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的正确填写共36页文档3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36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一、死因监测的目的了解居民病伤死亡水平,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以掌握居民期望寿命;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等二、工作依据《云南省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关于使用<出生医学死亡证明书>、<医学死亡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统发[1992]第一号文件)三、职责分工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单位对在本院(包括下属分院、医疗点)正常死亡的,必须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7日内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院)及时做好登记不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医院外(家中、途中等)正常死亡居民的入户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按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做好《死亡证》的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保存管理。
四、调查对象、内容死因调查一般宜在死后一个月内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属回忆错误或有关医院诊疗资料销毁、遗失。
1.调查对象:具有辖区常住户籍的居民,属于登记和统计对象,无常住户籍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不属于统计对象。
2.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户口地址、生前工作单位、死亡时间、地点、家属姓名、地址等。
――既往史:死者生前患过的主要疾病、发病距死亡时间间隔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现病史:死者生前发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起病缓急、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是否有并发症或继发症、是否后遗症,疾病的演变及治疗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现病史要重点询问。
――生活史:死者生前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
五、《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等生前工作单位是指死者在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单位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按照公历填写年、月、日,如按阴历的,则推迟1个月计算;实足年龄按照周岁计算,未满1周岁按月、日计算,未满1日按小时、分钟计算。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基本要求《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在填写《死亡证》时,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死亡证》要求四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如有涂改要在涂改处盖章、签字。
一、一般信息的填写1.个人身份(职业)应填写死者生前从事时间最长的职业不要填写离退休未上学的儿童填写“其他”死者生前如确无职业,现在已经超过劳动力年龄(男60岁,女55岁)填写“其他”正在劳动力年龄(男60岁,女55岁)阶段之前填写“无业人员”2.婚姻状况:按目前法定的婚姻状况填写3.文化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的填写学龄前儿童填写“初中及以下”4.户籍地址及常住地址:户籍地址:按户口簿登记的地址填写常住地址:按目前居住的地址填写城、镇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农村填要写到行政村5.死亡地点:按规定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内包括住院和急诊死亡6.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要填写死者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或其委托人(委托人需提供委托证明)7.调查记录:如在家死亡,须填写调查记录;想要说明的情况也填写在调查记录中。
注意:《死亡证》填写完成后一定逐项核对,同时要求家属核对一般信息。
二、死亡原因的填写1.第I部分:是《死亡证》的主要内容,需要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填写要求:(1)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b)由(c)引起,(a)由(b)引起;(2)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3)(a)行要填写一个疾病;不能填写临死症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4)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是指主要疾病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此项应尽量填写,非常重要,同时要求从(a)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2.第II部分:是对第Ⅰ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