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
- 格式:docx
- 大小:19.48 KB
- 文档页数:5
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大全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分别于1938年和1943年发生在鄂西的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ldqu;宜昌大撤退&rdqu;是在日军大军压境、已经占领半个中国的危急关头,国民党政府通过宜昌长江航运,转移大批重要战略物资及其政府要员和受难民众的战略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ldqu;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rdqu;。
而&ldqu;石牌大战&rdqu;是中日双方争夺长江要塞石牌的一场生死决战。
此役胜败,关乎重庆及整个大后方的安危,历史将这场生死决战称之为&ldqu;中国《宜昌保卫战》以这两次重大行动为主线,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rdqu;。
讲述了从1938年到1943年5年间&ldqu;四保宜昌&rdqu;的故事,即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反攻宜昌和石牌大战,并依托这四大板块结构故事层层递进,烘托了&ldqu;民心不失、国门不倒&rdqu;的思想主题,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壮歌。
编导站在全民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宏阔角度,讲述我们全民族的抗战故事。
观看此剧,我们既看到了从将军张自忠到下级军官及普通士兵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也看到了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宜昌大撤退的无畏壮举,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高层对鄂西作战的巨大支持及关注,更看到了中共地下党直接参与谋划决策的诸多史实。
不过,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鄂西土家族人民给抗战提供的巨大支持。
当日军铁蹄踏上这块美丽的土地时,他们奋起抗战,不仅冒着枪林弹雨为宜昌撤退的船只做向导,而且自发地组成土家子弟队伍,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从老人成老爹,到青年木尔、土家姑娘成四妹,这些普通百姓先后英勇捐躯。
正是这些不甘屈服的民众,正是他们身上这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成为至今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关于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
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ldqu;铁血硬汉&rdqu;,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ldqu;宜昌大撤退&rdqu;和&ldqu;石牌大战&rdqu;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近年来,徐佳塑造多个流血不流泪的荧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本次在电视剧《宜昌保卫战》饰演的胡宜生从一名国军伤兵,经过浴火重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并最终走向了共产党的阵营,是一名货真价实的&ldqu;铁血硬汉&rdqu;。
徐佳现场透露,演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戏,自己是有些疲惫了,但是在听完导演说了整个故事背景,看完导演发来的剧本后,被强大的历史背景所吸引。
因为只有有了历史背景,你才能发现你在历史中特别的鲜活,所以决定再演一次。
在塑造这个角色上对自己是一次挑战,炎热的天气穿着好几层衣服,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拍摄,并自叹当个硬汉也真心不容易。
在这个90后为主要观看人群的时代,这种抗战题材的大剧并不符合年轻观众的喜好。
徐佳表示作为一个演员,能够拍一部有意义的作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观众通过一部作品感受到过去的这段历史,用这种方式走进年轻人的心中,让他们了解历史、传递正能量很有意义。
据悉,该剧将于9月19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
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
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ldqu;铁血硬汉&rdqu;,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ldqu;宜昌大撤退&rdqu;和&ldqu;石牌大战&rdqu;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最新抗战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三篇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由国际知名影星吕良伟、陈小春、徐佳、童蕾等一众影星的史诗大剧的抗日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目前在央视八套热播。
在《宜昌保卫战》3-5集中。
在武汉陷落的同时,日军毒气弹开路,向应山、钟祥地区展开了侧后迂回攻击。
码头上,杨帆带着江防军宪兵登上了载有八路军人员物资的船只。
几番盘问后,杨帆突然向眼前的八路军干部亮出了自己身份——中共地下党员。
正在杨帆与八路军干部交接情报的同时,一位旗袍女子与他擦肩而过——此人正是他的妻子。
在回到房间后翻出与妻子合影的照片深深的注望,缓缓的说了一句&ldqu;你瘦了&rdqu;眼神中表达出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
吕良伟以电视剧《上海滩》丁力一角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活跃银幕30余年,出演了过百部作品,热心公益,以其返老还童的容颜,被喻为&ldqu;公益王、保养帝&rdqu;。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2】正在央视热播的《宜昌保卫战》将视角投向了广袤的长江,讲述了从1938年宜昌大撤退到1943年石牌大战间,在长江边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
恰好笔者今夏从武汉自驾经宜昌到恩施,一路江山秀美令人叹为观止,再对比《宜昌保卫战》中的生灵涂炭、国破家亡,实在感慨过去与现在的天壤之别,更引发对抗日将士们的敬意,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倍加珍惜。
《宜昌保卫战》作为一部全面反映&ldqu;四保宜昌&rdqu;抗战历史的电视剧,做到了对历史的真实的还原,因此在其中我们也能发现卢作孚、张自忠、吴奇伟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身影,也包括一系列的大小战斗,包括宜昌的大撤退与保卫战,以及其间的拉锯攻防战,包括枣宜会战、鄂西会战等等,特别是大败日军,被誉为&ldqu;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rdqu;的石牌大战等等,都被详略得当的呈现出来。
保卫观后感6篇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的人性、道德和情感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出色的观后感是对电影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保卫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保卫观后感篇1看完宜昌保卫战,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剧中那一颗颗的爱国之心演义出的壮烈,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感动不已。
国难当前,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虽然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同,但是,每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却是相同的。
为了宜昌大转移,为了保住国家工业的命脉,卢先生不顾利益得失,纵是损失惨重,倾家荡产,也要保证大转移顺利完成。
他说,‘国难当前,就不要再顾及个人得失了,只要国家在,一切都可以重来。
’这一句将卢先生那份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牺牲一切的爱国之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海军出身的胡宜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为了保证宜昌大转移,担任起码头的调协官,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关键时刻一次又一次的化解了各种危机。
大转移顺利完成后,他不畏艰辛,不畏牺牲,毅然奔赴战场第一线,浴血奋战,在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日壮歌。
土家妹子成四妹是民众力量的代表,民众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
剧中杨帆曾对胡宜生说过一句话,‘其实,最大的力量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民众的力量。
’本剧的主题思想就是民心不失,国门不倒,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这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保卫观后感篇2人民群众是基础,是靠山;党的指挥是核心,是方向。
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在《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中有着很好的体现,以冯区长及其区小分队为代表的革命队伍,以点带面深刻体现出党的革命群众路线。
在该片中,冯区长既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又同百姓们有着最深厚的情感。
冯区长在战场上受伤后医治时把麻药主动让给也正在救治的老百姓;平日里他帮村民组织自救队加强自我防御训练;当日军到村里搜共产党人时,为不伤害白姓挺身而出,被日军抓捕;在激励的保卫战中,帮助自救队排兵布阵;最后为保护村民在与敌激战中英勇牺牲从冯区长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大义情怀。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篇一】本来是抱着看一部神剧的心情,往下看了几集,忽然感觉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剧,倒不如说是一部借题发挥的隐喻剧。
比如『宜昌江防工事腐败案』,虽然篇幅不算多,但是可以说是本剧的重头戏。
警备司令蔡继伦和建筑承包商赵全的勾结,重庆特派员和蔡继伦餐桌上的密谈,特派员对胡宜生的威逼利诱……一幕一幕,似曾相识。
杨帆一锤子把防御工事砸了一个大窟窿,不由得让人想起了2016年大汛,全国各地多处的河堤决口,经过专家们的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水太大,把河堤冲毁』,听上去蛮合情合理的,可不是水太大了嘛!可是总觉得不对味,真的仅仅是水大的原因吗?再比如土家寨的餐桌上,四妹最精彩的一席话:『在他们的眼里,是他们让我们有饭吃,而不是我们供养了他们。
他们才是我们的恩人』,当真是振聋发聩,相比之下,女一号江美云的辩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流于官腔,让人心生反感。
四妹的话是说给国民党老爷们听的,但更是说给现在的老爷们听的,这是老百姓真正的心声。
中国几千年下来,不管这个国家姓刘姓李,姓赵姓朱,还是姓国姓共,官僚们的本质都没有变化,用大明东林党流芳千古的一句:『老百姓嘛,在家里等死就好了,干嘛要跑出来给老爷们添麻烦』,这就是官僚们最真实的面目。
两个长命好运的小鬼子兵也是本剧的一大尝试,不要疑问他们俩咋不死呢?不用怀疑,他们是肯定要活到小鬼子投降的,还得在回家的轮船上发表一番感慨。
这就是一种隐喻的表现形式,两个小鬼子兵是众多厌恶战争的小鬼子们的缩影,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
尽管这种尝试显得过于一厢情愿了,但还是要给本剧的编剧点一个赞。
相较于这诸多的隐喻,战争方面的描绘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但还是要说几句。
男一号胡宜生是个十足的『万金油』,哪儿有问题,哪儿就有他,哪儿有了他,哪儿就一定渡过难关。
抗战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抗战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该剧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
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宜昌保卫战》,希望对你有帮助。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一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金牌制片人孟凡耀担纲制作,著名导演齐星执导的《宜昌保卫战》近日在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持续热播。
的精神财富!铭记历史,不算日寇侵华旧账是有前提的:“正视历史才能睦邻友好!互惠互利才能继往开来!”达农乃沦陷区遗后村樵,倍感国家主权独立之重要!倍感社稷安宁和平之重要!《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
该剧以四大板块结构故事,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势成逆转的戏剧结构,使得剧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
剧中这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
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
因此,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
10月距宜昌仅300公里的华中重镇武汉沦陷后撤退潮达到顶峰。
只有10万人口的宜昌城已被滚滚而来的难民和源源不断运来的战时物资挤满,各种滞留人员最多时达3万。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作文大全导语: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该剧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抗战期间,在宜昌发生了“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反攻宜昌战和宜昌石牌保卫战等影响重大的抗战历史事件。
“宜昌大撤退”,完成了150余万人、100余万吨战略物资从宜昌到重庆的转移,保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和大批人才,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鄂西大会战的核心战役宜昌石牌保卫战,是中国八年抗战少有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段历史因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宜昌抗战”先后受到众多影视公司的关注,都希望以其为题材拍摄大型抗战电影或电视剧,认为将这段历史搬上荧幕,对进一步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抗战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座英雄的城市,两度书写二战传奇。
对宜昌来说,把这一题材搬上荧屏,更将凸显宜昌英雄之城和宜人之地、昌盛之城的城市形象,推动宜昌在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创造新的传奇。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2】9月30日,央视八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在万众期待下完美收官。
10月7日,该剧在三峡电视台综合频道催泪落幕。
据CSM-huan智能电视实时收视数据显示,自9月19日开播以来,该剧稳居央视八套全时段收视冠军,全国电视台同时段收视前列,收视率持续高于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安居》。
9月29日,《宜昌保卫战》收视率破3,相当于全国有1亿以上的观众同时段收看该剧,业内称极为罕见,惊呼《宜昌保卫战》收视“逆了天”。
“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该剧体现着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广大观众振奋不已。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范文宜昌保卫战评价(5篇) 如何写宜昌保卫战观后感范文(精)一春天,当万物复苏时,柑橘静静地抽出松软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叶子绿中带白,真像那鲜嫩的木耳。
身上刚长出来的刺也是软软的,其实呀,一点也不扎人呢。
树上开着几朵小白花,米粒般大小,可惹人宠爱。
夏天,柑橘的枝条长得更加粗大了,树叶密密层层,刺也变得坚硬,一不当心就会划个口子,也许是柑橘来爱护自己的吧。
柑橘渐渐长出来了,像鹌鹑蛋一般大小。
尤其要防止病虫害,一但发觉,马上打药。
否则呀,秋天成熟时就不好吃。
听奶奶说,还是青果时,可不要任凭吃,那时它还又酸又苦。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满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小灯笼”,摘一个下来送嘴里,可真是又酸又甜。
冬天,万物都枯了,柑橘却什么也不怕,坚韧生长。
柑橘不仅有维生素,而且枝丫可以当柴烧,橘汁可以做成饮料、罐头,是老年人的首选;还可以作为送给客人的礼物……反正,柑橘全身都是宝。
听说,爱国诗人屈原还写下了《桔颂》来赞美它的。
的确如此,柑橘真是美味呀!我爱家乡,爱家乡的柑橘,有空时,也来宜昌尝尝柑橘的味道,观赏它那不怕寒冬的精神!如何写宜昌保卫战观后感范文(精)二名扬天下。
宜昌蜜桔,金秋季节,我到舅爷爷家。
吃过午饭,舅爷爷要带我们到他的桔林里去。
刚走近桔林,一股桔香没商议地扑鼻而来。
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一棵桔树,三下五除二,摘下了一个又大又黄的桔子。
这桔子般大小,全身有些小疙瘩,剥开来,里面月牙似的.桔瓣聚在一起,活像个小灯笼。
我迫不及待掰下一片,放进嘴里,一股又酸又甜的桔汁流进嘴里,冰凉凉的,让我回味无穷。
刚吃完这个,舅爷爷又塞给我两个,我的肚子吃饱了,可嘴上却还不满意。
我对舅爷爷说:“您的桔子,真好吃呀!”舅爷爷脸上写满了骄傲:“那固然,这里的桔子连国外的人吃了都赞不绝口呢!”走在桔林子里,舅爷爷告知我,宜昌蜜桔不但好吃,而且全身都是宝,桔皮晒干后可制成陈皮,桔络泡茶可以止咳化痰,桔肉和桔汁可以做成罐头、饮料等。
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通用18篇)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篇1由金牌制作人孟凡耀制作、著名导演齐星担任总导演,徐佳、童蕾、陈小春、吕良伟等领衔主演的大型史诗抗战剧《宜昌保卫战》在央八黄金档持续热播。
该剧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及1943年“石牌大战”两大震惊世界的抗战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年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
在电视剧《宜昌保卫战》的制作上,为了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宜昌抗战,剧中主要场景均为实景拍摄,为了表现出宜昌大撤退的历史画卷,剧组不仅在宜昌闹市区重金置景,还仿建了当年的宜昌大码头;同样为了表现石牌大战的剧情,主景地就搭建在三峡石牌要塞的原址上。
制片人孟凡耀表示这部剧的拍摄难点在于还原70年历史,宜昌的大山大水长江仍在,可是拍摄还原历史的抗战场面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拍摄场景都是围绕长江码头重新搭建的。
为了还原70年前的宜昌城,剧组还利用宜昌当地的一个兵工厂进行了改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表现“痞子英雄”角色居多的陈小春,此次在剧中饰演军统宜昌站站长朱若愚。
虽然观众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看到穿着一身中山装的陈小春屏气凝神破译密码时,还是忍不住大呼:这还是那个“山鸡哥”吗?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篇2十一临近,天气凉了,血却是热的,抗战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播出以来收视不断攀升,剧中那些热血激昂的战斗大戏,鲜活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抒发的民族血性,让人看过之后难以释怀,而剧中细腻的影像细节,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亦是非常值得品味。
提起宜昌保卫战,在中国抗战历上影响巨大、意义重大,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有“川鄂咽喉”之称,足见其重要性,在抗战期间,在这里发生的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反攻宜昌战和宜昌石牌保卫战,都对战争局势的扭转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宜昌大撤退保住了民族工业命脉和人才,又被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石牌保卫战以弱胜强,守住了重庆的门户,粉碎了日军入峡西进的战略,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导语:一座英雄的城市,两度书写二战传奇。
对宜昌来说,把这一题材搬上荧屏,更将凸显宜昌英雄之城和宜人之地、昌盛之城的城市形象,推动宜昌在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创造新的传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由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已于19日晚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与观众见面。
凭借以史实为背景的剧本创作,恢弘浩瀚的战争场面,以及浪漫英雄主义情怀,该剧一经播出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成绩。
而其中饰演男主角胡宜生的实力硬汉小生徐佳,更是在此剧中霸气回归,续写了一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硬汉英雄传奇。
抗日战争年代,炮火纷飞,民不聊生,日军步步为营侵略不止,中华民族却从未放弃抵抗。
该剧讲述的正是1937年枪声打响后,国民党懦弱弃武汉而逃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国人民为了捍卫自由和尊严而不畏牺牲守护家园的真实抗战故事。
中山舰殉难后,徐佳饰演的国军伤兵胡宜生,因一次偶然事件被任命为江防联络官,协助交通次长卢作孚及他的民生公司为宜昌大转运做好一切保障工作。
虽然身体受了伤,但是他骨子里的英雄气概并未湮灭,从海面到陆地,他从未停止战斗。
当日军飞机扫射民生公司轮船时,他依然拿出“舍我其谁”的霸气,不顾伤势坚持用重机枪与日军迫击机对抗,甚至成功击退日军第一波攻击;面对溃逃的师长,毅然决然进行枪决,决不允许在国家大义面前临阵脱逃;在接到协助“宜昌大撤退”的艰巨任务后,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配合卢作孚并出谋划策成功进行物资转移。
对于徐佳来说,这个角色或许与其他硬汉角色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着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出身在最混乱也最能考验人性的抗战时期;有着更加强大的人物力量——他活着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千千万万被他保护着生命的百姓;也有着更加令人感动的生死经历——民族危难时刻,很多人倒下了,但是有更多人站了起来,坚持不懈地在为这个国家而奋斗。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
一
在宜昌市民的翘首期盼下,9月19日晚8时26分,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准时开播,众多宜昌元素闪亮登场,并以%的收视率占据全国同时段收视榜首,超过央视一套。
观看结束后,众多市民表示,宜昌霸屏很骄傲,两集完全不过瘾。
“我出生在湖北宜昌,所以取名胡宜生”,昨晚,《宜昌保卫战》主角胡宜生在剧中这样介绍自己。
晚上8点25分,记者在电视机前准时守候。
电视剧在宏大的背景音乐中启幕后,开场就是一段极富宜昌本土特色的峡江号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随后第一集日机空袭民生公司轮船的场景,让人万分紧张,而又让人对主角胡宜生的英勇反击肃然起敬。
空袭过后,在美丽的峡江之中,漂浮的轮船残骸和遇难同胞遗体,让人黯然神伤。
此后,宜昌“老码头”成了绝大多数故事和情节发生的主要背景:比如码头各方势力斗殴被胡宜生紧急制止,以及大批难民抢购船票等等。
在第二集后半段,胡宜生对宜昌防空提出建议,在码头对面的磨基山一带设置对空火力,加强对码头的保护。
昨晚的朋友圈,也被《宜昌保卫战》开播的消息刷屏。
不少市民纷纷转发《宜昌保卫战》亮相央视的消息,并发表观后感配以屏幕剧照。
网友“耕田的刘”说,“参与群演的儿子和一群小伙伴跟随宁京妮撤离宜昌,乘船到重庆”;网友“梅子”认为,央视的片头非常震撼,“宜昌品牌将极大提升,外地人再也不会问宜昌在哪儿了”;在某医院工作的尹女士称,昨晚开播的电视剧制作精良,表演逼真,特別是片尾曲,歌王韩磊倾情演绎,为美丽的山水宜昌增色不少。
还有网友表示,“每天三小时,连续十多天,牢牢镶嵌在央视黄金档,这是首次高频率宣传宜昌的荧屏行动……”
已退休的新民生公司宜昌分公司经理郑新,在看完两集连播的《宜昌保卫战》后不胜感慨。
他告诉记者,这部电视剧勾起了他的一些回忆,也让他想起了自己和民生公司之间的渊源。
郑新的父亲是老民生人,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民生公司,在船上担任管事。
当时,第六战区在恩施,当地不通公路,从重庆运送来的武器弹药粮食给养必须从巴东转运,全靠肩挑背扛,运往前线的物资也只能送到三斗坪。
曾参与后期抗战的父亲经历了多次日军飞机轰炸,死里逃生。
父亲出于对民生公司的感情,1991年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郑新调到了民生公司。
“虽说1984年新建的民生公司和以前老民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但爱国和奉献的民生精神却得
以传承。
正因为如此,客户非常信任他们,业务一直蒸蒸日上,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郑新说。
长期从事宜昌大撤退研究的宜昌史志办前主任、文史专家朱复胜先生昨晚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两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电视剧从一开始就再现了抗战初期宜昌大撤退可歌可泣的壮举,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先生尤其值得大书特书。
电视剧中还向观众侧面介绍了当年宜昌大撤退的“三段航行法”,体现了民生公司人的智慧。
他相信后续的故事会更精彩。
9月7日,女主角江美云的扮演者童蕾在微博上转发“宜昌热闻”一则,史诗抗战剧《宜昌保卫战》9月19日登陆cctv8电视剧频道黄金档的消息,称“终于要播了,只记得经常炸的我魂都飞了”。
昨日该剧开播前,童蕾又在微博上发布了预告消息,提醒大家“记得收看哦”。
同时,男一号徐佳也在昨日更博,预告“亲们今晚就要开播啦!”
该剧另一位实力派演员,在《宜昌保卫战》中饰演军统宜昌站站长朱若愚的陈小春,昨日发博不改鬼马本色,“转发cctv电视剧一则‘虐汪界’只服陈小春!但他居然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的剧集播出预告消息后,称重要的事情发三遍“重点是宜昌保卫战、宜昌保卫战、宜昌保卫战(三遍)”。
影视演员东阳也在剧集开播前预告“本人饰演清嫂,战火里
的倾情守望,敬请期待。
”
二
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
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近年来,徐佳塑造多个流血不流泪的荧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本次在电视剧《宜昌保卫战》饰演的胡宜生从一名国军伤兵,经过浴火重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并最终走向了共产党的阵营,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
徐佳现场透露,演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戏,自己是有些疲惫了,但是在听完导演说了整个故事背景,看完导演发来的剧本后,被强大的历史背景所吸引。
因为只有有了历史背景,你才能发现你在历史中特别的鲜活,所以决定再演一次。
在塑造这个角色上对自己是一次挑战,炎热的天气穿着好几层衣服,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拍摄,并自叹当个硬汉也真心不容易。
在这个90后为主要观看人群的时代,这种抗战题材的大剧并不符合年轻观众的喜好。
徐佳表示作为一个演员,能够拍一部有意义的作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观众通过一部作品感受到过去的这段历史,用这种方式走进年轻
人的心中,让他们了解历史、传递正能量很有意义。
据悉,该剧将于9月19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
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
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