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7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动力学研究试验报告.docx应用化学系本科化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设计实验指导教师实验项目类型综合化学实验实验地点食工楼_楼_室班级一实验者学号实验时间2023年月日上午4月18日下午温度湿度2023年月日上午4月25日下午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掌握类胡萝卜素的定性(薄层层析法);定量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二、实验原理.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包括一类碳氢化合物及它们的氧化衍生物,它们由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
对天然类胡萝卜素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是研究分子吸收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它不仅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依此原理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实验室常用的薄层色谱,其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不相混溶的两相即流动相(展开剂)和固定相(吸附剂)中吸附和解吸的能力的不同,也可以说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当混合物随流动相(展开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时,发生了反复多次的吸附和解吸的过程,从而使混合物分离成两种或多种单一的纯组分。
利用萜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含羟基、氧环则溶于醇,不含羟基、氧环(多烯)则溶于石油醚。
三、试剂及器材.原料,试剂胡萝卜干粉或新鲜胡萝卜;a和B胡萝卜素标准品、(和无水)乙醇、石油醚(沸程CC、CC)、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醚、氯仿、正已烷、环己烷、抗坏血酸、盐酸、氢氧化钠、硅胶层析板、氧化铝层析板和纯水。
.仪器数显恒温水浴锅(XX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XX公司);800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XX公司);旋转蒸发器(上海XX厂);四、操作步骤.试剂的配制B胡萝卜素标准溶液:准确称B胡萝卜素标准物质于小烧杯中,加入抗坏血酸于小烧杯中,再先加入少量氯仿溶解后,再用石油醚定容至摇匀,即配成浓度为卩胡萝卜素标准溶液的使用溶液,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实验十胡萝卜素的提取背景知识1.从胡萝卜等蔬菜和水果中提取出的橘黄色物质包括多种结构类似物,统称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2.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它可以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如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等。
胡萝卜素还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
最近发现的天然胡萝卜素还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因此胡萝卜素的提取和鉴定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
活动目标1.基本目标(1)说出有关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简述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
(2)尝试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用蒸馏法浓缩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
2.发展目标(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体验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准备1.实验原理(1)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2)石油醚沸点高,加热时不易挥发,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用石油醚萃取胡萝卜素不会发生石油醚与水混合的现象。
(3)萃取的胡萝卜素提取液,可以通过蒸馏法蒸去过多的石油醚而浓缩胡萝卜素。
(4)在石油醚中胡萝卜素等组分的溶解度不同,纸层析法使其在滤纸上分离、展层和显色,通过与胡萝卜素标准样品层析带的颜色、位置、宽度的比较分析,能够鉴定胡萝卜素的存在,并大体估计它的含量。
2.材料、试剂、器具(1)材料:新鲜胡萝卜(2)试剂:胡萝卜标准溶液样品、石油醚(3)器具:(果蔬)打磨机、电热烘箱、萃取回流装置、水蒸气蒸馏浓缩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研钵、滤纸、毛细玻管、250ml量筒、2000ml烧杯、50ml烧杯、玻璃棒、200ml锥形瓶、漏斗、大培养皿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2.预测与结果图6-7 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图6-2 水蒸气蒸馏装置2. 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哪种最适合用于提取胡萝卜素?3.在胡萝卜颗粒加热、干燥过程中,应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请说明原因?实验评价(评价量表)拓展延伸1.探究萃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条件(最适温度和最佳时间)。
实验五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薄层色谱实验五: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类胡萝卜素的基本性质和提取方法。
2.了解和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亲手操作提取类胡萝卜素,并利用薄层色谱对其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呈红色或黄色,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如胡萝卜、番茄、菠菜等。
其结构包含多个共轭双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适用于提取和分析。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
通过使用具有极性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将类胡萝卜素从植物材料中溶解出来,再利用类胡萝卜素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性质,加热以提高其溶解度,从而得到类胡萝卜素。
薄层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比的不同,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通过将待测样品点在薄层板上,固定相为硅胶或纤维素等,移动相为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等,当移动相在固定相上移动时,不同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器材:乙醇、丙酮、石油醚、硅胶G、玻璃板、点样器、展开剂、显色剂等。
2.样品处理:选取新鲜的胡萝卜或菠菜,洗净后烘干,磨成粉末。
称取适量粉末,加入适量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1:1),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
3.装柱:将硅胶G研碎成粉末,加入适量石油醚溶解,制成硅胶G薄层。
将硅胶G薄层倒入玻璃板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硅胶G均匀分布在玻璃板上。
4.点样:用点样器取少量待测样品,轻轻点在薄层板上,避免样品重叠。
5.展开:将薄层板置于展开剂中(通常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展开剂会向上移动,带动样品向上移动。
当展开剂移动至薄层板末端时,取出薄层板。
6.显色:将展开后的薄层板置于浓氨水蒸气中熏蒸数分钟,取出后用乙醇-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喷雾显色。
7.观察和记录:观察显色后的薄层板上各色带的颜色和位置,根据各色带的Rf值(比移值)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色谱柱和纸色谱的实验操作。
3. 了解胡萝卜素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其中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胡萝卜素具有多种异构体,其中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素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浸提法和柱色谱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胡萝卜、石油醚、蒸馏水、无水硫酸钠、硅胶、滤纸、层析缸、烧杯、玻璃棒、烘箱、电子天平、色谱柱、滴管、试管等。
2. 实验仪器:烘箱、电子天平、色谱柱、滴管、试管、烧杯、玻璃棒、层析缸、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胡萝卜预处理:选取500g新鲜胡萝卜,用清水洗净,沥干、切碎,然后在40℃的烘箱中烘干,时间约需2h。
将干燥后的胡萝卜进一步粉碎过筛。
2. 溶剂浸提:将样品放入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石油醚混匀,按教科书中图6-7所示安装萃取回流装置,萃取30min,然后过滤萃取液,除去固体物质。
3. 萃取液浓缩:按教科书中图6-2所示安装蒸馏装置,对萃取的样品进行浓缩。
4. 样品鉴定:收集接受器中的样品,观察样品的颜色和气味。
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
层析时注意选择干净的滤纸,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带手套进行操作。
点样时应注意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cm),如果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会变黄。
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注意滤纸的两边不能相互接触,以免因毛细管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萃取液颜色:萃取液呈橙黄色,说明胡萝卜素已从胡萝卜中提取出来。
2. 纸层析结果:在纸层析图谱上,胡萝卜素呈现出明显的橙黄色斑点,与标准样品的Rf值一致,证明提取的胡萝卜素纯度较高。
3. 萃取效率:通过实验可知,使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萃取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提取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报告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报告背景介绍: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性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多种益处。
为了充分利用胡萝卜素的营养价值,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高效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
实验材料:1. 新鲜胡萝卜2. 无水乙醇3. 水4. 氯仿5. 石油醚6. 丙酮7. 玻璃棒8. 漏斗9. 蒸馏瓶10. 离心机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细丁状。
2. 提取胡萝卜素:将胡萝卜丁放入蒸馏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和水,使胡萝卜丁完全浸泡。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封好瓶口,放置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
3. 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覆盖漏斗,过滤掉胡萝卜渣。
收集过滤液。
4. 萃取胡萝卜素:将过滤液倒入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摇匀。
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
5. 分离上层液和下层液:离心后,离心管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氯仿层,下层为水层。
将上层液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中。
6. 蒸发溶剂:将氯仿层液倒入蒸发皿中,用低温加热蒸发溶剂,直至残留物完全干燥。
7. 溶解干燥物:将干燥物溶解于适量的丙酮中,得到胡萝卜素提取物。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提取到了胡萝卜素。
通过目测和比色法,我们发现提取物呈现橙黄色,与胡萝卜素的特征颜色一致。
这表明我们的提取方法是有效的。
实验讨论:1. 提取液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无水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液,这是因为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而无水乙醇能够有效地溶解脂溶性物质。
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可以帮助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
2. 萃取剂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氯仿作为萃取剂,因为氯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对胡萝卜素有良好的溶解力。
同时,氯仿与水不相溶,可以方便地与水层分离。
3. 蒸发溶剂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氯仿作为蒸发溶剂,因为氯仿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好的挥发性,可以迅速蒸发,留下胡萝卜素。
4. 提取物的保存:胡萝卜素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容易受到光、热和氧气的影响而降解。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胡萝卜素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和操作技能。
3. 分析提取过程中可能影响胡萝卜素提取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胡萝卜、辣椒、玉米等植物中。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利用胡萝卜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萃取、浓缩、结晶等步骤提取胡萝卜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胡萝卜、无水乙醇、丙酮、蒸馏水、活性炭、滤纸、漏斗、烧杯、酒精灯、加热器、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天平、剪刀、研钵、漏斗、蒸发皿、蒸馏装置、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胡萝卜处理:将新鲜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研杵研磨成浆状。
2. 萃取:将研磨好的胡萝卜浆倒入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使胡萝卜素充分溶解。
3. 过滤:将混合液通过漏斗和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 结晶:将滤液加热至50-60℃,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30分钟,使色素充分吸附。
5. 沉淀:静置过夜,使活性炭与胡萝卜素沉淀分离。
6. 收集胡萝卜素:用滤纸过滤沉淀,收集胡萝卜素。
7. 干燥:将收集到的胡萝卜素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溶剂蒸发,得到胡萝卜素晶体。
8. 纯化:将胡萝卜素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杂质,干燥后称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成功提取出胡萝卜素晶体,颜色为橙色。
2. 分析:(1)胡萝卜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胡萝卜素的提取。
(2)活性炭对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提高胡萝卜素的纯度。
(3)加热过程中,溶剂蒸发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胡萝卜素损失,因此需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
(4)在提取过程中,注意避免氧化,影响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提取出胡萝卜素,掌握了胡萝卜素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了胡萝卜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特性,为胡萝卜素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萝卜素的提取报告实验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营养素,对视力、免疫系统、皮肤及其他身体系统的健康均有积极作用。
因此,提取胡萝卜素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分析不同条件下,使用正己烷和丙酮提取胡萝卜素的效果,并进一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实验方法:首先,将100g胡萝卜干化,粉碎并筛选;然后将500mg干燥样品分别与5ml正己烷和丙酮溶液混合,超声提取5至30分钟;接着,用密闭裂解操作将提取液添加至10ml氧化铝管中,并挥发;最后,用10ml正己烷重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确定吸收峰的浓度。
实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多次提取,结果如下:使用正己烷提取:实验组超声时间 /分钟吸收峰 /nm 吸光度1 5 452 0.0122 10 452 0.0153 15 452 0.0184 20 452 0.0225 25 452 0.0246 30 452 0.027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使用正己烷提取胡萝卜素的效果比丙酮更好。
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也逐渐增加,但是超过20分钟后吸光度增加幅度较小。
因此,可以在超声提取时间为20分钟时,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使用丙酮提取胡萝卜素的效果较差,其中吸光度的增加幅度不如使用正己烷提取大。
超声时间增加到25分钟后,吸光度增加幅度也明显降低,表明使用丙酮不能更进一步提取胡萝卜素。
结论:综上所述,本实验使用正己烷提取胡萝卜素的效果要优于使用丙酮提取,在20分钟时提取效果最好。
因此,在实验中使用正己烷进行提取是最佳选择。
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素的功效奠定基础。
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为了更
好地利用胡萝卜素的营养和功能特性,我们进行了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我们选择新鲜的胡萝卜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削皮、切碎
并研磨成泥状。
然后,我们采用乙醇提取法,将胡萝卜泥与乙醇混合并搅拌,
使胡萝卜素溶解于乙醇中。
接着,我们利用离心机将混合液离心分离,得到含
有胡萝卜素的乙醇溶液。
最后,我们通过蒸发乙醇并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了纯
净的胡萝卜素提取物。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提取出了胡萝卜素,并且得到了较高纯度的提取物。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我们发现提取物的吸光度与胡萝卜素的标准曲线相吻合,证明了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此外,我们还对提取物进行
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物中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且含量较高。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成功地提取出了胡萝卜素,还对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
分析和鉴定。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胡萝卜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我们相信,
随着对胡萝卜素提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胡萝卜素的营养和功能将得到更
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更多的益处。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课题目标本课题通过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了解有关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和提取胡萝卜素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胡萝卜素的提取技术和纸层析的操作方法,并初步了解有机溶剂的相关知识。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胡萝卜素的提取,纸层析的操作。
课题难点:胡萝卜素的提取。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不仅介绍了有关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素材。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胡萝卜素在医药、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胡萝卜素的提取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经济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题只是对胡萝素进行粗提取,要获得某一类特定的胡萝卜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分离。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知识要点:1.胡萝卜素的性状;2.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胡萝卜素的性状时,应该结合胡萝卜素的作用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胡萝卜素提取的各种方法。
五、实验案例胡萝卜素的提取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取500 g新鲜的胡萝卜,用清水洗净,沥干、切碎,然后在40℃的烘箱中烘干,时间约需2 h,将干燥后的胡萝卜进一步粉碎过筛。
注意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
2.将样品放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 mL石油醚混匀,按教科书中图6-7所示安装萃取回流装置,萃取30 min,然后过滤萃取液,除去固体物质。
3.按教科书中图6-2所示安装蒸馏装置,对萃取的样品进行浓缩。
具体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见本专题课题1的案例1。
4.收集接受器中的样品,观察样品的颜色和气味,并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
层析时注意选择干净的滤纸,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带手套进行操作。
点样时应注意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 cm),如果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会变黄。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胡萝卜素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步骤。
3. 了解有机溶剂在胡萝卜素提取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在胡萝卜、南瓜、辣椒等植物中含量较高。
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萃取法提取红萝卜素,利用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丙酮等)对胡萝卜素进行溶解,再通过蒸发、结晶等步骤获得胡萝卜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萝卜、石油醚、丙酮、无水硫酸钠、蒸馏水、烧杯、漏斗、滤纸、冷凝管、烧瓶、电热套、烘箱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酒精灯、玻璃棒、移液管、锥形瓶、蒸发皿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红萝卜样品:将红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 萃取: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石油醚,用玻璃棒搅拌,使红萝卜素充分溶解。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3.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石油醚挥发。
待石油醚基本挥发后,得到胡萝卜素粗品。
4. 结晶:将胡萝卜素粗品加入少量丙酮,用玻璃棒搅拌,使胡萝卜素溶解。
将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入烘箱中结晶。
待结晶完全后,取出烧杯,用滤纸过滤,收集胡萝卜素晶体。
5. 干燥:将胡萝卜素晶体放入烘箱中干燥,直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萃取法成功提取出红萝卜素,得到胡萝卜素晶体。
2. 结果分析:胡萝卜素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高,故采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
在蒸发过程中,石油醚挥发,胡萝卜素留在蒸发皿中。
通过结晶,胡萝卜素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
六、实验结论1. 萃取法是提取红萝卜素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
2. 石油醚是提取红萝卜素的理想溶剂,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干燥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
4.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红萝卜素提取的原理和步骤,为今后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应用化学系本科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设计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类型综合化学实验实验地点食工楼楼室
班级实验者学号
实验时间2012年4月18日上午~4月18日下午温度℃湿度2012年4月25日上午~4月25日下午温度℃湿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胡萝卜素的定性(薄层层析法);
.定量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二、实验原理
.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包括一类碳氢化合物()及它们的氧化衍生物(),它们由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
对天然类胡萝卜素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是研究分子吸收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它不仅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依此原理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 实验室常用的薄层色谱,其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不相混溶的两相即流动相(展开剂)和固定相(吸附剂)中吸附和解吸的能力的不同,也可以说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当混合物随流动相(展开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时,发生了反复多次的吸附和解吸的过程,从而使混合物分离成两种或多种单一的纯组分。
利用萜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含羟基、氧环则溶于醇,不含羟基、氧环
(多烯)则溶于石油醚。
三、试剂及器材
. 原料,试剂
胡萝卜干粉或新鲜胡萝卜;α和β胡萝卜素标准品、(和无水)乙醇、石油醚(沸程℃℃、℃℃)、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醚、氯仿、正已烷、环己烷、抗坏血酸、、盐酸、氢氧化钠、硅胶层析板、氧化铝层析板和纯水。
. 仪器
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800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四、操作步骤
. 试剂的配制
β胡萝卜素标准溶液:准确称β胡萝卜素标准物质于小烧杯中,加入抗坏血酸于小烧杯中,再先加入少量氯仿溶解后,再用石油醚定容至摇匀,即配成浓度为μ β胡萝卜素标准溶液的使用溶液,转移至棕色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的测绘
按表的比例要求移取不同体积的μβ胡萝卜素使用液,用石油醚(沸程要与提取胡萝卜素用的石油醚相同)稀释配制成体积为(或)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取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以含有相同浓度抗坏血酸的石油醚(沸程要与提取胡萝卜素用的石油醚相同)溶液为参比溶液,用比色杯,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段进行波长扫描,根据扫描结果从而可绘得β胡萝卜素的吸收曲线。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从胡萝卜中提取得到的胡萝卜的吸收曲线,并比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