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等9部门研究建材整治淘汰落后保障民生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质量技术监督局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为更好地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项整治重点(一)重点产品劣质钢材、建筑扣件、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能表、建筑主体材料(水泥、水泥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砌块、掺工业废渣的建筑材料、防水材料等),装修材料(建筑陶瓷、内墙涂料、人造板及其他室内装饰材料等)。
(二)重点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建材企业;无产品标准、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化验室合格证(水泥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不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章的建材企业。
(三)重点案件严厉打击辐射面广、群众反映大、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涉嫌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储存、销售假冒伪劣建材商品的企业和黑窝点。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20日至10月30日一是加强对生产领域的检查。
对凡不具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不符合有关产业政策要求、产品质量达不到有关质量标准的建材生产企业,要关闭和取缔,向社会公告,责令收回不合格产品,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对无证非法生产的企业,彻底取缔;对有证生产企业的制假售假行为要严厉打击;对不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要加强重点监控;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掺假、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出厂销售。
二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的检查。
对各零售、批发摊点及专业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凡发现标识不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依法严肃处理,并视情节轻重,采取撤销柜台、退出市场等措施,不允许其继续经营。
三是加强对在建工程用建材产品的检查。
对辖区内的在建工程用建材产品要全面进行检查,凡发现假冒伪劣建材产品,一律清出建筑工地,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要追根溯源,查处生产黑窝点。
四是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对有毒、有害装饰、装修材料的专项检查,对有害物质严重超过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生产和经销企业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
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公布日期】1999.12.12•【文号】建住房[1999]295号•【施行日期】1999.12.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厅)、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主管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文),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部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优质材料和部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已立项但尚未开工的住宅建设项目也应限制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
积极采用符合《陶瓷片密封水嘴》(JC663-1997)及《水嘴通用技术条例》(QB/T1334-98)标准的陶瓷片密封水嘴。
陶瓷片密封水嘴生产行业要尽快完善陶瓷密封芯片标准化工作。
生产企业要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积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新型节水水嘴。
二、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房中禁止使用长江、黄河上中游等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工程地区的天然林及天然珍贵树种为原料生产门窗、地板。
使用速生丰产林木材生产门窗、地板要经过干燥、防腐、防虫、防潮、阻燃、改性处理,提高其使用寿命。
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复合木质门窗、地板。
鼓励采用木材采伐加工的剩余物、竹材、农作物秸杆、回收旧木材为原料生产复合门窗、地板。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关于开展建筑用砖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公布日期】2011.10.28•【文号】国质检执联[2011]589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建筑用砖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国质检执联[2011]5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发展改革、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工商局(厅、委):近期,媒体关于“粉末砖头”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用砖的生产、销售、使用行为,确保保障房等民生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国家标准委决定即日起至2011年11月30日联合开展建筑用砖专项整治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建筑用砖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建筑用砖是涉及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建筑材料,违法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用砖,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建筑用砖的产品质量,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监管,坚决遏制建筑用砖质量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紧紧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以阶段性成果带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建筑用砖产业的全面规范。
要把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建筑用砖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本次整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并取得实效,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加强建筑用砖质量监管和执法查处质量技术监督、发展改革、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工商等各部门要围绕落实《2011年全国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要点》(国质检执联[2011]203号)的要求,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落实责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3.18•【文号】国质检监[2010]118号•【施行日期】2010.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国质检监〔2010〕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调控和引导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8号),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明确了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工作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的重要意义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部署,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措施。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定要提高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项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相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这一战略任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职能优势和作用,依法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有关工作任务,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努力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进一步严格发证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总局已对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水泥、电石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发布,细则中明确了受理、审查执行有关产业政策的具体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现就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知如下:一、深刻认识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意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抑制重复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激励和约束作用不够强,部分地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认识存在偏差、责任不够落实,当前我国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大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已经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确保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1.发挥市场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税收杠杆调节,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
2.坚持依法行政。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等关于深入开展2005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市场管理【发文字号】国质检执联[2005]203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安部【发布日期】2005.06.24【实施日期】2005.06.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监察部、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2005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4日国质检执联[2005]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发展改革、公安、监察、建设、商务(经贸)、工商、环保、林业厅(局、委),电监会派出机构:2003年以来,根据全国整规办统一部署,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建设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林业局、电监会10部门加强协调合作,深入开展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在促进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产销衔接、提高效益、优化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中,各有关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0.72万人次,检查建材生产企业65745家(次),检查建材市场和经销企业86439个(次),检查建筑工地28086个(次),立案查处各类建材违法案件48069起,查获假冒伪劣建材产品货值12.4亿元。
虽然建材市场秩序整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一是建材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小企业法制及自律意识淡薄、大量落后生产能力存在的总体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是我国建材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三是一些地方市场监管乏力,整顿规范工作开展很不平衡。
质检总局等9部门研究建材整治淘汰落后保障民
生
3月11日,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工商总局、林业局、能源局召开部际协调会议,研究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全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建材整治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加大淘汰落后力度。
在2014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化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淘汰落后产能。
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对污染物排放超标建材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措施;督促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联合加大“地条钢”的打击力度。
有关部门将联合发文部署,在全国进行一次排查摸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地条钢”和用“地条钢”轧制建筑用钢材违法犯罪行为。
对违法企业和窝点按照《对“地条钢”生产企业和“窝点”断电实施办法》规定,实施停、限电措施。
质检总局将把打击地条钢列入“质检利剑行动”中进行部署。
二是加强民生产品执法监管。
将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衔接起来,加强对装饰装修材料、涂料、电线电缆、水龙头等涉及民生产品的执法检查。
严厉查处无证生产、无照经营、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制售或在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装饰装修材料的违法犯罪行为。
组织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督查,检查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复验制度执行情况。
三是推动区域整治和社会共治。
将组织对建材生产集中区域进行梳理,根据地方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提供的情况和媒体曝光及群众投诉举报的情况,确定一批全国整治的重点区域,按照多元共治要求,督促地方开展整治,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将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联合,明查暗访一批建材违法生产企业和窝点,组织集中打击查处,增强打击效果。
将督促建材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市场管理责任,推动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和商贸流通企业围绕产品质量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始终保持对制售假冒伪劣建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9部门将针对建材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联合督查,并创新督查方式,提高督查工作有效性,推动破解行业“潜规则”。
坚决打击“瘦身钢筋”、劣质墙体材料、电线电缆以次充好、人造板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违法犯罪行为。
将选择已开展“区域整治”的地方,如河南长葛的卫生洁具、河北博野的涂料、辽宁太子河的防水卷材、安徽无为、河北宁晋的电线电缆等进行“回头看”检查。
以上是小编收集到关于质检总局等9部门研究建材整治淘汰落后保障民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资讯,请关注筑牛网哦。
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