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灯标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紫外灯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干净区紫外灯的管理、加强紫外灯的平安正确使用,确保其灭菌功能。
4.1 紫外灯的安装:
4.1.1 选择波长2540埃左右的紫外灯为干净区灭菌灯。
4.1.1 一般于空间6~15立方米安装一只,灯管距地面2.5~3米为宜。
4.1.2 紫外灯的使用环境为室内温度10~15℃,相对温度40~60%。
4.1.3 紫外灯得掌握装置应安装在干净区入口处门外,便于操作员在室外操作。
4.2 紫外灯的操作管理:
4.2.1 紫外灯天照耀的时间为4小时,详细时间为22:00至次日凌晨2:00,由门卫室晚班值班人员负责操作。
4.2.2 生产人员在紫外灯关掉10分钟后方可进入干净区。
4.2.3 紫外灯管的清洁,应用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其灯管,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灯管表面。
4.2.4 紫外灯使用完毕由使用者填写《干净区紫外灯灭菌操作记》。
4.3紫外灯的使用状况和时间应填写“紫外灯的使用管理记”并由使用者签名,累积使用超过2000小时(或依据厂家说明书时间为准)后应当更换。
4.4紫外灯有特别状况应准时反映给生产部,必要时进行更换。
4.5房间内存放着药物或原辅包装材料,而紫外灯开启后对其有影响和房间内有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此房间不得开启紫外灯。
4.6紫外灯灭菌只能作帮助性灭菌工具,必需采纳75%乙醇周擦拭一次。
6相关表单
干净区紫外灯灭菌操作记
紫外灯预确认记
紫外灯安装确认记。
工业观光灯紫外观察灯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工业领域中,紫外观察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工具,在检测和观察材料表面缺陷、污染和颜色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紫外观察灯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和保养,以确保使用的有效性和长期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工业观光灯紫外观察灯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要点。
2. 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使用工业观光灯紫外观察灯时需要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2.1 使用前检查灯具在使用紫外观察灯之前,应仔细检查灯具的外观,确保无明显损坏或松动。
检查电源线是否磨损或接线是否松动。
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2.2 确保电源稳定连接灯具之前,请确定电源电压和频率与紫外观察灯标识的要求相匹配。
稳定的电源供应可以保证灯具的正常运行。
2.3 避免直接观察紫外光紫外光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因此使用时应避免直接观察紫外光。
如果需要近距离观察,请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或面罩。
2.4 避免暴露于紫外光下的物体紫外光对某些物体有较强的照射能力,如纸张、塑料等。
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暴露这些物体在紫外光下,以防发生火灾或损坏物体。
2.5 防止灯具过热长时间使用紫外观察灯会导致灯具过热。
为避免过热造成的安全问题,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灯具散热良好,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以降低灯具的工作温度。
2.6 注意防水防潮紫外观察灯通常工作在潮湿环境中,因此使用时应注意防水防潮。
灯具和连接线应保持干燥,避免水分进入内部造成短路或电击等安全问题。
3. 保养要点为确保工业观光灯紫外观察灯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保养要点:3.1 定期清洁灯具紫外观察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具表面可能会积累尘土和油污等杂质,影响灯光的透射和观察效果。
因此,定期清洁灯具非常重要。
使用柔软的布和专用灯具清洁剂,轻轻擦拭灯具表面,注意避免使用过于湿润的布或清洁剂进入灯具内部。
3.2 检查灯泡状态灯泡是紫外观察灯的核心部件,使用之前应检查灯泡的状态。
紫外线灯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一、安装(一)所选功率应与所安装的房间体积匹配,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W/m3计算。
(二)灯管的安装采用悬吊式或使用移动式灯管,安装距离均匀,便于监测。
(三)灯管安装高度距离场面1.8-2.2米。
二、使用(一)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人不得在室内,以免引起损伤。
(二)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天消毒2次,一次1小时,及时记录。
(三)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四)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五)照射消毒后,房间需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三、管理(一)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0-80%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保持灯管的透明度,以免灯管外面有灰尘和油污,会阻碍紫外线的透过。
(二)紫外线灯使用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对新启用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凡低于70u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累计时间达到1000小时后,及时更换灯管。
(三)做好维护及监测记录。
四、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一)打开紫外线灯5分钟,(二)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距离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
(三)紫外线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感光色块由乳白色变成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射强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四)判断标准:新灯管的照射强度值≥90uW/cm2合格,使用中灯管≥70uW/cm2,凡低于70uW/cm2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紫外灯使用操作规程一、紫外线消毒灯的要求1.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uW/c ㎡。
2.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3.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线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二、使用方法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平均≥1.5W/m³,照射时间≥30min。
2.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
三、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5.采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6.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7.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8.紫外线强度计,每年至少标定一次。
紫外操作规程
《紫外操作规程》
一、概述
紫外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卫生防护措施,能够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为了确保紫外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紫外操作之前,要确保室内所有人员已经撤离,室内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
关闭所有的门窗,确保室内环境处于密闭状态。
2. 开启设备:将紫外操作设备连接电源,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打开紫外灯。
3. 安全防护:在进行紫外操作时,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以避免紫外光对人体的伤害。
4. 操作时间:根据紫外操作设备的要求,设定适当的操作时间。
一般情况下,操作时间为15-30分钟。
5. 关闭设备:操作结束后,先关闭紫外灯,再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光下,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2. 使用紫外操作设备时,要确保设备和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对设备进行重复污染。
3. 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老化的紫外灯管,以确保设备的操作效果和安全性。
四、紫外操作的应用范围
紫外操作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总之,《紫外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卫生防护措施,有效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紫外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为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
题目紫外灯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编码SOP-EO-CU-015-00
文件属性■新订;□确认;□修订,第次,替代: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颁发日期2018.07.23 生效日期2018.08.01 分发部门品质管理部1份,生产部2份,行政人事部1份,共印4份
1.目的:
规范紫外灯的维护保养、加强紫外灯的管理,保证其灭菌功能。
2.适用范围:
各车间的紫外灯,传递窗的紫外灯。
3.责任人:
设备部:负责紫外灯的周期性维护保养和更换;
生产部:负责操作使用和日常的清洁。
4.正文:
4.1紫外灯应有专人管理,其他人不得动用。
4.2紫外灯的使用:需要紫外消毒岗位每班生产结束后,进行紫外杀菌灯照射;需紫外消毒的物料,在缓冲间进行紫外杀菌灯照射。
4.3使用条件:选取波长为180—380纳米的紫外灯管,每只作用面积在6—15m2,房间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6℃之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内。
4.4紫外灯的清洁,应用毛巾蘸取无水乙醇进行擦拭,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其表面。
4.5紫外灯使用完毕后,应正确填写使用记录;累积使用2000小时后,进行更换。
5.附件:
无
6.相关GMP文件:
无
第 1 页共 1 页。
紫外灯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紫外灯的使用、加强紫外灯的管理确,保其灭菌功能。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紫外灯的消毒使用管理。
3.责任:岗位操作人员,班长,车间主管。
4.规程
4.1紫外灯的使用时间:
4.1.1每天上班前30分钟或中午停产时为紫外灯照射时间。
(以波长2540埃左右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紫外线灯一般于空间6~15立方米安装一只,灯管距地面2.5~3米为宜,紫外线灯于室内温度10~15℃,相对温度40~60%的环境中使用杀菌效果最佳。
)
4.1.2 每周一,紫外灯照射时间应延长至40分钟。
4.2操作人员进入洁净区时应提前10分钟关掉紫外灯。
4.3紫外灯管的清洁,应用毛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其灯管,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灯管表面。
4.4 紫外灯使用完毕由使用者填写《车间空气消毒记录表》。
4.5紫外灯累积使用超过2000小时(或依据厂家说明书时间为准)后应该更换。
4.6 紫外灯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映给安保设备部,必要时进行更换。
4.7房间内存放着原辅料或原辅包装材料,而紫外灯开启后对其有影响和房间内有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此房间不得开启紫外灯。
4.8紫外灯灭菌如作辅助性灭菌工具,必须采用75%乙醇对消毒器具喷洒或擦拭。
制作:审核:
最终确认:(副总经理)
北京全聚德仿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
2010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