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09.63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找朋友,手拉手。
二、把每组中形状不同的圈出来。
1.2.3.4.三、下面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画“△”,是正方体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四、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画“△”,是球的画“√”。
( ) ( ) ( ) ( ) ( ) ( ) ( ) ( )五、下列各图是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 )个 ( )个 ( )个 ( )个 ( )个六、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常见的灯泡是球。
( )2.常见的日光灯管是圆柱体。
( )3.乒乓球是球体。
( )4.一个2分硬币是圆柱体。
( )5.下边的长方体由4个正方体合并组成。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送给小朋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收获很多吧!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来检测一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吧,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2÷7 81÷9 32÷4 7×9 25÷555+36 72÷8 8×5 100-19 21÷64÷4 18÷3 5×9 16÷2 59÷713+24-10 9÷3+3 7×8-8 4×5+10 65-27-12二、想一想、填一填。
1、桌子上摆着3盘苹果,每盘放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加法算式是( )这是( )个( )相加,乘法算式( )×( )或( )×( )2、想一想、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电视机纸箱,你最多能看到( )个面。
3、1分=( )秒 80分=1时( )秒 60分=( )时 1时40分=( )秒4、公共汽车上有41人,到公园站前门上来5人,后门下去17人,现在车上共有( )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找朋友,手拉手。
二、把每组中形状不同的圈出来。
1.2.3.4.三、下面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画“△”,是正方体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四、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画“△”,是球的画“√”。
( ) ( ) ( ) ( ) ( ) ( ) ( ) ( )五、下列各图是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 )个 ( )个 ( )个 ( )个 ( )个六、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常见的灯泡是球。
( )2.常见的日光灯管是圆柱体。
( )3.乒乓球是球体。
( )4.一个2分硬币是圆柱体。
( )5.下边的长方体由4个正方体合并组成。
( )要求。
2、与好友商议,如何开展这次活动。
全班交流,教师提出注意事项。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时间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8 个生字。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三)情感态度于与价值观: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理清脉络首先,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初读课文:①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②想一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③哪个部分是课文重点讲述的内容?你根据什么确定这一部分是重点内容?④把讲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的重点句子画下来。
教师通过巡堂查看,指名回答,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酌情予以指导。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找朋友,手拉手。
二、把每组中形状不同的圈出来。
1.2.3.4.三、下面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画“△”,是正方体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四、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画“△”,是球的画“√”。
( ) ( ) ( ) ( ) ( ) ( ) ( ) ( )五、下列各图是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 )个 ( )个 ( )个 ( )个 ( )个六、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常见的灯泡是球。
( )2.常见的日光灯管是圆柱体。
( )3.乒乓球是球体。
( )4.一个2分硬币是圆柱体。
( )5.下边的长方体由4个正方体合并组成。
( )四、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成语故事一、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响是指声响;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二、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流动的云彩。
想遏行云指声音高亢阻拦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声音响亮。
)三、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3 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的数是().A. 61B. 16C. 72.我家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8,我家的门牌号是()。
A. 17B. 18C. 193.比15大,比20小的数有()个。
A. 3B. 4C. 54.比10小的一组数是()。
A. 7,11,6B. 7,8,9C. 11,12,135.十五写作()。
A. 105B. 510C. 156.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的数是()。
A. 81B. 810C. 187.用数学眼光看到了()。
A. 13个鸡蛋B. 4个十和1个一C. 4个一和1个十8.箭(jiàn)头位置表示的数是()。
A. 11B. 15C. 199.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A. 13B. 31C. 410.从18开始往前数,第3个数是()。
A. 17B. 16C. 1511.在算式15-2=13中,13是()。
A. 加数B. 和C. 差12.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A. 81B. 18C. 9二、填空题13.个位上和十位上都是1的两位数是__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__。
14.房子里有________只动物,一共有________只动物。
15.在横线上填上“>”“<”或“=”。
8________11 17________12 19________2017________7+7 13+3________16 18-6________1516.从0开始,2个2个数,8和16之间有________个数。
17.数一数,填一填。
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18.20里面有________个十,18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
第六单元测试一、圈一圈。
1.圈出长方体。
2.圈出圆柱。
3.圈出和左边形状相同的。
二、想一想,选一选。
1.( )能够随意滚动。
①②③2.下面物体中,有两个面是○的是( )。
①②③3.六个面都一样的物体是( )。
①②③4.是由( )和( )组成的。
①②③5.至少用( )个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①2 ②4 ③86.至少用( )个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①2 ②4 ③67.下面哪个组合图形最稳定?( )①②③三、数一数,填一填。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四、划掉不同类的。
1.2.3.4.五、连一连。
六、数一数,填一填。
1.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第( )个和第( )个是球。
2.从右边数,第8个是( ),第6个是( )。
(填名称)3.大球的右边有( )个圆柱和( )个长方体。
七、分一分。
(填序号)八、解决问题。
1.(1)数一数,填一填。
①长方体②正方体③圆柱④球()个()个()个()个(2)( )的个数最多,( )的个数最少。
(填序号)(3)( )和( )的个数同样多。
(填序号)(4)长方体和球一共有( )个。
(5)球再增加( )个就和圆柱同样多了。
(6)最多的图形和最少的图形相差( )个。
2.下面每幅图分别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数一数,写一写。
( )个( )个( )个( )个参考答案一、1. 2. 3.二、1.③ 2.② 3.② 4.①③ 5.③ 6. ①7.③三、6 4 3 2四、1. 2. 3. 4.五、六、1.2 3 4 82.长方体正方体3. 2 1七、①⑤⑪④⑨⑩②③⑫⑥⑦⑧八、1.(1)6 5 5 3(2)①④(3)②③(4)9 6+3=9(5)2 5-3=2(6)3 6-3=32.5 8 5 8。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试卷-第6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精选应用解答题试卷一、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鸡妈妈比鸡宝宝多捉几只虫?口答:鸡妈妈比鸡宝宝多捉()只。
2.棋盘上有()个黑棋子,有()个白棋子。
一共有多少个棋子?□○□=□(个)3.(1)哪一行的多?在里画“√”。
(2)怎样就能使两行的个数一样多?在图中表示出来。
4.树上原来有7只麻雀,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8只.现在树上共有几只麻雀?5.狗妈妈生了10只可爱的小狗,这10只小狗分别住在4间房子里,请问怎样分房子,才能使每间房子里的小狗数量都不一样多.6.一共有多少人?□⭕□⭕□=□(人)7.小红和小明之间一共有多少人?□○□○□=□(人)口答:小红和小明之间一共有()人。
8.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不同思路解答)□○□=□(人)□○□=□(人)9.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你会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吗?试一试吧。
)方法1:□○□=□(只)方法2:□○□=□(只)10.一共有多少只猴子?(1)树上有()只,地上有()只。
□〇□=□(只)(2)还可以这样解答?□〇□=□(只)11.这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9位乘客,途中有5位乘客下车,4位乘客上车,这时车上共有多少位乘客?12.一共有18个。
还剩多少个呢?(个)13.我会看图列算式。
14.冬冬和三个同学一起去给小树浇水,每个人浇4棵,他们一共浇了多少棵小树?15.小朋友排队,从左数,小平是第7个,从右数,小平是第8个,这一行共有多少个人?16.(1)兔妈妈和兔弟弟一共吃了几根萝卜?(根)答:一共吃了根萝卜。
(2)它们三个共吃了多少根萝卜?(根)答:共吃了根萝卜。
17.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口答:他们一共折了□个小星星。
18.我们一共吃了多少条鱼?□○□=□(条)19.开心摘桃。
树上有()个桃子,树下有()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个)20.淘气原有8个棒棒糖,吃了5个后妈妈又买来了7个,淘气现在有多少个棒棒糖?□○□○□=□21.(1)一共有()个图形,从右往左数,排在第()个。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想一想,填一填。
1.从左边数起,圆柱是第()个,从右边数是第()个。
2.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长方体比正方体多()个。
3.把从右边数第5个图形圈起来。
二、数一数。
有()个。
有()个。
三、找出用相同积木搭起来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四、把能滚动的图形圈起来。
五、选一选。
1.在能站稳的下面画“”,站不稳的下面画“”。
2.摆对的画“√”,摆错的画“✕”。
六、数一数,填一填。
1.有()个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球。
圆柱比长方体多()个。
2.长方体()个正方体()个圆柱()个球()个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答案一、1.44 2.312 3.略二、98三、略四、提示:圈①④⑤⑦五、1.()() 2.(✕)(√)六、2125七、4122第六单元测试卷(二)一、圈一圈。
1.把圈出来。
2.把圈出来。
二、连一连。
三、下列左图是由右边哪两个图形拼成的?请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四、用心涂一涂。
(给形状相的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五、摆一摆,在摆法正确的右边的括号里画“√”。
1.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左边摆上一个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摆一个球。
2.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右边摆一个正方体,最后把圆柱摆在长方体的上面。
六、我会分。
(填序号)1.按颜色可以分为。
2.按形状可以分为。
七、数一数,填一填。
1.上图中一共有()个图形,其中有()个长方体,()个正方体。
2.从左边数第()个图形是球。
3.从右边数,第()个图形是圆柱,第()个图形也是圆柱。
八、数一数。
参考答案一、1.2.二、三、四、(涂色不唯一)五、1.2.六、1.①③⑤②④ 2.①③④②⑤七、1.731 2.1 3.25八、41246.认识图形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为了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材在编写中分两个活动进行介绍。
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生活中一些直观立体物品的分类活动,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这些名称来判断生活中直观物品的形状;在“我说你做”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学生搭积木的形式,巩固几何体的认识,同时在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