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控制程序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98.63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DSP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的设计针对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畸变并且在大功率负载下输出电压掉压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压有效值外环、电容电压环和电感电流内环的三环控制策略,选用T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芯片实现了三环的控制算法,并且给出了程序流程图以及逆变电源的详细设计过程。
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采用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6 kVA /50H z/220 V 逆变器,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所采用的三环数字化控制方案能达到??逆变电源带大功率负载条件下较优的动态、稳态特性。
0前言以前,正弦波逆变器大多采用输出电压均值环来维持输出电压的恒定,而波形控制是开环的,这种控制方式不能保证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特别是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失真很大; 在突加(减)负载时输出电压的动态性能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目前的逆变电源大多采用外环电压、内环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瞬时值外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波形的质量,电流内环加大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带宽,使得逆变器动态响应加快,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减小,非线性负载适应能力加强。
但是,当负载比较大时会出现输出电压掉压严重的现象。
为解决逆变电源在大功率负载下掉压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双环控制的基础上外加一个电压有效值的三环控制策略,它的实质是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大基准正弦信号,从而保证输出电压幅值稳定。
另外,由于对逆变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是当今电源的发展方向,所以本研究通过选用T 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来实现对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
1 逆变系统单相全桥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采用了单极性倍频SPWM 调制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开关损耗的情况下将谐波频率提高一倍,大大减小了输出滤波器的体积。
采用了瞬时电压环、瞬时电流环和电压有效值外环的三环控制策略,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环是内环,电容电压瞬时值是外环,电容电压有效值反馈环是第三环,有效值反馈控制用来改变电压瞬时值反馈环的正弦波给定幅值,三环控制很好地解决了“随着负载的增加,输出电压幅值下降”的问题。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控制器的设计摘要本文讨论的逆变电源控制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逆变电源系统进行全数字控制,通过改变pwm波形的脉冲宽度和调制周期可以达到调压和变频的目的,并融合了多元化的保护功能使逆变电源系统的驱动电路变得简单可靠。
关键词逆变;脉宽调制;svpwm;控制器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84-02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是直接使用通用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能源,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变换,从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
其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方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例如通信电源、不间断电源、医用电源等都是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对原始电能进行变换后得到的。
电力系统中,将电网交流电通过整流技术变成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技术,将直流变成高频交流,再通过高频变压器降压,就达到缩小变压器体积和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了[1]。
工控行业中,应用广泛的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单元使用的是频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而电网提供的交流电是不变的,为了得到幅值和频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我们需要进行直交变换。
本文采用了ti公司生产的32位定点dsp控制器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主处理器,采用先进的svpwm空间矢量控制算法,并且融合了多元化的保护功能,通过电流采样实现了逆变电源的过流和短路保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1 系统结构逆变器中的变流器由三组igbt组成,在其运行的过程中,igbt 的通断频率是很高的,这就需要驱动信号发生器有较高的运算速度,能够产生所需频率的驱动信号,而高性能控制器dsp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ti公司生产的32位定点dsp控制器tms320f2812,其工作频率高达150mz,高性能的32位cpu,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芯片处理能力,是目前控制领域最先进的处理器之一,其pwm发生电路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改变pwm输出频率,随时改变pwm 的脉宽,能够满足逆变器的控制要求。
基于DSP的三相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引言三相变频器是一种能够将电流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的电力装置,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对电机的调控。
而基于数码信号处理器(DSP)的三相变频器控制系统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运行,并提供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DSP的三相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三相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三相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的交流电源。
控制系统负责采集和处理电机的转速信号,并通过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控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三、基于DSP的控制系统设计1. DSP芯片选择由于对于三相变频器控制系统来说,需要实时采集和处理电机转速信号,因此需要选择性能优越的DSP芯片。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XX型号的DSP芯片,该芯片具有高速计算、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完善的开发工具链。
2. 电机转速信号采集在控制系统中,需要采集电机的转速信号,一种常用的方式是使用霍尔元件结合磁铁进行转速检测。
通过安装霍尔元件和磁铁在电机轴上,当磁铁经过霍尔元件时,会产生电平变化,通过检测电平变化的频率,可以得到电机的转速。
3. 控制算法设计基于DSP的三相变频器控制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通过对转速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利用控制算法计算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很好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4. 逆变器输出控制逆变器是三相变频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的交流电源。
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对逆变器输出进行控制,根据控制算法计算出的电压和频率值,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的变化。
5. 界面设计和通信功能控制系统通常还具备用户界面和通信功能,以便用户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节。
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控制程序设计摘要:三相逆变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的控制程序的设计原理和参数计算,并给出了部分实验调试的结果。
关键字:光伏并网逆变器,嵌入式微处理器1引言TMS320F2812 DSP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广泛应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控制芯片。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基于DSP的三相逆变控制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第2节介绍了三相逆变控制程序的总体设计原理。
第3节讨论了参数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原理。
最后第4节给出了部分实验调试结果。
2基本原理控制程序的总体设计示意图见图1。
使用异步调制的方法产生SPWM波形。
将正弦调制波对应的正弦表的数值,按一定时间间隔t1依次读出并放入缓冲寄存器中。
比较寄存器则由三角载波的周期t2同步装载,并不断地与等腰三角载波比较,以产生SPWM波形。
时间间隔t1决定了正弦波的周期,时间间隔t2决定了三角载波的采样周期,t1和t2不相关,亦即正弦调制波的产生和PWM波形发生器两部分相互独立。
使用TMS320F2812的EV模块产生PWM波形。
EVA的通用定时器1按连续增/减模式计数,产生等腰三角载波。
三个全比较单元中的值分别与通用定时器1计数器T1CNT比较,当两者相等时即产生比较匹配事件,对应的引脚(PWMx,x=1,2,3,4,5,6)电平就会跳变,从而输出一系列PWM波形。
因为PWM波形的脉冲宽度与比较寄存器中的值一一对应,所以,只要使比较寄存器中的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就可以得到SPWM波形。
考虑到DSP的资源有限,使用查表法产生正弦调制波。
将一个正弦波的周期按照一定的精度依次存于表中;使用时按照一定的定时间隔依次读取,便得到正弦波。
显然,精度要求越高,所需的表格越大,存储量也越大。
一个周期的正弦表的相位是,对应表的长度的1/3。
为了产生三相对称正弦波,将正弦表长度取为3n,n为整数。
当A相从第0个数开始取值时,则B相从第n个数处开始取值,C相从第2n个数处开始取值。
分类号:TN914 密 级: 公 开 U D C: 单位代码: 10424工 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基于DSP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陈云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指导教师姓名: 房绪鹏 职 称:副教授山 东 科 技 大 学二零一二年五月论文题目:基于DSP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作者姓名: 陈云海 入学时间:2010年9月专业名称:电 气 工 程 研究方向:电力传动及其控制系统 指导教师: 房绪鹏 职 称:副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6月授予学位日期:THREE-PHAS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DSP RESEARCH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from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yChen Yunhai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Fang Xupeng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MAY 2012声 明本人呈交给山东科技大学的这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除了所列参考文献和世所公认的文献外,全部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
该论文资料尚没有呈交于其它任何学术机关作鉴定。
工程硕士生签名:日 期:AFFIRMATIONI declare that thi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ward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holly my own work unless referenced of acknowledge. The document has not been submitted for qualification at any other academic institute.Signature:Date:摘 要由于光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光能发电的技术也是备受关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核心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热度更加提升。
基于DSP的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DSP的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针对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然后对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控制算法。
接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硬件选型和系统组成部分的设计。
最后,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逆变器;DSP控制算法;硬件设计;实验验证第一章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功率逆变系统在电力传输和能源变换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输出波形质量好、运行稳定等优点,因此备受研究者关注。
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DSP的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效率。
第二章逆变器基本原理与分类2.1 逆变器基本原理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周期性开关功率器件,改变直流电源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使其输出交流电压。
在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控制与驱动是关键步骤。
2.2 逆变器分类逆变器按照交流输出波形可分为方波逆变器、脉宽调制(PWM)逆变器以及多电平逆变器等。
本文所设计的大功率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属于多电平逆变器。
第三章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工作原理3.1 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结构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由直流供电部分、逆变部分和控制调节部分组成。
其中,直流供电部分提供逆变器所需的直流输入电源,逆变部分将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控制调节部分通过控制算法实现对逆变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3.2 三相三电平逆变工作原理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通过采用三相桥臂的方式,控制三个桥臂的开关状态,实现相应的电平输出。
采用多电平逆变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输出波形质量,减小谐波含量。
第四章基于DSP的控制算法设计针对三相三电平逆变系统,本文设计了基于DSP的控制算法。
基于DSP的三相高频逆变器李维;陈辉明【摘要】针对三相串联谐振负载由于参数的差异而导致谐振频率出现差异甚至相差比较大时,系统难以有效地跟踪谐振频率,电源可靠性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相高频逆变器简单可靠的解决方案.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TMS320F28035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双环结构控制方式,利用电流外环实现了输出电流的有效调节,利用数字锁相环(DPLL)对逆变器输出频率进行了实时控制,实现了逆变器工作频率对负载谐振频率的有效跟踪.为了克服系统进入容性工作状态的问题,增加了限相环节,使逆变器工作在感性状态,从而实现了IGBT的零电流开通以及二极管自然换流,降低了开关损耗,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简单、控制稳定、工作可靠,为相关的系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期刊名称】《机电工程》【年(卷),期】2014(031)003【总页数】3页(P397-399)【关键词】高频逆变;数字信号处理器;串联谐振;数字控制;三相逆变器【作者】李维;陈辉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40 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电源的输出频率、工作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1]。
在高频逆变器工作过程中,为了改善电源质量、提高电源效率,常常使用串联谐振式的补偿方案,使逆变器工作在功率因数等于或接近于1的谐振或准谐振状态,要求逆变器能自动跟踪负载的固有谐振频率[2]。
传统的锁相环通常采用集成芯片CD4046,但是以CD4046控制芯片为控制单元的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3],PLL电路可能会出现失锁的现象。
电磁抹拭(EMW)装置尚处于研发阶段,本研究根据电磁抹拭的技术机理[4],提出三相高频逆变器的解决方案,采用串联谐振式的补偿方式,设计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035为核心的闭环控制系统;同时通过实验样机的制作与实验,验证控制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基于DSP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中期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了发展方向之一。
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是一个具有很高潜力的领域。
然而,纯光伏发电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因此,需要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网络相结合。
在这样的情境下,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采用三相并网逆变器可以将直流发电转化为交流电,并将其投入到电力网中。
这样可以很好地实现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网的无缝连接。
此外,三相并网逆变器具有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实时监测等多种功能,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本次设计基于DSP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研究,旨在解决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网络的无缝连接问题,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设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的研究。
在这个部分主要阐述了三相逆变器的基本电路结构、运行原理以及控制变量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2) DSP 的基本原理和开发环境的介绍。
这个部分主要讲解了DSP的基本原理、开发环境的介绍以及常用的DSP芯片参数。
(3) DSP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在这个部分主要介绍DSP控制三相逆变器的基本方法,包括PWM控制、电流反馈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4) 系统硬件设计。
这个部分主要介绍系统硬件的设计,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型、PCB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5) 系统软件设计。
这个部分主要介绍系统软件的设计,包括程序流程图、程序代码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设计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和理论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此基础上,结合DSP芯片的性能指标,进行硬件设计和相关测量。
同时,根据设计目标和系统需要,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代码,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3. 研究进展和现状目前,基于DSP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研究团队已经在DSp芯片的支持下成功实现了三相逆变器的稳定运行和控制。
基于DSP的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控制软件设计
霍艳军;赵锦成
【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卷),期】2007(15)8
【摘要】结合三相中频大功率静变电源的设计研制过程,介绍了组合式三相正弦逆变电源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三相HSPWM波控制方案并详述其实现算法,提出了实现各相单独闭环控制的PI控制算法,并设计出以DSP实现三相HSPWM波控制及PI控制的软件流程;该方法节省了基准正弦波发生设计部分,由查表实现的相位差别,使相位控制精确化,并且DSP的快速性提高了闭环控制的及时性;通过实验,表明利用软件完成对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是可行的.
【总页数】3页(P1096-1098)
【作者】霍艳军;赵锦成
【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59.9
【相关文献】
1.基于DSP控制的三相逆变电源设计 [J], 易柳;黄辉先;苏浩
2.基于DSP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单极倍频SPWM研究 [J], 易小强;裴雪军;侯婷;康勇
3.基于DSPIC的全数字控制三相逆变电源设计 [J], 俞书飞
4.基于DSP芯片SPWM控制的双Buck组合式三相逆变电路的研究 [J], 孙鹏;赵徐成;郭春龙;高攀
5.基于ADSP21992的空间矢量控制三相逆变电源设计 [J], 邱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SP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设计一个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基本原理。
该型整流器的输入为三相交流电源,输出为直流电压。
其控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整流器的开关状态,调节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
在设计整流器控制系统之前,首先要确定系统的需求和性能指标。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输出电压稳定性、输出电流波形质量和响应速度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设计整流器控制系统。
整体上,该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功率器件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整流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传感器模块中常用的传感器有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可以测量整流器的输出电流,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电压传感器可以测量整流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这些信号将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化为数字信号,供DSP进行后续处理。
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计算控制算法,并生成PWM信号。
在控制模块中,我们将运用DSP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实现整流器的高精度控制。
常用的控制算法有比例积分(PI)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
比例积分控制算法可以根据误差信号调节PWM占空比,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则采用预测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
功率器件模块负责驱动整流器的功率器件,控制整流器的开关状态。
常用的功率器件有晶闸管(SCR)、双向可控硅(TRIAC)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
功率器件的驱动和保护电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仿真和验证。
我们可以采用MATLAB/Simulink等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根据仿真结果,可以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和参数,提高整流器的控制精度。
综合课设报告一、背景意义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微机,中小型计算机的普及和航天航空数据通信,交通邮电等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为了各种自动化仪器、仪表和设备套的需要,当代对电源的需求不仅日益增大,而且对电源的性能、效率、重量、尺寸和可靠性以及诸如程序控制、电源通/端、远距离操作和信息保护等线性稳压电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
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无法实现,和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稳压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
学习目的:1. 巩固电力电子以及dsp 课程的理论知识;2. 学习和掌握中电力电子系统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一个三相50Hz 交流稳压电源;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4.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制图的技能。
二、任务要求对三相50Hz 交流稳压电源的理论进行研究,设计一台样机,参数为50Hz ,电压36V ,容量为100V A ,电压稳定度95%,失真度小于5%,效率80%。
三、设计内容1.研究三相50Hz 交流稳压电源的理论,并进行仿真;2.了解三相50Hz 交流稳压电源的算法,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3.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
四、系统原理1.系统主电路,采样调理电路,控制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负DSP负负负负负负图1 系统组成框图2.系统主电路系统主电路是典型的AD-DC-AD 逆变电路,由整流电路、中间电路、逆变电路和隔离变压器构成。
整流电路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经整流;中间电路滤波后的直流供给逆变器;逆变电路将直流电逆变为50Hz 的三相正弦交流电。
主电路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负负图2 主电路系统组成框图 1)主电路参数的确定为了得到36V 的电压,我们知道逆变过来的电路中的关系,直流侧的电压U d =V vM U 807.020*2*2*2*2==这里的调制度M=0.7; U=36/1.732=20V . 逆推过去,U d 是经过不可控整流过来的,U d =2.45*U 0;所以U 0=32.65V 。
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控制程序设计
摘要:三相逆变是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基于DSP的三相逆变器的控制程序的设计原理和参数计算,并给出了部分实验调试的结果。
关键字:光伏并网逆变器,嵌入式微处理器
1引言
TMS320F2812 DSP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广泛应用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控制芯片。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基于DSP的三相逆变控制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第2节介绍了三相逆变控制程序的总体设计原理。
第3节讨论了参数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原理。
最后第4节给出了部分实验调试结果。
2基本原理
控制程序的总体设计示意图见图1。
使用异步调制的方法产生SPWM波形。
将正弦调制波对应的正弦表的数值,按一定时间间隔t1依次读出并放入缓冲寄存器中。
比较寄存器则由三角载波的周期t2同步装载,并不断地与等腰三角载波比较,以产生SPWM波形。
时间间隔t1决定了正弦波的周期,时间间隔t2决定了三角载波的采样周期,t1和t2不相关,亦即正弦调制波的产生和PWM波形发生器两部分相互独立。
使用TMS320F2812的EV模块产生PWM波形。
EVA的通用定时器1按连续增/减模式计数,产生等腰三角载波。
三个全比较单元中的值分别与通用定时器1计数器T1CNT比较,当两者相等时即产生比较匹配事件,对应的引脚(PWMx,x=1,2,3,4,5,6)电平就会跳变,从而输出一系列PWM波形。
因为PWM波形的脉冲宽度与比较寄存器中的值一一对应,所以,只要使比较寄存器中的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就可以得到SPWM波形。
考虑到DSP的资源有限,使用查表法产生正弦调制波。
将一个正弦波的周期按照一定的精度依次存于表中;使用时按照一定的定时间隔依次读取,便得到正弦波。
显然,精度要求越高,所需的表格越大,存储量也越大。
一个周期的正弦表的相位是,对应表的长度的1/3。
为了产生三相对称正弦波,将正弦表长度取为3n,n为整数。
当A相从第0个数开始取值时,则B相从第n个数处开始取值,C相从第2n个数处开始取值。
事实上,因为使用了异步调制,所以只要正弦表的长度足够大,不是3的整数倍也不会对输出波形产生太大影响。
程序由主程序和中断程序两部分构成,主程序见图2。
中断程序用来根据逆变输出正弦波的频率计算依次读取正弦表的时间间隔t1。
3 参数计算与程序设计
3.1正弦调制波的参数计算
通用定时器T1的计数器T1CNT按连续增/减计数模式产生三角载波,从0增计数到
T1PR=M,再减计数到0,循环不止;其时钟取事件管理器的最大时钟频率为75MHz,载波频率取fc=15kHz,可算得,M=2500。
考虑到由双极性调制法产生SPWM波形,且调制比小于1。
三角载波的幅值M和正弦调制信号的峰值Um需满足Um<M’= M/2
正弦调制波的频率由读取正弦表的速度决定,可以选择CPU定时器T0给正弦波的周期定时。
设正弦波的周期用T表示,则T0的定时时间应该是T0=T/N=T/600,即按照节拍T0依次读取正弦表,读取600个点正好一个正弦波周期T。
CPU定时器T0是32位的定时器,其计数时钟为150MHz,则CPU定时器T0的最大定时长度为232/150MHz=28.6s,对应正弦波的最大周期Tmax为28.6N=17560s,以及最低频率为fmin=1/Tmax=1/17560<10-4Hz。
可见其频率分辨率已足够高。
对应于工频50Hz时,T0= 20ms/600=33.33us。
CPU定时器T0在主程序中使用时只需调用一句
ConfigCpuTimer(&CpuTimer0, 150, T0)。
3.2死区时间:
逆变器主电路采用MOSFET,据此,可选择死区时间为500ns。
为了避免SPWM波形的窄脉冲被死区吃掉,可以先计算与死区时间对应的计数次数,
3.3 PWM波形发生器的参数计算与程序设计
使用DSP的事件管理器EVA模块的全比较单元产生SPWM波形,需要对事件管理器的寄存器进行配置,步骤如下:
1) 设置和装载比较行为控制寄存器ACTRA;
2) 使能死区功能,设置和装载死区定时器控制寄存器DBTCONA;
3) 初始化比较寄存器CMPR1、CMPR2、CMPR3;
4) 设置和装载比较控制寄存器COMCONA;
5) 设置和装载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1CON,并启动操作;
6) 用计算的新值更新比较寄存器CMPR1、CMPR2、CMPR3。
在EVA中产生PWM波形,其全比较单元的时钟是由通用定时器T1提供的。
采用外部晶振30MHz,经内部倍频后的系统时钟SYSCLKOUT为150MHz,再经过高速预定标寄存器分频和T1控制寄存器预定标分频,最后的T1定时器时钟T1CLK为75MHz。
比较方式控制寄存器ACTRA控制6个比较输出引脚PWMx(x=1~6)的输出方式。
设置
EvaRegs.ACTRA.all = 0x0666,比较器输出引脚1、3、5高电平有效,2、4、6低电平有效。
死区控制寄存器DBTCONA用于设置PWM电路的死区。
死区定时器的周期值用m表示,死区定时器的预定标参数用p表示,死区的值为(p×m)个高速外设时钟HSPCLK的周期。
本文HSPCLK=75MHz,取p=23=8,m=5,则死区时间为
已知正弦波的峰值Um为1225时,经计算可容许667ns以内的死区时间。
又按照硬件电路要求死区时间为500ns,因此p=8,m=5是合理的。
设置EvaRegs.DBTCONA.all = 0x05ec,死区时间是533ns。
比较控制寄存器COMCONA决定比较单元的操作模式。
第15位CENABLE是比较使能位;第14~13位CLD1~CLD0设置比较寄存器的重新装载条件,其中的值为00时表示下溢重装载,为01时表示下溢或周期重装载,为10时表示立即重载;第11~10位ACTRLD1~ACTRLD0设置方式控制寄存器ACTRA的重新装载条件,装载条件同第14~13位。
第9位FCMPOE是全比较器使能输出位。
因此写CONA.all = 0xA600,表示下溢出时重装载。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1CON控制通用定时器的操作模式。
第12~11位TMODE1~TMODE0是计数模式选择位,选择01表示连续递增/递减模式,以产生等腰三角波和对称PWM波形;第10~8位TPS2~TPS0用来设定输入时钟的预定标系数,选为000,使得TCLK=HSPCLK=75MHz;第6位是定时器使能位;第5~4位TCLKS1~TCLKS0选择时钟源,00表示选择内部时
钟;TECMPR是定时器比较使能位。
在程序中写EvaRegs.T1CON.all = 0x0842,表示使用内部75MHz时钟产生对称等腰三角载波。
4 实验调试结果
图3(下)是由DSP输出的一路SPWM波形,经RC滤波后的50Hz正弦波如图3(上)所示。
其中,R=10kΩ,C=100nF。
图4(上)与图3(下)相同,图4(下)是图4(上)的局部放大,可见其三角载波频率正好是15kHz。
5总结
使用TMS320F2812 DSP,设计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三相逆变控制程序,得到了一组合理的设计参数,实验调试结果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