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适应性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3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射也能产生感觉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2.器官移植是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移植前必须做配型实验,配型成功后才能进行,移植成功后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从免疫学角度看被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抗体B.抗原C.疫苗D.病原体3.下列对人体健康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传染病患者康复后体内一定存在相应抗体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C.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最有效方法D.保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4.2018年11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水鸟时,偶然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黑狼。
有关专家称,该黑狼的父母可能都是含有相同黑色隐性基因的灰狼。
如果用H和h表示控制狼毛色的一对基因,根据该专家的推测,该黑狼毛色的遗传过程可表示为()A.B.C.D.5.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6.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酒精浓度0(清水)0.25%1%10%20%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35453023死亡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7.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B.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存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2.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B.①过程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C.②过程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D.进行①和②过程的结构都是能量转换器3.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②根毛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
③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④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叙述属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A.冷藏食物B.移栽幼苗根部带土坨C.傍晚移栽幼苗D.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C.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D.观察小鱼尾鰭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管径最小的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6.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小动脉,一端连接小静脉B.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送至左心室,此时,主动脉基部的瓣膜打开着C.冠脉循环开始于主动脉基部,终止于右心房,为心肌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D.清晨,血液流经小肠壁后,O2减少,CO2增加,养料增多7.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8.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曲线图描述了生物的某种生理活动过程,选项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描述栽种了植物的温室一天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B.甲图AC段可以用来描述人在呼气时肺容积的变化C.乙图BC段可以表示脂肪经过小肠时含量的变化D.乙图BC段可以表示血液流经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前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2.如图是植物的叶释放氧气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AB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时植物的叶不进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B点过后,植物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3.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假设A、B、C、E 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4.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A.剪掉根尖的幼苗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D.完整的幼苗5.有的人一次性饮用大量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如图),这是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乳糖耐受为显性性状,乳糖不耐受为隐性性状(用A、a表示)。
现有一对夫妇,父亲为乳糖不耐受,母亲为乳糖耐受,他们已有一个乳糖不耐受的女儿。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1.按问题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对下列问题你不认可的是( )A.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B.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C.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D.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哪些因素有关2.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夫妇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C.不能判断哪一个是隐性性状D.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3.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射也能产生感觉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4.小麦有高杆和矮杆之分,将高杆小麦和高杆小麦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杆小麦和矮秆小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的高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由实验结果可知矮秆为隐性性状C.若用H/h表示基因,则子一代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为HH或HhD.子一代中矮秆小麦所占的比例为1/25.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图二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图三曲线可以表示某些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D.图四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6.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
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最高的是()A.A B.B C.C D.D7.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表示细胞膜,b表示保护和支持功能B.细胞由①过程形成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丙表示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D.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8.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c相比,a管壁厚,弹性大B.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c可能是肺静脉9.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
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温度设置5℃10℃15℃20℃25℃30℃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122130394542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6912182736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2.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3.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4.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6.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x表示家庭酿造葡萄酒时的温度变化,则曲线表示产酒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C.在草→兔→狼的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杀狼群,曲线表示一定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D.曲线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②根毛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
③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④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3.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可以分泌胆汁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4.在某一时刻测定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A.肺B.脑C.肾D.小肠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B.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6.小麦有高杆和矮杆之分,将高杆小麦和高杆小麦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杆小麦和矮秆小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的高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由实验结果可知矮秆为隐性性状C.若用H/h表示基因,则子一代高杆小麦的基因组成为HH或HhD.子一代中矮秆小麦所占的比例为1/27.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8.图为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有成形的细胞核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C.甲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与乙细胞一样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原材料9.瓣膜关闭不严会导致血液倒流,心脏内血流方向正常的是()A.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B.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C.右心室→右心房→上、下静脉D.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10.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11.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发展成痴呆,甚至死亡。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2.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其子代只表现显性性状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3.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如图中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首先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C.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D.移动玻片标本4.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氧气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C.尿素减少D.血糖浓度增加6.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A.B.C.D.7.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8.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乙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C.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D.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9.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10.下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B.许多植物的茎含有形成层,可以不断长粗C.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D.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种无机盐2.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I琼脂、糖类30℃35Ⅱ琼脂、糖类、维生素30℃250Ⅲ琼脂、维生素30℃0Ⅳ琼脂、糖类、维生素25℃150A.ⅡB.Ⅱ和ⅢC.I和ⅡD.Ⅱ和Ⅳ3.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中抽取血液(甲、乙),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脉血B.乙呈鲜红色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4.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双胞胎”。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精子中性染色体决定的B.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父亲,另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C.若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50%D.若双胞胎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25%5.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可以分泌胆汁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6.已知某夫妇都能卷舌,且基因组成都为Aa。
从理论上推测,他们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是A.25% B.50% C.75% D.100%7.玉米是通辽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数量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8.下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9.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反射回应刺激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C.“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刮取物置于生理盐水中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10.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
初中生物适应性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A.动脉血、动脉血B.静脉血、静脉血C.动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2.下列对人体健康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传染病患者康复后体内一定存在相应抗体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C.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最有效方法D.保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3.下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甲和乙B.甲以芽孢繁殖,乙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C.丙与丁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丙仅无细胞壁D.它们都能生长和繁殖4.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5.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②根毛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
③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④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6.“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绿丝绦”即枝条的是()A.胚轴B.胚乳C.枝芽D.花芽7.下列叙述属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A.冷藏食物B.移栽幼苗根部带土坨C.傍晚移栽幼苗D.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8.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都是蛋白质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9.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
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10.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本地的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
八年级生物适应性试题命题:林德华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选择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B、人C、蘑菇D、狮子2、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作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③发现并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3.植物体之所以能够由小长大是因为( )A、细胞数目增多B、体积增大C、细胞分裂和生长D、细胞分化4、与动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叶绿体D、细胞核5、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 )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6、下列实例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相以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C、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D、企鹅、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皮下脂肪很厚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表皮上B、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C、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对侧吸D、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8、中国龙岩梅花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是一个( )A、生产者B、消费者C、生态系统D、分解者9、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无机盐 B.淀粉C.二氧化碳D.水分10、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增加温室蔬菜的产量,可适量增加(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1、验证水生的金鱼藻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 )A、检验有无淀粉生成B、检验是否吸收了二氧化碳C、检验有无氧气生成D、检验是否吸收水分1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步骤顺序依次是( )①暗处理②叶片脱色③去掉遮光处理④选叶遮光和光照⑤清洗加碘液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②①④③⑤D、③①⑤②④13、“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4、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和形成的物质依次是( )A、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B、水和无机盐,淀粉和蛋白质C、水和氧气,淀粉和二氧化碳D、氧和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15、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不包括( )A、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B、生物能生长C、生物能进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A、西瓜B、洋葱表皮D、人体的胃D、白菜叶17、在果树的“坐果”时期,农民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C、限制了水分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D、防治了害虫的侵害18、我们平常吃的馒头主要是用小麦种子的( )加工而成的A.胚芽B.胚轴C.胚乳 D .子叶19、被著称之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是下面哪一种植物( )A.水杉B.银杉C.珙桐D.桫椤20、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2l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22、同学们在学习中所进行的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采用的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分类法D 、实验法23、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下列各项中,属于作出假设这一步骤的是( )A 、在盒子底部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干土,把十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央B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C 、为什么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容易找到鼠妇,在明亮干燥的地方很难找到鼠妇D 、有九只鼠妇在湿土上.一只鼠妇在干土上24、一天下课,同学小王和小张在走廊上讨论着“把种子(前提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满足)究竟是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先发芽(设为A 组),还是把种子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先发芽(设为B 组)呢?”实验过程除了土壤肥沃程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
现要你据学习过的有关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作出正确判断( )A .均不萌发B .同时萌发C .A 组先萌发D .B 组先萌发 25、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A .胚乳 B .胚芽 C .胚根 D .胚二、非选择题(请在横线上填文字,在[ ]中写序号或字母,每空格1分,共50分。
)26、(2分)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分)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或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叫做_______________。
28、(2分)细胞是植物体和动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9、(5分)某同学用大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现三粒种子中只有B 处种子萌发。
请分析回答:(1)本实验可分为________组对照实验,其实验结果说明了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条件。
(2)B 处种子萌发过程中所利用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
30、(6分)右图为显微镜的结构;请据图作答: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前首先要对光,使_______ (填高或低)物镜对准通光孔,应用手转动标号[ ] ____________所示的部件。
(2)使用过程中,转动标号[ ] __________所示的部件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应看着[ ] _______。
(3)如果在玻片上写的是一个“上”,那么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_。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 和15x ,物镜有l0x 和60x ,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小放大倍数是_______。
31、(3分)回忆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在载玻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32、(3分)绿色开花植物体共有六大器官,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器官属于营养器官,它们与三大生殖器官分工合作,使植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3、(4分)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的无机盐。
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34、(2分)长期阴雨天,农田积水,若不及时排水,淹水的旱生作物很快死亡,是因为植物根的_____________作用无法进行的缘故;放置时间长的萝卜会空心,就是因为萝卜的呼吸作用,分解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5、(5分)下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的是图中的标号[ ] __________,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图中标号[ ] ___________。
(3)某人为先天性聋哑患者,控制该遗传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中[ ]_______。
(4)与动物细胞相比该图中除多了结构③外,还有[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也是动物细胞结构中找不到的。
36、(7分)右图是叶片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2)[1、4]的外层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____________,利于透光和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3)气孔是由成对的[ ]__________围成的,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________散失的门户。
(4)叶脉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其中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管道。
(5)植物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最强的细胞是(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保卫细胞D.组成叶脉的细胞37、(4分)下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完成受精作用后,雌蕊的[ ] ____________进一步发育为果实,其中[ ] ____________发育为种子,子房壁发育成保护种子的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38、(6分)科学探究:给你提供西瓜种子和其它必要的实验器材,请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与光的关系。
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实验步骤可知,此“科学探究”所采用的具体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大小一样的锥形瓶,分别记为A、B,瓶中垫数层餐巾纸,并加水使餐巾纸湿润。
然后将西瓜种子等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中,一份放入B中(其它条件如温度、空气等都相同且适于种子萌发)。
②将A放在____________环境中,将B放在无光环境中(其它条件相同)。
③观察记录瓶中种子萌发情况。
(4)若实验情况出现如下三种之一,请说明实验结论及可能的实验结果:①如果A和B中的种子同样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与光照_________。
(无关还是有关?)②如果A中种子萌发,B中种子不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____________ (需要光还是不需光?)(④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西瓜种子萌发不能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