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式编制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99
档案馆检索体系编制指南档案馆检索体系是指从不同角度揭示馆藏,为满足利用者使用档案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检索工具,彼此之间各司其职,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一个有机体系。
档案检索工具是以一定的形式揭示和介绍馆藏,积累档案线索和查询档案材料的手段,进行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的工具。
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介绍性检索工具、查找性检索工具和指引性检索工具。
1. 介绍性检索工具: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对馆藏档案或某一专题档案进行介绍的工具书,有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全宗卷、专题介绍等。
1.1 档案馆指南《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A/T 3-1992)《档案馆指南》是一种叙述式的报导性工具书,是档案馆必备的检索工具。
它全面介绍和报导档案馆的基本情况,馆藏档案和资料内容,指导利用者查阅利用档案、资料。
包括“前言”、“目录”、“档案馆概况”、“馆藏档案介绍”、“附录”等部分。
前言:包括编著指南的目的和作用,指南的框架、结构、使用方法、编著指南的简要过程,参加编著工作的人员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目录:是由指南各章节的题目及其所在的页号组成,供利用者检索。
档案馆概况:包括档案馆历史沿革,馆藏档案综述、馆藏资料综述、检索工具情况、汇编出版档案资料情况以及利用工作综述等部分。
馆藏档案介绍:馆藏档案依其实际整理、保管的体系为单位,对档案数量、内容及其特点等分别进行介绍。
按立档单位整理保管的档案,以全宗为单位介绍;按类别、项目等整理、保管的档案,以相应的类项为单位介绍。
馆藏资料介绍:对馆藏档案有重要补充和辅助作用的资料逐类予以介绍,一般性资料不作具体介绍。
附录:是指附于正文之后与正文内容有关的文字、图表等材料。
1.2 全宗指南《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14-2012代替DA/T 14-1994,2012-11-15发布2013-01-01实施)《全宗指南编制规范》对全宗来源简况、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以及其检索和查阅注意事项,作出了规范要求。
如何编制科学的检索式?——字段限制检索、短语检索字段限制检索字段检索是计算机检索时,限定检索词在数据库内查找区域的检索技巧。
Abstracts AB文摘Author AU作者Corporate Source、Organization、Company CS机构名称Descriptor、Subject DE叙词/主题词Document Type DT文献类型Full-text FT全文ISSN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Journal Name、Publication Title JN期刊名称Keyword、Topic KW关键词Language LA语言Publication Year PY出版年Title TI题名主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热带雨林TS=(nanotub* SAME carbon)主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热带雨林Title (TI )标题来源出版物主题Subject-Title-Abstract (TS KY )Source Title (ST )例:限制检索符包含范围,用“:”或“=”表示。
如出版年PY=1996:2005。
小于,用“<”表示。
如PY<2014等于,用“=”表示。
如TI=computer 大于,用“>”表示。
如PY>2000大于或等于,用“>=”表示。
小于或等于,用“<=”表示。
在字段限制检索中,常用的检索符主要有:短 语 检 索短语检索短语用“”表示,检索出与“”形式完全相同的短语,以提高检索的精度和准确度。
如:“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小结2、短语检索中需要注意精确短语的专业度。
利用计算机检索时,应如何编制检索策略
制定检索策略:确定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选定检索词、调整检索方案。
1、确定检索系统: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它必须包括检索者检索需求的学科范围和熟悉的检索途径。
在计算机检索中还需要确定检索所需要的文档名称或代码。
2、确定检索途径:各检索系统一般都具有许多索引体系(即检索途径),应根据课题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检索途径。
可多途径配合使用。
3、选定检索词:各种检索途径均须有相应检索词(亦称入口词)方可进行检索。
如分类途径以分类号作为检索词,主题途径以标题词、关键词等作为检索词等等。
计算机检索还须选定检索词编制布尔逻辑提问式。
4、调整检索方案:根据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方案,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
扩展资料
在构造检索策略过程中,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诸如,用户对检索课题的明确程度,对检索课题的分析;对数据库及其系统特性和功能的掌握;编制逻辑检索式的技巧以及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等方面都会影响用户检索的整体效果。
因此,制定检索策略为一种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一种经验。
掌握了这种技能和经验,再通过广泛实习,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检索效果。
附录植物检索表及其使用方法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要鉴定一个植物,必须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植物的各个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自己的检索表,但以分科、分属、分种的检索表最为常用。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理植物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植物类群的表格。
具体来说,就是把植物类群的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植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
检索表所列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
二、植物检索表的格式植物检索表的格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1. 等距检索表又称定距检索表。
这种检索表是把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且在左边同等距离处开始,如此下去,叙述的文字越来越短,最后终止于各类群的名称。
例如:北京地区松科分属检索表1. 叶单生,螺旋状排列2. 球果直立,种鳞脱落,不具叶座............................ 冷杉属Abies2. 球果下垂,种鳞宿存,具突出叶座...........................云杉属Picea1. 叶2- 多枚簇生在短枝上3. 叶2-5 针一束,种鳞端加厚..................................松属Pinus3. 叶多枚簇生在短枝上,种鳞端扁平。
4. 叶冬季脱落................................................. 落叶松属Larix4. 叶常绿...................................................... 雪松属Cedrus由上例可以看出,等距检索表的优点是把相对性质的特征排列在同等距离,一目了然,便于应用。
但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必然偏斜而浪费很多篇幅。
我国的植物志、植物图鉴以及单独成册的植物检索表,大多采用等距检索表。
2. 平行检索表又称二歧检索表。
一实验目的1学习编制检索表,帮我们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学习使用检索表对植物进行检索和鉴定。
二检索表的编制原理检索表的编制应根据二岐分类原则,即把某群植物的同一关键特征,不同的相对性状用对比的方法逐步排列并进行分类。
将相对立的两个性状编为同样的号码,将植物分为两类,再把每类中的植物根据相对性状又分成相对的两类,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检索表的终点。
三检索表的编制原则根据法国拉马(Lamarck,1744-1829)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一群动植物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对应的两个分支。
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按照划分科、属、种(在园艺分类上还有品种)的标准和特征,选用一对明显不同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又从每类中再找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仿此下去,最后分出科、属、种或品种,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
定距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每对特征写在左边一定的距离处,前有号码为1,2,…,与之相对立的特征写在同样距离处,如此下去每行字数减少,距离越来越短,逐级向右收缩,使用上较为方便,每组对应性状一目了然,便于查找核对。
只是如果种类较多时,行次偏斜,左空而右挤,行次变短,是其不足。
平行式与内缩式检索表不同处在于每一对特征(相反的)紧紧相连,易于比较,在一行叙述之后为一数字或为名称。
连续平行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两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如下列中的1.(6)和6.(1),排列按1.2.3 的顺序。
查阅时,若其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
若不符合1时就查相对比的项号6,如此类推,直到查明其分类等级。
四检索表的编制要求:请选择校园内常见的5种(或以上)植物,编制一个简单的定距式检索表。
SCI文献的检索技巧及检索词的输入规则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桂君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庞十周获取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掌握文献资价;(2)对科技人才的评价;(3)对科研机构的评价;(4)对科源利用的检索方法,是科技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学出版物的评价;(5)对科学学科本身的评价。
并且,通过质之一。
scl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可以展现某项目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揭示某思想或方Expanded的英文缩写,(scIExpanded)是一个多学科网络数法的改善、扩充和修正等,了解各领域的前沿问题,从而得据库。
到完整的科学发展史,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热点问题。
一、SCI数据库在Intemet中,scI数据库具有学科全面、学术影响大、覆盖国家广泛等特点,因而被其收录检索的期刊和论文常分别被称作国际主流期刊和国际主流科学。
刊物或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刊物或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scI数据库收录期刊5700多种,比scI的印刷版和cD—ROM版多2100余种,并包括其全部引用的参考文献。
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引文分析所必需的大量数据,成为定量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
scIExpanded提供最新文献的检索和回溯检索。
每周除平均增加文献记录17750条外,新增362000条引用参考文献及700余条引用专利记录,目前总计1700余万条文献中,约70%有可检索的作者英文摘要。
二、scI的功能及检索功能1.scI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文献检索和引文分析与评价scI创办的初衷是提供一种综合的文献检索工具。
它为用户查找文献提供了4种途径:引文途径、著者途径、主体途径、团体途径。
这4种途径组成了一个严密易用的检索系统,用户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检索知识和技能就能方便快速地查到各个学科的文献。
不过,尽管其编制的初衷是一种检索工具,但是scI至今还具备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似乎应该归因于它的引文分析与评价功能。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学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八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姓名屠光浩班级林学一班学号n140101114一实验目的1学习编制检索表,帮我们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学习使用检索表对植物进行检索和鉴定。
二检索表的编制原理检索表的编制应根据二岐分类原则,即把某群植物的同一关键特征,不同的相对性状用对比的方法逐步排列并进行分类。
将相对立的两个性状编为同样的号码,将植物分为两类,再把每类中的植物根据相对性状又分成相对的两类,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检索表的终点。
三检索表的编制原则根据法国拉马(Lamarck,1744-1829)二歧分类原则,把原来一群动植物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对应的两个分支。
再把每个分支中相对的性状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到科、属或种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或符号应是相同的。
按照划分科、属、种(在园艺分类上还有品种)的标准和特征,选用一对明显不同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又从每类中再找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仿此下去,最后分出科、属、种或品种,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
定距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每对特征写在左边一定的距离处,前有号码为1,2,…,与之相对立的特征写在同样距离处,如此下去每行字数减少,距离越来越短,逐级向右收缩,使用上较为方便,每组对应性状一目了然,便于查找核对。
只是如果种类较多时,行次偏斜,左空而右挤,行次变短,是其不足。
平行式与内缩式检索表不同处在于每一对特征(相反的)紧紧相连,易于比较,在一行叙述之后为一数字或为名称。
连续平行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两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如下列中的1.(6)和6.(1),排列按1.2.3 的顺序。
查阅时,若其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
若不符合1时就查相对比的项号6,如此类推,直到查明其分类等级。
文献检索技巧
1.明确检索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要检索什么内容,选定检索主题。
2.选择检索工具:根据检索主题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如图书馆书目库、学术期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3.选用适当的检索词:选择与检索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和词组,使用具
体和准确的词汇,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检索效率。
4.使用布尔运算符:在检索时,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与”、“或”、“非”对检索词进行组合,以更精确地控制检索结果。
6.多次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的反馈,逐步调整检索词和检索策略,并
进行多次检索,直至满足自己的需求。
文献检索的检索式
文献检索的检索式是将文献需求用检索语言(即文献检索标识)表示出来的一种逻辑表达式。
这个表达式是由检索词、逻辑算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符号等构成。
其中,检索词是指文献主题概念的字词,如关键词、主题词等。
逻辑算符包括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等,用于表示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系统规定的其他连接符号包括括号、引号等,用于表示检索词的优先级和特殊含义。
举例来说,如果要检索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献,可以构造一个如下的检索式:
(环境保护)AND (可持续发展)OR (环境保护)AND (环境污染)NOT (污染处理)
这个检索式的意思是查找所有主题为“环境保护”并且包含“可持续发展”,或者主题为“环境保护”并且包含“环境污染”,但不包含“污染处理”的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检索语法和规则,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参考所使用的数据库或检索系统的具体规定。
如何编制科学的检索式?——布尔逻辑检索布尔逻辑检索即运用布尔逻辑算符对检索词进行逻辑组配,表达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布尔逻辑检索与——AND或——OR非——NOT中文数据库里,布尔逻辑运算符有时用AND、OR、NOT表示,有时用*、+、-表示。
逻辑:与表示概念的相交、限定,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准率。
用AND 或 * 连接检索词A AND B例:逻辑与(AND或 *)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计算机图书馆计算机 AND 图书馆举例: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时间限定:2010-2016检索词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石墨烯AND 太阳能电池结果条数6683条4085条47条逻辑:或表示概念的平行、并列,用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表示只要含有其中一个检索词或同时含有这两个检索词的文献都将被命中A 或 A OR B用运算符号“OR”或“+”连接两检索词例:逻辑或(OR或+)查找有关信息检索或知识检索的文献信息检索 OR 知识检索查找有关网络方面的外文文献internet OR network举例: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时间限定:2010-2015检索词位置:主题检索结果检索词青少年AND犯罪心理AND成因青少年AND犯罪心理AND(成因OR原因)结果条数23条76条逻辑:非 A NOT B 表示含有检索词A 而不含有检索词B 的文献才能被命中去掉一个主题中某一部分的主题,用于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用运算符号“NOT”或“-”连接例:逻辑非(NOT或-)查找论述国家“预算收入”但不涉及“税收收入”的文献预算收入 NOT 税收收入举例:非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在航天领域的研究进展数据库检索时间检索词位置检索词红外探测器AND 航天红外探测器AND 航天NOT 碲镉汞结果条数52条47条AND、OR、NOT的综合应用运算顺序:NOT>AND>OR可通过( )来改变运算的优先顺序如:查找“英美对外贸易”方面的文献英国对外贸易:英国 AND 对外贸易美国对外贸易:美国 AND 对外贸易英美对外贸易:对外贸易 AND(英国 OR 美国)小结。
检索式编写技巧范文以下是一些检索式编写的技巧,帮助您编写出准确、高效的检索式:1.使用准确的关键词:关键词是检索式编写中的核心,选择适当的关键词对于检索所需信息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该准确地描述您的主题,并且应该是您研究的核心概念。
2.使用逻辑运算符:在编写检索式时,使用逻辑运算符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逻辑运算符包括AND、OR和NOT。
AND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必要条件,OR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可选条件,NOT表示从结果中排除一些关键词。
3.使用括号:使用括号可以帮助您明确运算顺序和逻辑关系。
当检索式中包含多个逻辑运算符时,使用括号来区分相关操作的优先顺序。
4.使用通配符:通配符可以替代检索式中的一个或多个字符,帮助您扩大检索结果的范围。
常见的通配符包括*和?,其中*表示任意字符的任意长度,?表示任意字符的一个字符。
5.使用引号: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具体的短语或术语,可以使用引号将它们括起来。
这样引擎会将这些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匹配,而不是将它们作为独立的关键词。
6. 使用统计词: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一些常见的统计词(例如"the"、"of"和"in")可能会干扰您的结果。
如果您不需要这些常见词,则可以在检索式中排除它们,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8.结合不同的关键词和运算符:通过合理地结合不同的关键词和运算符,您可以编写出更复杂、更精确的检索式。
根据您的需求,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关键词和运算符来优化检索结果。
9.不断调整和优化检索式:编写检索式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改进的过程。
一旦您开始获得一些结果,您可以根据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来调整和优化检索式,不断提高检索效果。
总之,检索式编写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准确、高效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通过选择准确的关键词、合理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通配符、利用字段等方法,您可以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并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希望以上技巧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