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专项督查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质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地质安全保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地质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二、排查目的1.全面掌握辖区内地质安全隐患情况,为地质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2.及时发现和消除地质安全隐患,预防地质灾害发生。
3.提高地质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促进地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排查范围1.地质灾害易发区:山区、丘陵地带、地震带、岩溶地区等。
2.工程建设领域:公路、铁路、水利、矿山、房屋建筑等。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预警系统、应急避险工程、综合治理工程等。
4.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区域。
四、排查内容1.地质环境条件: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2.地质灾害类型: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3.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边坡、岩体破碎带、地质构造断裂带等。
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工程布局、施工质量、运行状况等。
5.地质安全监管体系:法规制度、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
6.应急预案: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
五、排查方法1.资料收集: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料、地质安全监管文件等。
2.现场调查:实地查看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
3.监测数据:分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地质监测数据等。
4.专家咨询:邀请地质、工程、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对排查结果进行评估。
5.统计分析:对排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地质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六、排查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地质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排查方案。
2.资料收集: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防治工程等。
3.现场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排查区域进行现场调查,核实隐患点情况。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案篇一: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拟编:王力军审核:曹孙炳制图:王力军总工程师:王力军总经理:王先立证书类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丙级证书编号:52XX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报告提交时间: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 1 -第一节目的·············································································· - 1 - 第二节任务·············································································· - 1 - 第二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 2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 - 第二节矿井位置与交通··························································- 2 - 第三节地形地貌······································································ - 4 - 第四节气象、水文··································································- 4 - 第五节地震·········································································· - 4 -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 5 - 第三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6 - 第一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 6 - 第二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6 -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6 - 第四章地质概况············································································· - 8 -第一节地层·········································································· - 8 - 第二节构造·········································································· - 8 - 第五章区域水文地质··································································· - 11 - 第六章井田水文地质··································································· - 13 -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 13 - 第二节含水层········································································ - 13 - 第三节隔水层········································································ - 14 - 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 14 - 第五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 16 - 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 16 - 第七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18 -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 18 - 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 18 - 第八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 20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 20 - 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 20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近年来,我省小煤矿水害事故频发,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水文巡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水文巡测是指对水域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监测,以获取水文数据,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巡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1. 确保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 发现水文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障水域安全;3. 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水文资料支持;4. 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实施内容。
1. 制定水文巡测计划,根据水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水文巡测的时间、频次、路线等计划;2. 巡测人员培训,对巡测人员进行水文巡测知识、技能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巡测工作的顺利进行;3. 巡测设备准备,准备好水文巡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水文测量仪、GPS定位仪、安全防护用具等;4. 巡测路线规划,根据巡测计划,规划好巡测的具体路线和站点,确保对水域全面、系统的巡测;5. 巡测数据采集,在巡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水文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6. 巡测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巡测报告,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实施要求。
1. 巡测人员要严格按照巡测计划和要求进行巡测,不得随意更改路线和站点;2. 巡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巡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巡测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巡测工作的安全进行;4. 巡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要规范、及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5. 巡测报告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巡测情况和数据,为后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巡测计划的执行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2. 总结巡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 对巡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评估巡测工作对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保护的影响。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与治理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与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矿井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从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论述煤矿井下水文地质的调查与治理。
一、调查目的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矿井的水文地质状况,为矿井设计和采矿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矿井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为矿井的合理设计和利用提供依据。
2. 了解矿井底板、煤层和围岩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防水、瓦斯抽放等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3. 掌握矿井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预警和监测依据。
二、调查内容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资源调查:通过钻孔勘探、水文地质剖面、水质分析等方法,确定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等参数。
2. 地下水动态调查:通过定点观测、水位观测、水文地质监测等手段,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
3. 岩石渗透性调查:通过实验室试验和野外测试,测定岩石的渗透性参数,为矿井的防水设计提供依据。
4. 岩层稳定性调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力学试验,评估煤层和围岩的稳定性,为矿井的支护设计和防止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具体方法包括:1. 钻孔勘探:通过钻孔取得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和水位观测,了解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
2. 地球物理勘探:采用地震勘探、电磁法和重力勘探等技术手段,探测地下水的分布和水文地质构造。
3. 水文地质剖面:在矿井附近布设水文地质剖面,通过野外实测和采样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储量和分布。
4. 数值模拟与预测: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和岩石渗透性。
四、治理措施煤矿井下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对于矿井的治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调查结果,矿井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水文地质治理:1. 合理设计矿井井筒和溢流口,确保有效排水,减少地下水涌入。
水文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文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水文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监测目标1. 监测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全面了解水资源的变化和情况。
2. 监测水文变化规律,掌握水资源的季节性、年际性变化规律。
3. 监测水文灾害,及时预警和应对水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监测内容1. 水位监测:设置水位监测站点,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实时监测水位变化。
2. 流量监测:设置流量监测站点,利用流速计等设备,实时监测河流流量情况。
3. 水质监测:设置水质监测点,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监测水体污染情况。
4. 水文灾害监测:建立水文灾害监测系统,监测洪水、干旱等水文灾害情况。
四、监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利用水文测量仪器,定期对水位、流量等进行监测和数据记录。
2.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对水文要素进行遥感监测,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
3. 无人值守监测:利用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水文要素的自动监测和数据传输,减少人力投入。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形成规范的监测数据。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模型计算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六、监测成果应用1. 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成果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水文灾害预警:利用监测成果,及时预警和应对水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研究应用:监测成果为水文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水文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七、总结水文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提出的水文监测实施方案,将有助于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按照本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水文监测工作,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珍贵水资源。
水文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水文监测是指对水文要素进行连续、系统、科学的观测和记录,以获取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报、水文调度等提供数据支持。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水文监测系统,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为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项目目标。
1. 建立全面的水文监测网络,覆盖目标区域内的各类水文要素;2. 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应用效率;4. 提升水文监测项目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为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点。
根据目标区域的水文特征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指标和监测点。
监测指标包括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监测点应覆盖目标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水库、湖泊、地下水位点等。
2. 选取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
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水位计、流量计、降水计、蒸发计等监测设备,以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等环节,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应用效率。
4. 实施监测方案。
按照确定的监测指标和监测点,部署监测设备,实施监测方案。
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采集,及时处理监测数据,生成监测报告和数据产品。
5. 质量控制和评估。
建立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对监测数据和监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数据的异常和误差,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成果。
1. 建立全面的水文监测网络,实现对水文要素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2. 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支持,为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应用效率;4. 提升水文监测项目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为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实施细则1. 引言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运营。
为了确保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有效进行,监管部门制定了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实施细则,以规范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各项内容和要求。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的具体实施细则,确保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地下水灾害发生的风险。
3. 责任和权限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工作由地测防治水管理部门负责,其责任和权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 组织督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督促整改; - 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建议; - 监督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执行情况。
4. 督查内容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4.1 地下水位监测煤矿地下水位监测是预防地下水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督查人员将对煤矿地下水位监测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检查地下水位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
4.2 地下水文观测地下水文观测是了解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地下水灾害的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督查人员将检查地下水文观测点的设置是否合理,观测数据的采集是否按时准确,并核实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是否科学可靠。
4.3 煤层涌水和地表水防治煤矿地下涌水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隐患,需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督查人员将核实煤层涌水的观测和报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矿井排水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地表水的排放是否达标。
4.4 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是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矿山地质图件、地质钻探数据、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等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督查人员将检查相关信息是否齐备、完整,并核实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否规范。
5. 督查程序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督查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 5.1 督查准备地测防治水管理部门将制定督查计划和工作方案,并确定督查人员和督查对象。
水文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介绍水文调查是为了了解和评估水资源的状况及其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水文调查工作方案,旨在明确调查目标、方法、流程和资源要求,以便顺利进行调查工作。
2. 调查目标本次水文调查的目标是收集并分析特定地区的水资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流域内的水文特性,如降雨、蒸发、径流等;- 水库、河流及湖泊的水位、水质等参数;-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 可再生水资源的潜力及利用情况。
3. 调查方法本次水文调查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
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水文调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具体的实地调查工作包括:- 定期测量水库、河流及湖泊的水位;- 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安装并维护水文观测设备,如雨量计、蒸发计等;- 采集地下水样本及地下水位等信息;- 调查并记录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3.2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将对采集到的水样等进行详细的化验和分析工作,以获取更精确的水质和水文数据。
4. 调查流程本次水文调查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地点、时间和具体工作内容,并安排调查人员和设备资源;- 实地调查:依据实地调查计划,进行水位测量、水样采集等工作;-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化验和分析;- 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将调查获得的数据整理归档,并撰写调查报告;- 结果评估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利用建议。
5. 资源要求进行水文调查需要以下资源支持:- 专业人员:包括水文学家、水质分析师和调查人员等;- 调查设备:包括水位计、采样瓶、水质分析仪器等;- 实验室设备:用于水样化验和分析的设备;- 财务支持:用于购买设备、支付调查及实验室分析费用等。
6. 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水文调查,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成果:- 完整的水文调查报告,包括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建议;- 对水资源状况的全面了解;- 针对水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实地调查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
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
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
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
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
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
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
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
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1、野外埠质填图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历久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和水文地质现象等。
1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3)对于具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表示于图上。
4)用手持GPS、地质罗盘、量角器和三角板等工具,视具体情况,运用交会法、方位距离法、地形地物法等将观测点准确地标绘在图上。
水文地质勘察方案背景水文地质勘察是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评价的过程。
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水文地质勘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水文地质勘察方案,为水资源开发项目提供具体指导。
1. 目标和范围1.1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地下水的可利用性和保护需求,为水资源开发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2 范围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勘察区域范围的确定•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保护措施建议2. 勘察设计2.1 勘察区域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勘察区域。
勘察区域应覆盖水资源开发项目所涉及的地区,并考虑附近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
2.2 勘察方法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包括:•地质地貌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采集样本,在勘察区域内对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建立地质地貌图。
•水文地质调查:使用钻孔、试井和地下水位观测等方法,获取勘察区域内地下水位、水层厚度、水化学性质等信息,并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样品采集:对地下水和岩石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水质状况和地质成分。
2.3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包括:•地质地貌数据的整理和解译,建立地质地貌图;•水文地质数据的处理和解读,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样品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得出水质和地质成分的相关结论。
3. 地下水资源调查3.1 地下水埋深和水层分布根据钻孔和试井数据,分析地下水埋深和水层的分布情况。
确定各个水层的厚度、延伸范围和水质特征。
3.2 地下水储量和补给特征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地质剖面数据分析,计算地下水储量,评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量。
3.3 地下水动态变化通过连续观测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长期趋势分析。
4.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4.1 水化学性质评价对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评估水化学性质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水害防治中心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中阳县煤炭工业局下发的《关于印发中阳县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中煤行字〔2016〕152号)文件要求,严格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水平,我公司针对目前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分析,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防治水专项治理领导组织机构
由矿长任组长,技术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任副组长,各副总、科室科长、生产单位区长技术员、防治水技术人员为成员。
办公室设在水害防治中心,安世春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人员机构如下:组长:谭海滨
副组长:安世春李茂臣刘先兵韩鹏鹏杨彬邢佑喜
成员:王令文张涛刘洪伟王延昌王西恩陈庆斌王龙飞陈国栋马明帅裴光伟张迪张军田长岳朱民梁超纪恩涛刘祥纳组长:矿长
负责组织监督水害治理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组织审核水害治理的各项设计、措施。
副组长:
技术矿长:负责组织检查编制各项水害防治设计、措施技术管理工作,修改与实际不符项目,探放水记录,及时组织整改探放水安全隐患。
安全矿长:负责监督检查探放水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及时组织督促人员对“雨季三防”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机电矿长:负责组织人员对检查探放水设备的安装、检查、维护工作,并确保全矿井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产矿长:负责及时组织准备、运送所需的物资材料,及时向组长汇报物资材料的短缺情况。
水害防治中心主任:负责组织检查编制各项水害防治设计、措施技术管理工作,修改与实际不符项目,探放水记录,及时组织整改探放水安全隐患,对现场水害隐患及钻探施工直接负责
成员:具体负责防治水安全隐患治理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二、总体目标:
严格执行煤矿水害防治规定,提高防治水专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矿井防治水管理落实到位,杜绝防治水安全事故隐患发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三、具体实施情况:
(一)、完善防治水机构、队伍,配齐配足防治水专业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
1、公司设置了专职防治水机构,成立了水害防治中心,建立了专职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并配齐了专用的探放水设备7台(ZDY-3300型钻机两台、ZDY-800型钻机5台),探水深度均大于200米,保证了矿井防治水工作正
常开展。
2、建立健全了水害防治各项规章制度,如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雨季汛期巡查制度、大到暴雨天气停工撤人制度、防治水考核制度、矿井探放水制度、各级各类人员防治水安全责任制、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防治水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制度等;年初编制了矿井中长期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水害防治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各项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
3、根据采掘进度,按规定及时分析修改矿井充水性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相关图件,委托资质单位完成了矿井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的编审工作,为做好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4、建立了十五种防治水基础台帐及相关台账,积累了矿井水文地质原始资料。
(二)、加强井下探放水现场管理,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等综合治理措施。
1、采掘生产过程中,做到了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规定,严禁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和掘前不探的情况下生产作业。
探放水队、掘进队必须实行分离管理,在探放水队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掘进队方可进入作业。
2、根据矿井采掘进度及相邻矿井水情水害调查摸底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了矿井水情水害分布图,完善了水文地质资料。
3、井下探放水实现了专用钻机、专业人员、专职队伍进行施工,杜绝了使用煤电钻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
探放水工均为从事专业探放水工作多年,均持证上岗
(三)、查清了我矿采空区积水情况,并在充水性图中标注积水面积,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严格按要求留设防隔水煤柱。
山西省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已聘请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四)、积极开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现我矿已与山西地宝能源公司签订合同,矿井水患补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完善矿井排水系统,现排水系统为:水泵房安装有D155—30×10型排水泵3台,主排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电机为YB2-4501-4型电动机,可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该矿在副立井井底车场附近设有矿井主排水泵房和主、副水仓,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积分别为570m3和348m3。
沿斜井铺设有2趟Φ194×6型,吸水管选用Φ219×6型无缝钢管。
排水管沿副立井敷设二趟至地面井下污水处理站。
选用3台MD155-30×10型水泵,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1台检修。
现矿井排水时间在2h/d左右,水泵选型及排水能力完全满足要求,主副水仓总容积为918m3,矿井正常涌水量按8m3/h计算,水仓完全可以容纳8小时矿井正常涌量。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