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云南历史概_(2)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00
昆明简介概况第一章:地理环境昆明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省会城市。
它的地理坐标是北纬24°23'至26°23',东经102°10'至103°40'之间,地处滇池以南,昆明盆地中心部分。
第二章:悠久历史据考古学证实,早在5000年前,昆明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昆明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在历史上,昆明是南诏和滇池小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站点。
第三章:多元文化昆明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多元的城市。
除了汉族,昆明还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藏族等56个民族居住在这里。
这些不同民族和族群的文化交融,使昆明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多元的文化城市。
第四章:风景旖旎昆明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山水城市,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
昆明的石林、滇池、西山等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
此外,昆明还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城市,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美食、体验当地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第五章:经济发展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城市,昆明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南半岛等地的重要交通和贸易枢纽。
昆明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是云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第六章:城市建设近年来,昆明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城市园林、交通、文化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昆明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总之,昆明是一个历史悠久、多元文化、风景旖旎并且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值得您前来一探究竟。
第一节历史与文化一、云南历史概要远古,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距今约170万年有云南元谋猿人。
公元前279年,楚国将军庄高人滇,滇池地区进入奴隶社会。
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汉代,汉武帝时设益州郡,东汉在保山设永昌郡。
三国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称为“南中”。
其中,三国时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发展云南经济;西晋,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宁州,为当时全国十九州之一;南北朝,云南在爨氏的统治下,与刘宋等封建小王朝维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流不断加强,形成了白、彝诸族先民。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唐代,707年唐朝击败南侵洱海的吐蕃扩张势力,大力扶持南诏,于738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建立“大长和”;927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建“大义宁”;937年,白族先民、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滇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宋代,大理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上与宋朝相始终。
元代,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灭大理,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4·年忽必烈选派富有才干的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
明代,朱元璋于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平定云南,次年建立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和云南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
清代,1658年,清军三路人滇,南明最后一个王朝灭亡,此后大量移民入滇开发边疆。
鸦片战争后,云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1856年杜文秀、李文学起义,滇西群众阻击入侵云南的英国武装探险队的马嘉理事件和保卫片马、班洪的战斗,滇南群众的反法斗争等。
而1911年10月30日,重九起义成功,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云南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1915年12月25日护国起义的发动,更表明云南为推进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云南史料⽬录概说pdf电⼦版下载下载地址:/117277190_d.html作者简介:⽅国瑜,云南⼤学历史系教授,毕⽣致⼒于云南地⽅史料的发掘、搜集、整理、校录、辨析和评说,开创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和教学,开拓了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的研究,被史学界誉为"云南地⽅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
⽬录:弁⾔畧暑例⼀、分卷及分類⼆、著錄三、概說卷⼀漢晉(西漢⾄南北朝)時期撰述甲、傅記之《史記·西南夷列傳》司⾺遷撰《漠書·西南夷列傳》班固撰《後漠書·西南夷列傳》范曄撰《東觀漠紀》荀悦《漠紀》、袁宏《後漢紀》《西漢會要》、《東漠會要》徐天麟撰《三國志·李恢傳》、《吕凱傳》重撰《三國志》晉、宋、⿑、梁諸書紀傳有關西南事蹟⼄、地理志之《漢書·地理志》西南諸郡《續漢書·郡國志》西南諸郡《晉書·地理志》寧州《宋書·州郡志》寧州《南⿑書·州郡志》寧州洪亮吉補三國、束晉、⼗六國三種《疆域志》《⽔經注》西南諸⽔酈道元撰丙、地⽅史志之屬《哀牢傳》楊終撰諸葛亮作《哀牢國譜》、《西南夷圖譜》《永昌郡傳》《南中⼋郡志》《南中志》魏完撰《華陽國志。
南中志》常璩撰丁、章及之屬《喻巴蜀檄》司⾺相如撰《難蜀⽗⽼書》司⾺相如撰《⽩狼歌詩》漢晉時期有關雲南之⽂章《蜀都賦注》(摘句) 左思撰劉逵注《廣志》(摘專條) 郭義恭撰卷⼆唐宋(隋唐⾄南宋)時期撰述卷三元时期撰述卷四明时期撰述卷五清时期撰述【简录】卷六漢晉(西漢⾄南北朝)时期⽂物卷七唐宋(隋唐⾄南宋)时期⽂物卷⼋元时期⽂物【选录】卷九明时期⽂物【选录】卷⼗清时期⽂物【选录】。
云南人文风情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云南的人文风情既包括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融入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让我们一同探索云南的人文魅力。
第一章:历史传承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
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云南就有人类居住。
在历史的长河中,云南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的痕迹、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边塞城堡等历史遗迹仍可在云南找到,这些遗迹见证了云南的辉煌历史。
第二章:多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在此定居。
这里的不同民族共同演绎出云南独特的多元文化。
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
游览云南,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到不同民族艺术的精髓。
第三章:神奇的古建筑云南的古建筑景观也是其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滴石穿的岁月中,云南留下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其中,以大理洱海边的崇圣寺和丽江古城最为著名。
崇圣寺是佛教名刹,被誉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丽江古城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第四章:文化艺术之乡云南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的地方。
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舞蹈、剪纸等在云南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著名的云南大理才乃木雕、纳西族的金石铜器制作等工艺品,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和美学,成为了展现云南文化独特魅力的代表作。
第五章:美食文化云南的人文风情不仅在建筑和艺术中得以体现,更体现在美食文化中。
云南的美食以多元化、味道独特而著称。
过桥米线、烤全羊、酸汤鱼等各具特色的菜品,既融汇了云南的地方特色,又兼具不同民族的烹饪技艺,给人一种美食的享受。
结语:云南的人文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都构成了云南独特的人文景观。
无论是感受云南的历史沉淀,还是欣赏其多民族文化的绚烂,云南都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第一章概述云南白药是著名的国产成药,自1902年问世以来,驰名中外,名扬四海。
具有止血镇痛、消炎散肿、活血化瘀、愈伤调经、排脓去毒、防腐生肌等功能,同时药源广泛,经济价廉,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不良反应少,所以应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好。
一、起源与现状云南白药原名“曲焕章百宝丹”,系采用云南特产名贵药材,经科学配制而成。
其历史悠久, 疗效卓著,饮誉天下。
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是本世纪初著名中医外伤科医家、“药冠南滇”、“效验如神”的曲焕章, 他遍游滇南名山,学神农尝百草,不耻下问,求教当地民族医生和草药医生、获得很多伤科名药, 遂根据明、清以来流传于云南民间的中草药物,苦心钻研试验,经十载临床验证,反复改进配方,终于在1902年将百宝丹试制成功。
百宝丹为伤科要药,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伤为最,凡疮、疡、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兼能治疗,渐渐闻名遐迩,声誉大振。
1916年,由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发给证书,允许公开出售,驰名于西南。
1917年,百宝丹由纸包改为瓷瓶包装,用量急增,销往全国。
1923年以后,曲焕章苦钻药理、药化,合理配方,集中精力总结验证于临床,终于使百宝丹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成为“一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
于是百宝丹的声誉,由国内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达、仰光、曼谷、日本等地。
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生产百宝丹。
1955年由其妻缪兰英向人民政府献出了该药配制秘方,经昆明市卫生局批准,交昆明制药厂生产,改名为“云南白药”。
从此,曲氏白药为人民的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云南白药由云南白药厂、昆明市中药厂、云南大理州制药厂、云南文山州制药厂、云南丽江地区制药厂等生产 , 其中云南白药厂还生产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伤湿膏等,是国家唯一定点生产云南白药的厂家。
云南白药作为一种誉满中外的伤科中成药,经过近80个春秋的临床验证,确有其独特、卓著的疗效,故为医家及病者所习用。
云南省2016年导游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目标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考生对云南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名人古迹、风景名胜、饮食文化、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云南旅游业以及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等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核评价考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服务的具体实践之中的职业能力。
二、内容要求层次本大纲针对各章节内容分别设定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要求“掌握”的是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与导游讲解和服务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有的甚至就是导游词的良好素材;要求“熟悉”的是重要内容,通常是作为导游人员应知应会的有助于做好导游工作的相关科学原理和人文知识;要求“了解”的是一般内容,可理解为附着在“掌握”和“熟悉”外围的知识以及一些与导游工作关系不太密切的辅助知识。
尽管是“了解”层次,但也需要导游人员积极拓展学习。
在试卷的体现中,掌握部分约占卷面分数的50%,熟悉部分约占卷面分数的30%,了解部分约占卷面分数的20%。
第一章云南历史概述〖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云南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历史重要事件及历史遗址和文物的学习认知情况。
〖考试内容〗针对本章历史事件,重点考查其发生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及影响等要素;对于历史遗址和文物,重点考查其年代、主要作用、建筑或制作特点、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在科学文化及旅游方面的地位和意义。
第一节远古和先秦时期【掌握】元谋猿人;沧源崖画;庄蹻入滇。
【熟悉】云南腊玛古猿;古代文献中的云南。
【了解】云南新石器的遗存及古崖画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掌握】五尺道;汉习楼船;古滇国;博南古道;云南最早的渡口;“云南县”来历;南方丝绸之路;牛虎铜案;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的政治举措。
【熟悉】滇王之印;汉代设益州郡和永昌郡;云南各地出土青铜器情况;中国第一个青铜博物馆。
云南历史上常用古地名与现代地名对应关系。
【了解】云南青铜文化遗存;;汉代与云南有关的四郡;哀牢古国;三国时期的“南中”概念;诸葛亮平定南中的过程;爨氏踞滇情况。
神秘的云南80个关于历史传说的惊人故事云南,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传说的地方。
这个西南边陲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同时也承载着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在这片土地上,有80个关于历史传说的惊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迷人的传奇。
第一章:云南古人类遗址传说在云南的大山深处,隐藏着许多古人类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传说,在大理洱海畔,有一座神秘的岛屿,那里居住着一群穿越时空的古人类,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长生不死之力。
第二章:神秘的石林传说石林是云南的一大自然奇观,数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为“石中之林”。
传说,在石林中隐藏着一个神秘的通道,只有纯净无暇的心灵才能找到入口。
一旦进入通道,你将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见证神奇的景象和妖异的生物。
第三章:神奇的风水宝地传说云南被誉为“风水宝地”,各种奇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传说,昆明西山的龙门石窟中,埋藏着一本神秘的地图,能够指引人们找到隐藏在云南各地的宝藏和秘密。
第四章:云南民族英雄传说云南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传说。
传说中,彝族英雄阿诗玛拥有与动物对话的能力,可以与森林中的猛兽和鸟类沟通,保护族人免受威胁。
第五章:神秘的古寨传说云南拥有众多的古寨,这些古老的建筑充满了历史和神秘。
传说,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古城,隐藏着一个神奇的传送门,能够连接不同的时空和世界。
当你穿越其中时,会看到不同年代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
第六章:云南古道传说云南有着众多的古道遗迹,这些道路曾经是交通要道,也成为了许多故事的背景。
传说,云南的古道上经常出现一群神秘的旅行者,他们身着古装,带着神奇的道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七章:神秘的山水传说云南的山水景观美不胜收,每一个山峰和江河都有属于自己的传说。
传说,在玉龙雪山的最深处,有一座隐藏了千年的寺庙,传说中住着一位长眠的高僧,他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第八章:云南极地传说虽然云南位于南方,但却有一处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香格里拉的冰川。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1、中国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2、(陕西蓝田人)和(北京人)分别出现于距今约(80万年)和(40-50万年前),是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
3、(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
4、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河南仰韶文化)反映了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面貌;(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则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个典型。
5、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先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文化遗存主要有(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等。
6、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被称为三皇;(伏羲、神农、炎帝、皇帝、尧舜)被尊称为五帝。
7、(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8、(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9、(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10、(历法)是具体表达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
11、商代的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作(甲骨文),也叫(卜辞)。
12、商周的青铜器上,往往著有(铭辞),又称(钟鼎文)。
13、商代的青铜器冶炼,是手工业中工艺最高的部门,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14、周代推行了(“井田制度”),周代后期,王室和国人间的矛盾加剧。
“(国人)”指住在都邑里的平民,住在农村公社的农民叫(“野人”)。
15、春秋五霸是指在黄河流域争霸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6、(鲁国)首先实行的(“初税亩”)制度,使(私田所有权)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
17、吴国——夫差——邗沟;秦国——李冰——都江堰;韩国——郑国——郑国渠;18、孔子——儒家学派——《春秋》;孟子——儒家学派——《孟子》;荀况——儒家学派——《荀子》李耳——道家学派——《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周——道家学派——《庄子》墨翟——墨家学派——《墨子》;韩非——法家学派——《韩非子》孙武——兵家学派——《孙子兵法》;孙膑——兵家学派——《孙膑兵法》。
云南概况导游词(3)云南概况导游词篇3建置沿革云南省简称“滇” 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
秦朝以前,曾出现古滇王国。
秦汉之际,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过郡县制。
西晋时期,云南改设为宁州,是全国十九州之一。
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
公元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 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
1382年,明朝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全省府、州、县。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
1911年,全省共设置府15个、厅18个、州32个、县41个、土司区18个。
1949年,全省分设1个省辖市、12个行政督察区、112个县、17个设治局、2个对汛督办区。
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云南从此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2013年,全省行政区划有16个州(市),分别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全省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3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29个民族自治县,75个非民族自治县。
区位及面积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云南省情概况云南简称滇或云,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的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11年末,全省人口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个为独有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
共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省情主要特点如下。
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先后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森林古猿、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距今170—25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智人的化石,元谋猿人化石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将我国人类进化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万年,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较“元谋猿人”稍晚的人类遗迹化石,在云南各地都有发现,如“西畴人”、“昆明人”、“丽江人”、“昭通人”等属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化石。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在云南各地也发现了几十处,如昆明附近的石寨山和元谋的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层等,说明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1984年7月和1988年1月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昆明岷山一带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以其门类丰富、个体完整、保存完好的动物软体组织印痕,为人类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探索距今5.5亿和5.3亿年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窗口”。
与距今6.5亿年的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距今5.15亿年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一道,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球“生命大爆发”和动物早期演化史更为完整的谱系,被称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单选题]1.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内地第(江南博哥)一个开发云南边疆的历史人物是()。
A.楚顷襄王(江南博哥)B.哀牢王C.庄硚D.皮逻阁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军庄硚率兵到云南滇池一带。
公元前277年,庄硚在滇池自立为王,建立奴隶制国家,即滇国。
庄硚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内地第一个开发云南边疆的历史人物。
[单选题]2.云南最早的渡口是()。
A.老渡口B.兰津渡口C.罗平渡口D.溪洛渡口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东汉王朝时,在博南古道横过澜沧江处设立的兰津渡口,是云南最早的渡口。
[单选题]3.云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奴隶制政权是()。
A.南诏国B.大理国C.牢哀古国D.大义宁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大义宁国,又称大义宁、义宁国,唐末云南地方割据政权,公元929年杨干贞建立,历一帝8年,937年被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攻灭。
大义宁国是云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奴隶制政权。
[单选题]4.全国范围内,最早将日寇驱逐出国土的是()省。
A.黑龙江B.湖北C.云南D.北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在缅北发动反攻。
1945年1月27日,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缅境芒友会师,标志着滇西反攻的完全胜利。
云南在全国最早将日寇驱逐出国土,为国统区的抗战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单选题]5.西南联合大学的组成学校不包括()。
A.云南大学B.北京大学C.清华大学D.南开大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始迁湖南长沙,后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单选题]6.揭开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斗争序幕的是()运动。
A.“一二?一”B.“一二?九”C.“一?二一”D.“五卅”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昆明大中学生进行了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一二?一”运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树起了第三个里程碑。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11.29•【字号】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施行日期】2008.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11月29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11月29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2007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和管理,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是指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具有重大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城市、镇、村、街区。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规划和保护详细规划。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申报和保护工作。
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民族宗教、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保护工作。
第七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普查、规划、保护等工作。
云南人文纪录片的内容概要云南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神话传说的地方,这里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历史悠久。
本纪录片将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云南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示世界之外、诗与远方的美丽画卷。
第一部分:云南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字数:300)纪录片的第一部分将回顾云南的历史,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南方通道,以及这一地区作为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的地位。
另外,我们还将探索云南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民俗活动和传统乐器。
第二部分:云南的自然奇观(字数:400)云南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这一部分将展示云南丰富的自然奇观。
从神秘的石林到壮观的虎跳峡,观众将领略到云南独特的地貌,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精深。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云南的奇特动植物,如大理石龟、滇金丝猴等,让观众对云南的生态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部分:云南的民间艺术(字数:400)云南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泼水节、火把节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带领观众近距离接触云南的民间艺术,包括传统舞蹈、民歌、木板画等。
通过展示这些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能够传递云南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第四部分:云南的民俗与习俗(字数:400)云南的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民俗与习俗,这是云南人文流传的珍宝。
我们将通过深入民间,记录云南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如火把节、过花桥等,从而展示云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魅力。
第五部分:云南的当代人文发展(字数:400)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展示云南当代人文发展的现状与成就。
包括云南的都市化进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云南人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云南的文化节庆活动、文化创意产业等,展示云南在当代人文领域的新面貌。
结语本纪录片将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展示云南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这个美丽的地方。
通过呈现云南的历史、自然奇观、民间艺术、民俗与习俗以及当代人文发展等方面的精彩内容,我们希望能够激发观众对云南的兴趣,同时也为云南人文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