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概述(doc 23页)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24
一、成矿预测基本理论1.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矿床产出,如一定种类的矿床及其共生组合特征,在相同的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依据于这一理论,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就可以运用研究程度较高、地质资料丰富的矿床所取得的有关认识去推测研究程度较低、地质资料比较有限的同类矿床的成矿前景和可能的资源量等。
2.求异理论求异理论是相对于人们熟知的相似类比理论而提出,其主要是指一些新类型、特殊类型或超规模(巨型、超大型)的矿床皆产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具有与周围地质环境截然不同的地质结构和要素,构成所谓的地质异常。
在找矿评价中,从总结、研究和探求地质异常入手,进而进行成矿可能性分析。
求异理论强调的是地质体(地质环境)的不同之处对成矿的影响及作用,它对于找寻评价新类型、特殊类型、超大型的矿床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而相似类比理论只能指导人们进行已熟知的同类型矿床的找寻评价工作。
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指成矿不是由单一因素,也不是由任意几个因素的组合完成的,而是由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耦合而完成的,但这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组合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找矿成功概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查明控矿的定量组合因素。
在进行某一地区或某一矿区的成矿前景或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时,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首先应全面地分析有关控矿地质因素并掌握这些因素对成矿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尽可能定量地研究控矿因素组合,而不是仅限于定性分析和判断。
在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成矿,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无矿,这是因为相似的地质条件并不一定是成矿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成矿的有利因素的种类及其耦合有关。
“定量”是任何一门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及基本要求。
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在进行矿产预测时应该充分提取、构置、优化各种控矿要素及各种信息,并采用一定的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的定量处理,定量地把握各种因素在成矿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质、参与程度等,以提高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
锰矿特征及找矿思灰白色的金属锰具有很大的硬度及韧性,熔点、沸点均较高。
锰矿作为极其重要的金属矿藏原料有很大的应用范围。
尤其在钢铁冶金工程中,具有防止形成碳化物的调适作用;锰与镍镁等元素配成的合金也具有持久抗腐蚀性能。
是良好的工业原料。
锰矿的成矿原因可简单概括为沉积作用或成岩成矿。
其化学环境大致包括两类:可与含碳黑色岩系形成锰矿;或与灰质碳酸盐岩、硅质岩以及碳酸盐岩共生锰矿。
在我国,大部分的锰矿石区为沉积或风化的矿石区。
地下的变质作用会影响锰矿石的质量,根据规律分析发现,强烈的变质可能会导致锰矿石变质而失去其原本的作用。
但稍微的变质作用会使其锰含量变富,效果更佳。
目前,开发的锰矿均为受变质锰矿区,由于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锰矿还有待继续发现。
1 锰矿的特征目前国内开发的锰矿石大都集中在几大含锰岩系中,其中含锰硅质岩系、黑色页岩系以及含大块锰矿的混色含杂质岩系的总含优质锰矿量占全国的75%以上。
除此之外,碳酸岩系、磷酸岩系以及沉积岩系中含约25%左右的优质锰矿源,大都为少量较分散的矿床。
对于富含硅质的硅质岩以及富含混杂泥质的混杂质灰岩,其特点为中间混有大量的硅质岩段或其夹层中混有各种含杂质的碳酸盐,在矿床周围存在与猛矿石同时沉积的纯碳酸盐矿区。
其底部含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化石,而缺少陆生的大型生物化石。
猛矿石主要产于含杂质的硅质岩及含泥质的碳酸盐中,纯碳酸盐相中不含猛矿石。
猛矿石主要以碳酸猛为主,不存在氧化猛矿,矿床具有灰泥结构特点,主要以层状、豆状等形状存在。
有些地区存在菱形猛矿,其主要为硅酸盐类猛矿。
通常在广西、安徽、龙头等地存在此类猛矿。
对于含猛的黑色页岩,含矿岩段一般为黑色的页岩、粘土岩系、白云岩层中以及夹灰岩系中。
主要构造为水平层状、块状以及条带状。
其具有晶体或被称为蓝绿藻的球状结构外形。
同理,主要以碳酸猛类矿石为主。
其菱形含量丰富,还有方解石型的钙类猛矿。
而成脉矿石主要有石英类及玉髓类。
其次为自熔型类及碱类矿石。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概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三部分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一、我国锰矿床主要类型我国锰矿床的主要类型有海相沉积锰矿床、沉积变质锰矿床、层控铅锌铁锰矿床、沉积—热液锰矿床和风化锰矿床等(表5)。
表5 我国锰矿床分类表二、我国锰矿资源特征1、我国锰矿的时空分布我国锰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广西、湖南、贵州、四川、辽宁和云南6省(自治区)占全国总储量的90%,一些省(市、自治区)如黑龙江、浙江、上海、山东、宁夏、西藏、台湾尚无锰矿产地。
中国锰矿资源主要赋存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区),广西锰矿储量占全国锰矿储量的31%,湖南占21%。
中国锰矿主要有8大矿区:(1)广西锰矿区。
主要有大新锰矿和靖西湖润锰矿,储量分别有1.28亿吨和2300万吨。
(2)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地区。
此区有锰矿区9处,保有锰矿储量0.77亿吨,其中:湖南花垣民乐锰矿储量2800万吨。
(3)贵州遵义地区。
有锰矿区8处,保有锰矿储量4100万吨,其中遵义锰矿储量3200万吨。
(4)辽宁朝阳地区。
保有锰矿储量4000万吨,其中瓦房子锰矿储量3300万吨。
(5)云南东南地区。
有锰矿区12处,保有储量4000万吨,其中:建水锰矿储量694万吨,斗南锰矿储量1303万吨。
(6)湖南湘中地区。
有锰矿区18处,保有锰矿储量3045万吨,其中湘潭锰矿储量996万吨,桃江锰矿储量952万吨,宁乡棠甘山锰矿,储量433万吨。
(7)湖南永州道县地区。
此区有东湘桥和后江桥两个锰矿,永州东湘桥锰矿储量431万吨,道县后江桥锰矿储量2935万吨。
(8)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相似类比理论。
相似类比理论赖以提出的假设前提是在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相同的(足够大)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矿床模型以指导预测就成为首要的工作。
这也是进行地质类比的基本工具。
矿床模型是对矿床所处三维地质环境的描述。
对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来说,尤其是要加强深部地质环境的描述和地球物理特征的概括,因此,有人提出建立矿床的“物理-地质模型” 的概念。
矿床模型法实质上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法。
用于矿床统计预测的聚类分析法也是依据预测区与已知矿床地质特征的相似程度来判断预测区成矿远景大小的。
(2)求异理论。
物探、化探异常作为矿床预测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地质异常”的概念和意义却较少论及。
应指出,地质异常是一种与周围地质环境迥然不同的地质结构。
地质异常是可能产生特殊类型矿床或产出前所未有的新类型或新规模矿床的必要条件。
根据目前已知矿床所建立的模型,只能预测与之类型相同和规模相似或更小的矿床,而不可能预测出尚未发现过的新类型矿床或迄今未曾发现过的规模巨大的矿床。
因此,不能只注意与已知类型的成矿环境类比,还要注意“求异”。
当我们对一个地区进行地质环境分类时,可能有个别地段或单元不能归入任何一类。
这种地质异常地段是不应轻易放过的,要对其进行成矿可能性分析并认真进行野外实地检验。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近年来深受国内外地质界重视的巨型、超巨型(或称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和找矿问题。
加拿大地质学家P.拉兹尼卡 (1989)提出:巨型矿床是一种金属的异常地球化学富集,其储量富集指数矿床中工业金属总量与该金属在地壳中平均含量(10-))之比值]大于 1011,而超巨型矿床富集指数大于1012。
据P.拉兹尼卡(1999)的资料,在大陆壳范围内,目前已知有41个超巨型及486个巨型的不同金属矿床。
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概述锰矿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物,广泛用于钢铁生产、电池制造、冶金等领域。
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对锰矿开发与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概述。
一、成矿理论锰矿成矿是一个复杂的地球科学问题,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锰矿成矿的理论,包括区域成矿理论、岛弧成矿理论、构造成矿理论、沉积成矿理论等。
根据矿床类型的不同,锰矿成矿理论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锰矿床类型有湖沼型、沉积型、热液型、熔岩流型、火山喷发型等。
湖沼型锰矿床是指锰矿矿床中的矿物主要是氧化锰矿物,在稀有金属中还含有磁铁矿。
沉积型锰矿床是指主要成矿物为氧化锰矿物,在矿石中还含有硅酸盐、碳酸盐等物质。
热液型锰矿床通常是深海热液群落中的非铁质氧化锰矿床,又称热液非铁质氧化锰矿床。
熔岩流型锰矿床是指自火山沉积岩火山喷发物中形成的锰矿床。
火山喷发型锰矿床是指由火山喷发物中形成的锰矿床。
二、成矿方法锰矿成矿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矿区地质调查、矿石探测、物探技术等。
其中,矿区地质调查是锰矿成矿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地质调查中,矿区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等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估锰矿成矿的潜力。
矿石探测技术是指通过采集地质样品,进行宏观及微观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确定锰矿体位置、分布、储量等信息的方法。
物探技术则是通过利用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貌学等多种手段,对于矿区内存在的一些可探测物或特征进行探测和解释。
除此之外,还有遥感技术、微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等成矿预测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成矿预测技术在锰矿勘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区域大尺度的锰矿成矿预测,微地球物理学可以应用于区域更为详细的成矿预测,而勘查技术则更多地专注于过程式的矿床分布与成因分析。
三、应用范围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仅适用于锰矿的勘查与开发,还适用于钼矿、铬铁矿等其他有色金属矿的勘查与开发。
锰矿的估值方法
锰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其估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成本法:根据开发、采选和加工锰矿所需要的成本来确定其价值。
具体来说,需要估算采矿、选矿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然后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锰矿的价值。
2. 市场比较法:通过比较类似锰矿的市场价格来评估其价值。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类似锰矿的市场价格信息,然后根据矿石品位、杂质含量等因素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锰矿的价值。
3. 收益法:根据锰矿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来确定其价值。
具体来说,需要预测锰矿未来几年的产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然后计算出未来几年的预期收益,再将其折现到评估基准日,最终确定锰矿的价值。
在实践中,评估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同时,评估机构也会考虑市场供求关系、政策法规等因素对锰矿价值的影响。
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概述(doc 23页)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第三部分锰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一、我国锰矿床主要类型我国锰矿床的主要类型有海相沉积锰矿床、沉积变质锰矿床、层控铅锌铁锰矿床、沉积—热液锰矿床和风化锰矿床等(表5)。
表5 我国锰矿床分类表二、我国锰矿资源特征1、我国锰矿的时空分布我国锰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广西、湖南、贵州、四川、辽宁和云南6省(自治区)占全国总储量的90%,一些省(市、自治区)如黑龙江、浙江、上海、山东、宁夏、西藏、台湾尚无锰矿产地。
中国锰矿资源主要赋存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区),广西锰矿储量占全国锰矿储量的31%,湖南占21%。
中国锰矿主要有8大矿区:(1)广西锰矿区。
主要有大新锰矿和靖西湖润锰矿,储量分别有1.28亿吨和2300万吨。
(2)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地区。
此区有锰矿区9处,保有锰矿储量0.77亿吨,其中:湖南花垣民乐锰矿储量2800万吨。
(3)贵州遵义地区。
有锰矿区8处,保有锰矿储量4100万吨,其中遵义锰矿储量3200万吨。
(4)辽宁朝阳地区。
保有锰矿储量4000万吨,其中瓦房子锰矿储量3300万吨。
(5)云南东南地区。
有锰矿区12处,保有储量4000万吨,其中:建水锰矿储量694万吨,斗南锰矿储量1303万吨。
(6)湖南湘中地区。
有锰矿区18处,保有锰矿储量3045万吨,其中湘潭锰矿储量996万吨,桃江锰矿储量952万吨,宁乡棠甘山锰矿,储量433万吨。
(7)湖南永州道县地区。
此区有东湘桥和后江桥两个锰矿,永州东湘桥锰矿储量431万吨,道县后江桥锰矿储量2935万吨。
(8)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
有锰矿7处,保有储量为2402万吨,其中:天台山锰矿储量813万吨,宁强黎家营锰矿储量220万吨,城口高燕锰矿储量1085万吨。
以上8个锰矿区,保有储量4.67亿吨,占全国储量的82%,属我国重要锰矿基地。
我国锰矿床的产出时代除白垩纪和第三纪以外,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均有产出,其中以前寒武纪和泥盆纪的资源/储量为最多,其次分别为第四纪、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等。
2、我国锰矿资源/储量在不同矿床类型中的分布(1)海相沉积型锰矿:其时代主要为震旦纪、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含锰岩系主要为含锰黑色页岩系、含锰杂色泥质岩系、含锰碳酸岩系和含锰磷质岩系。
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台及其周边地域,其资源/储量达3亿吨。
(2)沉积变质型锰矿:主要为元古界变质岩系中的锰(银)矿,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资源量达5000万吨。
(3)风化型氧化锰矿:主要分布在北纬23°带(北纬22°~24°)内,已有千万吨级以上的氧化锰矿床9个:①广西木圭锰矿(2468.8万吨);②广西东平锰矿(1622.3万吨);③广西龙怀锰矿(1000万吨);④广西八一锰矿(1107.4万吨);⑤广西平乐锰矿(1075万吨);⑥(新发现的)广西宁干锰矿(1000万吨);⑦(新发现的)广西龙邦锰矿(1000万吨);⑧云南斗南锰矿(1569.4万吨);⑨云南白显锰矿(1136.7万吨)。
9个氧化锰矿床的资源/储量达1.20亿吨,加上其他的氧化锰矿床,在北纬23°带内氧化锰矿的资源/储量达1.5亿吨。
3、我国锰矿资源基本特点(1)矿产地多。
目前锰矿区有237处,与世界大多数锰资源国只有少数几个或一个大矿床形成鲜明对比。
(2)锰矿资源相对缺乏。
截至1999年底,我国锰矿保有储量中基础储量1.97亿吨,仅占世界基础储量108.6亿吨的1.81%。
(3)地理分布极不均匀。
我国锰矿资源/储量的86%集中于中南区和西南区。
(4)矿床规模较小。
资源/储量超过1亿吨的仅1处(下雷锰矿);大型(≥2000万吨)5处,其资源/储量占锰矿总资源/储量的41%;中型(200万~2000万吨)54处,占总资源/储量的46%;其余为小型。
我国大型锰矿床是:①广西下雷锰矿,资源/储量13159.6万吨;②辽宁瓦房子锰矿,资源/储量3765.8万吨;③贵州遵义锰矿,资源/储量3635.4万吨;④湖南民乐锰矿,资源/储量2969.8万吨;⑤广西木圭锰矿,资源/储量2468.8万吨。
5个大型锰矿床的资源/储量为2.60亿万吨。
(5)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锰矿石平均品位约22%,符合国际商品级的富矿石(Mn≥48%)缺乏。
我国富矿石(氧化锰≥30%,碳酸锰矿≥25%)资源/储量仅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6.7%。
(6)矿石质量差。
高硅、高磷、高铁锰矿石在我国占有较大的比例,有些矿石结构复杂、粒度细、选矿难度大。
(7)有一定数量的共伴生矿床。
在237个矿区中,有锰的共伴生矿25个,以锰为主的矿区17个。
共伴生组分主要是Pb、Zn、Ag、Co。
(8)开发利用条件差。
我国锰矿规模偏小,难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采掘。
适合露采的矿区69处,几乎全为小矿;需地下开采的原生矿大多矿层薄、倾角缓、埋深大。
我国大部分锰矿石产自县办及民采矿山。
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锰矿山115处(不含近年来民采矿小矿床、点),共保有资源/储量33025.1万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17096.2万吨;可供设计规划矿区41处,保有资源/储量8864.7万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1882.8万吨;暂难利用的矿区58处,保有资源/储量11859.5万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2343.8万吨。
较难利用的原因:矿石太贫、难选、交通条件差,构造、水文条件复杂等。
三、我国锰矿勘查的理论和经验(一)海相沉积型锰矿床1、成矿条件及找矿思路我国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台周边地域内。
通过对扬子地台及周边锰矿成矿条件的分析,以及以往和近期锰矿找矿实践的总结,对海相沉积锰矿应按盆地—岩相(含锰岩系)—锰矿层—褶皱构造形变的思路进行找矿。
扬子地台周边主要成锰沉积盆地划分为两种板块构造背景和8种成锰盆地类型(表6),其分布见图36。
主要含锰岩系为:(1)含锰黑色岩系①下震旦统大塘坡组、湘锰组②中奥陶统磨磨刀溪组③上奥陶统五峰组表6 扬子地台周边主要成锰沉积盆地类型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及实例地质时代基底性质盆地构造位置地球动力成因主要成锰作用主要矿床离散环境拗拉槽⑴龙门山—锦屏山盆地O2、O3 T陆块边缘断陷热水(?)、化学、生物化学轿顶山⑵丽江—鹤庆盆地T3T板块边缘断陷热水鹤庆被动陆缘裂谷⑶黔湘盆地Z1 T陆块边缘拉张、断裂热水、(生物)化学松桃、湘潭⑷秦巴盆地Z2 T陆块边缘拉张、断裂热水(?)(生物)化学、洋流上涌屈家山、高燕⑸湘中盆地O2 T陆块边缘挤压、断陷(生物)化学、重力流桃江⑹桂南盆地D3 C-T板块边缘走滑、拉张热水、重力流下雷⑺桂北盆地C1 C-T板块边缘走滑、拉张热水(?)、化学、重力流龙头转换⑻南盘江盆地T2 C-T 板块边走滑、(生物)化学、重力流斗南、拉张裂谷缘拉张白显⑼桂西南盆地T1 C-T板块边缘走滑、拉张化学东平内克拉通⑽黔北盆地P2 C 板内拗陷热水(?)、化学遵义残留洋盆⑾孟连—澜沧盆地P1 O 板块边缘断陷热水(?)、化学河边寨(?)会聚环境弧前⑿摩天岭盆地Pt2-3 O陆块边缘断陷受变质或改造黎家营弧后⒀澜沧盆地Pt3 O陆块边缘断陷受变质或改造巴夜、勐宋弧间⒁龙胜—城步盆地Pt3O陆块边缘断陷受变质或改造清源注:基底性质:C—大陆壳;T—过渡壳;O—大洋壳。
(2)含锰杂色泥质岩系①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屈家山)②上二叠统乐平组③中三叠统法郎组(斗南)(3)含锰硅质(硅泥灰质)岩系①上泥盆统榴江组和五指山组②下二叠统当冲组/孤峰组③上三叠统松桂组(4)含锰碳酸盐岩系①中奥陶统巧家组②下石炭统大塘组③中三叠统法郎组(白显)(5)含锰磷质岩系①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城口)②下寒武统宽川铺组(6)含锰火山—沉积岩系①“碧口群”下亚群下岩组②中上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2、典型矿床及近期找矿成果(1)广西下雷锰矿及外围找矿该锰矿赋存于上泥盆统五指山组硅泥质含锰岩系中,由上、中、下三层锰矿组成。
矿区为一近东西走向,向西抑起的向斜构造(图37、38)。
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31亿吨,碳酸锰矿石平均品位:Mn22.07%,TFe6.18%,P0.118%,SiO223.01%;氧化锰矿平均品位Mn32.81%,TFe9.58%,P0.158%,SiO223.55%。
2003年在下雷锰的外围湖润-爱屯一带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在向斜中发现了碳酸锰矿层,其特征与下雷锰矿相似(图39、40),I层矿厚0.74米,II层矿厚0.6~4.96米,III层矿厚1.24米,通过工作,共获锰矿333+334资源量460万吨。
碳酸锰矿石品位:Mn20.22%,TFe8.89%,P0.063%,SiO224.56%;氧化锰矿石品位:Mn16.87~44.33%,TFe6.60~11.80%,P0.084~0.279%,SiO27.60~29.80%。
图40下雷—湖润评价区P27剖面图示意图(2)重庆市城口锰矿该锰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坳陷中,分布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含锰磷质岩系中。
1991年在矿区高燕矿段(图41、42)进行勘查,提交锰矿资源储量1085.2万吨,锰矿石品位:Mn21.43%,TFe1.72%,P0.213%,SiO220.81%。
由于锰矿层产于含锰磷质岩系中,磷含量较高,难以利用。
2003在城口一带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通过对该区锰矿成矿条件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引进了国内关于锰矿在沉积环境中锰磷分异的条件的研究成果,即沉积环境的PH值控制了锰和磷的沉积。
PH=7.78是磷酸钙沉淀与菱锰矿沉淀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这对于菱锰矿来说相当于酸碱度“阈值”,即当PH<7.78时菱锰矿不可能发生沉淀,而磷酸钙却可以在菱锰矿不能沉淀的很大的PH值范围内(PH=4.46~<7.78)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