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doc
- 格式:doc
- 大小:585.51 KB
- 文档页数:13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心理诊断技能、简答及量表要点总结心理诊断技能总结一、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四、神经症的判定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三级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与量表要点问答题: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P9答:(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P11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P12答:(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间接询问:“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
直接逼问:“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怎么啦?有什么问题,说吧!”;“出什么事啦,说吧!”。
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其他资料。
个人成长史: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生活,青年期,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目前状态:精神状态(知情意行),身体状态(有无异常感觉;近期体检报告),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有诊断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不恰当提问的形式:“为什么”的问题;多重选择性问题;修饰性反问;多重问题;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态度要中立;提问避免失误;不讲题外话;不用指责批判型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不给出绝对性评价;结束语要诚恳。
临床资料归纳应考虑的因素:求助者个体方面的情况(生物;心理;自我意识);有关求助者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物的物质条件);他人的评价(一般印象;对治疗的评估)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临床医生关注是否有病;行为主义关注学习和认知障碍;生态学家关注生长环境;非专业人员从自然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生物学家从人的发展生长的角度看问题。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会谈的种类:摄入性会谈(病史采集法);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急性或叫危机性会谈。
了解既往史的程序: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例和有关资料;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过程如何。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必备 (一)心理诊断技能总结一、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四、神经症的判定: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三级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与量表要点问答题: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P91)身份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忆。
6)出生和成长。
7)健康及身体状况。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P11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P12“为什么……”的问题;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责备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P12答:(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三级诊断①咨询师应该在自身非语言行为上注意哪些内容?答:咨询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对咨询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咨询师应注意的非言语行为有:1目光注视2面部表情3身体语言4声音特质;5空间距离6衣着及步态。
一、初诊接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如服装、表情;2、礼貌接待、礼貌用语:3、间接询问求助者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结束后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5、避免紧张情绪6、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避免使用方言;7、反复说明保密制度;8、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
二、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注意: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三、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四、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问题;3、避免多重选择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
五、与求助者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的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心理测验技能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测验的实施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
施测步骤首先填写好被试的一般情况、测验时间、地点和主测人,然后按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在完成成人测验时,一般按先言语后操作的顺序进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完成,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者也可分次完成;各分测验的具体实施方法言语部分包括知识(I)、领悟(C)、算术(A)、相似性(S)、数字广度(D)和词汇(V)六个分测验。
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DS)、填图(PC)、木块图(BD)、图片排列(PA)和图形拼凑(OA)五个分测验。
总结:共6个言语测验,5个操作测验,每个测验掌握的要点是:(1)有多少道题(2)从第几题施测(3)连续多少道题不做,停止测验。
(4)每个分测验是否有时间限制(5)计分方法是什么?0—1 0—2 0—4(6)功能是什么?测验的记分测验的记分方法1、原始分的获得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和图画填充有时间限制。
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记分;不限时间的项目,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分数的转换: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韦氏智力量表的缺点:1韦氏智力量表的三个独立本的衔接欠佳2测验的起点有点偏难,不便测量低智力者。
3有的分测验项目过多增加了测验时间。
联合型瑞文测验测验材料是72幅图案构成的72个测题构成的一本图册,内分六个单元(A、AB、B、C、D、E),每单元12题,前三单元为彩色图案,后三单元为黑白图案。
适用范围5至75岁以内可借此测验粗评智力等级。
此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亦可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
施测步骤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时,A、Ab、B系列全部完成,C、D、E三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
测验的记分原始分数: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
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字体加重部分要求背诵)一、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病与非病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③个性的相对稳定性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症状分类:1、精神状态:注意力、记忆、情绪、内心痛苦、无助 心理:紧张、担心、害怕、兴趣下降、悔恨、焦虑、抑郁2、躯体:头痛、头晕、疲惫、睡眠障碍、食欲心理问题分类正常心理异常心理恐怖症焦虑症神经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重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躁郁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歇斯底里症)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无法上学、不愿与人交往四、许又新临床评分标准五、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鉴别六:鉴定诊断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⑴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①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②自知力完整;③有主动求医的行为;④无逻辑思维的混乱;⑤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⑥无感、知觉异常,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⑵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现实性刺激,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可排除神经症⑶持续时间…⑷内容泛化所以,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一般心理问题⑴⑵同上⑶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级诊断技能内容总结1、如何进行出诊接待①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不可直视对方眼睛)②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③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④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⑤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⑦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义务:提供自己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⑧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①避免紧张情绪②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③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④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⑤咨询时的仪态3、摄入性会谈(1)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①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心理诊断技能一、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既不可板面孔,又不可喜笑颜开)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1.5米左右;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不可直视对方眼睛可扫视对方眼神或表情。
二、简洁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如:“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
”“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直接逼问如:“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怎么啦?有什么问题,说吧!”“出什么事啦,说吧!三、简洁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向其提供帮助。
在接待过程中要说明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在向求助者表明可以对他提供心理学帮助之后,应立即简要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应当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协助”二字表明,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
另外还要说明,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一次两次的交谈就可以解决的,有时会有迂回曲折甚至反复,也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解决的。
还应向求助者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并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何种咨询方式。
四、初诊接待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 避免紧张情绪:对操作步骤熟练自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见习时间。
2. 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使用专业术语,应说明其内涵和外延。
3. 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4. 说明心理测量的功能的有限性5. 注意仪态:不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
五、确定谈话内容与范围的参照点(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 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 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 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 会谈中若有一个以上内容,应分开处理。
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I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一、心理问题分类:(即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典型症状及行为: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二、正常与异 常的判定依据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
(1)是现实性的;(2)有道德性色彩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
(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1、合理的配置咨询场所。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既不可板面孔,又不可喜笑颜开)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咨询位置。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能否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
2、保密例外。
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七)向求助者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义务:提供与自己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①避免紧张情绪②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③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④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⑤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