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44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约476——1453)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白地彩绘陶:公元9世纪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再施挂釉色而成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彩色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样鸟兽纹样特别是89世纪立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下令禁止供奉偶像的时期内上述纹样更被广泛采用造型:1.盘钵杯壶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圣像或者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装饰技法先以褐色黑色勾勒出纹样轮廓再填入黄绿红青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丽而洁净的效果有时还用金银等色但是更多的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采用刻线纹样施挂绿釉甚至还有阿拉伯文字作为装饰的主体课件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哥特式风格:哥特这个词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起一个叫西哥特的部落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了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与13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时代的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的一些地区这种风格依然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该风格的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主要特点在18世纪再次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十九世纪以后仍偶尔应用哥特式家具主要特征是与当时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一致如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线雕或者透雕的镶板装饰与具有厚实感的罗马式家具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哥特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还在于其精致的雕刻装饰上家具每一处的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分成矩形矩形内部布满了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这些纹样大多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义箱柜等常常装饰以浮雕有时镶嵌金属装饰附加柳丁金银细丝工艺:欧洲中世纪拜占庭金属工艺的装饰方法是将细丝进行在加工的制作过程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工艺进行再次塑造珐琅: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英译词珐琅一次源于中国隋唐时西域的地名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的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在陶或瓷胎表现的称为釉附在建筑上的称为琉璃附在金属上的则称为珐琅珐琅镶嵌技法:金属工艺品装饰的一种技法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凸面加工法即先在铜制品表面挖出一个凹陷的图案将珐琅倒入凹处再在凸起的部分镀上金粉最后至于窑中煅烧另一种方法是将黄金弯成各种窄条贴于物品表面再将珐琅倒入窄条之间的空隙中效果十分突出珐琅镶嵌是哥特时期典型的装饰。
课题:欧洲中世纪美术正文:中世纪包括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中世纪——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
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①东方文化特征②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③蛮族艺术美术门类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和金银饰品及宝石工艺,充分展现了中世纪艺术的丰富内容。
欧洲中世纪美术发展历程1、早期基督教美术2、拜占庭美术3、蛮族艺术和加洛林的文艺复兴4、罗马式美术5、哥特式美术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
公元1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
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级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
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
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公元3世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善良的牧人(基督)】这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中最常见的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着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
基督身着金衣、头顶金色光圈、手执金十字架,正在植物繁茂的郊野放牧羊群。
他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此时艺术是为宗教服务,艺术用其图解性展现特有的实用功能,这样的传承与后来中世纪艺术的发展相契合。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
【巴西里卡】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
欧洲中世纪美术简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间,史称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宣布其为新国教。
基督教合法后,开始有正式的基督教堂。
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
基督教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国都,史城拜占庭帝国。
一直存在直至1453年。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形穹顶。
穹顶结构被加以变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顶连续构成开阔高大的内部空间的特殊样式。
到拜占庭帝国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连的希腊十字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的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
穹顶被沿用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
圣·索非亚教堂混合了东方与西方、过去和未来的结构,是一个气魄雄伟的混合建筑。
从中能充分体会到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
圆顶似乎是浮在教堂上方,下面有一圈窗子,中堂连边的墙壁上也开着窗,光线与圆顶的组合,仿佛造就了一个光芒万丈的天堂,再加上那些闪亮的镶嵌画,仿佛使人置身在一个非现实的幻景里。
15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后,将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花,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美术主要以绘画、雕塑以及建筑为主,早期的美术作品以雕塑与建筑居多,绘画主要体现在建筑与雕塑的纹饰装饰上。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中世纪美术,就是主要以建筑为主,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到底有哪些特点吧!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时间段。
《欧洲地图》欧洲中世纪简介中世纪是指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这段时间。
欧洲中世纪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基督教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这个时期的美术也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中世纪基督教建筑样式主要有以下四种风格:巴西利卡式、拜占庭式、罗马式以及哥特式等。
了解了中世纪的大致时间段和主要的建筑样式后,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一一来了解四种建筑样式的分布地区、代表国家以及代表建筑,首先,我们从巴西利卡式开始介绍。
《古罗马帝国示意图》一、巴西利卡式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这种建筑样式的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做屋顶。
主要代表是建筑是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圣玛利亚·麦乔累教堂和圣康士坦察教堂等。
下图为圣彼得教堂的夜景。
《圣彼得大教堂》了解完巴西利卡式建筑,我们接着了解这个时期的第二种建筑样式,也就是拜占庭的建筑样式。
二、拜占庭美术(一)拜占庭帝国简述拜占庭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共经历了12个朝代,93位皇帝,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拜占庭美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装饰性、抽象性和宗教寓意性。
现存的作品大多是教堂中的镶嵌画、壁画以及绘画手卷,这些绘画的题材包括耶稣、圣母与圣子等。
《拜占庭帝国全盛时期地图》基督教后来成为拜占庭的国教,他们的建筑也是至此以后,建筑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直到公元六世纪,最终出现了空前壮观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拜占庭建筑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了罗马风格,主要艺术特征是内部装饰的五彩缤纷与外形的朴实浑厚形成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