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LAMP技术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实践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8
东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基于Moodle技术的课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ON MOODLEA Thesis Submitted toSoutheast University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BYSupervised byProfessor Jin YuanpingAndLecturer Ma ZhunzhongAndSenior Engineer Weng Lei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April 10.2013摘要随着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日益重要,因此,搭建一个符合江阴中等专业学校课程需要的学习支持平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文分析了Moodle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各个模块功能,在开源的Moodle平台上进行了课程教学平台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发多个模块补充功能,采用插件、数据库,将各项模块进行整合,设计出一整套可以实际运行的新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
同时,根据学校实际需求,结合目前Moodle平台上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了功能的扩充,构建了课程设计系统的框架。
在服务器端进行功能扩展完成了网络摄像头视频信息的传输,Android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等,扩展了Moodle的应用范围。
这些扩展功能主要包括微客教室的构建、网络视频信息的整合、异构系统数据信息的同步维护、智能移动终端的在线学习平台等。
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个性需要,动态地、分步地将课程内容上传到网络,让学习者利用各种通信工具,在移动终端上系统的、深入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Moodle平台Android智能终端教学辅助平台异构数据同步AbstractWith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building is also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build a learning support platform to meet the curriculum needs of the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o help students make better use of the network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This paper analyzes functions of each module of Mood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platform,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the open source Moodle platform, and develops their own supplemental features multiple modules on the base of platform. Using plug-ins, databases to integrate the modules to design a set of teaching aids new network platform that can actually run.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chool and the current inadequate of the Moodle platform, to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design system. Through the server side extensions, the platform complete the webcam video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Android smart terminal, to exte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Moodle. These extensions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off classrooms, network video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ystems maintenance data information, smart mobile devices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The teachers can upload the course content to the network dynamiclly on the base of the learner'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needs, step by step, so that the learners can use various communication tools on the mobile terminal system to study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Keywords:Moodle platform、Android intelligent terminal、Teaching aids Platform、Heterogeneous Data Synchronization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1.1.1国内外课程管理系统的研究情况 (1)1.2.2国内外对Moodle的使用和研究情况 (2)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3)第二章课程管理系统的需求 (5)2.1 业务需求 (5)2.2 Moodle 功能介绍 (7)2.3 服务器端扩展功能需求 (11)2.3.1 简易多媒体教室构建需求 (11)2.3.2 异构数据库数据对接 (12)2.3.3基础的云计算教学平台应用 (13)2.4移动终端教学需求 (14)2.5 关键技术介绍 (15)2.5.1 Moodle 开源技术 (15)2.5.2 Android技术 (17)2.6 本章小结 (22)第三章服务器端扩展设计与实现 (23)3.1 Moodle平台的二次开发 (23)3.1.1 基于WEB的教学支撑平台专用组件设计实现技术 (25)3.1.2 Moodle WEB服务构建 (29)3.2 简易多媒体(微客)教室建设 (29)3.2.1微客多媒体教室总体介绍 (29)3.2.2 微客教室的主要组成 (30)3.2.3视频信息与平台整合 (31)3.3 异构数据库的同步实现 (32)3.4 Moodle信息化教学平台部署与应用 (35)3.4.1虚拟化技术总体介绍 (35)3.4.2虚拟系统选型与安装 (36)3.5 本章小节 (37)第四章Moodle移动终端教学设计 (38)4.1 智能终端项目框架 (38)4.2 主要模块设计 (38)4.4 本章小结 (42)第五章课程管理系统的教学应用 (43)5.1 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43)5.1.1 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建立 (43)5.1.2 主要模块实现 (44)5.2 课程管理系统服务器端扩展应用 (47)5.3 课程管理系统移动端应用 (48)5.3.1系统登录模块实现 (48)5.3.2 学生互动模块实现 (51)5.3.3 学生在线课程点播模块实现 (54)5.4 本章小结 (57)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58)6.1 总结 (58)6.2 进一步展望 (58)参考文献 (60)致谢 (1)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教育信息化的来临,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传统教学与互联网在线学习结合起来的混合课堂,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均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弥补不足,实现最优化。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育应用课程设计探究Exploring Network Education Applications Course Design Plat-form based on Moodle//LIU Liyan, AN Heyi, GUO ZhongqiangBased on the features and benefits of the Moodle platform,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Network in Education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employs real-life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how network inquiry-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be designed in the Moodle platform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Moodle作为一个简单轻便、相容性高、功能强大、技术门槛低的开源软件,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已逐步在网络教育中展示了一片新天地。
在我国,Moodle平台在高校网络教育中使用得越来越广。
对此,作为一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者,通过本文初步探究如何在Moodle平台下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
本文主要是以宁夏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育应用为例,探索如何把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融入Moodle平台中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程和学习管理系统众多,如Blackboard、webcT、Aiuto等课程管理系统。
而在这些系统中,Moodle平台在课程管理系统工具中名列第一。
在我国,Moodle 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对Moodle平台的汉化翻译工作在国内已经于几年前完成,并且陆续出版关于Moodle课程设计的培训教材,有些省份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教师培训,其中培训内容就包括对于Moodle平台的使用。
构建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报告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为实现普高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有必要在教学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并采用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学习管理系统,从课程内容安排、考试设计、教学评价、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等方面对课堂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
在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平台;形成了一套基于Moodle的教学控制系统,综合应用LMS的过程性教学评价、统计、传送告警信息、提供辅导材料、教师对班级学生的集体辅导、针对个别学生问题的个别化指导等,促进学生理解,避免积累错误,达到课程标准学习要求的系统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Moodle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多样化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包括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效率。
关键词:Moodle、教学平台、评价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分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即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具体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新课标提出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基于Moodle平台构建《软件工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摘要:Moodle平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对Moodle平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时代基于Moodle构建网络课程的重要性,对《软件工程》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给出在Windows 系统下《软件工程》网络课程的实践和效果。
关键词:Moodle;网络课程;软件工程1 软件工程网络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软件工程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该课程信息量大,软件开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近五年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文档、工具和项目资料,而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技术实现上的讨论也需要平台进行交流分享。
信息化新时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日益加强,构建有效的网上学习社区,提高教学中的互动与协作,开展教学多元评价,有利于有效提高教学绩效。
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性强,针对课程的特点,精心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
因此开发一个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软件工程的网络课程非常有必要且具有很大的推广性。
Moodle平台使得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资源等能有效被呈现,学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讨论以及向教师提问等,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利于加快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与实现。
2 Moodle平台简介Moodle是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简称,是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可帮助教学人员创建高效的在线学习组织,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1】。
在国外高校中,Moodle作为一个免费的、开源的课程管理系统被广泛的使用。
Moodle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注重强调在信息化情景下教与学活动中的相互协作、交流,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完成意义建构。
利⽤moodle搭建在线学习系统的探索与实践2019-04-22Moddle作为⽹络在线学习课程管理系统是在⽹络教学环境下组织教学⾸选的教学平台,该平台使⽤界⾯简单、精巧,系统易于搭建。
使⽤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增减内容。
平台中课程列表显⽰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分类和搜索,按⾃⼰的需要来学习课程。
教师可以和学⽣同时在线交流也可以不同时在线交流,并可通过丰富的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学⽣的学习状态和需求。
笔者教学⽴⾜于学⽣的学习需求,设计出⽹络学习课程,为学⽣⾃主探究、合作学习搭建⼀个动态的系统平台。
⼀、魔灯(Moodle)平台的特点“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简称,即模块化⾯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澳⼤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
1.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魔灯(Moodle)是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间不是孤⽴的,两者既是指导者,⼜是知识的⽣成者,师⽣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它既体现⽬前新兴的社会软件功能(Blog、Wiki、BBS),⼜⽀持多样化的教学⽅式。
它适⽤于多种组织,例如:传授——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研究——项⽬型的教学组织、社区——⼩组型的教学组织。
教师从先前的教案设计转变成课程设计,从课程内容设计转变成教学资源与活动的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魔灯(Moodle)课程还注重多样化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如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课程资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魔灯(Moodle)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整合到课程设计之中。
活动模块提供了完整的互动式环境,如讨论区、聊天室、作业提交、测验、个⼈学习历程等。
实验五创建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一、Moodle介绍Mood1e 是由澳大利亚MartinDougiamas 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S),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
Moodle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是体现新教育理念的操作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先进的“课程管理系统”(CMS),更是一个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支持教师和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学习管理系统”(LMS)。
二、根据你设计的XX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利用Moodle创建一门网络课程在Moodle中你可以创建多门网络课程,以管理员的身份登陆系统创建一门课程课程,创建时(填写课程内容时,选择主题模式的常用模式),可参考教学视频,1.exe。
三、进入你创建的网络课程、打开网络课程的编辑功能、选择你所需要的模块。
四、课程主题模块的建立。
课程主题模块的建立方法请参考教学视频2.exe五、建立教学资源:请参考下列材料:1.添加文本页资源。
3.exe2.添加网页资源。
4.exe3.添加flash动画资源。
5.exe<div align='center'><embed width="640" height="480"src="/moodle/file.php/1238/S&R.swf" play="true" loop="true"quality="high"></embed></div>这些代码网上有很多,大家可能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查找。
如:/hongmuniao2/blog/item/5b8b82dfd81dc316495403b1.html。
基于Moodle平台网络课程实践与研究Moodle平台是一种网络化教学共享资源平台之一,该平台集成了用户登录、课程添加、小组讨论、作业布置以及投票活动等模块,用户操作灵活。
现通过Moodle平台的搭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式教学环境,实现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交流。
标签:Moodle;网络课程;实践;研究1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高校不断应用和开展,网络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所谓网络学习是指通过网络模式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全新交流学习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改变了教育信息传播方式,它具有随时性、随地性、灵活性、交互性以及开放性,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可能。
2Moodle平台概述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平台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中文译名为“魔灯”。
最早,是由澳大利亚籍老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超文本预处理语言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自主开发一个免费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软件。
该系统能够提供在线课程的创建、修改以及删除等课程管理功能,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建立一种平等主体关系的虚拟学习环境。
3Moodle平台在网络课程中应用3.1 为什么引入Moodle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形成两个新教育模式,网络课程就成为各个高校研究教学资源重点研究对象。
目前,大多数网络课程所使用的平台大部分是由各个高校自主研发或商业购买的模式引入,如博客,BBS等平台,该平台大多具有以下特点:单一性,为某门课程开发而开发;不兼容性,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出现错误;课程资源更新不及时,高校教师为课题而立项研究而研究;商性价值高,不适合开放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一种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Moodle免费开放平台,来搭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Moodle+LAMP技术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实践研
究
沈莉
【期刊名称】《软件导刊》
【年(卷),期】2011(010)012
【摘要】主要介绍基于Moodle和LAMP技术,以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为例,阐述了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页数】3页(P211-213)
【作者】沈莉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基于Moodle+LAMP技术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实践研究 [J], 沈莉
2.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幼儿园安全管理系统 [J], 唐云;
3.基于虚拟网络技术构建示范中心管理系统 [J], 马伟文;朱能武;银玉容;张建功
4.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社区管理系统研究——以云南为例 [J], 唐秀忠;兰晓俐;苏有邦
5.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客户云中心的实践研究 [J], 高燕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及应用[摘要]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基于Moodle平台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阐述了Moodle平台上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并列举了Moodle平台上辅助教学应用的五个主要操作内容和步骤。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的教与学,有利于网络教学实际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Moodle平台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教学一、引言信息化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益加强。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新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模式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Moodle平台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学习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在Moodle上设计开发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自己的网络课程。
本文将Moodle网络平台引入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应用,形成Moodle平台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方式,促进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思考,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Moodle平台课程设计理论基础1.Moodle平台特点及功能。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
Moodle 平台的特点是平台的模块化理论比较先进,各种功能都能实现动态模块化管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模式,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其源代码是完全开源的,人们可以根据源代码自己进行开发和拓展,提高软件的适应性和个性化特征;交互功能强大,具有Wiki、聊天、专题讨论、讨论区、作业讨论等交互功能。
2.网络课程及其设计的重要性。
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与学活动的总和。
基于Moodle+LAMP技术构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实践研究摘要:主要介绍基于Moodle和LAMP技术,以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为例,阐述了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Moodle;LAMP;网络课程管理系统1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介绍1.1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国内俗称网络教学平台,国际上常说是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d System ,缩写LMS),其实质是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能支持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共享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虚拟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而言,该系统能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帮助他们自主安排学习过程,提供与其他同伴交流的空间,并进行多层次多纬度的检测评价;对于教师来讲,可以通过它来高效地设计、创建和发布ELeaming课程,构建个人课程资源库,并及时检测其教学效果,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以作出正确的教学决策。
1.2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基本结构下面笔者通过框架结构图说明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图1网络课程管理系统2搭建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开发平台2.1技术支撑:Moodle+LAMPMoodle,全称是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
它是由澳大利亚MartinDougiamas博士主持的开发团队开发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开源网络课程管理系统。
通过Moodle简单易学的操作和功能丰富的模块,利用网络,可以便捷地为师生构建具体的学科教学辅助平台。
LAMP是Linux+Apache+MYSQL+PHP的缩写,是一组用来搭建动态网站服务器的开源软件组合,虽然他们本身都是独立的程序,但由于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平台。
若把Moodle作为开发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前台,那么LAMP 所提供的就是Web服务、数据库、超文本程序设计语言的后台运行环境,对于课程老师而言,主要通过Moodle可视化前台编辑设计学科网络课程内容,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便于普通老师使用。
2.2Moodle+LAMP的安装Moodle是用PHP脚本语言编写的基于数据库服务的动态网站程序,支持跨操作系统操作。
通常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是适合专业人员对各个组件(Web服务器、数据库、PHP引擎等)单独安装,操作比较复杂,但自由度较高,可以自行配置相应的参数;第二种是利用Moodle网站提供的功能强大的XAMPP集成软件包进行平台的搭建,适合大多数人员,安装相对比较方便。
由于在Windows环境下Moodle 的运行效率不高,支持的用户只适合一个教室使用,若要有较高的稳定和安全性,以及更多的用户数,建议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使用。
下面介绍用下载集成软件包XAMPP的第二种方法在linux系统下进行安装:准备工作:下载linux (RedHat Enterprise Editon) + XAMPP1.6+Moodle11.8;安装linux操作系统;LAMP服务器的配置:如将XAMPP下载后放在/www/myfiles/download/ 下,然后php服务器安装到/opt/下;> cp /www/myfiles/download/xampp linux 1.6.tar.gz /opt > tar xvfz /opt/xampp linux 1.6.tar.gz C /opt> chmod R 777 /opt/lampp/htdocs> mkdir /www/lms_files /moodledata/> chmod R 777 /www/lms_files/moodledata/安装moodle,启动php服务器,/opt/lampp/lampp start,将下载的moodle解压到htdocs,tar xvfz /www/myfiles/download/moodlexxxx.tar.gz /opt/lampp/htdocs/;配置好参数,在mysql里面新建一个数据库给moodle,就能在本机中输入地址http://localhost/moodle ,测试安装首页。
2.3Moodle的网络课程管理功能Moodle不仅可以组织网络课程内容,而且能对网络课程管理类型进行设计,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记录的反馈和追踪,具体来说有如下功能:支持常见的网络课程类型:自主式、引领式、讨论式;课程管理灵活:课程目录创建、设置、修改方便,可灵活设定课程的等级、课程的显示和隐藏、是否允许学员退课等;学习记录跟踪分析: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报告,访问课程的次数、时间以及场所,可以查看某个教学模块学生的参与情况, 支持下载和修改数据;班级、小组功能: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分组工具、可设定为公开或封闭属性, 方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程资源管理:每门课程均设有一个独立的资源存储空间、老师可以方便地上传各种教学资源, 支持flash动画等各种素材, 可以直接对其他资源进行链接, 也可以直接在线编辑;两种评价方式:平台支持分数制与等级制两种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组合出多种评价策略;测试题库功能:题库支持选择、判断、填空、完型填空等在线测试题型, 教师可以随机、手工或组合出题, 试卷支持试题、答案打乱排序,限定考试时间等功能, 系统支持多种成绩统计方式,还提供强大的考试成绩分析功能;多种在线教学模式:支持的在线教学模块包括有讨论区、聊天室、词汇表、投票、WiKi等十多种, 与网络上常见的类似功能有很大区别,它针对网络教育进行了优化改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模块开展教学;3应用实例——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3.1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概述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以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具体是能结合教材教法进行小学、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学会各种素材的编辑加工方法,结合常用的多媒体开发平台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交流和表达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师资。
开设的必修课程设置列表如下:表1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开课时间学时主要内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三年级72Windows基础、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知识等Flash动画设计案例教程四年级上36Flash动画基础、基本动画类型设计制作、按钮设计、综合效果制作等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四年级下36Authorware简介、移动图标的使用、交互图标设计、综合制作等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与设计导论五年级50多媒体课件制作理论、各种素材的编辑加工、利用常见多媒体制作平台设计课件等担任必修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共有10位,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基础总体较好,但由于兴趣爱好的原因,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时主要采用课内练习提交作业和期中、期末上机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同时给这些未来的教学师资学会更多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因此设计开发了相关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平台。
3.2创建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具有直观易用的可视化编辑界面, 教师可根据课程设计需要快捷地完成学科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编辑与创作。
下图是该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主界面,制作过程如下:(1)创建课程类别和该类别下的具体课程栏目系统管理员(通常由授课教师兼)登录Moodle后,设置首页风格和网站名称,描述网站功能,设计课程类别,给不同教师分配角色;系统管理员或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课的类别,在通告中选择创建一个新课程,并按课程设定要求,输入基本信息,指定本门课的授课教师等;(2)编辑课程内容新课程创建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主题方式、社区方式和星期方式,设置基本信息后,生成课程框架;在屏幕右上角选择打开编辑功能,为新课程添加一个资源(标签、文本页、网页、目录……)或活动(wiki、投票、聊天、互动评价、讨论区、测验、作业、词汇表……);(3)设计常见的学习活动聊天室:该模块主要是创建一个在线同步的深度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拟定有开放性特点的教育主题集体讨论,也可以是小组间进行信息传递。
讨论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讨论区类型, 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显示格式以及对张贴的内容进行评分作为评价的依据。
问卷调查/投票:提供了一些预设的调查问卷/投票, 这些问卷/投票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意见、态度等,既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又可作为一种总结性评价。
作业:教师利用该模块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 设置最后任务时间。
该模块使用很灵活, 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或其他形式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交流评价;WiKi: 该模块提供一种重要的反思活动,教师指定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编辑修改, 每个学生所写的内容只有本人和教师看到, 教师可以给予反馈,通常可以在一个单元课程结束后组织一次该项活动。
资源:该模块给教师提供了呈现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的途径,教师上传的文件、在Moodle所提供的界面上直接编辑的内容以及网址链接, 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呈现,这为教师积累和扩充资源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找到自己拓展的空间。
测验:该模块包括选择、判断、匹配和简答题。
教师可以设计编制测验题库,在课程中重复使用, 结果能自动评分, 教师可以选择是否给予反馈信息或显示正确答案。
(4)系统的调试和发布4结束语以上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同样能在其他学科中模仿实现,但由于Moodle是由国外博士带领的开发团队完成,其主要教育模式依照国外的形式,和国内的具体需求有一定差异。
笔者在师范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应用实践中,通过了解师生的使用需求,发现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题库练习模块功能过于复杂、操作繁琐,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能很好适应国内一般课程的师生需求。
这还需要众多Moodle爱好者利用其开放源码的特性,进行一些本土化移植和二次开发工作,让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平台更有价值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1]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丁永莉.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课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4]陈明.魔灯(Moodle)网络教育平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