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与细节描写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10
白描人物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白描人物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白描人物的定义及特点2. 白描人物写作技巧3. 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 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白描人物?二、讲解白描人物(15分钟)1. 讲解白描人物的定义:白描人物是一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特征,进行直接描写的方法。
2. 讲解白描人物的特点:真实、生动、传神。
3. 讲解白描人物的写作技巧:a. 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b.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叙述c.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d. 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更具立体感三、案例分析与实践(2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白描人物的优秀文章,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位同学进行模拟描写,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白描人物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了白描人物的基本写作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的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较为安静。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写作手法白描作文教案模板白描作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描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难点,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事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白描作品或者给学生讲解白描的定义和特点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白描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白描作文是一种以线条、阴影、明暗等手法描绘对象形态和质感的一种写作方式,它追求简洁、生动、质朴的艺术效果。
3.分析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
(1)观察和描写对象的外形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2)注意用词的精准和生动,尽可能地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作文的艺术感染力。
4.示范写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生动的事物,如一朵花、一只小鸟等进行示范写作,让学生感受白描作文的魅力。
5.操练。
让学生进行白描作文的操练,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对象,如水杯、书桌等让学生进行描写,然后相互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6.布置作业。
布置白描作文的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描作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了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但是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描写时还存在词汇匮乏、表达不够生动等问题,需要通过多读优秀的白描作品,多进行操练来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白描作文的批评性欣赏,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情感和环境氛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细节描写实例。
2.学生作文素材,用于课堂练习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老师展示一篇学生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2.提问:这篇作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三)实例分析1.老师展示几个细节描写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2.老师选取几篇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谁能介绍一下细节描写的作用?(二)方法指导1.老师讲解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
(三)课堂实践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细节描写实践。
2.老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优秀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节描写,你们觉得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如何?(二)作文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以细节描写为主的作文。
2.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文实践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以便改进教学。
课程名称:美术基础——白描授课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白描的基本概念、技法及其在绘画中的地位,掌握白描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白描表现物体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白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白描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1. 白描技法的熟练运用。
2. 白描作品的整体布局和构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描教材、教学图片、示范作品、投影设备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白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白描的艺术特点。
2. 介绍白描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二、讲解白描技法1. 教师讲解白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浓淡等。
2. 展示白描作品,分析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
三、示范演示1. 教师现场示范白描作品,展示白描的技法运用。
2. 学生观察并记录示范过程中的要点。
四、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绘制白描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描技法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展示自己的白描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2.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经验。
二、拓展练习1. 教师布置新的白描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白描技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描基本概念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白描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意。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白描技法,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白描作品。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白描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技巧,能够运用白描手法创作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白描人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白描手法创作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相关图片。
- 优秀白描人物作品示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引入主题: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深刻?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特点。
3. 介绍白描人物:介绍白描人物的定义和特点,强调白描人物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
二、讲授新课1. 白描人物的特点:- 简洁:用最少的文字传达人物的特点。
- 准确:描绘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
- 突出:突出人物的性格、气质等。
2. 人物描写的方法:- 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展现性格。
-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性格。
- 外貌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展现性格。
- 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性格。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优秀白描人物作品:展示不同类型的白描人物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白描手法。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作品中的白描手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练习1.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形象。
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我的朋友”为题,运用白描手法创作一篇人物作文。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回顾白描人物的定义、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 分享练习成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练习和写作练习成果。
二、巩固练习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创作一篇白描人物作品,要求运用多种白描手法。
2. 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美术专业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白描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2. 技能目标:掌握白描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质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白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白描作品欣赏与分析。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运用与表现力的发挥。
2. 白描作品中空间感的营造。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白描历史、技法展示、作品欣赏。
2. 教学工具:毛笔、宣纸、墨水、橡皮等。
3.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白描的资料,准备自己的绘画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白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些作品的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表现物体的?”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描这门艺术。
”二、讲授新课1. 白描的概念:介绍白描的定义、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2. 白描的技法:讲解白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笔触的变化、线条的浓淡等。
3. 白描作品欣赏:展示一些著名白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实践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白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白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练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二、深入讲解1. 线条的运用:深入讲解线条的运用技巧,如曲线、直线、波浪线等,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感。
2. 白描作品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白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构图、线条运用、空间感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白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白描的艺术特点和技法要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白描技艺。
杨绛散文的白描写法杨绛散文运用白描手法,少修饰乃至不要修饰,由表及里,最直观的还是语言。
下面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位散文作家巧妙运用白描手法的高超技艺。
⑴白描用于渲染环境。
如?干校六记?中描写学部的干校迁往明港,菜园班全伙撤除旧菜园所有建筑的情景:“只见窝棚没了,井台没了,灌水渠没了,菜畦没了,连那个扁扁的土馒头也不知去向,只剩了满布垃圾的一片白地。
〞虽然没用华美的辞藻,没有精心的修辞,没有比兴的手法,但“旧菜园〞的荒凉、寂寥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还使读者读后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⑵白描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如?回忆我的姑母?写她骂敌的情形:“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
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
〞用平淡朴实的文字给我们勾画出了一个不畏强敌、勇敢的人。
⑶白描用于勾勒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情感。
如?干校六记?中两次的送别。
第一次是一家人送钱钟书先生上车:“墨存走到车门口,叫我们回去吧,别等了。
彼此遥遥相望,也无话可说。
我想,让他看我们回去还有三人,可以放心释念,免得火车驰走时,他看到我们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离去。
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车开,先自走了。
这段平淡的文字透露出作者复杂的心情。
那时的钱钟书已经是近六十岁老人了,居然被派遣作先驱队队员,当小青年使用。
为了叫一家人放心,免得彼此难过,钱先生叫家人先走。
于是“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开车,先自走了。
〞我们知道,钱先生没有多少生活能力,日常生活尚需杨绛和圆圆照顾,让他去领先驱队员,能让人放心吗?杨绛先生没有说出来,但我们心里有数。
第二次圆圆送杨绛先生走:“上次送墨存走,有我和啊圆还有得一。
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单独收拾整理……〞就是这些平淡白描式文字透露出了作者的深情。
⑷白描用于展现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