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高校篮球教学中易发损伤及其致因分析高校篮球教学中易发生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损伤。
篮球是一项激烈的运动,运动员需要进行频繁的奔跑、跳跃、转身等动作,这些动作对身体的负荷较大。
篮球运动主要依靠脚部和膝关节的力量,这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篮球比赛的对抗性较强,身体间的碰撞、撞击等情况也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
训练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损伤的原因之一。
篮球教学中,一些教练员对训练的力量和强度掌握不准确,过于强调训练的结果,而忽视了运动员身体的负荷和恢复。
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和损伤,增加了损伤的风险。
一些教练也缺乏对运动员姿势、动作的正确指导,导致运动员的动作不规范,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个人因素也是引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不同,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一些运动员可能存在身体某些部位的先天或后天性缺陷,或者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损伤的风险。
一些运动员可能存在训练不够、过度训练、未适应训练等情况,这些个人不合理的训练行为也容易导致损伤。
篮球教学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损伤的发生。
篮球教学场地的硬度、摩擦力等因素会影响运动员的安全性。
一些不合格的训练场地可能存在地面不平整、有杂物等情况,增加了运动员摔倒或扭伤的风险。
一些不当的气候条件,如高温、潮湿等也可能导致运动员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增加损伤的风险。
高校篮球教学中易发生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训练方法不当、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为了减少损伤的发生,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加强训练方法的指导,掌握好运动的力量和强度,并注意个人身体状况的调节。
应该提高教学场地的安全性,确保训练的环境条件良好。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进行篮球教学,并减少运动员的损伤风险。
毕业论文_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原因分析1 前言随着现代篮球运动不断向高强度、高速度和高空优势对抗方向发展,一方面,对运动员的素质和技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高空争夺特征,拼抢激烈凶悍,攻防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受伤几率升高。
大学生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损伤多发生在无教师指导的课外锻炼中发生的。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规律以及常见伤病产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损伤的产生原因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以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
大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损伤的部位多发生在腰部以及下肢的踝关节、膝关节。
要合理地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要在技战术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合理安排运动量, 掌握运动中损伤易发生的部位, 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
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易损伤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有的多为关节韧带损伤、髌骨劳损、骨膜炎、肌肉拉伤、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挫伤。
有的为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骨膜炎、软组织挫伤、撕裂伤等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加强对规则的学习, 提高裁判水平;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加强场地管理; 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 学会临场受伤的急救方法等都是很重要的。
我通过对大学打篮球的同学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到的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原因,进行分析。
希望能帮助他们重视并做好篮球练习中的损伤预防工作,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篮球运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12建工班73人。
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定量分析法: 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的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失误的发展趋势。
2.2.2.观察法:在对校篮球队的教学比赛中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
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篮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都非常流行。
高校篮球作为球员们比赛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如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这项运动中,运动员们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将分析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确保运动员们在运动中保持健康。
一、高校篮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1. 扭伤或翻转脚踝:这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脚踝受到不适当的旋转或扭曲时,可能会导致肌腱或韧带的挫伤或拉伤,引起疼痛、肿胀和不适。
运动员们在跳跃、转身、停下或加速时都容易发生这种损伤。
2. 关节炎: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对关节造成影响,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
这种损伤主要影响膝盖和肩膀。
3. 肌肉挫伤或撕裂: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运动员突然加速或停止运动,使肌肉遭到过度伸展和压迫而引起的。
这种损伤会导致疼痛和肌肉无法运动。
4. 鼻子受伤:由于篮球是一项身体对抗的运动,所以发生鼻子受伤是很常见的。
运动员们在争夺球权时可能会撞击到对方球员的头部或拳头,或者被球击中而导致鼻子出血、肿胀和疼痛。
以上四种损伤都是高校篮球运动中最为常见的。
如何有效预防这些损伤和加快恢复呢?二、预防高校篮球运动中的损伤1. 选择适合的装备和设备:鞋子应该具有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以减少扭伤或翻转脚踝的风险。
头盔、护膝、护肘等防护设备可以有效地保护关节和头部。
场地的材料和表面也应该被认真考虑,以保证球员在场上的安全。
2. 加强训练:正确的训练是预防损伤的关键。
运动员们应该在进行比赛和训练之前进行热身,并进行适当的肌肉拉伸。
教练应该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他们逐渐适应高强度运动。
另外,教练应该与运动员密切配合,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
3. 保持良好的体型:良好的体型可以减少运动员受到伤害的风险。
过于肥胖或太瘦的球员容易发生肌肉和骨骼损伤。
因此,运动员应该注意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抵抗力降低的情况。
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篇文章的大纲对于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是因为随着篮球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流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篮球作为他们的健身运动项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运动损伤的增多,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还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和原因,寻找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运动建议,指导他们如何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篮球爱好者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热爱篮球运动,积极参与各类篮球活动。
由于运动强度大、频率高,以及技术动作复杂等因素,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运动损伤的困扰。
这些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也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探讨其常见的损伤类型、原因和对策,对于提高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篮球爱好者提供科学、针对性的运动损伤防治对策,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预防教育,倡导健康、科学的运动方式,可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青年学子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较为普遍。
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拉伤、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
这些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摘要】在高校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常常面临各种损伤的风险,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造成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使用肌肉、不正确的运动姿势、缺乏适当的热身和缺乏合适的保护装备等。
为了预防这些损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重视合理训练、加强运动技能的训练以及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
在进行高校篮球运动时,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该重视预防措施,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持续性,让运动员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预防、过度使用肌肉、不正确的运动姿势、缺乏适当的热身、缺乏合适的保护装备、合理训练、运动技能训练、保护装备。
1. 引言1.1 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重要性高校篮球运动是一项受到广泛喜爱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在享受篮球运动乐趣的运动员们也面临着损伤的风险。
高校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校篮球运动中的损伤不仅会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疼痛和不适,还有可能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影响训练和比赛的进行。
在严重的情况下,损伤可能会导致运动员无法继续参与篮球运动,给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了解和预防高校篮球运动中的损伤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提高运动员们的安全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运动中的损伤发生,保障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对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重要性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共同努力促进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
1.2 本文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避免在篮球运动中受伤。
通过深入探讨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使用肌肉、不正确的运动姿势、缺乏适当的热身以及缺乏合适的保护装备,读者可以更加谨慎对待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身体状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对策分析篮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阶段。
然而,由于篮球运动的强度和特殊性,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以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膝盖损伤,其次是踝关节损伤、手肘损伤和肩膀损伤。
这些损伤的发生率与篮球运动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下面对这些损伤情况进行分析:1.膝盖损伤膝盖损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
这些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是篮球运动需要频繁地进行跳跃、奔跑和突然转向等动作,这些动作会对膝关节部位造成不小的压力和冲击。
2.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是篮球运动中的另一种常见损伤,主要表现为踝关节扭伤和挫伤等。
这些损伤一般是由于突然转向、跳跃或落地不稳等原因引起的。
3.手肘损伤手肘损伤也是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主要表现为肘部扭伤和骨折等。
这些损伤多是由于篮球运动时斗争激烈而发生的。
4.肩膀损伤肩膀损伤在篮球运动中不是特别常见,但仍然存在。
主要表现为肩部肌肉劳损、脱臼等。
这些损伤多是由于球员突然旋转或者被非法犯规引起的。
针对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状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预防和控制运动损伤:1.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活动在进行篮球运动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活动,这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热身时间应该持续15-20分钟,包括慢跑、跳跃、扭动身体等活动。
此外,还应该进行拉伸活动,以增强身体柔韧性。
2.正确穿着体育装备正确穿着体育装备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篮球鞋应该选择质地较好、支撑性强、鞋底高弹性的鞋子。
膝盖、手肘等关键部位也应该戴上护具,以减少损伤风险。
3.注意技术细节篮球运动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动作,如跳跃、奔跑、转向等,这些技术动作应该要掌握细节,并不断加强练习。
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度疲劳、过度训练和过度比赛,以避免过度使用某些肌肉和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论高校篮球体育课的运动损伤及预防高校篮球体育课是大学生体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运动损伤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篮球体育课的运动损伤及预防进行探讨。
一、高校篮球体育课的运动损伤现状1.1 运动损伤的类型在高校篮球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包括扭伤、拉伤、挫伤、韧带损伤等。
这些损伤类型大多由于过度用力、不当的运动姿势、运动装备不当或者无暇休息等原因导致。
1.2 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在篮球活动中,膝盖、踝关节、手臂和肩膀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由于篮球是一项需要快速奔跑和频繁跳跃的运动,这些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损伤。
1.3 运动损伤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运动损伤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
严重的运动损伤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期,给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
二、高校篮球体育课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2.1 加强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在进行篮球体育课前,学生们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关节活动,以增加身体柔韧性并预防扭伤和拉伤等损伤。
2.2 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学生们应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篮球运动的技能水平,例如运球、投篮、盖帽等,以减少不当运动姿势造成的损伤。
2.3 合理选择运动装备在进行篮球体育课时,学生们应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护具,以保护脚踝和膝盖等易受伤部位,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4 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教练和体育老师应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连续比赛,以减轻学生的体能负担,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5 加强运动休息和康复学生们应充分休息和恢复,特别是在运动后应合理进行放松活动,避免长时间负重和疲劳,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6 持续监测和指导教练和体育老师应持续监测学生的运动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运动习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和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痴迷,在大学校园里蓬勃发展。
但该运动也是各类损伤发生较多的项目。
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了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运动运动损伤预防篮球运动是我国高校开展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但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笔者对篮球运动中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预防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引导篮球运动爱好者科学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减少各类损伤的发生。
一、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1.课堂安全教育力度不够。
体育教师在预防篮球运动损伤以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上存在重视不足,力度不够。
教师对出现损伤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学生就更加缺乏对损伤的认识。
譬如在组织比赛时,教师通常都只是一句“注意安全”轻描淡写地带过,而学生就更不知道怎么注意、从哪些方面去注意安全。
有的学生的好胜心、好斗性强,为争取比赛的胜利,往往不讲体育道德,不遵守比赛规则;有的学生心血来潮就忘乎所以,不顾场上的情况,盲目地做一些不合理的动作等等。
课堂上尚且如此,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就更加不顾虑有伤无伤的出现,只觉得好玩、好斗,这样一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损伤。
2.锻炼者心理方面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因素对运动损伤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学生的性格、情绪、意志、注意力、焦虑状态,自控能力下降也随时伴随着运动损伤的发生。
譬如,有的学生在比赛中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思想过分紧张,表现出来身体肌肉僵硬,动作技术失常;有的学生好表现自我,在球场上失控,常常出现一些技术不合理的动作;有的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动作准确性差;有的学生缺乏勇气,胆怯、犹豫等。
这些心理因素的变化能抑制学生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也是造成损伤的潜在因素。
3.锻炼者生理方面的影响。
篮球运动对参加者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都比较高,这些素质是完成篮球技术中的难度技术所必须的,然而某些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十分出色,又加之缺乏系统的训练,但又想去尝试漂亮但难度较高的篮球技术,就往往使较高难度的篮球技术难以正常完成,并且大大增加了损伤的机会。
高校篮球教学中易发损伤及其致因分析1. 骨折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们在比赛和日常训练中,往往会因为剧烈的运动碰撞和错误的落地姿势导致骨折。
尤其是在比赛中,为了争取胜利,运动员们常常会采取一些冒险的动作,这就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2. 扭伤在篮球运动中,尤其是跳投、转身运球等动作,很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特别是在高校学生,由于运动技能不够纯熟,技术动作不够标准,容易在运动时出现踝部扭伤。
3. 肌肉拉伤在激烈的比赛和训练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运动前未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或者动作不够标准,导致肌肉拉伤。
以上这些损伤都是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相对普遍的,因此需要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1. 技术动作不规范在进行篮球训练和比赛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对于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由于篮球技能和经验不足,往往在进行运球、跳投等动作时,姿势不够标准,动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
2. 缺乏充分的热身准备在进行篮球训练和比赛前,充分的热身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们往往缺乏对热身准备的重视,直接进行激烈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拉伤等损伤的发生。
3. 训练强度过大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很多教练为了追求队员的训练效果,常常会增加训练强度,导致学生们的身体承受不了,从而出现各种损伤。
4. 不合理的队伍编排在篮球比赛和训练中,队伍的编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些年龄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参与到和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的比赛和训练中,很容易出现身体上的损伤。
三、高校篮球教学中损伤的预防措施1. 强化技术训练对于学生们的篮球技术训练需要进行加强,通过教练针对性的技术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减少因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损伤。
2. 加强体能训练除了技术训练外,也要加强学生们的体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减少因为身体素质不足导致的损伤。
3. 合理的热身准备在进行篮球训练和比赛前,要进行合理的热身准备,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因为运动前热身不充分导致的损伤。
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近年来,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逐渐走进了许多高校校园。
然而,在高校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受伤情况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分析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并介绍一些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运动员个体原因在高校篮球运动中,运动员个体原因是导致运动员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运动员个体原因的具体表现:1.水平不同:在高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水平有高低之分。
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容易在比赛中因对手反应速度更快而被碰伤;2.技术不熟练: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技术上还处于学习阶段,因此,技术不熟练会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冒更大的风险;3.个人素质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比如柔韧性不好的运动员可能很容易在比赛中受伤。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高校篮球运动员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环境因素的具体表现:1.场地问题:场地不平整、过于硬或过于滑等问题会增加运动员的受伤风险;2.气候问题:在高温环境下,体力消耗加剧,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等失衡问题,从而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
训练管理问题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也与训练管理有关。
以下是训练管理问题的具体表现:1.训练计划不合理:训练强度过大或缺乏充分的准备会增加运动员的损伤风险;2.监督不严:训练过程中缺乏良好的监督将增加运动员的自由度,增加损伤的可能性;3.体能及装备不合格:高校篮球运动员需要经常进行体能训练,过度劳累或膳食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对身体的损害;此外,装备不符合标准也会增加损伤的风险。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加强训练管理: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需要严格按照合理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监督运动员的行为,确保按时休息和适度加强体能训练;2.加强装备管理:保证装备符合标准,每逢比赛前要检查装备,确保质量合格;3.加强场地管理:每次比赛前,需要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是否过于滑等;4.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度,增加运动员反应能力;5.加强体育心理支持:要鼓励运动员坚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情绪;6.建立健康档案:建立运动员健康档案,全面记录运动员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情况。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原因
分析
摘要篮球运动有很多的跑、跳、快速起动或急停等动作,很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损伤。
随着篮球运动中对抗的加强,比赛和训练中膝关节出现的损伤率在不断提升。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对其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从事篮球教学、训练的师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篮球;损伤;原因
1、前言
随着高校体育学院专项课的普及和大力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衷,篮球专项班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也引起了师生的关注。
本文对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2010级篮球专项班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在运动中减少或避免损伤,从而保证篮球的训练与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2010级篮球专项班学生,共7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所调查的实际情况,总结原因及预防措施。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访问,将损伤种类及原因进行数据统计、归类。
发出70份调查表,回收69份,其中1份为空白问卷,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6%,有效率为97.1%。
2.2.3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按照研究的需要对问卷中的问题逐一整理,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基本情况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三个年级的70位学生无初学者,有1年篮球运动经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2—3年篮球运动经历的占39%;3—4年以上篮球运动经历的占48%。
受调查的学生中,在篮球运动中受伤1次的有13%;受伤2次的占21%;受伤3次的占18%;受伤4次的占10%;有38%的被调查者受过4次以上的运动损伤。
3.2损伤类型
结果显示如图1,西大体院篮球专项班学生损伤率居于前三位的是关节扭伤(69%)、肌肉拉伤(67%)和皮肤擦伤(56%);骨膜炎
(22%)、关节脱位(16%)和髌骨劳损(15%)居中;最低的是骨折(7%)、撕裂(8%)和其他(4%)。
关节扭伤是篮球运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损伤,多见于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腰部等关节。
由于篮球比赛中队员间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性较强,动作幅度大、碰撞剧烈,造成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其间的间接作用力(包括传导作用力、扭转和剪切作用力及杠杆作用力)也是篮球运动软组织损伤的首要致伤因素。
肌肉拉伤一般是指肌肉或肌腱的超幅拉伸而造成的撕裂,多见于股二头肌、肩周关节和跟腱等部位。
皮肤擦伤则是由于篮球比赛中队员身体接触频繁,碰撞剧烈所产生的一些外伤。
3.3损伤部位
图2显示,本研究的70名篮球专项学生中,损伤的部位主要是集中在上肢和下肢。
下肢损伤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6%;上肢损伤占48%;躯干受伤所占的比例达23%;头部损伤为12%。
如图3所示,西大体院篮球专项班学生上肢损伤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下肢损伤部位包括脚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
在上肢损伤中,指关节损伤最高,为51%;其次是腕关节,为34%;再次是肩关节,为15%;肘关节损伤最低,为8%。
如图4,在下肢损伤中,膝关节损伤占59%,踝关节损伤占47%,大腿肌肉、小腿肌肉和趾骨损伤的比例分别为22%、19%、13%。
篮球运动是在攻防转换中进行的具有强烈身体对抗的运动,篮球运动中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屈膝下蹲。
在篮球运动起跳、落地、急停、转身等技术动作中,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受力较大,再加之长期运动负荷较重,因此受到急性、慢性的损伤几率就大大增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均有至少1年的篮球运动经历,有一半的学生篮球运动经历在3—4年以上;受调查的70名学生全都受过伤,有48%的学生受过4次及以上的运动损伤。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有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皮肤擦伤,分别占运动损伤总数的69%、67%和56%。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集中在上肢的指关节和腕关节,占上肢损伤的85%;下肢关节损伤主要有膝关节和踝关节,分别占总数的59%和47%。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受损伤的场所最多的是课外活动,占72%;其次是课堂训练,占51%。
4.2建议
4.2.1增强运动损伤防范意识,对运动损伤有客观的认识。
教师、教练员是教学、训练的组织者,也是知识、技术的传授者,教师、教练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在教学、训练时讲解不同技术、强度练习
中需要重视和避免的损伤。
不断地强调与引导才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4.2.2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提高易伤部位的运动功能。
特别要加强下肢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肌肉群的力量,上肢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和柔韧性练习,以及躯干部位核心区的腹背肌肉力量。
4.2.3教师、教练员和学生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机体过度疲劳,防止易受伤部位负荷过大,避免学生在整个运动、训练过程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4.2.4适当、合理使用护具,对易伤、旧伤部位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孙淑萍.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2).
[2]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