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竞赛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是一项为青少年信息技术爱好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评台。
该比赛旨在激发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一、比赛时间NOC比赛通常每年举办一次,具体的比赛时间会根据组织方的安排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比赛时间会提前几个月公布,以便参赛者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报名。
比赛时间通常会在学年的寒假或者暑假期间,以方便学生们参与。
二、比赛内容NOC比赛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
以下是NOC比赛的常见项目内容:1. 计算机编程比赛计算机编程比赛是NOC比赛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参赛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完成指定的编程任务,如设计游戏、开发应用程序等。
这些任务既考验了参赛者的编程技能,也考察了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人工智能应用设计比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设计比赛也成为了NOC比赛中的热门项目。
参赛者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开发各种智能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系统等。
这些应用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展示参赛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3. 物联网应用创新比赛物联网应用创新比赛是NOC比赛中的另一大亮点。
参赛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
这些项目既可以提升参赛者的技术能力,也可以为智能化生活和工作带来新的创新。
4.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比赛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比赛是NOC比赛中的新兴项目,也备受参赛者关注。
参赛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分析和预测趋势,为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既锻炼了参赛者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满足了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
NOC比赛的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众多热点和前沿技术,给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交流学习的理想评台。
ENJOY AI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职高)。
2.参赛人数:2人/队伍。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主题智慧物流。
三、竞赛流程1.报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NOC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报名成功的选手具备参赛资格。
2.选拔赛:依据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方式,组织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产生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
3.全国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环境(一)编程系统:能够完成竞赛的编程软件。
(二)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带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三)禁带设备:U盘、手机、对讲机等。
(四)竞赛场地示意图1.场地尺寸为长240cm×宽220cm,材质为PU布或喷绘布。
2.黑色轨迹线宽度约为2.5cm。
3.基地尺寸为长35cm×宽35cm。
五、竞赛器材1.每支队伍1台机器人。
2.机器人在基地内的垂直投影不得超过长35cm×宽35cm,高度不得超过35cm,从基地出发后结构可以自行伸展。
3.现场编程开始前,机器人控制器内不得有任何程序。
4.机器人限使用一个控制器且单次比赛中不得更换控制器,控制器RJ11传感器接口不超过6路。
5.机器人使用电机(含舵机)数量不超过10个,驱动轮直径6±0.2cm。
6.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种类、数量不限。
7.机器人除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车轮部件外,机身以金属结构为主,金属结构(螺丝除外)的基本设计尺寸为10mm 。
8.机器人电池电压不得高于9V 。
六、竞赛任务(一)任务概述机器人从基地出发,自主完成包装、运输快递、通过收费站、仓储分拣、快递派送、快递收取任务后静止。
(二)任务分解1.包装机器人推动垂直推杆使包裹模型移动并落入下方平板区,包裹模型任意一面与平板完整接触视为成功,相关示意图如下:包裹模型图2.运输快递机器人将快递服务点模型上的4个球体快递模型运送至集散中心视为成功,相关示意图如下:成功状态快递模型图3.通过收费站机器人抬起收费站栏杆后,无接触通过且栏杆保持静止视为成功,相关示意图如下:初始状态 完成状态4.仓储分拣(1)小学组:机器人将3块蓝色立方体均放到黑色货架上且不脱落,将3块红色立方体均放到红色货架上且不脱落视为成功。
AI创想家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职高)。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环境1.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比赛。
2.网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网环境下进行。
3.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Chrome80及以上。
4.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Windows7系统及以上或苹果系统13及以上。
5.禁带设备:U盘、手机、平板电脑、对讲机等。
三、竞赛流程1.报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NOC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报名成功的选手具备参赛资格。
2.选拔赛:依据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方式,组织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产生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
3.全国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内容(一)选拔赛1.小学高年级组-迷宫寻宝(1)概述: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通过在线编写、执行及提交程序完成迷宫寻宝闯关,完成每个关卡的规定任务(细则见竞赛平台)后即可进入下一关,共计5关。
(2)编程语言:Python语言。
(3)迷宫地图:每个关卡的地图由不同数量的可通行地块和障碍物地块单元格构成。
(4)移动说明:角色在限定的步数(一步的跨度是一个通行地块)内完成收集宝石、躲避障碍物及走到出口任务。
(5)时长:5关共计120分钟,在此时间内,选手每一关可多次在线修改、执行及提交程序。
(6)晋级:根据成绩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
(7)其他: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2.初中组-虚拟机器人足球(1)概述: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通过在线编写、执行及提交程序完成足球对抗闯关,完成每个关卡的规定任务(细则见竞赛平台)后即可进入下一关,共计7关。
附件2: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学生获奖作品、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名单一、学生获奖作品名单一等奖(共163件)二等奖(共286件)三等奖(共481件)鼓励奖(略)(共73人)大悟县滨河学校•黄凤琴•李晓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孙香萍鄂州市第五中学•郑超公安县斑竹垱中心学校•龙太芳公安县第一中学•刘军公安县郑公中学•黄海军汉川一中•秦俊军•余鹏洪湖市滨湖中心学校•李小龙•周永好洪湖市贺龙高级中学•向辉洪湖市瞿家湾中心学校•卢松柏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伍先军湖北信息工程学校•邬天菊•熊宗丽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查成林•胡正忠黄石八中•王文杰黄石市第十六中学•韩晓慧•袁子重黄石市马家嘴小学•雷瑾黄石市沿湖路小学•刘欢•杨新枝黄州中学•唐峰波江汉油田向阳小学•何立生江汉油田油建学校•杨卫东荆门市龙泉中学•倪平则•陈军荆门市沙洋县官当小学•谢爱武荆门市沙洋县后港小学•王清华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初中•周吉红荆门市职业中专•谢飞荆门市钟祥罗集一中•宋华•田晓春荆州市西门中学•王青松麻城市实验一小•林春红•余亮潜江市渔洋中学•廖兆明•廖晓梅•李太良•周忠松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1小学•尹丽•邓涛石首市新阳光职业中专学校•刘霞•杨万军松滋市新江口镇初级一中•岳继承通城县寄宿中学•卢石华武汉市武珞路中学•瞿继德武穴师范•范炳鑫•胡均保浠水实验小学•郭杰浠水一中•王小红•方宇咸宁市实验小学•张峻波孝感市高级中学•王波孝感市一中•李绪凡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伍敏兴山县外国语小学•王维宜昌市得胜街小学•简毅宜昌市第十四中学•王子华•徐红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彭丹江•汪伟宜昌市猇亭中学•高科超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中心完小•曹霭蓉宜昌市夷陵区职教中心•史桂莲英山县实验小学•王仿贤•吕迎光•郑再坤远安县实验小学•李念军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刘立贵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傅瑞年(共29个)宜昌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黄冈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黄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荆州市电化教育馆荆门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鄂州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十堰市教育技术中心潜江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天门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咸宁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随州市教育网络中心(市电教馆)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鄂州市第五中学汉川一中十堰东风教育集团51小学武汉市青山区武钢五小武汉市武昌实验寄宿小学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武汉小学英山县实验小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浠水师范附小黄石市第十六中学黄石市马家嘴小学黄州中学监利县玉沙小学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
会寻迹的机器人绿野仙踪-神奇的追踪小精灵教学设计创意来源:《绿野仙踪》讲述小姑娘桃乐茜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魔法师帮忙送她回家。
在去翡翠城的路上,桃乐结识了没有头脑的稻草人,缺少心脏的铁皮人和寻找勇气与胆量的狮子,她们决定结伴去翡翠城寻求魔术师的帮助,历尽艰辛,终于找到魔术师帮他们实现了愿望。
1、学情分析:新奇有趣的机器人对于小学这个年龄特点的孩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之前的课程中,对于机器人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比较容易上手。
2、情景创设:创设童话情境,在童话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于童话世界中,以解决问题开展探究实践,既能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计算思维:通过路线算法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循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逐步通过实时的思维导图的分析,完成机器人循迹行进的目标任务。
从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中渗透计算思维的推理方法,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的强烈兴趣。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在机器人小车上正确安装巡线传感器并学会检测巡线环境数据;②能够根据巡线环境数据,正确编写出机器人小车在巡线过程中交互的程序,学习运用思维导图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梳理。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手机、app在线学习、微视频、微信、二维码、思维导图等信息平台)进行学习;②搭建机器人学习的桥梁,探索机器人学习的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使用人工智能来模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②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乐于助人,团结协作,敢于创新。
教学重点:运用巡线传感器的特点,正确编写出机器人小车循迹过程中的交互程序。
;教学难点:理解遇路口转角改变行进方向的数路口程序应用。
教学准备:中鸣机器人小车及循迹传感器(小组一套)、场地地图、手机、联想平板、机器人快车编程软件、思维导图软件、主题学习网站、课件及视频资料。
课前学习部分:课前自学了机器人快车编程软件,巩固了编程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本节课进行循迹编程打下了基础。
实验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本次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竞技能力。
2. 活动内容2.1 预赛阶段在预赛阶段,学校将组织选拔参赛选手。
参赛选手将参与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知识测试,并根据成绩选拔出代表学校参加决赛的选手。
2.2 决赛阶段决赛阶段将进行多个比赛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编程挑战: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道编程题目,展示他们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
- 技术应用演示:参赛选手需准备一个技术应用的演示,展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网络安全竞赛: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检验他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应对能力。
3. 参赛规则3.1 参赛资格本次竞赛面向实验小学的全体学生,没有年级和班级限制。
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次预赛。
3.2 参赛报名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参赛报名表格,报名截止后将通知参赛选手参加预赛。
3.3 评分和奖项决赛的评分将根据各个比赛环节的表现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将提前公布。
根据最终评分结果,将评选出冠、亚、季军,并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4. 活动安排本次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活动的安排如下:- 预赛报名截止日期:xx年xx月xx日- 预赛日期:xx年xx月xx日- 决赛日期:xx年xx月xx日- 颁奖典礼:xx年xx月xx日5. 活动资源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将提供以下资源和支持:- 优秀教师组成的竞赛筹备和评审团队- 符合竞赛要求的竞赛题库和考题- 活动场地和设备支持6. 活动宣传学校将通过校园官方网站、校内广播、班级通讯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以确保广大学生的知晓和参与。
以上为实验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活动的方案,希望通过该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科技创新比赛方案第1篇科技创新比赛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激发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计划举办一场科技创新比赛,旨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热情,助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
二、比赛主题与范围1. 主题:本届科技创新比赛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未来”。
2. 范围:参赛项目涵盖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与环保、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三、参赛对象与条件1. 参赛对象: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
2. 参赛条件:(1)参赛选手须为我国公民,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2)参赛项目需符合比赛主题和范围,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3)参赛选手需保证参赛作品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4)参赛选手需按照比赛规定的时间和格式提交相关材料。
四、比赛流程与安排1. 报名与提交作品:(1)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2)报名方式: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报名;(3)提交作品: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项目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说明书、项目演示PPT等。
2. 初赛:(1)评审方式:采用网络评审,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2)评审标准: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3)初赛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3. 复赛:(1)参赛选手根据初赛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复赛;(2)复赛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参赛选手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展示和讲解;(3)复赛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4. 决赛:(1)决赛选手根据复赛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决赛;(2)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和专家提问的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3)决赛时间:XX年XX月XX日。
五、奖励与支持1. 奖励:(1)一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及一定数额的奖金;(2)二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及一定数额的奖金;(3)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及一定数额的奖金;(4)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1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主办单位编辑: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面向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
2020年8月3日,被确定为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2年,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正式落下帷幕,习水县第二小学两支学生队伍在ENJOYAI赛项(小学组)中喜获一等奖。
2022年8月,入选教育部拟确定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公示名单。
2024年小学科技节比赛方案一、比赛目的小学科技节比赛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比赛主题以“创新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媒介解决实际问题,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想法。
三、比赛内容1. 制作科技展板: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科技项目或发明,制作展板进行展示,并向评委和其他参赛者解释自己的项目内容和目的。
2. 创意科技制作: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实践,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个项目进行设计和制作:a) 机械制作:学生可以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机械装置,例如太阳能车、风车等。
b) 电子制作: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元件进行制作,例如简单的电路、报警器等。
c) 编程创作:学生可以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创作,例如制作一个简单的游戏、程序等。
3. 科技实验与研究: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研究项目,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个项目进行实验或研究:a) 生物科技:学生可以进行一项生物科技实验或研究,例如种植实验、动物观察等。
b) 化学科技:学生可以进行一项化学科技实验或研究,例如制作简单的化学反应、提取物质等。
c) 物理科技:学生可以进行一项物理科技实验或研究,例如制作简单的物理仪器、测量实验等。
四、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参赛,并进行初选,选择出学校的代表队伍。
2. 学校比赛阶段:学校组织内部比赛,评选出学校的代表队伍参加市级比赛。
3. 市级比赛阶段:市级教育局组织比赛,各个学校代表队伍进行比赛,并评选出优胜者,晋级省级比赛。
4. 省级比赛阶段:省级教育局组织比赛,各个市级代表队伍进行比赛,并评选出优胜者,晋级全国比赛。
5. 全国比赛阶段:全国教育局组织比赛,各个省级代表队伍进行比赛,并评选出优胜者,颁发奖项。
五、比赛评分标准1. 科技展板评分:对科技展板的内容、创意、展示方式等进行评分。
2. 创意科技制作评分:对创意科技制作的创意、功能性、制作过程等进行评分。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将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培养科学思维。
3.选拔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为参加更高级别竞赛选拔人才。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教育。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至11月四、活动对象全校中小学生(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五、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意设计等方面。
3.科技实验视频:要求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科技制作展示:要求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能够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流程1.宣传发动阶段(10月):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
2.作品提交阶段(10月):学生根据活动内容要求,提交科技创新项目、科技论文、科技实验视频和科技制作展示等作品。
3.作品评审阶段(10月):组织专家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获奖作品。
4.获奖作品展示阶段(11月):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七、评选标准1.科技创新项目:要求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科技实验视频:要求实验过程清晰,实验结果准确,能够体现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科技制作展示:要求作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奖励措施1.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2.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3.活动优秀组织奖:对活动组织有力的班级或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
智慧体育竞技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
2.参赛人数:2人/队伍。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主题科技创新、运动竞技。
三、竞赛流程1.报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通过“NOC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报名,报名成功的选手具备参赛资格。
2.选拔赛:依据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方式,组织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产生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
3.全国决赛:入围选手现场确定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环境(一)编程系统:能够完成竞赛的编程软件。
(二)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带竞赛用笔记本电脑或iPad,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或iPad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三)禁带设备:U盘、光盘、无线路由器、手机、相机、遥控器等存储和通信设备。
(四)竞赛场地小学低年级组场地示意图小学高年级组场地示意图1.场地尺寸为长203cm×宽150cm(±1%),场地材质为写真纸,可能存在轻微起伏或皱褶。
2.场地包含椭圆形田径跑道(黑色轨迹线宽度为1cm)、正方形篮球竞技区、长方形黑白格投篮区、正方形足球竞技区、长方形黑白格点球区及圆角矩形闭幕式表演区。
五、竞赛器材1.每支队伍2台机器人。
2.机器人尺寸不超过长18cm×宽18cm,高度不限,启动后可自行伸展,重量≤600g。
3.现场编程开始前,机器人控制器内不得有任何程序。
4.机器人结构设计鼓励使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创意结构件。
六、竞赛任务(一)任务概述小学低年级组:首先,机器人1号完成田径跑道竞技任务,然后,机器人1号由终点、机器人2号由起点同时出发,分别完成篮球竞技任务、足球竞技任务,最后,两台机器人完成闭幕式表演任务后静止。
小学高年级组:首先,机器人1号、2号协作完成田径跑道竞技任务,然后,机器人1号由接力点、机器人2号由终点同时出发,分别完成篮球竞技任务、足球竞技任务,最后,两台机器人完成闭幕式表演任务后静止。
2024年小学生电子技术竞赛活动方案活动名称:2024年小学生电子技术竞赛活动主题:创意、智能、未来活动时间:2024年7月1日-7月3日活动地点:XX市小学活动目标:1. 提高小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激发小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积极参与到科技教育中。
3. 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挖掘和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天赋的小学生,为有志从事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活动内容:1. 初赛选拨活动a. 网络初赛:参赛选手通过线上平台参与电子技术测评,筛选出进入复赛的选手。
b. 局域赛区选拔:按照赛区划分,各赛区组织相应的选拔赛,筛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2. 复赛和决赛活动a. 智能电子制作:参赛选手根据规定的题目,使用电子技术进行智能电子制作,如智能小车、智能农场、智能家居等。
b. 电子技术应用创新赛:参赛选手自主创意设计电子产品或解决方案,展示电子技术在生活、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c. 电子技术知识竞赛:参赛选手进行电子技术知识考核,包括电子器件、电路原理、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d. 电子技术团队挑战赛: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一系列电子技术挑战任务,考验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电子创客展示和互动交流活动a. 参赛选手展示智能电子制作和创新应用的成果。
b. 邀请专业人士和企业代表进行评委点评和交流分享。
c. 组织电子技术workshop,让参赛学生和观众亲身体验电子技术创新的乐趣。
d. 设立互动交流区,参赛选手和观众可以交流互动、切磋技艺。
4. 颁奖典礼和总结会议a.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对参赛选手进行表彰。
b. 组织总结会议,总结活动经验,分享参赛选手的学习和成长。
活动宣传:1. 建立官方活动网站,发布关于活动内容、规则和报名的信息。
2. 利用学校官方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
3. 设立宣传摊位,派发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
校园信息技术比赛活动策划与规则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特举办此次校园信息技术比赛。
二、活动目的1、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编程、多媒体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发现和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储备人才。
4、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报名时间:具体日期2、比赛时间:具体日期3、比赛地点: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五、比赛项目1、编程设计比赛要求学生使用指定的编程语言(如 Python、C++等),完成特定的任务或解决给定的问题。
考察学生的算法设计、逻辑思维和代码实现能力。
2、多媒体作品制作比赛包括电子海报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
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或自行选题,运用相关软件(如 Adobe Photoshop、Premiere 等)进行创作。
3、网络应用与安全比赛考查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分配等。
要求学生完成网络配置、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任务,并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案例分析。
六、比赛规则1、报名规则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团队人数不超过X人)的形式报名参赛。
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至指定的报名邮箱或地点。
2、比赛流程初赛:各比赛项目分别进行初赛,通过线上答题或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筛选。
复赛:初赛晋级的选手或团队参加复赛,进行现场操作和展示。
决赛:复赛晋级的选手或团队参加决赛,进行更为复杂和综合的任务挑战,并进行现场答辩。
3、作品要求原创性:参赛作品必须为学生本人或团队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完整性:作品应具备完整的功能或表达清晰的主题。
规范性:编程代码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规范性,多媒体作品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审美要求。
原创未来编程一、参赛范围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环境1.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创作和挑战。
2.网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网环境下进行,速率不低于20Mbps。
3.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80.0版本以上)。
4.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i5处理器,内存4GB,Windows7或10操作系统版本。
5.监考设备:摄像头、麦克风、智能手机。
三、竞赛流程(一)报名选手须登录NOC大赛官进行报名,具体报名起止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二)初赛报名成功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
(三)复赛晋级复赛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
(四)全国决赛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需在官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确定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内容(一)编程语言小学低年级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编程语言或Python语言二选一;初中组、高中组仅限使用Python语言。
(二)初赛1.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完成限时答题。
2.题型、题量:包含编程知识、逻辑推理、计算思维、计算机素养等客观题。
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各30道单选题,小学高年级组(Python)、初中组、高中组各40道题(其中单选题25道,多选题5道,判断题10道)。
3.时长、分值: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小学高年级组(Python)、初中组、高中组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
4.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若成绩相同,用时少者排名靠前。
附件2:第三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学生获奖作品、优秀辅导教师获奖名单一、学生获奖作品名单(共162件)鼓励奖(略)二、优秀辅导教师奖获奖名单(共44人)襄樊市保康县教师进修学校•马一峰鄂州市吴都小学•朱静屏谷城二中•黄立策广水市应办中心中学•卢宏玉洪湖市龙口镇中心学校•叶冬生荆州市监利县玉沙小学•聂建军•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谢飞黄石马家嘴小学•罗国华黄石马家嘴小学•卫才友黄石十六中•王恒、袁子重黄石市龚家巷小学•郭长忠、胡竞雄黄石市中山小学•董曼莉黄州中学•唐峰波荆州市监利县实验初级中学•刘洁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周集小学•刘生强荆门市东宝区漳河中学•肖鹏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小学•孙昌辉荆门市职教集团•李亚妮罗田县小学•朱磊麻城市白果小学•朱涛襄樊市南漳县实验小学•黎升荆门市沙洋县草场小学•李华林荆门市沙洋县洪岭小学•郑琼十堰东风教育分局第九中学•连晓萍十堰东风教育分局铁路学校•余任刚松滋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潘爱华随州二中•张睿随州市曾都区安居中学•张飞天门市实验小学•杨艳平宜昌市西陵区滨江小学•王小玲仙桃实验小学•刘少江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小•聂春梅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代红群宜昌市夷陵区职教中心•陈天兵应城市一中•张仁义、石文超、张胜、熊贵年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刘立贵枝江市马店中学•李唤娥钟祥市旧口高中•徐洁琼钟祥市实验小学•刘道华第三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活动)“网络竞赛项目”获奖人员及优秀辅导教师获奖名单一、获奖学生名单一等奖(15名)二等奖(29名)二、优秀辅导教师获奖名单(共6名)江汉油田油建学校•肖昆林黄石市第十六中学•陈晓清黄州中学•张国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黎裕华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刘大勇。
2024校园科技大赛策划与评分标准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校园科技大赛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特举办本次 2024 校园科技大赛。
二、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提供一个展示学生科技成果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储备人才。
三、活动主题创新引领未来,科技点亮校园四、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五、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具体活动地点六、活动安排(一)前期宣传1、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食堂等地张贴和发放。
2、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和相关信息。
3、组织班级宣讲会,向学生详细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参赛要求等。
(二)报名方式1、线上报名:在学校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指定链接填写报名信息。
2、线下报名:在教学楼具体位置领取报名表格,填写后提交至指定地点。
(三)比赛项目设置1、科技创新作品类(1)科技发明制作: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发明创造。
(2)科学研究论文:针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2、科技创意类(1)创意设计方案:如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
(2)科技应用方案:针对某一实际问题提出的科技应用解决方案。
(四)比赛流程1、初赛(1)参赛团队或个人提交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创新点、实施方案等。
(2)评委对申报书进行评审,筛选出优秀项目进入复赛。
2、复赛(1)入围复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项目展示和答辩。
(2)评委根据展示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评选出晋级决赛的项目。
3、决赛(1)晋级决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最终展示和答辩。
(2)评委综合评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第十二届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竞赛方案
一、参赛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五、六、七、八、高一年级,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学生要求参加超出竞赛对象控制范围的竞赛项目,须本人申请,家长签字,校长审核,学校用印,报市、区教育部门备案。
二、项目设置
竞赛分为“创新实践作品类项目”和“创新应用能力竞赛(竞技类)项目”二大类别。
“创新实践作品类”项目将综合“电脑制作活动”和“NOC活动”的部分项目而统一组织。
“创新应用能力竞赛”项目包括网络中文、网络英语、应用数学、综合实践能力、智能机器人竞赛、信息学程序设计等。
1. “电脑制作活动”项目
小学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电脑动画(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网页设计制作、微博英语创作;
初中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电脑动画(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网页设计制作、手机动漫创作(主题内容为:我心中的老师、我和“校讯通”)、微博英语创作;
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包括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项动画作品)、网页设计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手机动漫创作(主题内容为:我心中的老师、我和“校讯通”)。
机器人赛项: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篮球竞赛,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
2、“NOC活动”项目
按照小学、初中、高中,项目包括:
(1)作品类项目:漫画创作、动画制作、视频创作
(2)网络学习类项目:网络中文,应用数学,网络英语、综合实践能力
(3)虚拟机器人项目:机器人场地越野、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智能机器人竞赛(环保主题)、虚拟机器人搜救,虚拟机器人灭火
三、相关要求
(一)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
鼓励广大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选用恰当的制作工具及技巧,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审美表达,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赛作品资格审定
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作品内容不能包含亵渎、低俗的语言或激发对个人、种族或团体仇恨的申明;
严格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否则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在“竞赛网”平台上曝光,通知市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
对包含电脑病毒的作品、不完整和无法正常观看的作品将直接取消其参评资格;
已正式出版的作品(产品)、已在有关网站或媒体上刊登的作品、已在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但不限于: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活动中获得一、二等以上奖项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所有作品必须按照指南要求提供源文件,否则取消作品参评资格。
(三)作品制作要求
中小学生应独立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
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完成作品制作;
作品中不能以作品以外的任何网站或网页内容的链接方式作为本作品的内容;
网页作品或网页形式的电子报刊作品的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通用的小写英文字母命名规则。
电脑制作活动小学组、初中组每件作品主要作者不超过2人,高中组每件作品限报1名作者;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NOC活动作者人数详见项目说明;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四)“创新应用能力竞赛”项目的要求
网络学习竞赛(网络中文、网络英语、应用数学)为在线测试,学生参赛时必须独立上网完成试题,教师不得在学生在线答卷期间做除答卷方式以外的任何指导。
网络竞赛、机器人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的相关细则详见武汉教育信息网公告栏,竞赛时间为5月、6月、10月。
四、参赛细则
1.报名方式
比赛分为“创新实践作品类项目”和“创新应用能力竞赛(竞技类)项目”二大类别:参赛作品通过区级选拔,推荐优秀作品上报市活动组委会;网络学习类项目、虚拟机器人项目、程序设计项目由各区提供参赛选手名单,根据市活动组委会安排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竞赛。
2.报送时间
⑴“创新实践作品类项目”报送时间
①电脑制作报送时间:2014年3月25日前,以各区为单位统一上报作品、名单以及参评费。
其中电脑制作活动“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以我和‘校讯通’为主题内容的手机动漫创作”作品,参赛学生根据全国活动组委会确定的时间,通过“电脑活动”(http://)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参赛作品。
②NOC活动报送时间:2014年4月25日前,以各区为单位统一上报作品、名单以及参评费。
⑵“创新应用能力竞赛(竞技类)项目”
2014年5月17日前,以区为单位上报“创新应用能力竞赛(竞技类)项目”参赛名单和参评作品,同时上交参评费。
3.报送内容
上报作品时须一并提供电子文档和文字材料,详细要求和内容如下:
(1)电子文档材料(以光盘形式上报,一式两份)
①各区学生复赛作品清单(包括“创新应用能力竞赛项目”参赛名单)(附表1)
②参评作品文件夹
第一级文件夹:分为“2014某区电脑制作”、“2014某区NOC活动”;
第二级文件夹:“2014某区电脑制作”二级文件夹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文件夹;“2014某区NOC活动”二级文件夹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文件夹;
第三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参评项目名称,如果缺少某项内容,就不建立这项的文件夹。
第四级文件夹:本类作品,每个作品一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学校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中间的分隔符号是英文半角的减号);
第五级文件夹内容为“作品、源文件、资料”三个文件夹,其中“作品”文件夹中的作品文件必须确保能够运行,“源文件”文件夹放作品源文件(注:所有作品必须同时附源文件),“资料”文件夹放学生参赛登记表、说明PPT、作者照片等等。
(2)文字材料(以邮寄或送交形式上报)
①各区学生复赛作品清单(包括“创新应用能力竞赛项目”参赛名单)(附表1);
③有作者本人亲笔签名和推荐单位盖章的“学生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2),登记表中须提供作者照片,建议将电子照片嵌入电子文档后打印。
4.作品技术测试及评审
2012年5月初对各市、州上报的作品进行技术测试,内容包括提交文档是否齐全、身份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
2014年6月中旬,由市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并公布入围全省现场决赛的选手名单。
5.项目形态界定
详见“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及“全国NOC学生竞赛活动文件夹”(附件一、附件二)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八日
附表2:
(以上由组委会填写)
我(们)同意活动组委会合理使用我(们)的作品,并将我(们)的作品整理、编辑、加工、制作成《优秀作品集锦》。
*注:未满16周岁中小学生,按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填写。
作者签名(不得打印或代签):
年月日
(背面仅作品类项目填写):
注:此表请加盖公章,并与作品同时上报市活动组委会(包括电子版和纸质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