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平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填空题1、“P或者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 p,q 。
2、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形式性质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3、(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再进行概括。
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在属种概念之间两特征存在着(反变)关系。
这个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5、实质定义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
6、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按质不同,分为(肯定)和(否定);按照量的不同,•可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
性质判断的六种形式可用符号分别表示为(SAP)、(SEP)、(SIP)、(SOP)、(SaP)、(SeP)。
7、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I取值为假时,•O必(真)•;•O取值为真时,•I(可真可假)。
差等关系之间,上位判断(真),则下位判断必真;下位判断假,则上位判断(假)。
8、运用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SAP可换位为(PIS)•,•SEP应换质为(SA),对SOP先换质,再换位应得(IS)。
二、单项选择题1、诉讼法是从司法程序方面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而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
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这段文字对“诉讼法”的概念是如何说明的?( 2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③仅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公民”这个概念属于…………………………( 3 )①单独概念②负概念③集合概念④非集合概念3、“工业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有…………………………( 3 )①全同关系②真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4、“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此定义的错误在于………………………………( 1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5、违法行为分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电大一体化平台-2024年春季学期法理学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温馨提示:本文档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一、单选题(共5题,共30分)1、《宪法》第六条确认了我国所有制结构,其所确认和保护社会主义的是我国的()。
A : 基本政治制度B : 基本文化制度C : 基本分配制度D : 基本经济制度参考答案是:D2、外在调整则是通过外部压力包括()、纪律、法律等措施使人们遵守一定社会规范的过程。
A : 道德B : 嘲笑C : 流言蜚语D : 批评参考答案是:A3、民法中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
A : 二十年B : 一年C : 两年D : 三年参考答案是:D4、寻求()、法治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明确方向。
A : 民主B : 秩序C : 效益D : 效率参考答案是:A5、()仍然是社会主义法的必要标志。
A : 国家强制力B : 社会强制力C : 集体强制力D : 组织强制力参考答案是:A二、多选题(共5题,共40分)1、法律调整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A : 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B : 产生法律关系阶段C :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的阶段D : 法的适用阶段参考答案是:A B C D2、中国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有()。
A : 法治通过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促进和谐B :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基本要求之一C : 法治通过推进民主理念而促进社会和谐D : 法治通过促进人权保障和激发社会活力而促进社会和谐参考答案是:A B C D3、根据社会调整是否以普遍适用的规则为依据,社会调整可分为()。
A : 正式调整B : 个别性调整C : 非正式调整D : 规范性调整参考答案是:B D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进程的特点()。
A : 以大规模立法为龙头推进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改革B : 法制改革呈现渐进性特点C : 法制发展呈现种种不平衡的态势D : 法制建设中的重大难题有待继续“攻关”参考答案是:A B C D5、我们要通过法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其中,()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答案:D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答案:B
3.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不包括()。
A.自觉承担责任
B.尊重人格平等
C.文明相亲相爱
D.不与他人交往
答案:D
4.关于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下列说法有失偏颇的是()。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财务点滴独立
D.文明相亲相爱
答案:C
5.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A.原始社会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奴隶制法律
D.资本主义法律
答案:C
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的内容。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政治理想。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6090200067 姓名许东存课程代码110009课程名称实用法律基础评阅教师第 3 次平时作业共 5 次平时作业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法定化,犯罪和刑法必须事先有法律作出明文规定;2,实体化,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做出实体性的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用清晰的文字表达确切的意思,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
2、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有什么特征?答:根据《刑法》第15条的规定,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有认识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1,有认识的过失;2,行为人预见到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3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论述题(每题60分,共60分)目前我国刑法是55个死刑罪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一)、(二)的规定,具体死刑罪名台下一、刑法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中设置了7种死罪:(1)背叛国家罪;(2)分裂国家罪;(3)下装叛乱罪;(4)投敌叛变罪;(5)间谍罪;(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7)资敌罪。
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设置了14种死罪:(1)放火罪;(2)决水罪;(3)爆炸罪;(4)投放危险物质罪;(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破坏交通工具罪;(7)破坏交通设施罪;(8)破坏电力设备罪;(9)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10)劫持航空器罪;(1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12)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13)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三、刑法分则第三单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设置了7种死罪:(1)生产、销售假药罪;(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走私武器弹药罪;(4)走私核材料罪;(5)走私假币罪;(6)伪造货币罪;(7)集资诈骗罪。
21春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2018 年 3 月 11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国家机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C.监察委员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C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是()。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司法公正
答案:D
4.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体现了正确的择业观中()的要求。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B.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D.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答案:A
5.()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遵守
D.法律制定
答案:D。
《法律文化理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仅供参考注:1.大部分题目已标明具体页面的具体位置,请到教材中抄答案就行。
2.选择题虽然还没给答案但很重要,考试分值比例不小,需要重视。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一问答题1.法律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答:法律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法学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之中。
法律文化论体现作为隐性的法律意识形态之中,也体现在作为显性的法律秩序结构之中。
法律文化既是历史文化的遗留,也是现实的人类创造。
过去人们创造了法律文化,今天人们仍在发展着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上一种集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观念与制度在内的宏观整体性文化。
意义:对法律文化概念进行研究,不仅仅是法律文化基本理论的研究需要,而且是所有的法律文化研究所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2.简述法律文化研究的方向。
【答案参考:P33,最后一段第三行开始,每小点的第一句话。
】我国法律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便沿着大致五个方向展开:(1)(2)(3)(4)(5)论述题阐述一下美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基本理解。
结合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理解,试阐述中美两国法律文化的不同。
答:美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基本理解:(1)(2)(3)【参考P45,第三段,第二行开始】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理解:虽然每位学者关于法律文化概念的理解在内容概括、文字表述、范围界定上都有差异,但大体上我们可以将他们归为以下三类:【以下参考P65,第二段第五行】《法律文化》平时作业(2)一、判断题1.《法律的文化解释》是由梁治平先生的著作。
(对)2.梁治平先生认为法律文化是具有对象化的实体内容的,不仅限于研究立场和方法。
(错)3.严景耀先生认为:对于犯罪的理解只能从产生犯罪的文化传统来考虑才能得到解释。
(对)4.由“习惯调整文化”到“习惯法调整文化”再到“法律调整文化”,是人类法律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三步曲”。
(对)5.法律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
(错)6.一般认为法律文化有两大结构: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法律文化的表层结构。
《犯罪学》平时作业一(导论)一、选择题1、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是:(AC)A、系统论B、整体论C、因果论D环境论2、犯罪学研究的两种具体方法主要是:(AC)A、思辨方法B、调查方法C、实证方法D、演绎方法3、下列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贝卡利亚B、边沁C、菲利D、费尔巴哈4、下列属于社会化过程理论的分支的有:(ABCD)A、社会学习理论B、社会控制理论C、标签理论D、整合理论5、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二、简答题1、简述犯罪学的特性。
答:犯罪学的特性是指它与相关学科比较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性状。
对于犯罪学的特性,可以从逻辑起点、价值是基础和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
第三,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有的独特位置。
2、简述古典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的思想。
答:1、法律控制论。
2、心理强制论。
3、报应刑论。
3、简述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答:菲利,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派犯罪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菲利一方在继承了龙勃罗梭的理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认为犯罪与人的生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所发展,认为不能仅仅用生理因素去解释犯罪,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三因素说。
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4、简述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答:第一,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第三,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四,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三、论述题1、试述犯罪学的功能。
答:犯罪学有三大功能:(一)认识功能——认识犯罪规律。
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对策的设计,都有赖于对犯罪现象的正确认识。
所谓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关键是认识犯罪规律,犯罪规律有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之分。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学校:学号:姓名:班级:《法律文化》平时作业(一)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最初主要形成于部族之间的征战。
()2.西方古代法(古希腊与古罗马法)是阶级矛盾冲突的产物。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大体处于形成前的萌芽状态。
()4.上古三代的法律分别统称为禹刑、汤刑和九刑。
汤刑是夏朝法律的统称,禹刑是商朝法律的统称,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
()5.夏朝的肉刑,到商汤时经过加工,已演变成完整的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
()6.部族征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藉以形成的特殊途径,也是古代司法官和司法机构产生的重要渊源。
()7.在古代中国,上古时期,法和刑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法即刑,刑即法。
()8.在古代西方社会认为,一个社会,法律越多意味着问题越多,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法律或法律设而不用,达到“无讼”的境界。
()9.中国古代法中的“刑”具有不容置疑的军事独裁性和专制性,缺乏古希腊与古罗马法上那种城邦公民范围内的民主性和妥协上的平等性。
()10.古希腊文明在空间和时间上太广阔和多样,但是仍然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
()11.一般认为,希腊雅典城邦德古拉立法标志着成文法在雅典历史中的出现。
()12.一般认为,雅典城邦提修斯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立法的完成。
()13.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最后形成。
()1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典的诞生,也意味着罗马早期法律形成的历程已告结束。
()15.中国古代法的法律可以说是血缘组织分化的产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国史前时期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最初形式主要表现为()。
A.死刑B.肉刑C.流放之刑D.财产刑2.梭伦变法将雅典公民分为()。
A.富农B.骑士C.中农D.贫农3.西方法律文化在最初形成阶段具有()等属性。
A.封闭性B.开放性C.社会性D.平等性4.下列关于古希腊雅典和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2年秋季学期中国法制史第4次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6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工农民主政权的宪法大纲是()制定的。
A.1925年
B.1927年
C.1929年
D.1931年
正确答案:D
2.太平天国时期平等平均的土地分配原则出现于()。
A.《十款天条》
B.《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条规》
D.《太平刑律》
正确答案:B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采取的政体是()。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制
D.立宪制
正确答案:B
4.《大清现行刑律》于()年颁布施行。
A.1910
B.1911
C.1912
D.1913
正确答案:A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新刑律》
C.《刑法》
D.《新民主主义刑法》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6.太平天国期间曾先后提出了两个基本纲领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条规》
D.《十款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