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专业1
- 格式:pdf
- 大小:101.40 KB
- 文档页数:2
学科教学(语文)是教育大类下设专业之一,属于教育硕士(专硕),旨在培养更多的实践型教学人才。
该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语文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从事教育类出版社编辑或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部门任职等工作。
在研究生期间,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向K12教育体系输送一线教师。
因此,对于选择该专业的考生,需要考虑是否对基础教育有浓厚的兴趣。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考研时,需要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教育综合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科目。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二是所有专硕考生都需要考察的公共科目,而教育综合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是该专业的专业课。
在备考时,考生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理论和原理,并练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来分析问题。
此外,全国有大约120所院校开设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的院校。
在选择院校时,需要考虑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
总的来说,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是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对于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专业。
第1页共1页。
语文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引言在当代社会,语文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重要抉择。
本文将探讨语文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决策和发展。
二、认清专业特点1. 控制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强化教育的方向和方法;2. 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教学技巧,例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等;3. 深入了解国家基础教育政策和最新教育改革动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三、了解职业选择1. 教育部门:包括各级学校、培训机构、教材出版社等;2. 文化传媒领域:从事教育咨询、教育编辑、教育媒体等相关职业;3. 从事研究工作:从事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四、培养核心竞争力1. 提升语文教学能力: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育水平;2. 培养多元化技能: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行和相关行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
五、积极寻找实践机会1. 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等来积累教学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2. 资深导师指导:寻找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你的职业发展,并向他们请教和学习;3. 实习机会:积极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终身学习与进修1. 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2. 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3. 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利用培训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步骤1. 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与语文教育职业进行对比;2. 设置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实际可行的职业目标;3. 制定计划:规划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时间表,明确需要达到的里程碑;4. 行动起来:积极寻找实践机会,参与相关活动,逐步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5. 不断反思和调整: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策略和目标。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8月修订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语文教育(Chinese Education)670104K二、入学要求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专业类)及代码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文化教育大类66教育小学教师1.小学语文教师(核心岗位)2.教育咨询与辅导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语文)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或以上证书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或以上证书。
4.基本功考核证书:三笔字。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小学教育第一线需要,培养掌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小学教学、班级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咨询与辅导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培养规格1.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书写能力,能顺利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具备较强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3)具有一定的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能够开展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
(4)具有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
(5)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
(6)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写作,能阅读一般的英语作品,进行一般的翻译,能基本处理本专业的英文技术资料。
(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文档及处理数据,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8)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小学教育教学、教改教研中去,主持或参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2.知识目标(1)掌握汉语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语文教育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70104K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汉语知识,具备较强的汉语阅读、鉴赏、写作、沟通交流、管理及公关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教育行业,在教师和管理岗位群,从事教学、宣传、教育、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2.具备较强的应用文写作与文书处理能力;
3.具备阅读欣赏和审美鉴赏能力;
4.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
6.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7.具备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综合能力;
8.具备较强的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写作、中国传统文化、文秘基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主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沟通与交流、应用写作、文学鉴赏、影视文学赏析、职业形象与礼仪、职业基本素养等实训。
在各类教育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对外汉语等级证教师资格证礼仪师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无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应用语言学。
语文教育专业阅读书目一.语言类: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语言与文化》,罗长培著,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2003年版《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文学类:《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第二版《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二版《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版《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元人杂剧选》顾学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版《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995版《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三版《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红楼梦》,曹雪芹著,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长生殿》,洪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呐喊》,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女神〉及轶诗》,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郁达夫全集》,郁达夫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新月诗选》(修订版),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沈从文小说名篇》,沈从文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艾青诗全编》,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传奇》,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诗名著名篇解读》,蓝棣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创业史》,柳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茶馆》,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蒙作品精编》,王蒙著,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余光中作品精选》,余光中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朦胧诗选》,杨克、陈亮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白鹿原》,陈忠实著,作家出版社, 2009年版《海子诗全集》,海子著、西川编,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红高粱》,莫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张承志作品精选》,张承志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尘埃落定》,阿来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活着》,余华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次亲密接触》,蔡智恒著,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长恨歌》,王安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雍正皇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秦腔》,贾平凹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烦恼人生》,池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一个人的战争》,林白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藏獒》,杨志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版《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伪君子》,(法)莫里哀著,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包法利夫人》,福楼拜著,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赵文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母亲》,(俄)高尔基著,夏衍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二版《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在《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冰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初版《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追忆似水年华》,(法)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语文)是教育硕士的一个专业方向,属于专业型硕士。
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专业人才,他们应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一定研究能力。
这是一个专注于培养中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其目标是让毕业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程专任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学科教学(语文)专业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常会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同时,这个专业也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内实训,还有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等环节。
毕业后,学生将获得教育硕士学位,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教育学理论基础,还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胜任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具备进一步发展为语文教学研究者和语文专业发展领导者的潜力。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一级学科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定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入探讨,致力于探究学科教学(语文)的规律性,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二、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 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是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范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探索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 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语文教学方法研究是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旨在发掘多种适合不同教学场景的语文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综合能力。
3. 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是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途径和方法。
4.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是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旨在针对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语文教学特点,制定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语文课程标准,以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意义和价值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2.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科教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专业代码6602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单位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公关等部门。
121(1(2(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课件制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等。
(4)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各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解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2.专业技能结构:(1)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有初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开创新局面。
(3)具有初步的语文教研能力。
3.素质结构:(1)良好的政治修养。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能。
3.注重内容的实用化设计,各个学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适合我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贯通能力等,形成一种多极化教学的态势。
4.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要拓展教学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学生进入一个道德、情感、理想和智慧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课程设置(一)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文化史、古代文论等。
(二)专业选修课:“史记研究”、“唐诗宋词专题研究”、“元明清戏曲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等。
(三)实践教学:1.职业技能实训(“三笔字”实训、“普通话实训”、“中小学语文教学法”)。
2.能够熟读从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即古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文选阅读实践。
基础知识包括绪论、古文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化常识、音韵及诗词曲律。
2024年语文教育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自我评估首先,我需要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实践经历,我发现自己在语文方面有着较强的素养和兴趣,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然而,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职业目标基于自我评估的结果,我设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能够传授语文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发掘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教育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三、制定计划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首先,我会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
其次,我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参加教学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我会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参与教学实习、组织课外活动等方式,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发掘自己的潜能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发掘自己的潜能对于实现职业目标至关重要。
因此,我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挑战自己、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领域,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同时,我也会注重自我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改进和提升。
五、掌握行业信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了解行业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最新的教育政策和行业动态,关注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同时,我也会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保持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对于实现职业目标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论期末重点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一般说来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内部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等等;此外,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第一章语文课程性质一、名词解释1、工具性工具性,语文课程本体属性的基本特点之一。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计算机对语文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结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语文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让学生体验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语文和理解语文。
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成为拓展课堂空间,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关键。
电教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积极参与活动,活跃他们的思维,
培养创新的能力。
语文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教具。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
有时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语文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值得语文教师积极推广。
一、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
二、激发学生兴趣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的持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
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让单调的语言文字的描绘变为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声乐,甚至会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这种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概念变的生动活泼,为语文课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知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解法。
三、借助投影,突破难点
借助投影,能创造出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启迪他们的思维,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再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演示比较,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教得省力,学生学得轻松,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
而语文却是一门以情感为主的学科,把语文问题生活化,就是把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创设生活情景,把语文引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供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发挥,并且有创造性的发现,并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从而让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科学和知识是无止境的妙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能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探索、实践,这样语文的学习就更加形象、直观、富有成效。
五、设计练习,巩固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
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好学活语文。
巧妙的创设情境,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亦激发和鼓舞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
有选择地合理运用现代媒体辅助教学,将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