞬间,大腿带动小腿加速上摆,踝关节放松,小腿带动脚掌快速向下做鞭打动作将球击过网。
健身运动中毽球的基本战术毽球战术,即在比赛中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合作或者是个人行动。
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比赛。
战术的采用以毽球运动规律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毽球规则加以合理运用,具体情况不同而做出临场变化。
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是毽球基本战术的最为基本的两大类。
个人战术,即是指运动员个体对临场情况做出判断而后有目的地运用个人战术的过程。
接发球进攻、接扣球进攻、接拦网球进攻和接传球进攻是毽球集体战术的四个基本战术系统,分类的方法基于对方来球的特点的不同,以及本队先防后攻的规律,防守阵型和进攻战术阵型又是每个集体战术的两个不同的战术阵型,每个战术阵型又包含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战术打法。
(一)集体战术1.进攻战术(1)“一、二”配备场上三个队员包括一个主攻手、两个二传手,这样的阵型就是“一、二”配备。
在这种阵容配备的运用中,接发球的工作一般不能是主攻手,那么接发球的工作自然而然就由两个二传手交替完成。
这样的好处在于明确了分工,使得进攻变得有条不紊。
若是本队中的主攻手比较高大,并且有条件打高举高打打法,那么这种进攻战术是比较适合的。
(2)“二、一”配备“二、一”阵容配备有三个队员,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
这种阵容配备中,接发球的任务不是由主攻手完成,而是由副攻手、二传手交替完成,即交换二传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使得攻球的样式千变万化,同时运动员之间也可以相互掩护、互相攻球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并且队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互相掩护——这是此种战术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
有一系列进攻战术,如打交叉、掩护等比较适合这种战术。
(3)“三、三”配备“三、三”阵容配备,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有三个队员上场,但是这三个人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接发球的工作由三个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就是说他们既是攻球手又是二传手。
在这种阵容配备中,队员们的接球站位方式往往为倒三角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每个队员都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进行个人水平的出色发挥。
毽球教案课件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毽球运动的基本技巧,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小球类运动”中的第二节“毽球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毽球的基本动作、比赛规则以及简单的战术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扣球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毽球的基本动作技巧,如发球、接球、扣球等。
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毽球运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毽球、教学视频、音箱设备、记分牌等。
2. 学具:毽球、运动服、运动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毽球比赛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观后感,引导他们关注毽球运动的基本技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毽球的基本动作技巧,如发球、接球、扣球等。
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学生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导、纠正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比赛为例,讲解比赛规则和战术运用。
分析比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巧。
教师观察比赛,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毽球基本技巧:发球、接球、扣球2. 毽球比赛规则:场地、人数、计分方式3. 毽球战术运用:进攻、防守、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编写一份毽球比赛规则说明书。
答案:包括比赛场地、人数、计分方式、犯规等内容。
2. 作业题目:设计一套毽球基本动作训练方案。
答案:包括热身运动、基本技巧训练、体能训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毽球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小学生体育课程之毽球前言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着增强。
根据教学素质的要求,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按照新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工作,落实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体育特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全面性与民族性,使得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德、智、体等全面的发展。
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各地所拥有的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的。
体育文化也是有地域特征的,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及特定的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都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
这些体育文化资源要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加工和选择,一是要具有身体练习的特征,即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二是具有趣味性,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使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有趣、有劲;三是具有育人性,即以培养人为最高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北宿镇落陵小学近几年来,组织体育教师努力探索、专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了校本课程《毽球》。
通过不同水平目标的毽球学习,使学生对体育充满喜悦和爱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面貌。
目录第一章毽球的发展史一、毽球的起源二、毽球在中国的发展三、毽球国外的发展第二章毽球的运动特点一、灵敏性二、观赏性三、融合性四、普及性五、群众性第三章水平一(一、二年级)毽球的兴趣培养一、走的游戏二、跑的游戏三、跳跃游戏四、投掷游戏第四章水平二(三、四年级)毽球基本技术一、准备姿势二、步法移动三、基本踢法四、起球技术五、发球技术六、攻球技术七、踏球技术八、倒勾技术第五章水平三(五、六年级)毽球基本战术配合一、进攻战术二、防守战术第六章毽球裁判法与比赛规则一、毽球裁判法二、毽球比赛规则第一章毽球的发展史一、毽球的起源毽球,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
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
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毽球基本技术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毽球训练第一节:基本站立姿势毽球运动中的站立姿势也就是准备姿势,它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为了迅速起动,快速移动接近球,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的关键.基本站立姿势包括:平行站立法和前后站立法一、平行站立法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略宽,两脚几乎站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脚尖内收成"内八字",脚跟稍提起,脚掌内侧着地,两膝稍弯曲,重心置于两腿之间,上体放松稍前倾,两臂自然屈于体侧,保持待动状态,目视来球.(如图)重点:两脚掌内侧用力着地, 重心下降,两膝内扣.难点:身体保持待动状态.二、前后站立法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分开站立,支撑脚在前,两脚稍内扣,用脚内侧用力,后脚跟稍提起,两膝稍弯曲,重心稍前移下降, 两臂自然屈于体侧,保持待动状态,目视来球.(如图)重点:两脚掌着地,重心落在前脚.难点: 身体保持待动状态. 准备姿势的教学方法:1、按正确动作要领反复做准备姿势练习.2、看教师手势或听教师口令快速做出正确准备姿势.3、两人或多人一组互帮互练反复做准备姿势练习.第二节:移动技术移动的目的就是调整好人与球的最佳位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传、接、攻、防等各种技术,步法是移动的灵魂,因此,移动必须快速准确.步法移动一般有以下八种一、前上步动作要领:前上步或斜前上步时,踢球脚蹬地,支撑脚向前或者斜前上方迈出一步, 踢球脚随前做好踢球时准备姿势.二、后撤步动作要领:后撤时支撑脚向后蹬地,重心后移,同时踢球脚向后迈出一步,支撑脚跟上成踢球准备姿势.三、左右滑步动作要领:平行站立时,左(右)脚用力侧蹬,重心侧移,同时右(左)脚向侧迈出,左(右)脚迅速地跟上,可连续滑步.(如图)四、并步动作要领:前并步时,右(左)脚向前蹬,重心前移,左(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左)脚跟上并步,准备接球或起跳. 左(右)并步时,右(左)脚向左(右)侧蹬地,重心向左(右)移,左(右)脚向左(右)侧迈出一步,右(左)脚并步跟上成准备姿势.五、交叉步动作要领:向右(左)交叉步移动时,左(右)脚向右(左)侧蹬地,把身体重心移到右(左)脚,左(右)脚从右(左)脚前往右(左)侧交叉迈出,同时右(左)脚向外侧蹬地,从左(右)脚后侧迈出,成踢球准备姿势.六、跨步动作要领:支撑脚用力向前或者斜前方蹬地,重心前移,踢球脚随即跨出成救球姿势.七、转体上步动作要领:左(右)转体时,以右(左)脚为中枢,左(右)脚向后蹬地,重心下降稍后移,以髋带动身体向左(右)转体90°----180°,成踢球准备姿势.八、跑动步动作要领:跑动是在来球离身体较远,运用以上移动步法都不能很快接近来球时所采用的一种移动形式;跑动时两臂应用力摆动,以加快速度,争取用最快地速度接近球的落点,然后重心稍下降成踢球准备姿势.移动的教学方法:1、按正确动作要领反复做各种移动步法练习.2、两人或多人一组,互帮互练做各种移动步法练习.3、两人一组相距3米左右,面对面站立, 各种移动步法练习.4、沿毽球场地上的线,做出教师规定步法地移动练习. 第三节:踢球技术踢球是毽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也是毽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一般踢毽球的方法有:脚内侧踢球、脚外侧踢球、正脚背踢球三种.(以下均以右脚踢球为例)脚内侧踢球也称内脚踢球.此种踢法脚接触球的面积大,传球较准确,适用与中、短距离传球和调整传球.动作要领:踢球时,左腿膝关节微屈支撑身体,右大腿带动小腿屈膝上摆,同时以髋关节为轴,膝关节屈膝外张,当脚触球的刹那间,小腿加速上摆,踝关节内屈端平,用脚弓内侧把球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