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15春《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1 满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63 KB
- 文档页数:5
川大15春《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11.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A. 政府部门B. 公共部门C. 企业单位D. 私人正确答案: A 满分:3 分2. 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A. 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B. 广播、教育、卫生、气象C. 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D. 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正确答案: C 满分:3 分3. 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A. 内部沟通B. 正式沟通C. 非正式沟通D. 外部沟通正确答案: D 满分:3 分4. 科技事业产品属()A. 纯公共产品B. 准公共产品C. 私人产品D. 企业产品正确答案: B 满分:3 分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A. 1992B. 1993C. 1994D. 1995正确答案: C 满分:3 分6. 下列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的最佳概括是()A. 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利用和改造前者B. 相互制约C. 前者利用和改造后者,后者决定和制约前者D. 相互影响正确答案: A 满分:3 分7.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A. 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B. 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C. 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D. 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公共关系学作业1答案公共关系学作业1第1章—第4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
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
(又称“扒粪运动”)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尼斯。
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由于伯尼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5.组织形象:就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 √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 ×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更正: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 ×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一、知识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答: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的三层主要涵义。
答: 1.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与职能。
它是一种实施和控制传播沟通活动的组织行为和职能。
2.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
公共关系不是单向的传播行为,而是双向的传播行为。
3.公共关系市传播沟通活动的结果。
公共关系要运用传播的手段来协调关系、影响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环境,它主要是对组织的无形资产和财富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
3.在公共关系学中,“形象”有独特的内涵,谈谈你对“形象”的理解。
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答:在公共关系学中,“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
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它的意义表现在:(1)“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2)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3)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4)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川大年春《公共关系学》第一次作业答案讲课教案
川大2017 年春《公共关系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共关系也可称为:(C )
A. 人际关系
B. 人群关系
C. 公众关系
D. 团体关系
2.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D )
A. 团体
B. 公众
C. 个人
D. 组织
3.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 )
A. 交流
B. 传播
C. 沟通
D .传播沟通
4.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D )
A. 中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5. 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C )
A. 《公众舆论的形成》
B. 《原则宣言》
C. 《修辞学》
D. 《有效的公共关系》
6.20 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在著名的“霍桑试验” 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 ,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 A )
A. 梅耶
B. 伯尼斯
C. 艾维? 李
D. 巴纳姆
7.1903 年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A )
A. 艾维? 李。
《公共关系学实践(Ⅰ)》在线作业1
公共关系运用得最多、最充分且是收益最大、最明显的公共关系主体是()。
A:政府组织
B:企业组织
C:商业服务组织
D:事业组织
参考选项:B
运用主观能动的力量,去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去转变的策略称之为()。
A:知变
B:应变
C:改变
D:促变
参考选项:D
以下属于按互动所产生力量的性质划分的是()。
A:经济互动
B:合作互动
C:利益互动
D:直接互动
参考选项:B
()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员工关系对象
B:媒介关系对象
C:顾客关系对象
D:社区关系对象
参考选项:B
进入信息时代,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这体现了危机的()特征。
A:突发性
B:意外性
C:破坏性
D:舆论聚焦性
参考选项:D
大众传播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的组织形象的宣传,而()是完全由组织控制的对形象宣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A:广告
B:庆典活动
1。
川大《公共危机管理(1)》15春在线作业1 满分答案川大《公共危机管理(1)》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公共危机管理(1)春季15在线作业11.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b、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暂时减轻一些非常严重的危机事件。
C.不要因为情况不明而披露相关信息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正确答案:B满分:2分:2分2.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a.《紧急状态法》b.《突发事件应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确答案:B满分:2分:2分3.实施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的应急救助的基本行政单元是:a.乡镇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正确答案:B满分:2分,分数:24以下不是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A.不可预测性B.突然性C.紧迫性D.不可兑换性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中小学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中国现有的大量突发事件表明,中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培训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6.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7.建立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要求是:统一领导、全面协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四川大学《公共关系学2466》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A. 协调观念B. 互惠观念C. 传播观念D. 服务观念正确答案:B2. 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
这种方法属于整合营销传播的()A. 主题线法B. 统一形式法C. 形象整合法D. 同一外观法正确答案:D3. 公共关系也可称为:()A. 人际关系B. 人群关系C. 公众关系D. 团体关系正确答案:C4. 公共关系也称作()A. 群众关系B. 受众关系C. 公众关系D. 人群关系正确答案:C5. 1923年,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的美国学者是:()A. 艾维?李B. 伯尼斯C. 卡特利普D. 罗伯特?巴伯正确答案:B6.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A. 1955年B. 1986年C. 1990年D. 1987年正确答案:D7. 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A. 实际的社会形象B. 公众形象C. 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 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正确答案:C8. 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 梅耶B. 伯尼斯v艾维?李v巴纳姆正确答案:A9.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 团体B. 公众C. 个人D. 组织正确答案:D10.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A. 个体公众B. 组织公众C. 内部公众D. 外部公众正确答案:D11. 决策的第一步是:()A. 学习决策目标B. 讨论决策目标C. 确立决策目标D. 执行决策目标正确答案:C12. 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 广告定位B. 广告创意C. 广告诉求D. 广告调查正确答案:B13. 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A. 感染力较差B. 功能单一C. 传播效果较弱D. 传播效果稍纵即逝正确答案:D14. 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A. 标志B. 标准字C. 标准色D. 企业造型正确答案:A15. 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 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 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 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 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正确答案:A16. 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A. 《公众舆论的形成》B. 《原则宣言》C. 《修辞学》D. 《有效的公共关系》正确答案:C17. 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
《公共关系学》作业(第一次)一、填空1、从静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状态)。
它包括(原始)公共关系状态和(良好)公共关系状态。
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活动)。
它包括(专职)公共关系活动和(全员)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2、公共关系的四大要素,即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与方法-(信息传播和管理职能)。
3、公共关系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广告学)、伦理学等许多具体科学。
4、开展国际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全球眼光)、(遵守国际惯例)和重视本民族的特色及(坚持道德规范)。
5、(艾维·李)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卡特利普)被誉为公共关系教育之父。
6、公共关系传播职能是指公共关系通过信息工作的(实施与动作)所能发挥的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效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采集信息)、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
7、公关人员采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内部员工的信息反馈)、(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与简报)、(公共关系人员的社会交往)、(专家分析)。
8、公共关系咨询公司的工作方式有三种:一是(单项咨询)工作、二是(短期专项工作)、三是(长期综合)工作。
二、解词1、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家庭、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一种特定的体系,是一个实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并按照一定的框架、原则和程序,通过分工和协作而构成的人群的结合体。
2、公众公众指的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即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并与组织运行发生互动关系利益相关者。
从本质上来分析,其具有同质性、相关性和群体性的特征。
3、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本组织的利益,雇作用于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来扩大影响。
川大15春《公共关系学实践(1)》实习实践作业1
1. 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称之为(),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A. 公众
B. 人民
C. 人群
D. 受众
正确答案: A 满分:3 分
2. ()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成,是组织从目标公众出发、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回报的指标。
A. 认知度
B. 美誉度
C. 知名度
D. 和谐度
正确答案: D 满分:3 分
3. ()是企业形象存在的物质性基础,主要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总资产、流动资产、产品销售及生产规模、员工人数、装备先进性等。
A. 实力形象
B. 文化形象
C. 人才形象
D. 品牌形象
正确答案: A 满分:3 分
4. ()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
A. 顺意公众
B. 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 首要公众
正确答案: C 满分:3 分
5. ()是指以介绍组织机构的各方面情况、塑造组织形象、协调组织机构与各类公众关系为目的的广告。
A. 广告传播
B. 新闻传播
C. 整合传播
D. 大众传播
正确答案: A 满分:3 分
6. 以下属于按互动所产生力量的性质划分的是()。
A. 经济互动
B. 合作互动
C. 利益互动
D. 直接互动
正确答案: B 满分:3 分
7. 在公共关系协调方法中,舆论引导属于()。
A. 沟通性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