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除杂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10.42 KB
- 文档页数:6
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试剂可以用来除去铜中的铁杂质?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稀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2.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A. 氯化钡溶液B. 碳酸钠溶液C. 硝酸银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3.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 通过石灰水B.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通过浓硫酸答案:C二、填空题4. 在实验室中,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答案:结晶5. 为了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可以加入______,然后过滤。
答案:稀盐酸三、简答题6. 描述如何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少量的碳酸钠。
答案:首先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使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然后通过过滤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7. 说明如何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铜中的锌。
答案:将粗铜与稀硫酸反应,锌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而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H2↑。
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未反应的铜,从而得到纯净的铜。
四、实验题8. 实验中,你得到了含有少量铁粉的铜粉样品。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答案:将铜粉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铁粉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不会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Fe + 2HCl→ FeCl2 + H2↑。
待反应完成后,通过过滤分离出铜粉,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铜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及除杂1.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D.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B[A.加入稀盐酸,两种盐均能反应,NaHCO3被消耗且引入了Cl-,达不到除杂目的,A项不合理;B.通入过量的CO2,CO2能与H2O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把Na2CO3除去的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B项合理;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NaOH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NaHCO3被消耗且达不到除杂目的,C项不合理;D.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能与NaHCO3反应,NaHCO3被消耗且会引入新的杂质,D项不合理。
] 2.(2021·山东兖州高一检测)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C[有关反应为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A错误;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B错误;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C正确;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Na2CO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产生,D错误。
]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把等质量的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D [A 项,加热时只有NaHCO 3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产生的CO 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来鉴别;B 项,NaHCO 3溶液与CaCl 2溶液不反应,而Na 2CO 3溶液与CaCl 2溶液反应生成CaCO 3沉淀,故可用来鉴别;C 项,NaH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比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快,故可用来鉴别;D 项,Ca(OH)2溶液与Na 2CO 3、NaHCO 3溶液均能反应生成CaCO 3沉淀,故不能用来鉴别。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选项说法错误;B、KClO3与MnO2混合加热能分解放出氧气除去氯酸钾,但是又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干后能除去水分和氯化氢,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D、铁能与硫酸反应被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得不到纯净的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分析】 【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最新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经典例题经典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下列设计的除杂方案(括号内为杂质)都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粉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正确;B、镁粉和铝粉均和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D、铁粉和氧化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C.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钙溶液) D.CO2中混有CO(点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磁铁吸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B、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中(括号里为杂质),正确的是()A.CO2(CO):点燃B.CO2(HCl):NaOH溶液C.NaCl(Na2CO3):H2SO4D.N2(O2):通过灼热的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是无法除去一氧化碳的,因为混合气体中没有氧气来支持燃烧,A不正确;B、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用NaOH溶液来吸收,虽然能把氯化氢气体除去,但也把二氧化碳除去了,B不正确;C、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滴加适量的H2SO4,碳酸钠与硫酸反应,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又引进了新的物质硫酸钠,C不正确;D、除去N2中少量O2,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除去了氧气,剩余氮气,D正确。
高一化学除杂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分离下列混合物时,应选择的除杂方法是:
A.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B. 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钠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D. 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
答案:A
2.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稀硝酸
D. 稀氢氧化钠
答案:A
二、填空题
1.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应加入过量的______,再过滤。
答案:氢氧化钙
2.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应加入过量的______,再过滤。
答案:稀硫酸
三、实验题
1. 实验室中,要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如何操作?
答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通过过滤除去泥沙,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 实验室中,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应如何操作?
答案:通过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一氧化碳。
四、计算题
1. 某溶液中含有杂质氯化钙,已知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为0.1mol/L,求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0.1mol/L的碳酸钠溶液来完全沉淀溶液中的钙离子?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Ca^{2+} + CO_{3}^{2-} → CaCO_{3}↓,可以计算出需要的碳酸钠溶液体积为0.1L。
五、简答题
1. 在实验室中,如何除去乙醇中的水?
答案:可以通过加入生石灰(CaO)并加热,生石灰会吸收水分,从而将乙醇中的水除去。
2. 描述一种除去铁粉中铜粉的方法。
答案:可以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铁粉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盐,而铜粉不与酸反应,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铜粉。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均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Ba(NO3)2能与过量K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铜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再用浓硫酸干燥,虽然能把氯化氢气体除去,但二氧化碳气体也被氢氧化钠吸收了,A不正确;B、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把碳酸氢钠除去了,B 不正确;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稀盐酸,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O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把过量的碳酸钙固体过滤除去,得到氯化钙溶液,C正确;D、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然后把沉淀过滤,虽然除去了硫酸铜,但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D不正确。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把气体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既能吸收氯化氢气体,也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A不正确;B、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又生成了硫酸钠,引进新的杂质,B 不正确;C、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加过量氧化铜粉末,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从而除去了硫酸,过量的氧化铜用过滤除去,C正确;D、除去铁粉中的锌粉,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铁和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都排在铜的前面,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所以最后得到固体只有铜,D 不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化学方法给混合物除去杂质时,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选择物质方法,就是要把杂质转化为与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N2中混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除去氮气中混有少量的氧气,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
A正确;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除去杂质,反而主要物质被消耗了。
B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可以根据溶液的温度比较,进行鉴别。
C正确;D、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加入的硝酸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化学)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20篇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 .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用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A.Na2cO3溶液B.H?SC\溶液C.HCI溶液D.Ca(OH)?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Na《C)3溶液和NaOH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故A错;B、H?SO4溶液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故B错;C、HCI溶液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故C正确:D、Ca(OH):溶液和NaOH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故D错;故选:Co【点睛】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杂质,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杂质容易分离。
2A.AB•BC.CDeD【答案】B【解析】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的原有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D、酚配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
A.AB•BC.CDe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除杂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1)生成沉淀法2+离子例如N&CI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OH溶液,使Mg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0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MCh,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042_,可加入适的稀H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溶液里含有少量FeCb杂质,可通入适量的凶气将FeC.氧化为FeCI3O若在Fe*溶液里含有少量FeCI 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gCOs固体中含有少量NaHQ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HC命解生成NaQOs,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pg液中混有少量N^CC^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02>使Na2CO3转化为NaHCQ(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Fe?。
里混有少量的A.Q杂质,可利用A.Q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20H溶液,使其中AI 2。
转化为可溶性NaAIO2, 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zQL物质的鉴别1 •常见气体的检验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呜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Q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l2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Q、NO?也能使湿润的碘化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1)H(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钻玻片)o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3)Ba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 能与Ne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Q溶液。
例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 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NaC03溶液⑤加过量 BaCl2溶液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例 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KOH和Al2(SO4)3 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例题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例题4.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 )A.Ag+、Cu2+、Ba2+ B.Ag+、Ba2+、Al3+C.Ag+、Al3+、Ca2+ D.Al3+、Mg2+、K+例题5.不用其它试剂, 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瓶溶液()①NaOH、NaCl、AgNO3、NH3·H2O ②NaCl、MgCl2、Al2(SO4)3、NH4ClA.只有①组可以 B.只有②组可以 C.两组均可以 D.两组均不可以例题6.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例题7.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SO4,H2SO4,AlCl3,BaCl2 B.HCl,NaOH,K2SO4,NaHSO4C.Na2AlO2,KHCO3,NaCl,NaHSO4 D.NaOH,FeCl3,MgCl2,K2SO4例题8.只需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 )A.HCl、Na2CO3、NaHCO3(三种溶液) B.BaCl2、BaSO4、Ba(OH)2(三种固体)C.CuSO4、CaCO3、AgCl (三种固体) D.C2H5OH、C6H6、CCl4 (三种液体)例题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NaCl、Na2CO3、NaI、AgNO3 B.HCl、Na2CO3、新制氯水、NaIC.Na2S、HCl、FeCl3、NaCl D.AlCl3、BaCl2、Na2CO3、H2SO4例题10.下列各组混合物质,用括号中注明的分离方法分离不正确的是()A.苯酚浊液(过滤) B.苯与溴水(萃取并分液) C.碘和砂的混合物(升华) D.氮气和氧气(液化蒸馏)例题11.甲、乙、丙、丁分别是HCl、Na2CO3、Ca(OH)2、AgN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为:①甲与乙或丙混合都产生沉淀,②丙与乙或丁混合也产生沉淀,③丁与乙混合产生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溶液分别是:甲,乙,丙,丁。
(2)写出有关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甲与乙:。
甲与丙:。
丙与乙:。
丙与丁:。
丁与乙:。
甲与丁:。
例题12.分别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1)(NH4)SO4、NaCl与CH3COONa的溶液。
(2)Al2(SO4)3、MgSO4、FeSO4、Fe2(SO4)3、CuSO4与Na2SO4的溶液。
(3)Na2SiO3、Na2S、Na2CO3、Na2SO3、Na2S2O3、NaCl的溶液。
(4)Na2SO4、NH4Cl、NaCl、(NH4)2SO4的溶液。
(5) Al2(SO4)3、H2SO4、Ba(OH)2、CaCl2的溶液。
(6)HCOOH、CH3COOH、C2H5OH、葡萄糖的溶液。
习题:1.某无色溶液可能由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往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组合判断中正确的是()(1)肯定有BaCl2;(2)肯定有MgCl2;(3)肯定有NaHCO3;(4)肯定有Na2CO3或NaHCO3;(5)肯定没有MgCl2。
A.(1)、(2)、(3) B.(1)、(3) C.(2)、(4) D.(1)、(3)、(5)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1)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2)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3)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4)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3.除去下列(a)—(d)中的杂质,可以用的同一方法是 ( )(a)乙烯中的少量SO2和CO2 (b)乙炔中的少量H2S(c)通过苯硝化反应制得的呈红棕色的硝基苯 (d)通过苯的溴代反应制得的呈红棕色的溴苯 A.萃取 B.用酸洗 C.分馏 D.用NaOH溶液洗4.有100 mL混合气体,可能由NH3、HCl、CO2、NO组成,将此气体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减少30 mL,再通过固体Na2O2后,气体体积又减少15 mL,最后通过水后,变为45 mL(同温同压,水蒸汽体积不计),则原混合气体中各成份的体积之比:VVVVNHHClcoNO()()()()32:::正确的是 ( )A.3∶0∶1∶6 B.0∶6∶3∶1 C.6∶0∶3∶11 D.3∶2∶1∶4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Cl、HCl、NaAlO2、NaHCO3 B.Na2SO4、KNO3、(NH4)2SO4、BaCl2 C.FeCl3、Na2CO3、KCl、HNO3 D.AgNO3、NaCl、Na3PO4、NaI6.能证明一种无色液体是纯净的水的方法是()A.测知该液体的pH值为7 B.测知该液体的密度为1g/cm3C.该液体与Na反应产生H2,与Na2O2反应产生O2D.在压强为1.01×105Pa时,该液体的沸点为373K7.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面两组离子中的几种:阳离子组:Cu2+、Ba2+、Mg2+、H+;阴离子组:Cl—、OH—、NO3—、CO32—;已知该溶液能和铝粉反应放出氢气,如果确定该溶液中含有Mg2+,试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可能含有离子,一定没有离子。
8.某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K+、OH—、SO42—、Cl—、CO32—等离子,为了进一步确定,进行如下实验:取污水仔细观察。
呈无色透明的均一状态。
取污水少许,滴入稀硫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经测试,该污水PH>7。
由此推断,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肯定不含的离子是。
9.常温下一混合气,可能由H2、O2、N2、Ar、Cl2、NO、HCl、NH3、CO2等气体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160mL进行以下实验:(1)混合气通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少15mL;(2)剩余气体在通过足量Na2O2颗粒充分反应后体积又减少30mL;(3)点燃剩余气体后再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75mL;(4)剩余气体再通过灼热铜网后,恢复到原状况,体积又减少10mL,余气体30mL;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气体无颜色变化。
推断:(1)肯定有的气体及其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气体及其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肯定没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一瓶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I-、Cl-、NO3-、C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该溶液可使pH值试纸呈现红色;(2)取溶液少量加新制氯水及CCl4振荡,可见CCl4层呈现紫色;(3)取溶液少量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HNO3后沉淀不溶解;(4)取实验(3)之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HNO3后沉淀不溶解;(5)取原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后又逐渐消失,将此溶液加热,有无色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1)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2)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3)___________。
11.有一种废液中含有K+、Cu2+、Zn2+、NO3_、Br-离子,进行下列处理使离子分离并制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金属铜、皓矾和硝酸钾晶体。
写出①~⑦各步实验时所进行的操作(所加的试剂、分离的方法等)12.有A、B、C、D、E、F 6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HCl、AlCl3、Na2SO3、AgNO3、和NaAlO2。
用这6种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为:①将C滴入A后,有白色沉淀产生②将B滴入C后,也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将A滴入E,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④将D滴入A,有气体放出⑤将A滴入F,开始时出现白色浑浊,继续不断滴入,浑浊从增加到减少,最后溶液又变澄清。
试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 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3+、Cl-B.Na+、Al3+、K+、NO3-C.MnO4-、K+、SO42-、Na+D.K+、SO42-、HCO3-、NO3-12、(2004年广东卷)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CH3COOH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HNO321.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