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文从字顺》
- 格式:pptx
- 大小:56.38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从字顺,如何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
2、学会修改病句,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修改文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法学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
指文章通顺。
文章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确,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二、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
准确连贯分寸第一:准确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
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
谈判破裂以后,传来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
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立即予以严肃的更正:“不,是民意如此!”----周恩来对张治中的话,仅更换一个字,就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第二:连贯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
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
2、立足点清楚。
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
第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七下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学构想】依据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文从字顺"的写作实践要求,即“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片段。
注意观察景和物的特别之处,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中,笔者设定从选择“物"人手,将“纸杯"作为教学线索,串起课前阅读,引出“杯"之话题。
通过质疑问难及观察,走进“纸杯"初印象,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习得语言;在写作实践中,学习理清思路,连贯表达;在交流修改中,达到文从字顺。
【学情简析】学生初步理解了“文从字顺"的含义后,本节课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并动笔去抒写,运用作文修改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句”去推敲表达,使文段准确连贯,从而实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阅读提炼中心,弓|出“杯"之话题学生自由读《天赋的才能》,并试着用关键词或句子,概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出示:天赋的才能刘墉才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聆听音乐,哼出不成调的歌。
才学走路的幼儿,就已经会手舞足,应着节拍起舞。
才知抓笔的孩子,就已经会涂涂抹抹,画些不成形的东西。
人似乎天生就是音乐家、舞家和画家,但是,为什么他们成年以后,大部分都不再像儿时那么放情地歌舞和绘画了呢?因为他们渐渐学会了害羞,怕自己没有嘹亮的歌喉、曼妙的身段和绘画的细胞。
因为他们愈来愈忙碌,忙得没有时间欣赏音乐、没有余情应节起舞、没有闲挥笔作画。
就这样年复一年,他们遗忘了天赋的才能,也失去了许多的快乐。
【设计意图】《天赋的才能》讲述人们成长的变化,富有哲理。
课前阅读的目的,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言语表达欲望;二是检测学情,以学定教;三是调动情感,将师生的语言建构融于轻松的漫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5单元《文从字顺》优质课作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文从字顺》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5单元的一篇优质课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作文”,而《文从字顺》这篇作文旨在让学生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这篇作文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仍然存在语言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
通过对《文从字顺》这篇作文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从字顺》这篇作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文从字顺的技巧,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文从字顺》这篇作文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2.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文从字顺的技巧进行写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从字顺》这篇作文的原文及解析,写作指导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文从字顺》这篇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文从字顺的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进行独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让大家共同点评、学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教案教学内容:短语及短语类型授课人:张广卉:1、了解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类型及其判断的方法。
2、能正确判断短语结构类型。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
:重点:短语结构常见类型及其判定。
难点:正确判断短语类型。
: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启发为主,讲练结合。
Ⅰ、导入填加结构主次,导入新课。
Ⅱ、新知识学习一、了解常见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所字短语二、短语类型的判断:㈠、并列短语(结构特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1、类型⑴名+名报纸杂志今天和明天(名词短语)⑵动+动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动词短语)⑶形+形坚强勇敢美丽漂亮(形容词短语)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注意: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⑵大小顺序:省、市、县⑶年龄顺序:老、中、青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㈡、偏正短语(结构特点: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名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状语)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⑴定+名,如:三个同学⑵状+形/动,如:非常美丽大胆猜测2、词与词之间用“的”或“地”。
如:坚定的信念认真地写字准确地显示教师举例: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指名学生举例。
㈢、动宾短语(结构特点: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教师举例:学画画看电视分析课文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学生举例,师指导。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拨得云开见月明——文从字顺》主题写作课【教学内容】教材:《文从字顺》丛书:《月夜》《远逝的风筝》【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归纳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2.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3. 通过多种练习,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4.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写景状物的写作实践,提升文从学顺的能力,能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同时,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的妈妈是一个30 多岁的中年妇女。
我的妈妈是一个30 多岁的多余的中年妇女。
表达不准确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二、修改句子师过渡语: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两个句子表达准确吗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开会。
(歧义)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词序歧义)我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赘余)走到屋外,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打了个冷战,我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成分残缺)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学生:学校的三个领导来开会。
来开会的领导来自三个学校。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我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
走到屋外,迎面吹来的寒风使我不禁打了个冷战,我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师评价语言:因歧义、词序、赘余、成分残缺表达不准确。
师:这几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写作表达中,应该注意什么?生:表达要准确(师板书——表达要准确)三、修改片段(一)例文引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写作指导课。
本单元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想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本课以“文从字顺"为教学内容,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写作时需要关注遣词造句,构筑篇章;写完后更需要认真推敲,反复修改,这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多数能够学习课内文章进行仿写或创作,但往往欠具体,部分学生能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描写。
另外仍有极小部分学生写作有严重困难,难以独立成文。
另外,近几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错别字和基础病句比较多,也有个别学生所写的作文存在严重病句,思路混乱的情况。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用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
【教学难点】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句子是文章的骨干。
必须一个个的句子都通顺、明白,全篇文章才能通顺、明白。
一篇文章中有若干不通的句子,无论如何不会是一篇好文章。
”读了这段话,同学们有怎样的思考?这段话强调了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文从字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明确概念。
默读教材P127的内容,在文中勾画出重点语句,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词恰当、妥帖,所用词语能准确表情达意;二是句与句之间通顺连贯。
◎怎样做到“文从字顺"?首先,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
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导入: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莫言
观察图片:一群穿着黄背心的女生在跑步,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女生只穿着一只鞋子。
过程:每次大考前的体育测试,简直比文化课考试还要揪心。
这回,又赶上在一个刚刚下过雨、冷得让人发抖的周六早晨进行测试,体育场的跑道上还残留着不少积水……
“预备——跑!”体育老师发出口令后,阿杜第一个冲了出去,其他同学紧随其后。
我和阿杜爸爸站在跑道边,看着同学们挤成一团。
起跑的阶段总是这样乱糟糟的。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阿杜被踩掉了一只鞋……
写作训练一:
联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结合照片,发挥想象,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120字左右。
提示:1对奔跑中的阿杜进行细致地刻画。
2可以借助自己参加长跑或运动会时的回忆。
“把经过写具体”的一些方法:
1把“经过”按时间分为几个阶段,写出前后是否有变化。
2依据写作目的,对主要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3简要描绘次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
写作训练二
奔跑
在刚刚下过雨、冷得让人发抖的周六早晨,学校进行长跑测试……我和阿杜爸爸站在跑道旁边……
在起跑的混乱中,阿杜突然掉了一只鞋,却又继续跑下去……跑道边的同学,都为阿杜鼓掌加油……
阿杜冲过终点,累得躺倒在地上,但是她拿到了长跑测试的满分……
简要回顾全文,为故事写一个60字左右的结尾。
要求:和开头形成呼应,可以有一句自己对整个故事的感受。
作文指导课《文从字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天下。
因此,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请看明人冯梦龙辑《笑府》中的一个棋手的妙语: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
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了解写作要求1用词恰当准确、妥帖精准,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2句子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情达意。
四、赏析句段,归纳要点(一)准确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示例一:他艰难地走进教室,走上台阶。
他艰难地挤进教室,挪上台阶。
挤、挪:写出了他体态的肥胖,走路的艰难,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
方法一: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生动示例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爬月台的瞬间:攀、缩、倾方法二:精刻动作,描绘画面示例三:小明是一个大方的人。
这个花瓶看上去很大方。
小明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花钱不吝惜)这个花瓶看上去很美观大方。
(看上去很耐看)方法三: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
(二)连贯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
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
2立足点清楚。
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