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一、引言餐饮业作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确保餐饮业的食品安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餐饮业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
本文旨在探讨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以保障餐饮业的食品安全。
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1. 供应商资质审查餐饮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查制度,对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证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生产条件。
同时,对供应商的食品安全信誉进行评估,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2. 索证索票餐饮企业在采购食品时,应向供应商索取以下证明材料:(1)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2)产品合格证明;(3)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4)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5)食品原料的产地证明、购销合同等。
同时,餐饮企业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发票、收据等交易凭证,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3. 进货查验餐饮企业在接收食品时,应进行进货查验,主要包括:(1)检查食品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变质、污染等现象;(2)核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等信息,确保与提供的证明材料一致;(3)对肉类、水产等生鲜食品进行感官检查,确保其新鲜度;(4)对进口食品进行标签检查,确保其标签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进货查验制度1. 进货查验记录餐饮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信息。
进货查验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
2. 台账管理餐饮企业应建立食品采购台账,对食品的采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数量、采购金额、供应商等信息。
台账应定期整理归档,便于监管部门查阅。
3. 培训与考核餐饮企业应对采购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的要求。
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食品应当遵循合法、合规、诚信的原则,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食品质量。
第四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等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程,加强食品采购、验收和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第二章食品采购索证第五条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食品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商的以下证件和资料:(一)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二)食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身份证明;(三)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标签标识信息;(四)产品检验报告或者合格证明;(五)肉类产品必须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六)水产品必须有渔业部门出具的水产品检验合格证明;(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六条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食品时,应当对供货商的主体资格、食品质量、标签标识、保质期等进行审核,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七条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采购无证、无标签、过期、变质、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第八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采购记录,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采购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第三章食品验收卫生管理第九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食品验收场所,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人员,对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
第十条食品验收应当实行逐批验收制度,对每批食品进行外观、气味、保质期等方面的检查。
第十一条食品验收人员应当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得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疾病的。
第十二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验收记录,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验收日期、验收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食堂采购验收管理制度食堂采购验收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当下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堂采购验收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堂采购验收管理制度1一、食堂原料采购必须由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二、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三、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四、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食后无异常。
五、食堂食品采购采用公开、公平、定期(2年)招标3家以上供应商的方式进行,通过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的方式供货。
六、食堂食品采购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应低于市场零售价。
七、采购的食品必须是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的食品。
八、食品的采购由食堂厨师组组长配好每周所需原料的品名、数量、质量要求,交食堂管理员,管理员初核后报行政后勤科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做好记录并通知送货人,送货人必须按品名、数量、按质、按时送货到食堂。
大型会议、活动制定的菜品计划要报分管领导审签后方可采购。
九、食堂食品的验收鲜货类采用两名食堂验收员、一名值班厨师同时验收的方式进行;干货类采用两名食堂验收员、一名库管员同时验收的方式进行。
验收食物时一定要坚持“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有问题的食物坚决不能验收入库或使用。
十、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
(一)检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二)检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保质期只剩余三分之一或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三)检验包装是否有厂家、厂址;(四)检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汁、变形、杂物、霉变等;(五)嗅气味,是否有异味;(六)手感,是否有异样。
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篇一」一、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验收行为,提高食堂的食品卫生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二、学校实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账记录等工作。
台账存放应方便查验。
负责食品索证、验收和台账记录的人员应掌握餐饮业常用食品卫生法规规定、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和感官鉴别常识。
三、应实施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的食品种类包括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
主要是畜禽产品、蔬菜、豆制品、粮油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
三、鼓励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地采购食品,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索取销售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或)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并留存备查。
购物凭证是指能够满足食品溯源所需要的有效凭证,包括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四、采购前对产品进行查验:(一)产品一般卫生状况(包装是否完整清洁、是否有感官不良)、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查验食品是否有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得采购。
(三)采购生猪肉应查验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并查验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其他肉类也应查验检疫合格证明。
不得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
五、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账记录。
1.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2、采购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含学生饮用奶)须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向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的,宜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餐饮服务提供者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须查验留存供货商资质证明(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生肉禽类应有检验合格证明);从固定供货商(含个体经营户)采购的,应查验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合法超市、农贸市场采购的,须留存购物清单;使用集中消毒式餐饮具的,应索取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及消毒合格证明。
证明资料为复印件者,宜有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确认。
以上各种来源的采购,均须索取留存有效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
4、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票据,可不再重新登记台账。
统一记录格式详见《食品进货索证和台账登记本》模版。
5、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各门店应当建立总部统一配送单据台账。
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遵照以上规定执行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6、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统一记录格式详见《食品采购索证资料一览表》模版。
7、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食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经营者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采购、索证索票、验收以及台帐记录等工作.
二、从食品生产单位、生产基地、流通经营单位、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盖章或签字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证明复印件、每笔购物凭证或供货清单.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应与供货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货合同.
三、食品原料统一采购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在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也需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记录.
四、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进货日期等内容.
五、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六、不得采购无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
食品,不采购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
七、生肉、禽类应索取畜牧部门的检疫合格证,不采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以及来自非定点屠宰企业的生猪肉.
八、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应按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建档,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九、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采购、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使用台帐.。
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范文1、采购的食品原料及成品必须色、香、味、形正常,严禁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2、采购肉类食品必须索取动物监督卫生合格检验检疫证。
3、采购米、面、油、酒类、罐头、饮料、乳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应向供货方索取有效的食品生产(或流通)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及票据;采购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示识。
4、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5、食品采购入库前应有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合格者入库储存,不合格者退回。
6、要建立食品索证登记档案,以备查;索证要由专人管理。
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范本,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可控。
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化食品采购流程,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采购过程中的验收和索证工作。
三、食品采购验收1. 采购验收程序a. 收货前i. 验证供应商的合法资质,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ii. 验证供应商的工作人员是否持有相关证书和健康证;iii. 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括外观、密封等;iv. 核对食品标签上的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b. 收货时i. 检查食品运输车辆是否符合卫生要求;ii. 对食品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味、异物,无变质迹象;iii. 检查食品温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iv. 对货物进行核对,确保与采购单及发货单一致。
c. 验收记录i. 记录验收日期、供应商信息、采购品种、数量等;ii. 拍照记录食品外观、包装等关键信息。
2. 不合格品处理a. 不合格品指未达到食品质量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b. 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做出相应处理;c. 不合格品应进行封存,并与供应商商讨处理方案,如退货、返工、销毁等;d. 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需要有书面记录并保存。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栏一、食品采买索证查收管理制度1.项目部厨房采买全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食品器具、设备、清洗剂、消毒剂时,都一定遵守本制度。
2.采买员一般应严格依据早先制定的采买计划进行采买,但可依据实际情况经请示办公室主任或有关领导后作适当调整。
3.采买时一般应两人以上参加,并须经保管员查收合格后付款。
4.采买员不采买腐化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采买员一定到拥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买食品,并按照要求索取相关证件和质量保证资料。
二、食品仓储管理制度1.食品仓储应设专库,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地面应平整、防潮,设有通风口和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2.食品应按照性质分类存放,易腐食品应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受热、受潮。
3.食品仓储应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清理变质、过期食品,确保食品质量。
4.库房内禁止存放与食品无关的物品,避免交叉污染。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应定点采购,并索取相关证件和质量保证资料,保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适量、合理、安全的原则,不得超量、超范围使用。
4.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做好记录,包括品种、规格、数量、使用时间、使用对象等,以备查验。
四、粗加工管理制度1.粗加工应在专门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工作台面应保持清洁、卫生,设有排水设施。
2.食品原料应洗净、去皮、去内脏等,确保食品安全。
3.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4.粗加工后的食品应按照要求进行储存或及时烹饪。
五、烹饪加工管理制度1.烹饪应在专门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厨房应保持清洁、卫生,设有通风、排烟设施。
2.食品烹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火候、时间,确保食品煮熟、煮透。
3.烹饪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交叉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4.烹饪后的食品应按照要求进行储存或及时供应。
六、面食糕点制作管理制度1.面食糕点制作应在专门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工作台面应保持清洁、卫生,设有排水设施。
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1、采购的食品原料及成品必须色、香、味、形正常,严禁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2、采购肉类食品必须索取动物监督卫生合格检验检疫证。
3、采购米、面、油、酒类、罐头、饮料、乳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应向供货方索取有效的食品生产(或流通)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及票据;采购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示识。
4、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5、食品采购入库前应有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合格者入库储存,不合格者退回。
6、要建立食品索证登记档案,以备查;索证要由专人管理。
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2)食品采购验收是指在采购食品时,对所购买的食品进行检验和验收的过程。
主要目的是保证所采购的食品符合质量、安全及卫生要求,确保食品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食品采购验收的具体步骤包括:1. 查看食品包装和标签: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包装和标签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并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
2. 检查食品外观: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的色泽、气味、形状等外观特征,以确定食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 检查食品质量:验收人员可以进行抽样检测,或者根据食品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比对,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预期和合同要求。
4. 检查食品包装完整性: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以确保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或损坏。
5. 检查食品存储条件: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存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索证制度是指在食品采购和验收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符合质量、安全和卫生要求的制度。
索证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食品符合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供应商提供假冒伪劣食品的风险。
常见的索证文件包括:1. 营业执照:能够证明供应商合法经营的证件。
2. 生产许可证:对于生产企业,需要提供生产许可证,以证明其符合食品生产的相关要求。
一、酒店和餐饮部采购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时,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采购员一般应严格按照预先制订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但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请示酒店经理或餐饮部经理后作适当调整。
三、采购时一般应两人以上参加,并须经保管员验收合格后付款。
大宗食品采购时实行公开招投标。
四、采购员不采购腐烂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
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蛋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及冷冻制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等,须索取其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采购生肉、禽类和进口食品须索取检疫合格证。
要注意检查核对合格证中记载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必须与产品相符,也不能有涂改、伪造的情况。
五、保管员不接收腐烂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保管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查验所购食品有无检验(疫)合格证明并妥善保存,同时做好记录。
六、严禁采购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品,严禁采购有毒大米、有毒猪油、掺杂食用油、发芽马铃薯、毒蘑菇、亚硝酸盐(工业盐);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禁止采购泥螺、白玉蟹、蟹股、咸枪蟹、醉蟹、醉虾、螺蛳等不洁小水产品;原则上禁止外购熟食,谨慎采购青占鱼、扁豆等高危原料。
七、蔬菜原则上实行定点采购,并由供货商签名。
零星外购的须经农药残留测试。
八、不准用化肥袋、农药袋、黑色塑料袋盛装各种食品,应该封装的食品必须封装,所有食品必须整洁有序地定位码放。
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引言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的采购和验收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餐饮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制度,以帮助餐饮业从采购到验收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卫生和安全。
1. 采购索证管理1.1 采购索证的定义采购索证是指餐饮业在采购食品之前,应向供应商索取的食品安全相关文件和证明。
1.2 采购索证的种类餐饮业在采购食品时,需要向供应商索取以下索证: - 食品安全合格证书:由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出具,证明其食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 食品原产地证明:证明食品的产地和来源,确保食品安全和追溯能力。
- 食品质量检验报告:由食品卫生监测机构出具,证明食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1.3 采购索证的核实餐饮业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采购索证后,应进行核实,确保索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核实包括: - 核实证书的签发机构和日期是否有效。
- 核实证书的编号和内容是否与实际采购的食品相符。
- 核实食品原产地证明的相关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1.4 采购索证的存档餐饮业应将采购索证按照食品类别和供应商分类进行存档,存档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2. 验收卫生管理2.1 验收卫生管理的目的餐饮业在收到采购的食品后,应进行验收卫生管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2.2 验收前的准备•确保验收场所和器具的清洁和卫生。
•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3 验收卫生的要求•验收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和帽子,并保持手部清洁。
•对食品的外观、气味和质地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异常。
•对食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和变形。
•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食品的新鲜和有效期内。
•验收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4 验收卫生的记录和处理•对每批次验收的食品进行记录,包括食品名称、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食品采购索证与验收管理制度
一、对供货单位的要求
不论采购直接进口食品还是采购食品原料,必须弄清供货方的名称和地址,查明供货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
采购食品时一定要慎重,必须从正常渠道进货。
二、索取该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
索取应符合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
一般检验合格证应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食品卫生检验单位出具为有效。
进口食品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书。
畜禽兽肉食品还要索取检疫合格证。
索取的各种卫生证明妥善保存,以备检验。
三、采购食品时应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查
感官检查是卫生质量鉴定的第一步,采购人员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查看食品包装标志内容是否齐全,如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内容不全或无中文标识的不应采购。
四、以销定购
采购食品应遵循用多少定多少的原则,以保证食品新鲜和卫生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防止运输过程的污染
运输过程是常见的一个污染环节,特别是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容器、车辆及装卸人员的污染,这些食品必须盛装在带盖的容器内运输,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洗刷消毒。
运输过程应防雨、防尘、防晒,若为供货方送货,应对运输过程是否受到污染进行严格检查,如受到污染,收货方应拒绝接收送来的食品。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为了加强食品采购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采购人员要求1. 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食品采购流程和索证验收要求。
2. 采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食品安全诚信原则,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3. 采购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确保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食品采购索证要求1. 采购人员应在采购食品时,向供货商索取加盖公章或盖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生产批次检验合格报告、购物凭证或每笔供应清单等证明文件。
2. 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部门规定必须索证索票的其他食品,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货方索取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和化验单。
3. 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采购部门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 采购人员不得采购无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不采购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
5. 采购人员应建立食品采购台账,在验收食品时,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做好台帐记录。
三、食品验收要求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验收相关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食品验收流程和要求。
2. 验收人员应在食品到达后及时进行验收,核对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与采购订单一致。
3. 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变形、霉变等现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验收人员应检查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和化验单,核对检验报告中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是否与食品相符,确保食品的检验合格。
5. 验收人员应在验收合格后,在购物凭证或每笔供应清单上签字确认,并做好验收记录。
四、食品采购索证验收管理1.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采购和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
食品采购验收是指在采购食品时,对所购买食品的质量、数量、规格、包装等进行检查和确认的过程。
验收的目的是确保所购买的食品符合预定的要求,并防止不合格食品的入库和使用。
食品采购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外观检查:检查食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翘口、撕裂、污渍等现象。
2. 标签检查:检查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是否齐全、准确,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3. 数量检查:按照采购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对食品的数量进行核对,确保与实际购买的数量一致。
4. 抽样检测:对食品进行抽样,送检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残留等。
5.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对食品进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检查,确认食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索证制度是指对食品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进行索取并加以管理的制度。
索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性和食品的安全性。
根据食品采购的具体情况,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包括:
1. 生产许可证:确认食品供应商是否具备生产食品的资质。
2. 卫生许可证:确认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和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3.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供应商提供的食品质量检验报告,确认食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4. 供货合同或采购订单:确认供应商与采购方之间的交易关系和约定。
5. 产品检疫证明:针对进口食品,需要提供相关的检疫证明文件。
通过建立食品采购验收和索证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采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为食品供应链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1、食品采购定人、定责、定岗采购,每天采购的食品都要有登记记录,注明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事项。
2、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和有营业执照及质检合格的经营单位采购食物,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
3、采购物品要比价采购,即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比价实现低成本采购(发现质量不佳,一斤罚十斤)。
4、按照定点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原则,严禁购买三无产品。
5、大宗采购原料(大米、油粉、肉类、冻品类、禽类)等实行公开招标的原则,杜绝“暗箱操作”。
6、要有计划的采购原料和食品,勤进勤出。
防止因积压造成的变质而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购入物品,食品按手续交办,严格入库手续,经库房保管员核对票面与实物相符时,方可入库,数量不符,质量不合要求,保管员有权拒收、拒签字。
7、严禁采购以下食物:7.1是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清,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物质污染。
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7.2是未经生猪产品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制品。
7.3是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的定型包装食品。
7.4是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包括半成品。
8、验收时由专职验收员验收,有验收记录,注明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事项,并签名意见和验收人的名字及日期。
9、原材料采购必须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知识。
10、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11、在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向供应方索取厂家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检验报告;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型等的感官性状井索取经销商的卫生许可证及该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或合格证。
12、在采购鲜(冻)肉类时,应当索取畜产品检疫证,或者查看胴体上是否加盖有效的验讫印章,采购进口鲜(冻)肉类及其制品时,应索取出入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14、采购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辐照食品、新资源食品时,应同时索取卫生部相关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1按照《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并便于溯源。
2.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常用鉴别常识。
3.应当到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信誉卡等)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长期定点采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4.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包装标识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2条、47、48和66条的规定,检查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
5.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台账),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电子记录。
采购记录(台账)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统一记录格式详见—市《食品进货索证和台账登记本》模版。
从固定供应基地或供应商采购的,应当留存每笔供应清单,前款信息齐全的,可不再重新登记记录。
6.应当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证索票资料,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做好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卫生管理工作。
2、把好食品采购关,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不得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3、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证。
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或向供货商直接批发采购的食品还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或者化验单。
4、食品定点采购,蔬菜等食品防止受到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肉类采购放心品牌并索取检疫证明,确保食品原料新鲜卫生。
各类定型包装食品尽可能选用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的产品,保证安全卫生。
5、不采购质量不新鲜、腐败变质、发霉、生虫、虫蛀、有毒有害、掺假掺杂、超过保持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6、采购的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上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
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7、采购食品添加剂必须选购国家允许使用、定点厂生产的食用级食品添加剂。
8、采购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斜、食品用工具、没备、用于
清洗食品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对人体安全、无害。
9、建立食品索证、进货验收台帐并进行记录,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
10、负责食品索证、验收和台帐记录的人员应掌握餐饮业常用食品卫生法规规定和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及感官鉴别常识。
11、在采购食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采购时应现场查验供货单位的资质。
12、在采购食品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现场查验和索证:
(1)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按照生产批次向供货商索取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复印件并经供货商签字或盖章。
非批量采购食品时,应索取购物凭证。
从固定供货基地或供货商采购食品的,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索证。
对于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连锁餐饮企业,可由连锁区域总部统一索取并保存各类相关证件及检验报告,在需要时向其下属连锁店提供复印件或传真件。
(2)采购食用农产品应索取销售单位或市场出具的购物凭证。
(3)采购生猪肉的,应查验确认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并查验其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4)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查验该产品是否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许可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13、食品在入库或使用前应有专人验收,查验产品包装、标识及一般卫生状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索证要求和其他相关要求,核查所购产品与索取的有效凭证是否一致,并建立台帐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14、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