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注意的问题电线电
- 格式:rtf
- 大小:115.88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电力电缆交接试验技巧及故障分析摘要: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电缆敷设是电气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
施工现场电力电缆在完成敷设以后投入运行之前,需要对绝缘性能进行一系列的检测试验,这是判断其能否投入运行、预防绝缘损坏及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试验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并且要认真分析、综合判断试验结果,否则就会造成工期延误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本文根据电力电缆交接试验标准,结合电气安装工程中的现场经验,总结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通过在国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交接试验;绝缘电阻;耐压;异常分析1、前言电力电缆敷设完成后必须进行交接试验并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这些绝缘缺陷,采取有效的预防或补救措施排除故障,以减少设备损坏、人员伤害和停电事故的几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分两大类方法:一类是在较低电压下或用其它不损伤绝缘的方法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叫非破坏性试验。
非破坏性试验包括绝缘电阻等测试。
另一类是对电力电缆绝缘进行耐受试验,检验绝缘耐受这类电压的能力,叫破坏性试验,也称做耐压试验。
2、电缆的试验项目施工当中涉及到的电缆试验包括两种试验:工厂试验和现场试验。
工厂试验又分为型式试验(材质、导电性、电阻率、热性能等)、出厂试验和抽样试验(特定情况下要求);现场试验分为竣工试验(电缆线路安装完后的试验,又称验收试验或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检查运行中电缆及其附件质量变化的试验,又称维护性试验)。
根据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内容要求,常用的聚氯乙烯或交联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绝缘电阻测量;(2)交流耐压试验;(3)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3、常用的聚氯乙烯或交联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3.1 绝缘电阻的测量。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是指测量电力电缆芯线对地和外皮以及电缆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测量绝缘电阻时按规范要求选用绝缘摇表摇测60s 测得的数值为该试品的绝缘电阻值。
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及故障预防对策分析摘要:交联电缆的全称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因其制作材料常为交联聚乙烯而得名,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热过载机械性能,它替代了传统的油纸绝缘,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要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必要的试验,由于交联电缆的特殊性,长期沿用的直流耐压试验不适宜用于交联电缆的试验,所以业内一直在寻求新的试验方式。
本文主要论述了10kV交联电缆试验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常见故障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
关键词:交联电力电缆试验;故障预防;对策分析交联电力电缆因其使用优势显著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被应用到很多领域电缆的铺设中,它的主要特点包括运行起来安全性能强,可以承载很高的热量,稳定性高。
对交联电力电缆进行试验时,采用一般电缆的直流耐压方式效果不佳,甚至会起反作用,因而现阶段主要的方式是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
一、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方法分析对一般的电缆来说,直流耐压试验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电缆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值,还可以有效发现绝介质中存在的气泡、机械损伤故障等一些缺陷,更好地为系统服务。
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根据电阻的具体分布情况,绝缘介质中的电位会重新进行分布,因而如果介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电压的影响下,有缺损部分的电阻就未被串联进介质中,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出现故障的部位。
电缆绝缘层在直流电压下的击穿强度约为交流电压下的两倍,所以可以施加更高的直流电压对绝缘介质进行耐压强度的考验。
但是交联电缆本身的容量大,现有的试验设备更新换代力度不够,如果对交联电缆也采用直流耐压的方式将会导致绝缘层的损坏。
通常情况下,和施加直压电流时候的电场分布的情况有所差异,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场分布的具体情况取决于介电的常数大小。
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是通过交联的方式加工而成的,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绝缘材料,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绝缘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使用交流电压做试验的结果与在直流电压下的结果有着明显的不同。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范围内6—35kV以及110kV国产和进口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
2 一般规定2.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泄漏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2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一次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做直流耐压试验替代。
2.3 对金属护套层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110kV单芯电缆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护套层临时接地。
2.4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2.5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若电缆本身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交流耐压试验但不低于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按本规程预防性试验标准做直流泄漏试验。
2.6 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分钟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值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相间不平衡率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本规程规定的交接试验电压值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电线电缆测试常见问题及预防摘要:电线及电缆的质量必须通过严格检测进行确认,以此为相应的施工工程提供保障。
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常见问题,不仅影响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转,也为电力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
因此需要通过相应检测,针对性的发现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其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电线电缆;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引言:在当下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极大程度上是电力的相关设施生产市场逐渐繁荣。
电线电缆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及安全提供良好支持。
但由于部分伪劣产品的出现,使得针对电线电缆各项标准的检测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提出预防电线电缆质量问题的相应措施。
一、常见质量问题(一)热延伸问题在电缆生产过程中间质量控制和成品质量检验中,绝缘的交联度一般以热延伸试验指标来衡量,是考核电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按此指标检验电缆的热延伸不合格,其本质就是绝缘的交联度(凝胶含量)达不到要求,对电缆使用会有影响,电缆在加压运行时会容易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也很容易使绝缘层在外来拉力及其它作用的共同因素下发生断裂。
目前电缆交联绝缘工艺技术主要是过氧化物交联、硅烷交联、电子束辅照交联,紫外光交联是一种全新的交联工艺技术,具有成本低、性能好的优点,但如果光照不均匀,会产生热延伸不合格问题(下表1为我们对同一根样品YJV-0.6/1kV-4*70热延伸测试的一组数据)。
表1不同取样位置对电缆绝缘热延伸测试数据的差异图1热延伸检测从上表1的测试数据和测试图1可以看出,同一样品不同位置取样测试的差异较大而且存在两个样品合格与两个样品不合格(热延伸标准指标为:负载下延伸率≤175%,冷却后永久变形率≤15%),说明此电缆紫外光照度极不均匀。
(二)烟密度问题电线电缆的烟密度测试是评价电缆燃烧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涉及到人员逃生的困难程度。
据消防部门的统计,在火灾中有80%的死亡是由于火灾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毒死、被弥漫的烟气窒息或因看不见路而无法逃生,因此电线电缆的烟密度测试十分重要。
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及问题分析摘要:电力电缆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开展电力电缆试验能够及时发现其使用状况和内在缺陷,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本文将对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全面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10kV交联电力电缆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10kV交联电力电缆;试验;问题;解决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电力系统也日渐趋于完善,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缆在电力传输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然而电力电缆的施工和运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故障问题屡屡发生,给电力系统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有效的处理电力电缆的缺陷问题,下面将以10kV交联电力电缆为例,重点阐述其相关试验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一、绝缘电阻试验绝缘电阻试验主要用于测量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以及电缆内、外护套绝缘电阻,通常情况下每3年试验一次,对于重要电缆要适当缩短试验周期,改为1年1次。
具体而言,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的试验是用2500伏或5000伏兆欧表测量,等待一分钟后读取数据,对于三芯电缆,当测量某一线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余两芯、电缆外护套、屏蔽层、钢铠层一起短接并良好接地。
运行中的电缆要充分放电后再进行测量。
每相测量完之后,都要采用绝缘工具(放电棒)进行放电,以防止放电电流对人及电缆本身造成伤害。
所测绝缘电阻数值应不低于400兆欧。
电缆内、外护套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大致相同,都是运用500伏兆欧表测量,以判断电力电缆的内、外护套是否存在破损现象。
二、电缆内护套和外护套破损进水的确定方法电缆的内护套破损进水或外护套破损进水后,在水这种电解质的作用下,将在铠装层的镀锌钢带上产生对地-0.76V的电位,铜屏蔽层铜皮上产生对地+0.334V电位,由此产生出0.334-(-0.76V)≈1.1V的电位差。
简易检测同轴电缆质量的方法内容摘要:1、察绝缘介质的整度标准同轴电缆的截面很圆整,电缆外导体、铝泊贴于绝缘介质的外表面。
介质的外表面越圆整,铝箔与它外表的间隙越小,越不圆整间隙就越大。
实践证明,间隙越小电缆的性能越好,另外,大间隙空气容易侵入屏蔽层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2、测同轴电缆绝缘介质的一致性判断电线电缆断点的新方法内容摘要:数字万用表除了可以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变通使用,使其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达到一表多用的目的。
现给出用数字万用表判断电线电缆断点的方法。
当电缆或电缆的内部出现断线故障时,由于外部绝缘皮的包裹,使断线的确切位置不易确定。
用数字万用表可以将这一难题轻松搞定。
具体方法:把有断点的电线〔电缆〕一端接在220V市电的火线上,另一端悬空。
将数字万用表拔至AC2V挡,从电线〔电缆〕的火线接入端开始,用一只手捏住黑表笔的笔尖,另一只手将红表笔沿导线的绝缘皮慢慢移动,此时显示屏显示的电压值大约为0.445V〔DT890D型表所测〕左右。
当红表笔移动到某处时,显示屏显示的电压突然下降到0.0几伏〔大约是原来电压的十分之一〕,从该位置向前〔火线接入端〕的大约15cm处即是电线〔电缆〕断点所在。
交联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方法与注意的问题内容摘要:电力电缆在运行中不但长期承受电网电压,而且还会经常遇到各种过电压,如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故障过电压等。
预防性试验可以提前发现电力电缆的某些缺陷,它是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有关部门做预防性试验时,不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去试验,则起不到预防性试验作用,而且还会带来电力电缆隐患交联电缆技术要求的新趋势与交流耐压试验的状况内容摘要:绍了IEC标准对交联电缆产品新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内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普遍采用的几种方法,以与##供电分公司在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面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标准;交联电缆;交流耐压试验出于安全运行的考虑,对电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电缆的制造质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探究交联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摘要:要想使整个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对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弄清楚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要点,做好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关键点的控制工作,使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提升电力电缆设备调试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文章根据实际试验过程,开展了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设备;设备交接;预防性试验对于电力设备而言,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以此来保证电力设备的整体功能满足要求。
通过试验实际发现,在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不同的电力设备所采取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方法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对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研究的全面性,本文从以下几种电力设备,对其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来达到提高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效果的目的,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质量。
电力系统企业运行着大量的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简称交联电缆或XLPE电缆),做好其交接和预防性(重做终端和接头)试验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大量的试验实践认为,6~10kV交联电缆同35kV交联电缆的绝缘厚度相差较大(如35(26)kV交联电缆绝缘厚度10.5mm,10(6)kV交联电缆绝缘厚度3.4mm),它们的试验方法和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1、35kV交联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对于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都是做直流耐压试验[1,2]。
但在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会有电子注入到交联电缆介质聚合物的内部,在半导电层凸出处或微小空隙处等产生空间电荷的积累,电缆投运及送上交流电压后会相互迭加,发生绝缘击穿。
例如:某厂馈线YJLV26/35(1×185mm2)交联电缆,交接试验时直流耐压合格,然后送上交流电压空负荷试运行24h,但在运行4h时,L3相电缆绝缘击穿并接地;某变电站馈线YJLY26/35(1×240mm2)交联电缆,交接试验时直流耐压合格,在空负荷试运行18h时,L3相电缆绝缘击穿并接地。
交联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摘要]本文叙述了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做预防性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以
及需注意的问题。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同行比较借鉴。
[关键词]外护套内衬层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不但长期承受电网电压,而且还会经常遇到各种过电压,如
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故障过电压等。
预防性试验可以提前发现电力电缆
的某些缺陷,它是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有关部门做预防性
试验时,不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去试验,则起不到预防性试验作用,
而且还会带来电力电缆隐患。
一、预防性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交
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需作如下试验项目。
1、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用2500伏或5000伏兆欧表测量,读取1分钟以
后的数据,对于三芯电缆,当测量一根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余二芯和电缆
外皮一起接地。
运行中的电缆要充分放电后测量,每次测量完都要采用绝缘工
具进行放电,以防止电击。
绝缘电阻数值自行规定。
试验周期:重要电缆1年,
一般电缆3年。
2、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就是测量钢铠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它主要检查支
埋电缆的外护套有无破损。
采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
0.5兆时,采用下面介绍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
试验周期:重要电缆1年,
一般电缆3年。
3、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就是测量铜屏蔽层对钢铠的绝缘电阻值,它主要检查内衬层有无破损,采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当每千米绝缘电阻低丁•0.5兆欧时,采用下面介绍方法判断内衬层是否进水。
试验周期:重要电缆1年,一般电缆3年。
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的确定方法:
直埋时间较长受地下水长期浸泡的电缆或受外力破坏而又未完全破损的电缆,其外护套绝缘电阻、内衬层绝缘电阻均有可能下降至规定值以下,因此不能仅根据绝缘电阻的降低来判断电缆是否进水,要根据不同金属在电解质中形成原电池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电缆的外护套破或内衬层破损进水后,由于水的作用(水是电解质),将在铠装层的镀锌钢带上产生对地一0.76V的电位,铜屏蔽层产生对地+0. 334V电位,由此产生出0.334—(一0.76V)=1. IV的电位差。
此时,用万用表电阻档的“正”、“负”表笔交换测量铠装层对地或铠装层对铜屏蔽层的绝缘电阻,在测量回路内形成的原电池与万用表内干电池相串联,当极性组合使电压相加时,侧得电阻值小;反之,侧得电阻值较大。
如果上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相差较大时,表明以形成原电池,就可判断电缆外护套和内衬层破损进水。
外护套破损不一定立即修理,但内衬层破损进水后,水分直接与电缆铜屏蔽层接触并可能会腐蚀铜屏蔽层,应尽快安排检修。
4、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
和导体的电阻。
当铜屏蔽层电阻与导体的电阻之比数据与投运前数据增加时,
表明铜屏蔽层的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
少时,表明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加的可能。
试验周期:投运前,新作终
端或中间接头后,内衬层破损进水后。
5、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电缆试验电压按表一规定,加压时间5分钟,不击穿。
耐压5分钟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耐压1分钟的泄漏电流。
试验周期:
新作终端或中间接头后。
表一: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
电缆额定电压U。
/U直流试验电压
KV1. 8/3113. 6/6186/6256/10258. 7/103721/356326/357848/6614464/110192127 /220305
二、电缆直流耐压试验与电缆泄漏电流的区别
电缆泄漏电流的测量与直流耐压试验在发现绝缘缺陷的原理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直流耐压试验对于暴露介质中的气泡和机诫损伤等局部缺陷等比较灵敏,而泄漏电流能够反映介质整体受潮与整体劣化情况。
两者在试验中又密不可分,泄漏电流实际上是直流耐压试验中得到的。
测量泄漏电流的微安表在试验回路的不同位置和试验的高压引线是否采用屏蔽线等因素,都会影响泄漏电流的数值,所以在测量泄漏电流的过程中,判断不是电流的具体数值,而是泄漏电流的变化趋势。
电压升高的每一阶段,都必须注意观察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条良好的电缆,在电压上升的每一阶段,电容电流和吸收电流先叠加在泄漏电流上,指示表上的电流一定剧增,随着时间下降,电压稳定1分钟后的稳定电流只是电压初期上升的10%—一20%,在这就是泄漏电流。
如果电缆整体受潮,则电流在电压上升的每一阶段几乎不能随时间下降,严重时反而上升, 这种电缆是不能轻易投运的。
泄漏电流值随时间的延长有上升现象,是绝缘缺陷发展的迹象。
良好的绝缘在试验电压下的稳态泄漏电流值随时间的延长保持不变,有的略有下降。
三、直流耐压试验对交联电力电缆的影响
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是交联聚乙烯塑料经交联工艺而生成的,属整体型绝
缘材料,其介电常数为2.1—2. 3,且一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直流电压下,
绝缘层中的电场强度是按照绝缘电阻率的正比例分配的,且绝缘电阻率分布是
不均匀的(在交联聚乙烯塑料生产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不可避免的在主料中有
杂质存在,他们具有较小的绝缘电阻率,且沿绝缘层径向分布,分布不均匀),
所以交联聚乙烯绝缘在交、直流电压下电场分布是不同的,导致了击穿特征的
不一致。
直流耐压试验不仅不能有效地发现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中的水树枝等
绝缘缺陷,而且由于空间电荷的作用,使原来存在的绝缘内部弱点进一步发展、
扩大,使绝缘性能逐渐衰减形成绝缘内部劣化的积累效应,容易造成电缆在交
流电压作用下,某些不应发生问题的地方投运不久就发生放炮。
此外,电缆的
某些部分,如电缆头、中间头,在交流电压下,存在某些缺陷,在直流耐压试
验时却不会击穿。
四、实际预试情况
现在有些单位电缆预防性试验基本是将运行的电缆按计划一年停运一次,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中的金属层按传统接地方式连接,因此电缆试验的项目主要
有两项内容,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通常将电缆按表一规定加试验电压,如果电缆受潮或外、内层绝缘损坏就可能将电缆击穿,然后査找故障点、修复,在用同样的试验电压加压5分钟,正常后投入运行,
如仍击穿或泄漏电流不正常,在进行一次查找故障点、修复,直到电缆完全正常。
这种过程有许多不利因素,首先电缆耐压击穿后停电修复时间很长,对一个企业来说,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其次预防性试验往往集中进行,要在很短的时间对所管辖的电缆进行试验,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对每条电缆都进行仔细分析。
第三电缆预防性试验每次都做直流耐压试验,将产生绝缘内部劣化的积累效应,加速电缆绝缘老化,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
五、建议
预防性试验既然属于防止设备损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那就应以《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认真地试验,既不能增加项目也不能减少项目。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中的金属层要改变传统接地方法,应采用下述方法去做做交接试验时,要留好第一手资料,以后的预防性试验数据要和交接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当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数值,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数值,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数值,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之比数值,与交接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且数据变化不大又都在合格范围时,就不应再作直流耐压试验。
当判断出电缆外护套和内衬层破损进水或新制作终端头和新制作中间接头,以及处理电缆铜屏蔽层后,才需对电缆做直流耐压试验。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电缆,
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1、终端:终端的铠装层和铜屏蔽层应分别用带绝缘的绞合线单独接地。
铜屏蔽层接地线的截而不得小于25m m2;铠装层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10m m2。
2、中间接头:中间接头内铜屏蔽层的接地线不得和铠装层连接一起,对接头两侧的铠装层必须用另一跟接地线相连,而且还必须与铜屏蔽层绝缘。
如接头的原结构中无内衬层时,应在铜屏蔽层外部增加内衬层,而且与电缆本体的内衬层搭接处的密闭必须良好,即必须保证电缆的完整性和延续形。
连接铠装层的地线外部必须有外护套而且具有与电缆外护套相同的绝缘和密闭性能,即必须确保电缆外护套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参考文献
[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 <<电力设备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