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济南市中区一模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7
绝密★启用前2016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 页,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倏忽(shū)提防(dī)遒劲(jìng) 鳞次栉比(zhì)B.拮据(jù)亘古(gèn) 镌(juān)刻怏怏(yàng)不乐C.处(chù)理栈桥(zhàn)攫取(jué) 风雪载途(zài)D.躯壳(ké)攲斜(qī) 骸骨(hái) 否极泰来(pĭ)答案: A解析:本题3分,考查的是字音的辨析。
B项拮据(jū):缺少钱,境况窘迫。
C 项处(chǔ)理。
D项躯壳(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呕歌座右铭人迹罕至广袤无垠B.取缔曲别针险象叠生迫不急待C.闲暇口头禅一拍即合不可思议D.宽恕舶来品断璧残垣如座针毡答案: C解析:本题3分,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
A项讴歌,跟言语有关。
B项“险象迭生”“迫不及待”;D项“断壁残垣”“如坐针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昨晚,在山东艺术剧院,一台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B.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因为我写字姿势不够端正,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酵.(jiào)模.样(mú)纤.细(xiān)汗流浃.背(jiā)B.幽咽.(yàn)扁.舟(piān)记载.(zǎi)乳臭.未干(xiù)C.殷.红(yān)酗.酒(xiōnɡ)黝.黑(yǒu)莘.莘学子(shēn)D.包扎.(zā)庇.护(bì)婀.娜(á)风驰电掣.(chè)【答案】A【解析】A.正确;B.“咽”是多音字,可读作“yān,yàn,yè”,此处应读作“yè”;C.“酗酒”应读作“xùjiǔ”;D.“婀娜”应读作“ēnuó”.故选:A.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摇曳电饭煲锋芒必露厉行节约B.幅射夹生饭关怀备至集思广益C.度假金刚钻翻来覆去无精打采D.家具哈密瓜眼花瞭乱模棱两可【答案】C【解析】A.“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幅射”应为“辐射”;C.全部正确;D.“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故选:C本题考查了学生字形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平时课文的学习来辨析字形,注意积累注释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要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辨析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游人对“禁止通行”的指示牌耳熟能详....,仍然大步向前走B.十八个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C.组长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大家都随声附和....,积极支持D.尽管是深秋,天气却很暖和,走在阳光下,他感觉如坐春风....【答案】B【解析】A.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指示牌是看的,超出使用范围,成语使用错误.B.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符合句意表达,成语使用正确.C.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褒贬误用,成语使用错误.D.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断词取义,成语使用错误.故选:B.成语误用的六种类型:①褒贬误用:有些成语(熟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②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断词取义.③前后矛盾.有些成语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④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⑤表意重复.成语的意思已经通过句子有所表述.⑥超出使用范围.成语有适用范围,使用范围以外,不可使用.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东方艺术的瑰宝--圆明园B.有的同学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写作时出现了思路不清,叙述不具体,甚至无话可说C.此次滑坡灾害的原因是由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自然地质灾害D.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答案】D【解析】A.语序不当,改为“洗劫并烧毁”;B.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现象”;C.语意重复,“原因是”和“引起”重复,去掉“引起”;D.正确.故选:D.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与海》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体现了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B.《三国演义》中,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帮他解决了北方人不习水战的问题,实际是为周瑜火烧战船创造了条件C.《简•爱》中,在婚礼前夜,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两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D.《草房子》中桑桑的成长经历最能表现作者对情感、悲悯精神的诠释.当众人都排挤秦大奶奶时,桑桑没有;桑桑既是杜小康的竞争对手,又是最懂杜小康的人【答案】B【解析】A.正确B.错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C.正确D.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红(yīn)庇.护(bì)青睐.(lài)所向披靡.(mǐ)B.酝酿.(niàng)模.样(mó)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C.脊.梁(jǐ)黝.黑(yǒu)炽.热(zhì)惟妙惟肖.(xiāo)D.睿.智(ruì)阔绰.(chuò)和煦.(xù)苦心孤诣.(yì)【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祈祷文绉绉一气呵成中流砥柱B.真谛里程碑通霄达旦无与伦比C.馈赠发详地相得益彰珠丝马迹D.辐射一瞬间砰然心动姹紫嫣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B.通宵.达旦C.发祥.地D.怦.然心动【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补鞥形容泉水。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不符合语境色彩。
D:捕风捉影....:含贬义;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
不符合语境色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殷.(y īn )红庇.(b ì)护 青睐.(l ài ) 所向披靡.(m ǐ) B .酝酿.(ni àn g ) 模.(m ó)样 慰藉.(ji è) 锲.(q ì)而不舍 C .脊.(j í)梁 黝.(y ǒu )黑 炽.(zh ì)热 惟妙惟肖.(xi ào ) D .睿.(ru ì)智阔绰.(chu ò) 和煦.(x ù) 苦心孤诣.(y 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祈祷 文绉绉 一气呵成 中流砥柱B .真谛 里程碑 通霄达旦 无与伦比C .馈赠 发详地 相得益彰 珠丝马迹D .辐射一瞬间砰然心动姹紫嫣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
中考一模一、(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剽.悍(biāo)嗔.视(chēn) 模.样(mó) 浑身解.数(xiè)B.绮.丽(qǐ) 哂.笑(shěn) 睥.睨(pì) 义愤填膺.(yīng)C.殷.红(yīn) 炽.热(zhì) 氛.围(fēn) 高屋建瓴.(líng)D.吮.吸(yǔn) 角.逐(jiǎo) 和煦.(xù) 周道如砥.(d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A.谛造挡箭牌人才倍出左右逢源B.抉择订书机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安详侯车室墨守成规相辅相承D.布署震慑力目不遐接厉行节约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A.百花洲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B.芙蓉街、宽厚里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吸引了各地游客慷慨解囊....,纷纷购买。
C.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活动,目前各地学校对之趋之若鹜....。
D.中国文字彰显了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C.在五一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经典咏流传》栏目深受中小学生喜欢,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草房子》中桑桑在重病伤愈后带领妺妹爬上了城墙,实现了自己愿望。
B.《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C.《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
D.《老人与海》中鲨鱼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与鲨鱼搏斗是老人不屈从于命运的象征。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1)气蒸云梦泽,_____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 。
(杜甫《登楼》)(3)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 。
(刘方平《月夜》)(5)关关雎鸠,______ 。
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6)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1.0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荣膺(yīng)绮丽(qí)造诣(yì)厚德载物(zāi)B. 粗犷(guǎng)嗔•视(chēn)褶•皱(zhě)相濡以沫(rú)C. 风靡(mǐ)静谧(mì)炽热(zhì)庖丁解牛(páo)D. 遒劲(jìn)绯红(fēi)供给•(gěi)锲而不舍(qiè)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斑斓记录片一枕黄梁雪中送炭B. 慰籍化妆品天道筹勤左右逢源C. 喝彩三部曲世外桃源源远流长D. 缅怀斑马线消声匿迹美轮美奂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中,创新首当其冲B.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C. 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D.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去“新、马、泰”观光的旅客滔滔不绝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弘扬孝道文化,济南市三职专在2016年初开展了“诵读、践行《弟子规》”B. 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C. 善良是火种,只有不停止传递,就能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D. 《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计策,烧掉了袁绍全部粮草辎重,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 历经重重磨难,简•爱最终在芬丁庄园找到了因火致残的罗切斯特,并与他举行了婚礼,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C. 温柔、弱不禁风的温幼菊以自身的经历给了桑桑无穷的力量,使他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D. 《老人与海》中,马诺林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捕鱼的,他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硬汉”性格7.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根据原文默写按要求填写相应诗句。
(1)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3)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4)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6)但愿人长久,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李白《行路难》)(8)______,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饿其体肤……(《孟子二章》)(10)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遒劲(jìn g)模具(mú)挑剔(tì)莘莘学子(shēn)B. 拮据(jù)羁绊(jī)憎恶(zēng)骇人听闻(hài)C. 晕车(yùn)提防(dī)挑衅(xìn)迥乎不同(jǒng)D. 炽热(chì)气氛(fēn)稽首(qǐ)气冲斗牛(dǒu)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璀璨趵突泉戒骄戒燥不忘初心B. 殒落天燃气闲情逸致再接再厉C. 曙光百花园砥砺前行人情世故D. 铁腕互联网一拍既合见微知著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柳敬亭拜说书名家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评话界一代宗师。
B. 海啸发生时,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庄稼与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每小题0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毗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
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依然匮乏得很。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①,(不免/难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叠、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至沓来,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中心)与传统中国学者大相径庭。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一如继往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②。
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匮乏风云变幻毗(bǐ)邻B.更叠纷至沓来记载(zǎi)C.边陲大相径庭东渐(jiān)D.边缘一如继往盎(àng)然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免考察重心B.难免考察中心C.难免考查重心D.不免考查中心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把它划出国境之外②虽然关注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文化B.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②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C.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把它划出国境之外②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D.①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②虽然关注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文化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招徕顾客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休戚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C.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D.游人熟视无睹“禁止通行”的指示牌,据记者现场观察,仅1分钟就有8人骑自行车从此进入公园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人员流动,是因为人们要追求更好的经济机会,所以,一个地方的经济禀赋与公共治理水平可以确保该地区的就业机会B.沈约等人的设计没有达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水平,因为人们对于语音的感受往往不像对音乐的感受那样,全力体验音声的高下低昂长短缓急C.都说全球在变暖,可是大规模寒潮席卷全球.无论变冷还是变暖,极端天气的变化频率和强度都有愈发强烈之势,而这正是气候变化的集中反映D.在2016年初全球金融动荡的寒风中,以“创客天堂”形象令世界瞩目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正经历着一场从“产业创新”向“社会创新”的蜕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2013.4说明: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柱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 23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9分)1. 按要求默写。
(7分)A.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B.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E.____________ 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H.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分) A 、攒.(zu ǎn )动 称.(ch èn )职 咀嚼.(jué) 随声附和(h è) B 、惬.意(qi è) 骊.(l í)歌 炽.(zh ì)痛 病入膏肓.(hu āng ) C 、恻.(c è)隐 荫.庇(y ìn) 狼藉.(jí) 叱咤.风云(zh à) D 、晒.(sh ěn )笑 荣膺.(y īng ) 干涸.(g ù) 踉踉跄.(qi àng )跄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 、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 B 、眼花缭乱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 C 、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D 、再接再励 惟妙惟肖 万籁俱寂 锋芒毕露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 A 。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
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济南一中 2015—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 页。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2.务势必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地点。
第Ⅰ卷(共 48 分)一、(每题 3 分,共 27 分)阅读下边的文段,达成1~3 题。
阅读青春少年的文字,我忧如感觉到自己正在做着突围的挣扎,身上的铠甲在松动, 在一片片地甲。
日异月新,带给年少的心,是刺激,是新鲜感与陌生感。
初生的牛,狂野不羁....,为显示自己的存在,常常不惜寻衅虎的威仪。
为何“自古英豪出少年”而不是“出老年”?答案是老年不再会那么贸失前冲了,而是患得患失,踯躅(zh ú) 不前,仿佛一枚树叶乙下来,都能...砸伤自己的头颅。
人不是越活越胆大,而是越活越胆怯。
脑子里横竖着太多的条条框框,心灵中积攒了太多的清规劝律,长此以往,貌似自由的人,其实已深陷精神的囹圄(y ǔ) 。
.年纪宛如一道正在垒砌的墙,越垒越高。
坐在高墙里的“囚犯”,总喜爱对墙外的物事指手画...脚,使出全身解(ji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墙外正..在撒欢的后生,也能进入到墙内来,并被墙内的人同化。
但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恰好都是一些不愿被同化的人。
他们坚守自己的生命准则,切脉人际的千头万绪,竭尽所能地吮.(y ǔn) 吸洋溢于天地间的养分,吸纳日月喷吐的精髓,却拒绝被流弊协持..,被平凡丙。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踯躅 (zh ú) 不前贸失B.囹圄 (y ǔ)狂野不羁..C.全身解 (jiě)数协持D.吮 (y ǔn) 吸指手画脚..2.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动之以情劝谕,晓之以理教诲B.动之以情教诲,晓之以理劝谕C.教诲晓之以理,劝谕动之以情D.劝谕动之以情,教诲晓之以理3.文中甲乙丙处,挨次填入的词语,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掉落滑落俘获B.滑落掉落俘虏C.掉落滑落俘虏D.滑落掉落俘获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4~6 题。
绝密★启用前2016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倏.忽(shū)提.防(dī)遒劲.(jìng) 鳞次栉.比(zhì)B.拮据.(jù)亘.古(gân) 镌.(juān)刻怏怏..(yàng)不乐C.处.(chù)理栈.桥(zhàn)攫.取(juã) 风雪载.途(zài)D.躯壳.(kã)攲.斜(qī) 骸.骨(hái) 否.极泰来(p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呕歌座右铭人迹罕至广袤无垠B. 取缔曲别针险象叠生迫不急待C. 闲暇口头禅一拍即合不可思议D. 宽恕舶来品断璧残垣如座针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昨晚,在山东艺术剧院,一台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B. 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 因为我写字姿势不够端正,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D. 济南市文明办开展与筹划“我爱泉城”的活动,得到了很多市民的响应。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张飞。
B.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其独立人格和勇敢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C.《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但从另外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D. 桑桑的病唤起了桑乔的舔犊之情,无论风里雨里,他背着儿子走遍城市乡村,求医问药,他发誓要让儿子的人生之路走得长长的。
二、(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B.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D. 佳木秀.而繁阴秀:秀丽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日出而.林霏开择其善者而.从之B.醉能同其.乐其.此之谓乎C.颓然乎.其间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醒能述以.文者以.塞忠谏之路也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环滁皆山也”,这句话言简意赅,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B. 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C. “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
D. 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云梦田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①,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
”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
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
景子曰:“无之。
”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划两处....)(2分)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
1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景睢治国之道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3题。
(共6分,每小题3分)润州听暮角①李涉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③斜去两三行。
【注释】①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
②江城:润州。
③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12.诗人选取了、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意境。
(3分)13.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
(3分)(四)根据原文默写(7分)(共7分,每小题1分)14.(1),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3),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6),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的惋惜与欣慰中。
三、语言运用题(共10分)15.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请捧起心爱的书,在温馨的环境里享受阅读的快乐,请一起诵读美文,体会心与心的交融。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用书籍构建文化长城,用知识激发智慧泉涌。
(1)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结合右图给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以体现活动主题。
(3分)(2)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微机室体验网上浏览阅读 同学小森却借此玩起了网络游戏,作为语文课代表的你.........怎样劝阻他?(3分)你说:“ ”(3)根据语境,从四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4分)书籍让我们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看到“”,,。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快乐的蒲公英①那天阳光明媚。
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
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薪 ,失去了功效。
②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庙屯做小学教师后,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
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③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
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④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⑤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
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⑥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
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⑦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
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
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
”小姑娘说⑧“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⑨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地扎了一针。
⑩“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
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
”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⑾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⑿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
”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
“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
”她催促着我。
⒀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⒁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⒂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
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