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20年
- 格式:docx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从古至今,服装的变化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的衣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衣服从古代到现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们的服装从古至今的变化1、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也就是说,经济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很深,五行、战国时期的文化,影响了秦汉时期的服饰、着装。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
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
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
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
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
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
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
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
可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也是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经济方面,中国开始与西北、北方的联系日渐频繁,经济贸易联系日渐密切,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同时也受到了影响,中国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使得在保留传统的服饰的条件下,又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使得中国的衣服种类开始多样化3、唐朝时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
从服装变化看中国历史的社会风貌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服装是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它就像一个多棱镜,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时代变迁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这日趋亮丽的时尚风景线,越发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看出,在纺织技术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绳、线尚未出现,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
山顶洞人遗址及其他古墓中,曾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贝壳等,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还包含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
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东周男子服饰: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样式比商代略宽松。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
没有纽扣,腰间系带,挂玉饰。
腰带主要有两种:以丝织物制成,称“大带”或“绅带”。
以皮革制成,称“革带”。
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战国妇女服饰:曲裾深衣上衣下裳相连,“续衽钩边”。
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绕至背后,用腰带系扎。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穿兽皮和树叶。
石器时代,骨锥和骨针发明.创造了原始服装。
原始农业和纺织业的产生,使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到来。
夏商时中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使等级制度也开始逐步确立。
汉代服饰:染织、刺绣、金属工艺发展,中完整的服装制度确立。
“深衣制”:蝉状头冠、红衣、田字领、佩玉、红鞋、衣裳相连。
分曲裾禅衣和直裾禅衣。
中国近现代服饰发展史(1912年以来)近代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
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
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
”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
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
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中山装。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
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装之所长。
它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如同将西装内衬衣的硬领“移植”过来。
这样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农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
同时,又将便服或一般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如此“双双”、“对对”,颇具均衡对称之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
又在上下左右四个衣袋上加上软盖,并各订扭扣一枚,既美观又安全,可防袋内物品遗失。
下面的两个明袋采用能缩涨自如,颇具弹性的“琴袋”式样,旨在便于放置书本、笔记本等必需品之用。
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证明一代伟人好学心切,随时不忘读书的美德。
孙中山开始设计上衣的钮扣有七个扣子后来为了方便起见,改成了五个。
这就是小翻领、四袋、五扣的中山装上衣。
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亲自设计了中山装裤子: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两侧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也可藏用。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由于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壁,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析等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3、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4、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就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
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中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5、晚清普通女子的装着宽松肥大,遮盖了女子的曲线,接触西式服装后,人们的审美观重大变化,女性服饰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20世纪20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式服饰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6、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
7、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的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装”盛行,蓝黑白成为服饰的主要颜色;
8、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暖向穿的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廿年服交会,廿年虎门情今年是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20周年华诞。
1996年,虎门举全镇之力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镇级的国际性服装交易会。
10年成就美丽之路。
20年雄据集群之首。
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这个由小镇举办的展会是如何发展成为国际性专业盛会的?在其20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哪些闪光的足迹?它对虎门服装服饰产业乃至虎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助推作用?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又是如何发展成为虎门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的?未来几年,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将走向何方?谈古论今话说虎门虎门镇,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面积178平方公里,建成区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多万。
虎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既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民族复兴之路起点,又是改革开放先行地、珠三角工商业重地,曾获得全国千强镇第一名、全国城镇综合实力500强第一名等诸多荣誉。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虎门将认真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继往开来实现新跨越,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朝着建设珠江口湾区节点城市的目标奋进,以实际行动书写好中国梦的虎门篇章。
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416亿元,同比增长7.9%。
服装服饰产业是虎门镇重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集群规模居全国镇级服装产业集群之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虎门服装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群,从加工生产到自产自销,从贴牌加工到自有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享誉国内外,以女装、童装、休闲装为特色的中国服装服饰名城,先后荣获了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全国服装(休闲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
回顾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下面四个阶段:萌芽――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虎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虎门洋货一条街”,摆卖布料、服装、鞋袜及其它日用品等。
中国古代服饰年表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古代的服饰文化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服饰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一个中国古代服饰年表,概括介绍从古至今的服饰演变。
1. 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046年)夏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这个时期的服饰以羊皮为主要面料。
男性穿着上衣和长裙,女性则穿着斗蓬式的外衣和长裙。
此时的服饰以带有纹饰的青铜装饰品为主要点缀。
2. 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这段时期的服饰逐渐趋于多样化,且受到礼制和阶层结构的影响。
贵族男子穿着华丽的衣袍和冠帽,女性则穿着长袍和盘发的发饰。
普通人则穿着较为简单的衣物,服饰材质以丝绸为主。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服饰的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男性开始流行穿戴裤子,衣袍样式更加细致复杂。
女性则开始流行穿着裙子和腰带。
此时期也兴起了使用丝绸、绢帛等精致面料制作服饰,装饰品也变得更加细腻华丽。
4.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段时期的服饰风格多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
男性流行穿着长袍和外套,女性则开始穿着露足的裙子和展示颈部的发饰。
5. 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唐朝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尚与华丽的特点成为后世所追慕。
男性开始普遍穿着襦裙和长袍,女性则流行宽袖长裙和束腰装饰。
这段时期的服装色彩丰富多样,以宫廷服饰最为华贵,并迅速流传到社会各个阶层。
6.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公元1912年)宋元明清时期绵延了数个朝代,这段时期的服饰风格延续了唐朝的影响,但也加入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男性开始穿着宽袍和直裰,女性则穿着褙子和对襟长裙。
明清时期的服饰注重线条的纯净和细节的精致,袖子和腰带的装饰成为亮点。
中国十大男装品牌排行榜中国十大男装品牌排行榜中国十大男装品牌,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推动更多男装品牌快速发展,为众多男装实力企业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0中国十大男装品牌1.海澜之家HLA平价优质/时尚商务的国民男装品牌,享有"男人的衣柜"之美誉,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
2.雅戈尔YOUNGOR创建于1979年,国内西服行业知名品牌,以重要场合的正装为主,本色、自然、简约、个性的设计风格,形成以品牌服装为主的纺织服装垂直产业链。
3.七匹狼SEPTWOLVES创立于1990年,福建省著名商标,商务正装行业知名品牌,素有"茄克专家"之美誉,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罗蒙ROMON始于1984年,知名男装品牌,中国西服行业标志性品牌,以设计/生产和销售中高档西服/衬衫及系列服饰为主,罗蒙集团有限公司。
5.太平鸟PEACEBIRD创于1996年,定位20-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国内知名时尚服饰集团,旗下拥有太平鸟、乐町、MiniPeace等品牌。
6.GXG国内知名休闲时尚男装品牌,定位于20-40岁都市时尚男士人群,主打都市街头假日休闲和都市商旅风格,专为亚洲年轻男士营造别致、潮流、优质的美学着装形态。
7.波司登男装波司登集团四季化延伸的旗舰品牌,品型兼优男士着装新典范,商旅时尚生活男装品牌.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8.UNIQLO优衣库UNIQLO是日本迅销(FAST RETAILING)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
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
而所倡导的“百搭”理念,也为世人所熟知。
9.森马Semir浙江著名商标,休闲服饰领先品牌,年轻时尚的大众潮牌,大众/休闲/快速/时尚服饰品牌运营商,森马集团有限公司。
10.马克华菲马克华菲(MARK FAIRWHALE)是2002年成立于中国的多元艺术潮牌,主张打破文化和圈层的界限,不断尝试融合古、今、中、外等多元艺术行为,以独特的图案印花和创新工艺,成为年轻人解读当下青年文化的窗口与服装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业迎采了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目20世纪7D年代末至今,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服装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与服装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国已成为世界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道入2l坦纪,我国的纺织服装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基本形成了包括“原料、纺织、印染、服装。
等环节的上中下游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纺织品服装行业正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园的转变。
中园纺织服装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经历了六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从1983年以前凭布票供给的供不应求的状况,现已发展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l 978年为24.3U乙美元,2D D 7年则达到了l 712.06亿美元,塔任了69.43倍,共翻了五番,平均每六年翻一番。
回顾l 978—20 D 7年我国服装生产和贸易情况司以看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以因内市场供给为主,出口为辅;第二阶段为出口快速增长,服装出口超过了纺织品;第三阶段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第四阶段为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阶段。
我园服装出口保持稳步增长,服装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增长,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出口产品的类型已由原来的资源型、原料型逐步过渡为各类最终产品;出口地区由原来的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发展为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
同时,我国服装出口占世界服装出口的比重也逐年增大*居世界服装出口之首,已成为纺织行业中最吕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一、中国B装业阑比较优势分桥比较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票赋优势,例如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藏、廉价的劳动力等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优势。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
以下是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里程碑:
1.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和技术,这使得中国的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时,中国的服装品牌主要以代工生产为主,合作制造外国品牌服装,并且大多数品牌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设计能力。
2.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一些本土服装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如雅戈尔、恒源祥、玛丽黛佳等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中国本土市场的领军者。
这些品牌迅速发展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
3. 21世纪初:进入21世纪,中国服装品牌逐渐注重品牌建设、设计创新和市场营销。
一些本土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独立设计,并加强品牌形象和宣传活动。
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服装品牌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
4. 近年来:中国服装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品牌涌现出来,并且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一些知名品牌如高尔夫、裂帛、夏丽等成功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成为中国在国际时装舞台上的代表。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从代工生产到独立设计、品牌建设的转变过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中国服装品牌越来越注重品牌价值、市场定位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未来,随着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中国服装品牌有望继续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服饰,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语言,它记录和表达了人们对美の追求。
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の服饰历经了诸多演变,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是一次历史の变迁,它是一个民族文化の表达,更是一个民族精神の象征。
在漫漫历史の长卷里,属于中华の文明有着太多精彩の章落,我们今天只选取服装这简短の一篇,表达属于它の那一段历史。
1.原始社会就出土文物考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出现了简单の服饰。
2.旧石器时代服饰史の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1933年,在XX店遗址中,发现1枚骨针,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の衣服。
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3.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纺纱织布の工具,为制作成型の服装创造了条件,对服饰制度の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4.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制度の建立时期,服饰特点是上衣下裳,〔接下一X〕下身穿の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
5.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等诸侯国各自为政,注重商品流通,促进了各种手工业の交流提高,中国の印花技术就创造于此时。
〔下一X〕图中为战国时期の曲裾深衣和直裾单衣〔下一X〕此时还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の袍6.魏晋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饰在改易中得到开展。
〔下一X〕本图为长裙穿戴展示图以及北朝陶俑〔下一X〕本图为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の妇女〔下一X〕北方民族短衣打扮の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7.隋唐时期随着国家の统一,隋唐朝廷改革舆服制度,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
〔下一X〕左边の图片是男子冠服,领袍衫,文官衣长至足裸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
袖有宽窄之分。
右边の图片是隋唐时期最时兴の女子衣着——襦裙。
隋唐女子好打扮。
从宫廷传开の“半臂〞,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
8.宋代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の日常便服,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の便鞋。
劳动人民の衣着变得更短,原因是生活益加贫困。
农民和渔夫因而开场被称作"短衣汉子"。
中国服装20年:野蛮生长之后的"中国制造"面临"质变"
近日,以“中国制造.世界品质”为主题的2012中国服装品质发展(深圳)对话论坛在深圳举行。
政府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多方共同围绕服装业来探讨“中国制造”的未来前进方向,希望依靠广东及深圳的窗口作用,继续探索品牌国际化的成熟路径,让“中国制造”的“世界品质”形象更加坚实与丰满。
野蛮生长的“中国制造”从未脱轨国际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受优厚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一大批中国服装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发展逾二十载,如今中国每年生产出来的服装产品及其附属品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
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正如论坛主持人所言:“这段时间是中国服装野蛮生长的二十年。
而正是有了这二十年的积淀,才有了中国服装对接世界品质的底气。
”
20世纪末期,我国最大的服装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不足50亿元,而2007年,我国最大的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已近200亿。
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认为,正是这种野蛮生长的发展方式,使深圳市服装业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一开始100%的加工出口到如今拥有60%~70%的自主品牌,不仅使深圳成为世界品牌的加工基地,同时也使我们在国内一线城市非
常强势的赚取了60%的市场。
”沈永芳说。
卡尔丹顿总经理助理兼高级定制部总监刘丹对服装业的发展历程也颇有感触。
“93年成立的卡尔丹顿,从最初的批发贸易发展到今天的品牌化规模化,拥有两大品牌及六大业务系列,在全国拥有五百多家店铺,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生产、设计及销售。
”刘丹感言,“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寻常之路。
”
中国制造经历了OEM模式,现阶段在企业逐渐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OEM模式向ODM模式的转变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沈永芳说:“中国将走一条从OEM到ODM再到OBM的道路,而深圳的服装产业则是产业转型的典范,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走出去。
国际大牌Zara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价格比我们还便宜,在这样的市场竞争当中,我们应该在品质、创意、文化上做得更好。
”
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便利及特区优势,深圳服装业更早的接轨国际并因此更接近国际化,这也使该地区的企业能够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理念、生产方式融入到发展中。
中国制造虽然在质量上已经获得国际高端品牌的青睐,但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学为看来,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中国制造”的相当雄厚的基础,但“中国制造”并不会直接的、自然的生产出世界品质。
两者的转变需要企业家,服装行业及政府部门继续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
中国制造: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品质”
“服装行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提升到世界品质的必要性。
包括很多深圳服装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从中国制造到世
界品质的有效对接途径。
”王学为在论坛开始之初提到。
从早期“中国制造”的特色“廉价”发展至今,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技术上,相较于国际知名制造商已拥有一定优势。
2009年商务部
全球推广“中国制造”,即是基于形象转变的必要性而为。
“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日俱增,而消费者并不一定了解。
王学为举例说:“苹果公司的产品不管是Iphone或是Ipad都是在深圳富士康制造的,但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是咱们制造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联想到中国制造的品质。
所以这样的缺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为“中国制造”还原真实的“世界品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在深圳市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维东看来,中国最优秀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口国外,中国消费者往往接受一些返销回来的国际名品。
“中国
制造是完全具备世界品质的。
”刘维东说,“好的东西需要社会做好动员工作,要让国内消费者知道中国企业可以制造出优秀的世界级产品,并且能够推动他们去购买支持这些产品。
”
“深圳的皮革行业和服装行业一样,也经历了由外销到内销,再依靠内销提升品牌的过程。
”刘维东介绍说,“比如百丽,去年销售在中国整个零售类的上市公司中做到了第一位,现在自主品牌有二十多个,代理品牌有十几个。
相比其他重视外销的品牌,百丽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市场,这也是百丽能够在国内拥有很高知名度的原因。
”
中国服装行业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性行业,近些年来已有企业开始探索并着手解决王学为提到的现象。
卡尔丹顿的刘丹说:“卡尔丹
顿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我们认为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和基石,所以提出
公司要四化发展。
一是品牌价值观的普世化,二是品牌发展的国际化,三是技术品质的领先化,四是产业链建设的全球化。
”
在如何提高产品品质的问题上,卡尔丹顿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徐海岚女士说:“事实上,卡尔丹顿一开始就制定了建立全球一体化这样一个供应链建设目标。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终端销售这样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
品牌整体表现出色,也使一些外国高端品牌选择与中国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法国顶级面料商多美公司即在会议当天宣布与卡尔丹顿达成战略合作。
多美公司远东及大中华区经理Pierre在解释为什么选择与卡尔丹顿合作的原因时说:“现在跟多美合作的品牌有纪梵希、香奈儿、爱马仕、迪奥等,我们了解到卡尔丹顿的客人也是非常挑剔的,他们要求的品质也是至高无上的。
”
而来自意大利的MTVV公司负责人MatteoLazzeri也对中国产品品质表示出了满意的态度。
她说:“在我们看来,中国市场将会成为未来很少能提供高质量品质产品的市场。
”
20年后再出发:“中国创造、世界品牌”的猜想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
在行业发展历经20年风雨洗礼之后,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高达三成以上的背景下,“中国创造世界品牌”的呼声在社会上越来越高。
“拥有品牌的产品毫无疑问是在车间里生产出来的,但是生产车间无法产生知名品牌,只能产生于我们的企业。
通过企业家的战略性策
划,并调动整合产业链,来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和拓展的能力,同时要为建立企业的社会信誉而在市场方面持续投入,使企业形象能够持续建立,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企业品牌发展的一些基础。
”王学为为中国企业品牌化发展道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卡尔丹顿已经推出了高级定制战略,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
高级定制部总监刘丹说:“中国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在着装方面,更重视个人形象以及内在精神的表达,希望服饰能够将他们的这种状态表现出来。
与法国多美公司合作正式基于这一战略选择。
”
“卡尔丹顿成立之初就想做国际品牌,我觉得现有的这个阶段可以和国际先进的成熟的品牌合作,而且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刘丹说,“我们原材料的品质是世界一流的,高级定制针对三大领袖人群,有行政领袖、商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服务对象不分国籍,所以我认为,优良的品质是我们通行世界的通行证。
”
而对于未来的规划,刘丹称:“卡尔丹顿的国际化会有一个步骤。
实现这一愿景,一个是依靠我们资源的整合能力,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人才队伍,我们觉得去做一个品牌,要把最好的产品带给当地的消费者,同时还要给到最好的服务。
所以,卡尔丹顿在设计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方面还要做进一步的积累。
”
“我们希望五到十年,我们不仅成为中国男装里的高端名牌,也能成为亚太地区有影响的男装品牌。
”刘丹对卡尔丹顿的未来充满信心。
卡尔丹顿作为中国服装业的代表,已积累有二十年的经验,不论
是技术或是质量保障,甚至品牌理念上都已显露出成熟的一面。
而其在男装领域的高端路线规划,意图也十分明显,即要将卡尔丹顿打造成为高端男装品牌。
未来卡尔丹顿若能成功步入高端,幸福的或将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还有中国服装业。
论坛上,来自深圳市连锁经营与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的秘书长于健呼吁中国大众应走出所谓产地等于品质的消费的误区,商业渠道应该为中国制造感到骄傲,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而不是浅显的认为中国制造就是低档。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给予中国品牌更多的政策支持,新闻媒体应该在更深的了解中国品牌、中国企业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和正面引导,保护中国制造和支持中国品牌的发展壮大;期望中国制造的优秀品牌理直气壮的树立中国品牌,做好国内巿场,发展国际巿场,做精中国制造、做强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
服装业的高端突围,将打破国内高端服装品牌被外国品牌盘踞的现状。
从长远来看,这对服装业整体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