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3篇)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意在让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孩子,为孩子解决问题。
这里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一案例实录:我欣喜的发现李xx的爸爸来参加活动了。
因为,以前这样的活动都是由他爷爷奶奶参加的。
这次他爸爸能来参加就表明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我观察发现,他的爸爸和宝贝玩的非常开心。
案例分析:今天是我园举办“六一”糖果节游园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活动。
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布置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全园设有六个游戏区域,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大家都很投入。
班级的“糖果”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环境创设处处都体现着家长和幼儿的辛勤付出。
因此,我看到李xx的爸爸的脸上也是写满了自豪。
他跟孩子一起欣赏这班级的环境,每当找到自己制作的糖果就开心许久。
这其实也表明了他是很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的,以前忽略也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
教育策略: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父母的积极参与,即便是留守儿童情况特殊,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尽可能地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
他的到来说明了这次的糖果节活动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可,认识到六一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母亲自参加活动的意义。
活动之时我有意的拍摄了他们家庭的许多活动照片和视频,并发给他留作纪念。
使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感动。
我还借此机会单独与他沟通,聊了一些父母须亲自教育孩子的益处,相信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他的感受一定颇深,今后在育儿方面会努力地亲力亲为。
幼儿园案例分析模板篇二一、案例情况摘述阿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观察一自选图书时,阿敏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幼儿园案例分析篇1一次家访一份收获背景一:一天早上,凌达可也的爸爸急急忙忙跑来幼儿园说:"钟教师,我家可也要请几天假,昨晚他在床上学奥特曼的姿势,不细心摔了下来,到医院检查说颅骨有点开裂了,需住院治疗。
"听到后,我也有所思索,同时并祝他早日康复。
随即,当天我在班上的晨间谈话时对孩子们趁机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同时进行爱心教育,让孩子们想想:"可也此刻住院了,不能来幼儿园了,他十分想念小朋友们,想到幼儿园来,怎样办呢?""我们能够送点礼物给他。
""我们能够去看他。
""能够打电话给他。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终决定,由孩子们自我设计动手制作各种礼物送给可也,教师代表全班小朋友们去看望他。
背景二:第二天,带着孩子们的心愿和祝福,我和黄教师来到可也病房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活动。
可也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得从床上蹦起来,他的父母也十分激动,异常是看到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时,更是热泪盈眶。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可也爸爸激动地对我说:"教师,这次你们的到来,给我家可也上了人生难忘的一课,让他感受到了中(2)班教师和小朋友的真切爱意,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多谢你们,这对他以后的人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背景三:过几天,可也康复返园了,他爸爸还提了一大袋礼物来分给班上小朋友们,孩子们看到可也的到来,都高兴地拥抱在一齐,又笑又跳。
分析:这次家访活动本属于平常家长工作,但就是经过这次平常的、小小的家访,让我感触颇深,收效很大。
深深认识到家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反思:一、经过家访,培养了幼儿关爱之情。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时期,此刻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爱心--关爱、友爱之心。
教人要教心,育才要育德。
所以我很好地把握教育契机,经过这次家访,让可也感受到全班小朋友和教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同时也教育了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关心,让他们懂得爱是双方的,有付出就会有双倍甚至多倍的回报。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20篇1. 撕纸贴画本案例是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撕纸贴画。
通过观察幼儿在进行撕纸贴画活动时的表现,可以发现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此外,通过撕纸贴画活动,幼儿还可以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对颜色、图案的敏感度。
2. 触摸游戏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触摸游戏。
这个游戏旨在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表面,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如粗糙、光滑、凉爽等。
通过触摸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加深对物体性质的了解,还能发展自己的触觉和观察能力。
3. 水彩画本案例是关于幼儿园教学中的水彩画活动。
水彩画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幼儿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作。
水彩画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感知能力。
4. 小小园丁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关于幼儿园中的种植活动。
通过参与种植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此外,种植活动还能帮助幼儿培养责任心和观察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 健康饮食教育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健康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教授幼儿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并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6. 运动会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运动会活动。
通过运动会,幼儿可以参与各种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此外,运动会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7. 创意手工本案例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意手工活动。
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幼儿可以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创意手工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8. 科学探索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是关于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主动探索并发现科学的奥秘。
科学探索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最新5篇】幼儿园教师教学案例和反思篇一案例: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生:狼我了三次碴。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
二、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1、读文质疑师: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
(读书思考后质疑)生: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生:“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生: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它的态度怎样?生:它为什么要找碴儿?生:小羊是怎样讲道理的?(师摘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真了不起。
(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所提问题)2、读议解疑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可以四人一组讨论解决。
(生自读后,展开讨论)生:我觉得“温和”就是“善良,和蔼,温柔”的意思。
师:你能温和地跟大家说一句话吗?生:亲爱的小羊,我真为你担心!生:“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实际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讲道理说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它讲话的态度很温和。
师:谁来指一指哪是上游?哪是下游?(多媒体显示图画)师:学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真是气人,狼为什么非要找小羊的碴儿,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不是很好吗?生:狼是不会和小羊同ww w. 饮一条河里的水的,因为它想找借口吃掉小羊。
3、感情练读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谁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其他同学都来当小老师听一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师:请大家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引导评价)生:他读出了狼说话时有意找借口,盛气凌人的语气。
生:他把小羊说的话读得很温和,但是没有读出小羊小心翼翼据理申辩的语气。
【导语】幼⼉园的宝贝个性迥异,因此要想进⾏针对的教育,就要进⾏实时观察宝贝的⼀举⼀动,那么,幼⼉园个案分析如何撰写呢?为您精⼼整理了精华版幼⼉园个案分析【三篇】,欢迎⼤家的关注和参考。
【篇⼀】 ⼀、案例现象: 伊xx是我班的⼀位⼩朋友,他有⼀双⼤⼤的眼睛,⼀⾝黝⿊的健康肤⾊,⽼师和⼩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运动选⼿,尤其是他的嘴特别甜,我们都特别喜欢他。
但接下来他的表现让我感到很为难: 观察⼀: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热情的和⽼师打招呼问好,早餐时间到了,他会先看看是什么饭,如果是他不喜欢吃的他会很⽣⽓的撅起⼩嘴搬上⾃⼰的⼩板凳坐在最后⾯说:“我不想吃饭,我不吃饭······”这样的话,谁要是劝他吃饭他就特别的不情愿,这时候,⽼师就会苦⼝婆⼼的劝他哄他他才会吃⼀点,看到他终于吃了我们就安⼼⼀点了。
观察⼆:中午的午饭时间开始了,伊xx趁⽼师不注意,偷偷的看看今天的午饭时什么之后看他的表情就知道爱吃还是不爱吃午饭,⽐如是菜⽐较多的炒⾯、拉⾯、⽶饭菜之类的饭他就⼜搬起⼩板凳⾛了坐在最后⾯,但如果是好吃的没有放菜的⾁抓饭他就会特别⾼兴的搬上⼩板凳第⼀个坐在桌⼦前⾯等着⽼师开饭,每次遇到他不爱吃不想吃的饭时我们就会说:“伊xx,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吃菜,以后的⾁抓饭你都别想吃了!”刚开始,这招对他还挺有⽤的,但时间长了他就还是不愿意吃了! ⼆、案例分析: 1、好奇⼼、好胜很强。
这时期的孩⼦好奇⼼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没有的⼀些东西。
他们总想弄个明⽩,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孩⼦所表现出的恶作剧、⼩破坏有时并⾮真的坏⾏为,但却是⼀种不利于他⼈的⾏为。
2、⽗母对孩⼦管束较松,并且缺少沟通。
由于伊xx的⽗母都是⼯作⽐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平时都是⽼⼈在照顾他,并且⾮常宠他。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个案分析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幼⼉园⼩班个案分析【五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1.幼⼉园⼩班个案分析 案例背景:⼀次午餐后,孩⼦们吃完饭坐在椅⼦上看着⾃⼰喜欢的图书。
这时,我的⽿边突然传来⼀声刺⽿的“尖叫”,⼀时间其他孩⼦都放下⼿中的图书,和我⼀样循着声源望去。
最后⼤家的⽬光全都集中在⼩开的⾝上。
⼩开看到我的眼神⽴刻说:“是他叫的。
”⼀边⼿指着⼩宇⼀边对我说。
⼩宇愣住了,不过他也马上回答说:“是他叫的,我没叫。
”接下来,⼤家也就知道了他俩的互相推诿。
所以我果断地叫住⼩开:“⼩开,你到⽼师这⾥来。
”⼩开听我这么⼀叫,慢步⾛到我⾝边。
⽴刻就说:“我叫了⼀点,我叫了⼀点。
”“⼩宇尖叫了吗?”我严肃地问他。
“没有,我叫了⼀点。
”“你觉得尖叫好吗?⼩朋友都在看书,你觉得⾃⼰做得对吗?”“不对,我就叫了⼀点。
”“⼩朋友在看书,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你这样尖叫会打扰⼩朋友看书的,所以你以后要安静地看书,如果要说话,也是和⼩朋友轻声地说话,不能尖叫了,知道了吗?”我耐⼼地开导他。
“知道了。
”⼩开回答的声⾳很响亮,很⼲脆!但这响亮中似乎带了点不服⽓。
分析:⼩开⼀连串地回答我的问题总是说“我就叫了⼀点。
”显然他是意识到⾃⼰刚才的⾏为确实发⽣了。
但是他觉得影响不⼤。
其实⼩开不知道哪怕他⼀点点的尖叫就已经影响到⼩朋友看书了。
他是在⽤声⾳破坏别⼈看书的环境。
这是⼩开对⾃⼰的⾏为还没真正认识到有何不妥之处。
所以才这么理直⽓壮地回答我。
后来我跟他⽗母沟通后了解到⼩开没上幼⼉园之前,⼀直是由妈妈带着,妈妈对⼩开宠爱有加,但也有严厉的时候。
可是⼩开已经养成了随⼼所欲的习惯,在家⾥想怎样就怎样,妈妈有时虽然也听到⼩开尖叫,但都是⼀会的事情,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告诉⼩开这样叫有什么不好或者告诉⼩开打扰邻居休息了等,⼩开既然认识不到⾃⼰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所以他才会在公众场合尖叫⼀下,以⽰⾃⼰的毫⽆拘束、⾃由⾃在。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1一、案例描述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
”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
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像电脑中的键盘。
”“像个小枕头。
”“像一张桌子。
”“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对哦,吃了肥皂会吐出泡泡。
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飞上了天,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
”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飞,可老师只有一个。
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文文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
”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
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幼儿园保教案例分析20篇《幼儿园保教案例分析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保教案例分析20篇!(1)小班社会环保教案《我和瓶子做朋友》一、设计意图瓶子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常常看见幼儿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种各样的瓶子玩游戏亲睐有加。
同时,我们把废弃的各种瓶子用于游戏,可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从而增加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出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4.知道废旧物还可以用来玩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6.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三、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A:幼儿已经有过各种玩瓶子的经验。
B:学会演唱歌曲《大猫小猫》。
2.教、学具准备:A:各种透明瓶子人手一个,瓶子上贴1~4个圆点,瓶盖、珠子若干:纸棍,系有皮筋的彩带若干;自制房子2个。
B:背景音乐和歌曲磁带《大猫小猫》。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宝宝们,你们想不想跟着妈妈一起做游戏啊?1.选瓶: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做好朋友。
2.瓶子操:幼儿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
(二)引导幼儿和瓶宝宝做各种游戏,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喂瓶宝宝吃豆(珠子)。
引导幼儿先正确点数瓶子上圆点的数量,然后根据圆点的数量往瓶子里投放相应数量的豆子(珠子)。
2.盖瓶盖。
引导幼儿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瓶盖盖好,并通过彩色的瓶盖认识一些基本的颜色。
3.瓶乐会。
鼓励幼儿自由摇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声音的大小的关系,尝试用瓶子来演奏歌曲《大猫小猫》,提高幼儿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幼儿园案例分析(最新10篇)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一案例实录:今天入园的时候正巧下了一场大雨,我照例在班级的门口摆放了几个小椅子,这是给孩子换雨鞋提供方便。
大多数幼儿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换鞋。
可是李xx的奶奶还是习惯性地帮他换鞋子。
我就向他提出建议:以后还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
其实孩子是很能干的,只是成人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奶奶一边继续帮助他换鞋一边说:“鞋子有点紧,不好脱下来,我帮帮他。
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得知李xx的奶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老人的旧观念难以更改可以理解,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那就从宝贝着手吧。
教育策略:当天我针对孩子早晨入园换鞋的事情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评价活动。
表扬了那些自己动手换鞋的孩子,还请小朋友们积极发言,说一说自己动手的感想。
并且请他们总结一下: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吗?怎样换鞋子又快又好?换好的雨鞋要放在那里?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之后评选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奖励。
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我观察了一下李xx小朋友,他低下了头。
五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我抓住机会对那些存在问题的小朋友提出了希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会做得很好!”孩子们也鼓起了信心,纷纷表示下次一定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取得到小红花。
幼儿园个案分析范例精选篇二案例实录:今天的美工活动《小火车》,李xx小朋友画得非常投入,也画得很好。
学期初期他的表现能力在班级一般。
今天这幅画他画的很好,看得出他本人也很满意,下笔大胆,涂色也很到位,完全投入到画中。
案例分析: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很好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李xx小朋友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是很大的。
在学习方面也进步喜人。
以前,他遇到困难总会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怕学不会,做不好,顾虑重重而不敢去做。
一上画画课就不敢动笔,生怕画得不好小朋友笑话他。
个别幼儿个案分析7篇个别幼儿个案分析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
明明在团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景下还会去告状。
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明白惹教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立刻就要进行团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我的座位上坐好,教师开始讲述今日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料。
明明坐在自我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
可儿皱了皱眉,将自我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我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
教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教师,你看明明。
”教师最终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教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教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之后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日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教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教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
”明明使劲地绞着自我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貌,但随着教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貌,东张西望,不明白在想什么。
分析: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
教师想经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可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我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幼儿园案例分析xxx 第1篇游戏中幼儿比较喜欢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替代物的使用现象较少,几乎都以教师提供的材料为主,有的幼儿则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解决的`办法。
该幼儿在游戏时的自主性较强,当没有毛巾时,能想出用手帕代替,使幼儿游戏进行下去,并丰富了游戏的情节。
在打喷嚏事件中,幼儿虽在开始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但通过教师是适当引导与提示,她能够联想到其他主题中可相互使用的游戏材料,因此,幼儿对各主题中的知识、材料经验与角色职责也是需要一定的认识。
游戏中我发现除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外,可提供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戏中可用来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百宝箱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同时对本班的多种玩具,也可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充当游戏中你所需要的物品,从而取而代之。
最新xxx幼儿园案例分析xxx 第2篇关键词:幼儿教育 xxx为教育对策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
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
在实习期间,我们一直会遇到小朋友告状的情况,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他们都会跑来找老师解决问题。
“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
”“老师,他刚刚打我了。
”“老师,是他先说我坏话的!”“他刚刚弄我的衣服。
”……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xxx为便会频繁出现。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当“裁判”,教师对幼儿xxx为的处理会影响幼幼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幼儿xxx为的引导策略进行综合研究,这样做,有利于大家全面认识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规律,获得儿童行为发展特点的资料。
二、调查状况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的xxx为发生的具体情况。
其中,玲玲小朋友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了3次,以举报者的身份出现了7次,平均2分钟出现一次,频率非常高。
关于幼儿园案例分析【六篇】做工作方案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案例对比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案例分析【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幼儿园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小佳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
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
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
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
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
小佳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
可当镜头对准小佳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
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
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小佳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
'小佳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
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小佳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三、案例分析小佳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
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
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小佳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10篇《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10个》是一篇幼师案例分析,适合幼儿园老师使用。
【小班案例分析1】苹果穿衣服[背景]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是布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到处都洋溢着训练契机的季节。
水果的色、形、味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也贴近与孩子的生活。
于是就在"苹果和橘子'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中开设了《苹果穿衣服》。
[实录]今日我在美工区添置了一个新的嬉戏,孩子们都特别兴奋,都抢着去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突然,有几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争辩。
绮绮指着一张作品说:清清,清清你错了,你的苹果是绿色的。
在一旁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清清的绿苹果。
博文连忙抢着帮清清说:苹果是绿色的呀。
绮绮一听更急了:儿歌里都是这样念的:apple red,apple round.说着,绮绮念起了外教老师教的儿歌来指正其他小朋友。
于是,从孩子们带来的水果中我挑了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走了过去告知她们,你们看苹果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红色的。
婷婷突然说:老师,老师这个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
我转了转苹果发觉,在那个大苹果的一个很小的地方的确有点绿,有点黄。
[感悟]老师在自主嬉戏中投放了肯定材料的同时,也要注意适时的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查来得出结。
当孩子指出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时,我准时请孩子们围在一起观查苹果,商量苹果,最终孩子都发觉了:其实,苹果不是只有一个颜色的事实。
幼儿对水果阅历还是比较缺乏,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分溺爱,他们平常所接触的水果一般都是经过长辈处理过的,如:已经去皮,甚至有的为了避开麻烦干脆榨汁,通过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苹果不再是单一的红色,而是一个个穿着美丽衣服、布满生命力的"苹果娃娃'。
【小班案例分析2】做了一条小花蛇背景:贝贝班新建了一个"小小动物园',那里有"小河',几只青蛙蹦跳在绿色的荷叶上;有"草地',上面摆放着孩子喜爱的毛绒小兔,小恐龙等食草动物;有"树林和山洞',其中隐蔽着"老虎'、"豹子'等猛兽,这可是孩子最喜爱参加布置的区域。
幼儿园人身安全案例分析十篇这是幼儿园人身安全案例分析十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人身安全案例分析第1篇一、个案描述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
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
”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
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飞飞住院两个月后临床愈合。
飞飞住院期间共花去医疗费5680元,飞飞的父母误工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必要的营养费等4450元。
飞飞的父母与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就医疗费和赔偿问题多次进行协商,要求幼儿园和萌萌的父母赔偿上述费用共计10130元。
萌萌的父母认为,萌萌入园意味着自己己经将萌萌及对其的监护责任托付给了幼儿园;萌萌在幼儿园时,自己作为法定监护人不可能直接行使监护人责任,只有幼儿园才能监护孩子,因此,自己不应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幼儿园则提出,在孩子下楼之前老师已经一再强调“不要拥挤、打闹”,且事故发生之后幼儿园及时送飞飞到医院治疗,幼儿园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存在过错,不应独自承担如此巨额的赔偿费用。
协议未果,飞飞的父母作为代理人,以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幼儿园及萌萌的父母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130元。
二、个案分析在上述案例中,要明确应由谁来承担这次意外事故的责任,我们首先应该从法律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园是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对幼儿的监护职责是否随着幼儿入园转移到幼儿园?在园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园究竟应该按什么原则来承担民事责任?(一)幼儿园是否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在当前的多起幼儿在园意外伤害事故中,幼儿园是否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已经成了幼儿园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的焦点问题。
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优秀6篇】《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在本学期里,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后的工作开展的更好,我们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师应做到:1、坚持每天晨检。
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
严格幼儿安全制度,预防烫伤、外伤、药物中毒,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气管,预防幼儿走失。
2、开饭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
一定要把汤晾温后再盛给幼儿,并为幼儿端到面前。
3、把好幼儿服药关,药一定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并写好幼儿姓名。
根据家长的服用要求,确保服药及时、准确,严禁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4、坚持每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
中午无论谁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尤其是服药幼儿。
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纠正。
5、保证教室的通风、干净,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
6、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一人一巾一杯。
7、严格书写检查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
8、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活动后不遗忘幼儿物品。
9、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防范意识。
10、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规章制度。
把孩子交到其父母的手中。
11、上下午班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及贵重物品要入库。
12、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首位,眼睛不离开孩子,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到哪。
二:在幼儿方面要做到: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对于幼儿我们要严格要求,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
幼儿在园一天需要站队至少10次,我们希望做到井然有序,对幼儿提出要求,并利用小红花奖励1、加强常规教育,做到井然有序,能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20篇)幼儿园案例分析(精选20篇)幼儿园案例分析(一):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观察背景: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本事还是相对较强的,可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教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必须自主本事。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欣悦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必须情景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欣悦:(来到幼儿园,看到教师)教师,此刻我们去干吗呀?师:此刻是晨间游戏时间,你能够和小朋友去游戏,一齐去玩。
欣悦: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
欣悦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齐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欣悦:教师,我们此刻要去干什么?师:我们此刻要去洗手吃饭啊。
欣悦: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欣悦: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师:欣悦宝贝,那你来告诉教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欣悦:是不是应当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当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师:是的,真棒!欣悦真聪明!分析与反思:欣悦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女孩。
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欣悦的一系列反映。
欣悦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她想在教师的嘴中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我所想的是否正确。
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活,她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可是往往是因为她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她期望经过教师的鼓励、肯定等进取的态度来增加对自我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我的一系列疑问。
应对这类幼儿,我们应当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能够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
能够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我的嘴巴里说出来,让她觉得自我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7个幼儿保教案例分析案例一:(学习品质)中班开展区域活动时,蕊蕊来到益智区开始玩拼图,她迅速地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开始拼起来。
拼到中间,她拿起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
于是她把卡片翻过来,查看标记,随后,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当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来的时候,蕊蕊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地将它们收拾起来放回原处。
如果你是教师,会如何做答案提示案例中的蕊蕊小朋友掌握了一定的拼图技巧,比如,从边缘处拼起,遇到困难时,能通过查看标记解决困难,保持游戏进程中的浓厚兴趣。
指南:“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我会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已有发展水平,在拼图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帮助幼儿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指南:“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适当调整拼图的数量,使幼儿在保证兴趣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提升;适当调整游戏时间,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有效推进幼儿游戏进程。
案例二:果果玩饼干(学习品质)午睡起床后,教师一边给女孩子梳辫子,一边让小朋友整理自己的衣服。
忽然琳琳说:“老师,果果在玩饼干。
”只见果果小朋友把原本在点心盆—里摆放整齐的饼干翻得乱七八糟,一听到有人告状,就马上跑回座位去了。
教师正忙着给女孩子梳头,也就没再深究。
只是警告他不要再动了。
没过一会儿,又有小朋友来告状了,教师生气地问:“果果,你为什么把饼干弄得乱七八糟”“我是想数数一共有几块”果果小声地说。
老师又问:“一共有几块呢“12块。
”听了他的回答,教师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太过严厉了,马上调整语气说:“可是,你这样会把饼干弄脏了。
”果果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案例评析纲要“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世界。
案例分析:让幼儿动起来木里图幼儿园石丽红案例背景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
“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
”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
”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
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
”可他还在玩,老师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了,我们要准备下楼了。
”可他还在继续玩,老师走过去,对着他说,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但是就是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
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A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
”他见老师这么说就象征性的拿了几个玩具放好,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就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没有穿“我不会!”A说。
“不会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
”老师说。
A 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操场上,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和着音乐做早操,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也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一个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
这时,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开车开到他的面前:“A小司机当好了吗?”说着老师扶着他的手开着,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任何感觉的让老师扶着他开,开了一小会,老师放开了他,继续开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后他又是呆呆的站着懒得动手了。
老师叫他:“A,小手举起来了,变成小猪了吗?”老师扶着他的手夸张的做起来,他就跟着老师的手动起来了,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又停了,对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
情境三:餐前老师讲了嘟嘟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孩子们:“老奶奶为什么喜欢嘟嘟熊?还夸奖他。
”有孩子很快的说:“因为他会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带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爱劳动。
”“对呀!所以老奶奶喜欢他,还夸奖他。
那我们也要学嘟嘟熊,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懒,要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
”“A是吗?”旁边的一位孩子马上说:“恩,是的。
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A也点点头。
情境四: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穿好鞋子了,只有A还坐在他的鞋子旁边等阿姨出来帮他穿。
一会,阿姨出来,老师对阿姨说:“阿姨,不要帮他,他会习惯的。
”然后,阿姨没有帮他,他继续坐着,老师走过去,“我们今天来给你得小脚丫找家好吗!”老师把自己的鞋子脱去,“这个是它得家吗?”“不是!”“那它得家在什么地方?”“这里!”“那赶紧让它进家门吧?”“好!”案例分析:1、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A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
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A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育效果经常不明显的原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
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
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A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A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
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A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得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A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
要是他发生根本性得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室要及时得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得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得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得方式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得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得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
3、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室应为幼儿学习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这就要求教室要观察幼儿、了解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
而教室仅仅作为他们参加获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找到孩子得兴趣点加以引导都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
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得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得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得兴趣。
活动设计:第一: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说:“香蕉像。
”一句话。
3、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人手一根香蕉。
三、活动过程:1、猜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水果,它的样子长得长长的、弯弯的、皮是黄黄的,拨开以后才能吃,猜一猜它是哪一种水果?”2、教师出示香蕉,幼儿学说:“香蕉像。
”(1)教师提出让香蕉来变戏法。
提问:“香蕉像什么?”引导幼儿学说“香蕉像。
”一句话。
(2)依次将香蕉横放、竖放、倒放,根据不同摆放位置让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根香蕉,要求幼儿相互交流说“香蕉像。
”。
(4)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学一学。
3、游戏:打香蕉电话(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之间用香蕉打电话)。
4、拨开香蕉引导幼儿继续想象这时香蕉像什么?5、师生共同品尝香蕉同时发挥想象。
师:“现在香蕉像什么?”“刚才香蕉怎么样,现在怎么了?”师:“我们把香蕉变没有了。
”“今天小朋友拿香蕉变戏法都很开心,回去以后还可以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戏法,来告诉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吗?”第二:小班美术:漂亮的帽子漂亮的帽子——小班美术集中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观察感受帽子美丽的图案与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2、体验装饰的快乐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2、手偶:米奇(头上带顶帽子)3、空白的帽子底图每人各一张4、颜料、棉签、小毛巾(湿的)每桌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手偶,导入主题导入语:(1)“小朋友看看米奇头上带的是什么?漂亮吗?”(2)“这里还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二、欣赏帽子,激发装饰帽子的兴趣1、引导语:(1)你为什么喜欢这顶帽子?(2)它的颜色怎么样?(3)上面有什么图案?重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样式、色彩及图案,为下面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图引导语:(1)小朋友看看这顶帽子好看吗?为什么?(2)我们把它装饰一下好吗?三、展示作品进行正面评价1、重点评价:建构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适当评价它的稳固性。
2、将幼儿建构的作品摆上展示台,供幼儿自由观赏。
第三:小班玩沙:串串烧串串香一、活动目标:1、乐意尝试学习串串烧的一些技能如:撕、烤、翻、喷涂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2、活动时不抛沙、扬沙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2、喜欢玩沙,体验玩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沙坑、烧烤图片、新疆帽。
2、幼儿连体玩沙服若干件。
3、范样、录音机、磁带、边丝绳、夹子、水桶四个、装好各色颜料化妆瓶。
三、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宝宝们,听说新疆烧烤美食节开幕了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羊肉串)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答。
一串串的烧烤东西,那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子叫串串烧。
串串烧的品种可多了,羊肉串只是其中的一种美食,要想了解的更多串串烧,一起跟着我这位美食妈妈,一起到串串烧之都新疆去转转!㈠设置游戏情景。
1、开汽车去新疆。
宝宝,新疆离我们温州可远了,这次我们开自驾车去。
滴!滴!准备好了吗?汽车要出发了,加速上高速——减速钻隧道——小心开弯路了。
我们的快乐之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
2、“哇”新疆的美食节好热闹,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串串烧,看!小贩还在吆喝着什么?(串串烧,串串香)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好了,孩子们围着妈妈坐好了。
3、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串串烧。
4、这些串串烧太好吃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
不过你们可要认真学,到时候有可能成为知名的串串烧师傅。
㈡教师介绍制作串串烧的步骤。
1、出示范例。
这是串串烧里有名的烤全养,它的肉质鲜美。
2、我们先来撕开片片保鲜膜,提醒幼儿别把肉撕破。
3、沙地就是我们的烤炉,边烤边翻,烤多会焦,烤少了会生。
4、烤好了还要喷上各种口味的调料品,有青苹果味、草莓味,味道会更佳。
㈢幼儿利用沙子制作串串烧,教师巡回指导。
后面的垫子上妈妈为你们准备好了串串烧的工具,下面请宝宝招呼你们的“阿达西”(新疆话朋友的意思)4人一组坐好一起聚餐。
好!1、鼓励幼儿将一片片的双面胶撕开,保持环境卫生将废纸扔在固定处。
2、然后将沙子装到盘子里“拍拍”、“抖抖”。
3、将颜料喷到串串烧上,要求均匀。
㈣品尝。
(放音乐)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沙子制作了,色味俱佳的串串烧。
味道好极了(亚克西!)品尝的时刻到了,让我们拿好串串烧一起跳舞庆祝!最后,我们带好串串烧美食和同伴客人老师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