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式住宅区规划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90.91 MB
- 文档页数:151
居住区规划案例筑龙学社在一个人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自己的家。
我们的家将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的花园——居者如诗,贤者如画,名企云集,这里才是家!本案例来自于筑龙学社,为了营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我们邀请了意大利景观设计大师阿古斯蒂·巴鲁拉作为本次规划成果评审人。
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前期调查和深入了解以及听取业主意见,筑龙学社完成了本案例。
此项目规划范围约为8.2公顷(合183亩),共计16个地块、1条市政道路。
其中居住区用地为7.6公顷(合104.7亩)、道路用地为12.9公顷(合59.5亩)、绿地7.3多公顷(合2.78亩)。
本次规划中住宅建筑共23栋,其中包含9栋独栋式住宅和11栋联排式住宅。
在本次规划方案评审过程中,根据业主意见及专业咨询机构建议,我们对本次项目采取“修旧如旧”策略进行优化改造。
1、项目概况北京金隅筑龙学社是由金隅集团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于2004年12月共同出资组建,双方各出资50%设立一家公司。
2009年9月,筑龙学社作为主体,以约160万元人民币在海淀区马驹桥路成立了筑龙学社北京办事处。
筑龙学社北京办事处现有成员30人。
筑龙学社总部设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人才聚集的大型学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以产业和文化为导向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筑龙学社的企业总部、学术机构、技术中心和企业总部等分布于北京市朝阳区及顺义区西部区域,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各类学术带头人及科技精英长期居住于此。
金隅筑龙学社目前拥有员工约400人,居住人口约2000人。
项目位于朝阳区东南部地区新首钢高端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内,毗邻金隅筑龙学社办公基地。
周边以新首钢园区为主的高端产业园区构成了北京新首钢高端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
2、规划设计理念(1)山水和谐:充分利用地形的起伏、地势的高低、河流水流等自然条件,营造出完整、开阔、大气、秀美的山水景观。
案例分析成稿张世深 2016101031 2020.03.20 指导老师:范雅婷1.住宅设计案例2.户型研究3.设计主题住宅设计案例1.釜山公寓,8个家庭的城市‘聚落’2.四十多种公寓户型,集结在四十种颜色的积木盒子中 The Icon3.三园景 九方宅4.深圳佳客里公寓改造5.“第三空间”6.方兴上海闸北大宁国际社区7.多龄化混居社区釜山公寓,8个家庭的城市‘聚落’建筑师: Architects Group RAUM面积:820.0 m²项目年份:2018 地点:釜山, 韩国出于在城市工作并将他们的孩子在社区环境中抚养长大以接受良好教育的考虑,他们几乎不会离开城市。
希望养育孩子的父母们就像孩子们一样聚集起来盖房子。
为了回答 “在房屋建成后我们希望怎样生活” 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处境,育儿知识等,并创建了一个小村庄,作为合作育儿的基础。
通过这样做,他们开始与别人的孩子变得亲密并且与某人的姐姐,兄弟结交为朋友。
这是一个新型的时空-心理学都市住宅,在那里居住者和孩子么,朋友,兄弟,姐妹住在一起。
这种居住模式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城市住房的一种新的模式。
公共、半公共与私密空间的界定设计不同功能的交通空间充分的共享设施游乐室、庭院、游泳池与人与自然交流需求设计不同的户型面积:14000.0 m²项目年份:2015 地点:澳大利亚这个17层楼高的公寓大楼坐落于St. Kilda街各色车辆来往的繁忙十字路口上,周围都是高高矮矮的各种建筑和广告牌。
项目选址正处于通往当地旅游胜地以及卢纳公园和墨尔本郊区的必经之路。
虽然建筑的外形很容易让人回想起童年随意搭建的积木,设计其实是一个认真斟酌过的不规则的方形盒子堆叠。
不同高度的盒子在这个高度城市化的环境里搭建了一个抽象的联系。
设计公司与艺术家Matthew Johnson合作为幕墙设计了40种不同的颜色。
设计师以“有生命的外壳”为设计目标,将幕墙设计成半透明的,当居民入住时半透明的空间便会被激活。
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例析1、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处吉林省辽源市,东起金叶花园,西至前阳街、南起东辽河北侧河滨路,北至四梅铁路。
本次设计为A1地块一期项目,即A1-c1地块。
周边交通状况良好,辽河沿岸环境优美。
本项目充分利用南边的辽河江滨景观和城市配套打造高档滨江住宅区,为进一步提高整个地块的品质,促进本区块续航动力的增长成为可能。
本项目用地面积46519.23㎡,总建筑面积154661.78㎡,主要包括地上2层停车库,沿小区外围1层商业,一栋沿河6层或8层洋房,六栋18层高层住宅。
2、建筑设计特点2.1规划目标基于用地自身特定的区位和环境资源条件,以设计现代化,充满时代感、富有高品质、体现辽源城市新风貌的新型城市居住空间为目标,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的环境与景观形象,合理确定住宅的布局与开发强度,建设富有特色和文化韵味的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住区。
2.2规划原则2.2.1人本原则整体尺度设定、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通过宏观结构层面上的总体考虑,将微观景观与住宅层面上的具体细部设计相结合,强调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居家生活模式的转变,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
考虑人车分流,使人行与车流在平面、立体空间上尽量实现分流,为居民创造安宁、稳定的人行活动场所。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均衡布置于整个社区,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资源。
2.2.2生态化原则在保持并适度调整优化原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在具体居住组团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强调对自然景观、生态要素的引入。
车库大屋面设置大面积绿地景观与外部江景链接,创建生态景观与绿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住区整体的景观轴线,调节优化整个居住社區的局部小气候,成为该居住环境优势与亮点。
贯彻“尊重自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建设绿色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活家园。
带庭院的农村小别墅设计图纸
在农村建套小别墅,围个小庭院,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唠唠嗑,最美不过的事情了。
今天小编精心挑选的5款农村房屋设计图,都不超过20万,两款带火炕,一款有堂屋,造价都很便宜,建起来也很简单,中式风格,最适合建在农村。
户型一
建筑用地:11.1×10.5米
所需用地:15.34×14.24米(含庭院)
一层面积:99.65平方米
二层面积:97.3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96.97平方米
院落占地面积:205.84平方米
建筑高度:9.35米
平面功能
一层设计:客厅、餐厅、厨房、老人房(附卫生间)、卫生间、车库、储藏室;
二层设计:客厅、主卧(附卫生间)、卧室(附衣帽间)、卧室(附露台)、卫生间。
户型二。
十公顷居住区规划案例
案例一:
1、布局结构:6个组团
公建入口和中心绿地旁住宅环抱中心绿地,山体林地环绕整个建筑群
2、交通组织:
S形道路——主干路,中部环路组团道路——枝状路
停车场、地下车库两个出入口、北入口广场、起到很好景观标志作用
3、绿化景观
中心绿地、组团、宅前院落绿化走廊组织较好与山林绿化关系绿化与步行系统结合很好
4、竖向设计
小台地处理减小土方
5、住宅院落为主,山体附近点式,使山林绿化与小区内部绿化很好组合
存在问题:
超市位置较偏、广场周围建筑凌乱点式住宅过多、山体边界没考虑截洪沟--山体滑坡住宅朝向不佳(个别)
案例二:
1、小学在城市主干道另一侧,学生上学不方便
2、组团出入口开在主干道上,影响交通和安全
3、组团出入口距两侧道路交叉口太近且仅有一个出入口
4、变电所位置不合理,对环境有影响
5、没有停车场地
6、商业及公司的动车出入口不应开在宅前小路上(或小区路)案例三:
1、空间组织比较清晰合理,住宅朝向好。
2、小区主要绿地、步行、水景系统纵其南北,位置适中。
3、幼儿园、物业管理中心位置适中。
4、主要出入口不要开在城市主干路上。
5、地下车场出入口离小区出入口太近。
6、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居民干扰大。
居住地的例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
98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