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9
机械运动
1. 长度的测量
①使用工具:刻度尺(常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精密仪器)、卷尺和皮尺(衣服)、钢尺(建筑)
②使用方法
A. 看清分度值、量程、零刻度线
量程:刻度尺所测量的最大范围,0~8cm
分度值:两个刻度线间最近的距离,为0.1cm(分度值越小,测量精确度越高)
单位:是厘米
B. 对准零刻度线,(没有零刻度线就找个整刻度)刻度线紧紧贴着被测物体。与被测物体边平行
C. 读数;数字+单位,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视线要与刻度尺保持垂直(B)
分度值为0.1cm,读数为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删去误差大的) ③特殊测量方法
A. 化曲为直
B. 积累法
C. 工具辅助法
④特殊长度
1cm——大拇指手指甲宽度 1dm——一个拳头的宽度
1m——一条手臂的长度 1mm——一元硬币的厚度
3m——一层楼的高度
⑤单位及单位换算
单位:cm、dm、km、m、mm
换算:1cm=10mm 1km=1000m 1公里=1km 1dm=10cm=0.1m 1m=100cm
2. 时间的测量
① 使用工具;机械停表|秒表
小盘表示分钟,大盘表示秒
要看清大盘一圈是30s还是60s,根据指针是否超过小盘两个刻度线的中心部位
② 单位以及换算
单位:小时(h)、分钟(min)、秒(s)
换算:1h=60min 1min=60s
3.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距离的变化(运动的普遍性)
4. 参照物
① 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标准
② 选取:a.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可以是运动的,一旦选择,就看作是静止的
b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③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
A.判断参照物
B.已知参照物,判断静止\运动
C.判断运动方向
5. 速度
①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
② 关系式:v=s\t
③ 单位以及单位换算:1m\s=3.6km\h
④ 速度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⑤ 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
⑥ 比较V大小: 相同t内,谁的路程大谁的速度大
相同s内,谁的时间短谁的速度大
6. 相对静止
① 概念;两个物体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他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② 应用;空中加油机、地球同步卫星
7.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① 运动是绝对的
② 静止是相对的
8.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的运动
9. Vt、st图像
①
小华做加速运动
② 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任意选一个点可以求速度
③ 小红做减速运动
④ 相交于一点,证明三人在8s时相遇
① 甲做加速运动
②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 丙做减速运动
④ 相交于一点,证明三人在此时速度大小相等
① 甲处于静止状态
② 乙在距离原点50m处正方向行驶
③ 丙晚了2s从原点正方向行驶
④ 丁在距离原点100m反方向行驶
路程就是面积
① 选取点求速度比较大小
② 相同t内,谁的路程大谁的速度大
相同s内,谁的时间短谁的速度大
③ 比较直线与t轴形成的角度,角度越大,速度越大
① 0~2min速度是9
② 2~3min速度是0
③ 3~6min速度是22.5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无论中间经历几段运动)
a) 测量工具:刻度尺和秒表
b) 原理:V=S\t
c) 金属片的作用;可以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量时间
d) 要把木板保持小的坡度: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记录时间
e) 实验需多次测量,需要把小车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f) vAB > v平均 > vCB
g) 从B点静止释放,会导致测量v值比实际值偏小
h) 还没有从A点开始释放就计时,会偏小
i) 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偏小
j) 小车在向下做变速运动
11.误差和错误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与测量工具精确程度有关 ① 不遵守使用规则
②
读数错误
是否可以避免 不可、只可以减小 可以,一定要
减小方法 ① 使用精确仪器
② 改进测量方法
③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12.频闪照片和纸带
每两个点时间间隔是一样的:t AB=t CD,如果S AB=S CD,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S AB
13.汽车速度
k) 速度表:小车运行速度为90km\h
l) 高速公路:限速小车40km\h,距离黄河大桥还有24km 14.小船
顺行: v船2=v水+v船1
逆行: v船2=v船1-v水
15.追击和相遇
追击:v1×t=S间隔+v2×t
相遇;v1×t +v2×t=S总
16.火车过隧道
S总=S车+S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