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全评价师理论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全国三级安全评价师鉴定考试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安全评价的职业守则不包括( )。A.遵纪守法,客观公正B.诚实守信,勤勉尽责C.相互协作,谦虚谨慎D.加强自律、规范执业2.对于“帮助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A.只有与老板同心,员工才能受到赏识B.即使你能帮助老板成功,自己也只能做一个打工仔儿C.这是老板与有员丁剩余劳动价值的一种说法而已D.在做好本职工作中锻炼和成就自己3.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B.公司安排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C.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工作D.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4.职业、工种和岗位是将职业按不同( )进行的具体划分。A.薪酬标准B.学历层次C.知识领域D.需要或要求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 )的要求,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A.违法行为B.廉政建设C.规范经营D.员工义务6.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落实主要依靠( )。A.法律约束B.行政监管C.群众监督D.自我约束7.安全评价师职业共设( )个等级,安全评价师基本文化程度( )A.两研究生B.四大学本科C.三大学专科D.五高中8.三级安全评价师晋级培训期限不少于( )标准学时。A.80B.90C.100D.1509.下列( )不属于安全评价师执业能力特征。A.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B.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能力C.具备团队合作精神D.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10.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其中安全验收评价是( )A.在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的一种检验性安全评价B.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开展的以安全设施“三同时”为主的检验性评价C.对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评价D.对在建生产设施的某一特定部位进行的评价11.下列有关安全评价的程序正确的是( )A.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B.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划分评价单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C.准备阶段、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D.准备阶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12.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 )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和消除( )中的各种危险,实现( )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A.系统工程系统系统工程B.系统工程系统系统C.系统系统工程系统D.系统系统系统工程13.下列报告审核的顺序正确的是( )A.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B.内部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C.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D.过程控制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内部审核14.《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C类火灾是指( )A.固体火灾B.液体火灾C.金属火灾D.气体火灾15.发生燃烧和火灾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氧化剂、明火、点火源B.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C.氧化剂、可燃物、木材D.阻燃剂、可燃物、点火源16.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A.水、泡沫灭火器B.干粉、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D.水、干粉灭火器17.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任何物质,当其分裂成细粉末状时,都可能发生爆炸B.在空气中悬浮的任何粉尘,都可能发生粉尘爆炸C.当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火源同时存在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爆炸D.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氧气、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和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18.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其中与矽肺病的发生最密切的化学特征是( ).A.爆炸性B.分散度C.游离二氧化硅D.溶解度19.爆炸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 )的粉尘易于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A.5μmB.10μmC.15μmD.25μm20.密闭、通风排毒系统一般由密闭罩、通风管、( )和通风机构成。A.降尘装置B.净化装置C.开口罩D.排气罩21.解决生产性毒物的最有效途径是( )A.加强通风措施B.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D.加强健康监护22.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它的热效应和( )造成的。A.电效应B.光化学效应C.磁效应D.光电效应2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下列各种设备中,均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B.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冶金机械C.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D.电梯、起重机械、锻压机械、大型游乐设施24.锅炉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其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测量装置、保护装置、防爆门和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等,下列装置或设施中,属于锅炉安全附件的是( )A.引风机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C.单向止逆阀D.省煤器25在锅炉的锅筒或潮湿的烟道内工作使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伏特。A.12B.32C.24D.22026盛装有毒液体的压力容器破裂后,大量液体瞬间汽化,其体积可增大( )倍。A.1~3B.10~30C.100~300D.1000~300027.井下煤矿爆破时,只能采用( )。A.电雷管B.导爆索C.火雷管D.导火索28.《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井下煤矿照明设备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照明线必须使用阻燃电缆,电压不超过( )V。A.36B.110C.127D.22029.对于煤矿井下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米。A.0.1B.0.2C.0.3D.0.430.按不同的检测原理,煤矿常用的瓦斯检测仪器分为光学式、热催化燃烧式、热导式和气敏半导体式等。其中,热催化瓦斯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为( )。A.0~3%B.0~5%C.0~8%D.0~10%3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殊防护的化学品。A.毒害、高压、爆炸、腐蚀、辐射B.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C.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低温32.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安全管理,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A.资质认定制度B.区域限批制度C.申报制度D.定期检查制度33.金属钾、钠通常保存在有一定量油的铁桶里,如果油漏掉了,金属钾、钠会燃烧起火。这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A.用大量水灭火B.用油灭火C.用泡沫灭火D.用干沙或干粉灭火34.在化工厂内,可能散发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 )。A.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B.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C.无通风的厂房内D.厂区中心位置35.为监控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状况,对油气管线的重要工艺厂参数及状态应连续监测和记录。复杂的油气管道应设置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对输油气工艺过程、输油气设备重要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设置( )和声光报警功能。A.低限保护B.连锁保护C.过载保护D.冗余保护36.输气站场应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独立避雷针防雷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Ω。A.4B.10C.15D.3037.在民爆器材生产行业,对于爆炸分区为I类(F0区)的场所,采用仪表的类型应该是( )。A.本质安全型B.气密型C.紧密型D.增安型38.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装、筑药应在单独的工房中操作。当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最多不超过( )人。A.1B.2C.3D.439.建筑施工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在施工作业中易发生的五类伤害事故是( ).A.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B.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C.物体打击、中毒、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火灾D.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火灾、物体打击、中毒40.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事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周用硬质材料进行围挡。在市区内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 )米。A.1.2B.1.5C.1.8D.2.041.在建工程的外侧周边或外脚手架的外侧都要用( )全封闭。A.密目式安全立网B.钢丝网C.小网眼网D.大网眼安全网42.本质安全中的( )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A.失误-安全B.行为-安全C.故障-安全D.控制-安全43.某机械加工企业法人张某聘请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为该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应由( )负责。A.该企业法人张某B.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C.李某所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D.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4.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T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是( )。A.大型起重机B.储存3吨的黑火药库C.坝高30米的尾矿库D.炼钢炉45.某企业在半年内发生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四个选项。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凋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A.2人死亡,8人重伤B.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C.2人死亡,5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D.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46.事故调查里面提到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A.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金不放过。B.事故扩大原凶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C.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47.烯化工有限公司矿料区的2。储罐溢流引发火灾事故,10个储有轻柴油和lO个储有石脑油的油储罐被烧毁,无人员伤亡,但造成63( )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事故调查报告应该由( )批复。A.县级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48.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49.反应系统在外界影响下的稳定性、强壮性的是( )。A.可控性B.可观测性C.鲁棒性D.控制精度50.针对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同行业事故案例、已设置安全设施四种不同情况适合采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 )。A.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事件数B.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C.预先危险性分析、检查表、事件数、事故树D.检查表、事故树、预先危险性分析、事件数51.下列事故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是( )。A.消除、替代、隔离、警示、个体防护B.个体防护、消除、替代、隔离、警示C.警示、消除、替代、隔离、个体防护D.隔离、消除、替代、警示、个体防护52.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分类代码为2103034中的2表示( )A.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D.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3.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起重作业中的触电伤害属于( ).A.触电B.车辆伤害C.灼烫D.起重伤害54.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重大危险源分为( ).A.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B.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C.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为最高级别D.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甲类易燃液体闪电为( )A.小于—18℃B.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C.小于28℃D.大于等于60℃56.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 )种,其中I级、II级、III级、IV级各有( )种.A.56、13、25、12、6B.58、14、26、12、6C.56、13、26、12、5D.58、14、27、12、557.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 )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A.项目 B。方法 C.内容 D.过程58.以下属于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A.安全检查表法B.专家现场询问法C.概率风险评价法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59.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结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被评价单位人员介绍B.安全评价结论应做到语言精练、层次清晰、符合客观实际、理由充分、结论明确C.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的过程介绍D.安全评价结论主要是对评价机构法定代表人介绍60.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建议的依据不包括( )。A.企业生产所用原料B.企业生产工艺流程C.个人主观意愿D.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安全评价师应掌握的安全评价基础知识包括( )A.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B.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C.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D.安全生产管理知识E.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2.符合三级安全评价师申报条件的是( )。A.取得安全工程大专学历证书,连续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B.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C.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D.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E.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中专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13年以上3.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包括( )。A.相关性原理B.类推原理C.惯性原理D.量变到质变原理E.人本原理4.下列事故发生原因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B.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C.不安全装束D.物体存放不当E.造成安全装置失效5.下列关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B.有利于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C.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D.促进安全评价工作有序进行,但多种过程控制文件的填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E.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6.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爆炸特征有( )。A.粉尘爆炸点火能比气体爆炸点火能大B.粉尘爆炸容易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C.粉尘爆炸感应时间比气体爆炸长D.粉尘爆炸持续时间比气体爆炸短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快7.苯及其衍生物的蒸汽净化可采用( )等方法。A.洗涤法B.静电法C.袋滤法D.吸附法E.燃烧法8.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下列辐射中,属于非电离辐射的有( )辐射。A.X射线B.微波C.激光D.红外线E.紫外线。9.控制噪声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A.消除噪声源B.隔声或吸声C.接噪人员佩戴防噪用品D.增加人员休息时间E.加强宣传教育10.对于压力容器的超声波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B.对体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C.现场使用方便D.检验成本低E.检验成本高11.造成起重机脱绳事故的原因有( )。A.超重B.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C.钢丝绳磨损D.吊装重心选择不当E.吊载遭到碰撞、冲击12.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包括( )。A.粉碎药原料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B.黑火药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C.领药时,要少量、多次、勤运走D.干燥烟花爆竹,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或用红外烘烤E.应用钢制T具装、筑药13.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A.企业必须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B.烟花爆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C.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D.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E.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14.某化工同区的储存区能存放汽油、煤油和石油气等危险物品,其中汽油、煤油、石油气的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t、100t、10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 )。A.存放10t汽油和60t煤油B.存放60t煤油C.存放20t石油气D.存放5t汽油、20t煤油和5t石油气E.存放10t汽油和5t石油气15.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 ),对策措施不仅要针对某项危险、有害因素孤立地采取措施,而且为使系统达到安全的目的,应采取优化整合的综合措施。A.严重性B.隐蔽性C.随机性D.交叉影响性E.复杂性16.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过程中,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对厂区平面布局的分析评价。A.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B.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C.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D.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E.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17.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A.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信息B.采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C.采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D.合理划分评价单元E.采集评价结论18.应急预案的完整编制过程应包括( )。A.成立南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B.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C.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D.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E.应急预案演练19.以下( )项不属于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内容。A.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B.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C.设备是否具有紧急停车的装置D.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E.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2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有关部门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时,除上报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外,还应包括( )A.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B.事故的简要经过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D.事故责任和性质E.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答案1.C2.C3.C4.D5.D6.D7.C8.I)9.D 10.B 11.A 12.B 13.C 14.D l5.B 16.C 17.B 18.C 19.A 20.B 21.B 22.B 23.C 24.B 25.C 26.(: 27.A 28.C 29.A 30.B 31.B 32.A 33.D 3,1.A 35.B 36.B 37.A 38.B 39.B 40.C 41.A 42.C 43.A 44.C 45.D 46.C 47.C 48.A 49.C 50.B 51.A 52.B 53.D 54.B 55.C 56.C 57.B 58.C 59.B 60.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D3.ABCD4.ACDE5.ABCE6.ABC7.ADE8.BCDE9.ABC 10.ACD 11.BDE 12.ACD 13ABDE 14.ACE 15.BCD 16.ABDE 7.ABC 18.ABCD 19.CE 20.ABE。
安全评价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下列各题中给出了一些括号,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共36个空,每空0.5分,计18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4、“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
这6大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即有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规律、规程、条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总称。
8、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和(窒息性气体)等都是有害物质。
9、按可燃物性质不同,把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
其中:A类火灾是指(普通可燃物)火灾,B类火灾是发生在(易燃液体表面或可燃气体中)的火灾,C类火灾是发生在电气设备及其附近的火灾,D类火灾是发生在可燃金属表面的火灾。
10、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或一种物质迅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014安全评价师(一级)一、论述题(20分)某安全评价机构出具了某企业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在此报告有效期内,该企业发生了伤亡事故。
在得知此消息后,评价机构应拿出必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试论述评价单位应如何应对。
二、情景题(40分。
每题10分)1、 以‘台灯不亮’为顶上事件,经分析有如下基本事件1、 灯泡坏了2、 没装灯泡3、 台灯开关没开4、 没插电插座5、 线路短路6、 保险丝断了7、 电路没电根据以上已知条件,以‘台灯不亮’为顶上事件,以给出的基本条件为基础,画出事故树。
2、 如图所示,系统是由一个泵和两个并联的阀门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
阀门C 作为备用阀门,当B 失效时,C 开始工作当泵A 接到启动信号后,可能有两种状态,正常启动运行,或失败不能输送物料。
同样阀门B 或阀门C 也都有正常和实效两种状态。
按这一过程画出事件树图。
3、 现对某库区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的影响因素及层次结构如图。
由专家给出的比较矩阵结果如下不一致指标选取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系统进行分析,并给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
4、设某储罐发生泄漏,假设泄漏口为直径1CM的圆形。
试分别按气体泄漏和液体泄漏两种情况计算泄漏速度。
液体参数:温度:303K,压力:1.17MPa,密度:1070Kg/m3,液位高度1.5m,C d取0.6气体参数:温度:303K,压力:1.17MPa,摩尔质量:0.017kg/mol,C d取1,绝热指数ɼ=1.31,气体常数R=8.314J/(mol·K)三.案例题(40)某安全评价机构对某建设项目进行安全分析,委托单位要求对其改造项目中的设备和高兴改造进行安全分析,并给出决策建议,经过现场勘查和资料调研,现由某评价师编制安全咨询分析报告。
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该企业生产产品有三种,分别为X,Y,Z。
每种产品要经过A和B两道工序加工完成。
该企业有两种规格的设备完场A工序,分别用A1和A2表示。
2014年11月22日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内容/方法和技巧专业能力科目分值比重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值约占24%)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现场调查分析方法,与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查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检查表编写知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知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知识,重大危险源辨识知识。
2.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分值约占2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原则;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矩阵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知识。
3.风险控制(分值约占15%)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单元评价结论编制原则,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2014年三级评价师专业能力试题第一题简答题答案:A为现实危险性, B1K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值, B2K为危险性抵消因子。
(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相关系数确定(六)事故严重性B12评价56页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七)危险性抵消因子B2k技术因子23个指标、管理因子11类72个指标、人员因子4个指标(八)危险性分级A* =㏒(B1*)作为危险性分级标准,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A﹡<1.5;(九)危险控制程度分级危险性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绩效(越小,受控程度越高),以此为标准,将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分为A、B、C、D4 个级别。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D级以上;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解读数学模型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0类伤害)(找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方法1、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2014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其市城乡结合部炼油厂组织安全检查时,发现该厂运行中的管线支撑和吊架变形严重,有可能发生管线断裂破损,柴油泄漏事故。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该隐患属于()。
A.一般事故隐患B.较大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隐患D.特大事故隐患2.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数是()起。
A.20B.580C.1060D.60003.选矿厂振动筛分机是利用多孔工作面的振动将松散物料按颗粒大小分为多种粒级的分级设备。
要提高振动的筛分效果,需要提高筛面的振幅和频率,随之带来的是高振动强度对设备设施、人和环境造成伤害,为防止这种伤害,该厂应当优先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增加操作人员防护用品B.减少振动筛运行时间C.增加振动筛维修保养频次D.进行振动筛减振设计4.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整分合原则B.能级原则C.3E原则D.激励原则5.某市一金属矿山企业发生一起严重透水事故,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该市所有金属矿山企业一律停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经安全评估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该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动态相关原则B.监督原则C.行为原则D.能级原则6.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
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依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
2014年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题(基础知识)以下是2014年11月22日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题的基础知识的部份考题,此次考试为80多条题,大部份为单选题,少部份是多选题,多选少选不得分。
凭记忆如下,难免少少有误,只供参考。
1、企业不按职业卫生防治法要求进行生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进行()处罚。
A.2至5万元B. 5至10万元C. 2至10万元D. 2至20万元2.烟花爆竹高敏感药物间的在最高温度得超过( ),一般药物间超过( )度时,必须停止作业。
A.30℃B.32℃C.35℃D.40℃3、建立人踩到香蕉皮跌滑的事故模型( )。
A.T=AB+ABB. T=AB+AB+AB+ABC. T=AA+AB+BBD T=AA+BB4、安全评价的依据是( )。
A.安全生产法、B.宪法C.劳动法D.各类安全评价通则E.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增加特种设备是 ( )。
A.牵引车B.拖车C.半挂车D.特种使用车6、行政监察是监察部门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 )。
A.监察B.监督C.督查D.检查7、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 )责任。
A.主管B.全面C.全部D.全面协调8、确定蒸汽锅炉是否是重大危险源的标准是压力大于( )MP。
A.1.6B.2.5C.25D.0.19、下列哪些不是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 )。
A.科学、B.公正C.公平D.合法10、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四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11、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构成( )。
A.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文件D.报告审核12、全部煤矿事故的事故法则为( )。
A.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400B. 死亡:重伤:轻伤=1:10:300C. 死亡:重伤:轻伤=1:29:300D. 死亡:重伤:轻伤=1:30:300 。
2014年安全评价师安全评价及应用模拟题一2014年安全评价师安全评价及应用模拟题(一)一、填空题1.(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及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4.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对事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从事故的定义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人们不希望发生的B.同时该事件上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C.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D.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称为人员伤亡事故2.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B)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
A.《重大危险源辨识》(GB l8218--2000)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D.《劳动安全法》3.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特点,(C)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A.事故B.危险源C.危险D.重大危险源4.下列有关对安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种模糊数学的概念C.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D.安全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三、判断题1.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2.安全投人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制度。
(√)4.安全生产法规健全,安全生产法规能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标准执行达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
2014年安全评价师备试资料(重装版)(三级)二〇一四年一、三级评价师专业能力要求一、三级安全评价师•(一)、概述•(二)、安全评价师的分级•(三)、三级安全评价师的要求(一)、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
(二)、安全评价师的分级三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标准中对三级、二级和一级安全评价师的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三)、三级安全评价师技能要求•三级安全评价师的工作要求包括如下几项–(一)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二)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三) 风险控制•本培训课程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三项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展开的。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前期准备•(二)、现场勘查•(三)、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一)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安全评价项目进行“危险识别”、“安全评价”、“隐患控制”的基础。
是在安全评价项目启动前,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工作。
•通过学习,了解基础资料信息采集的方法;掌握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能够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和事故案例信息;能够采集安全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1. 前期准备的知识要求•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A. 信息的概念– B. 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信息– C.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和内容– D. 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 E. 信息采集程序A.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量的状态。
•信息是物质状态的反映并随物质状态改变而变化。
•信息的表现存在多样性,经常以各种现象反映出来。
•信息可以通过自己感受直接获取和通过别人记录间接获取。
直接获取的信息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信息是由间接途径获得。
2014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题库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 )。
A.安全预评价B.安全特殊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现状评价E.专项安全评价正确答案为ACD。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在(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A.项目建设中B.项目建设前C.项目竣工验收时D.项目可行性报告前正确答案为B。
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 )、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等。
A.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B.划分评价单元C.决定评价方法D.定性、定量评价E.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正确答案为ABDE。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这种评价属于( )。
A.安全预评价B.专项安全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现状评价正确答案为D。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2014安全评价师理论考试回忆版
1.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
2.事故的特性: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不选突
发性)
3.海因里希事故理论:1:29:300
4.矿山经营应有的许可证:
5.风险判别指标:安全系数、可接受指标、安全指标或失效概率
6.系统安全评价可以不包含的部分:
7.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三个层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错的选项:
作业记录)
8.建立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原则:领导真正重视,员工积极参与,专家把关。
(群众
*****)
9.不燃烧物具备的特性:
10.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氧化剂、可燃物和点火源。
(积攒能量的空间)
11.阻燃的方法:(抢求燃烧物)
12.灭火剂:气体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
13.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的定义
14.信息混乱无序,熵高;信息有序,熵低。
(这方面考了两三个选择题)
15.粉尘爆炸的特点:速度或爆炸压力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
程度大(把这一条写成比气体爆炸的危害小);爆炸感应期较长;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粉尘有不完全燃烧现象。
16.下列哪一个属于有机粉尘:煤、石棉、水泥、面粉(是面粉)。
17.哪一项属于空气动力噪声:
18.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19.高温作业是指WBGT指数等于或者大于(25°)的作业。
20.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21.不属于锅炉的安全附属装置的是:
22.低压压力容器的压力范围:0.1MPa~1.6MPa。
23.起重机械定义:
24.2010年《》,增加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5.电梯中必须张贴那种标志:
26.起重机械的主要事故形式:
27.可能不构成危险的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的矿井,6个月以上没发生自燃的矿井;****
28.采煤工作面,安排几个安全出口,与回风巷(还是进风巷)连接。
矿井有几个独立可以
直接运输人。
29.不属于尘肺病的是:石棉肺,石墨尘肥,云母尘肺
30.尾矿库:病库、危库、险库
31.火灾的分类、几级
32.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运输应遵守法律法规,不随便转给其他人看管等。
多选题。
33.罚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