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构成与词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5
词汇由词和固定的短语——熟语、谚语等构成。
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语法分类——实词、虚词(词类)
2.结构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3.音节分类——单音节词、多音节词
4.常用——常用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5.口语词汇——书面词汇
6.普通话词汇——方言词汇
7.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
8.古词语——新词语
熟语可以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成语表意凝炼、形象,在书面语中广泛运用。
它来源于古代的典故,有的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原句意思的成分(乘风破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有的用四个字概括寓言、故事等(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有的增加个别字(短兵相接——车错毂兮短兵接)。
成语的意思有的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汗流浃背、无稽之谈、自圆其说);多数成语的意思不是语素义的相加,有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高山流水——表示知己知音),有的是取字面的比喻义(水落石出——比喻真相毕露了)。
关于词性、词组结构词性和词组结构词性,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也是对联的独特魅力,诗词(除了律诗和有对偶要求的词以外)可以不论词性,但是对联如果不讲词性,那就失去对联的意义了。
一、词性词性。
语言学里,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家、风、雨、云等。
也有两个字以上的,我们称之为连绵词,如:蘑菇、葡萄、蝌蚪、伎俩等。
所不同的是:连绵词是并列结构的词组。
所有的字最后都以词为最小单位。
现代汉语对词性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二、词组和结构其次,是词组和结构。
如果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词组。
词组的语法结构共分为五类:主谓、并列(联合)、偏正、动宾(述宾)、动补(述补)。
这里给大家五个公式,便于掌握其词组结构,因为这在对联里是常用的,你如果把握了,就不怕任何复杂的句子。
、主谓结构:一般是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为多。
如:面熟、性急、地震、祖传、你来、我往、水流、虎啸、胆怯、年轻、春风得意、鸟兽飞腾等。
面熟==名词+形容词,地震==名词+动词。
这里有个水流,名词+动词。
但是如果结合句子,也许就是名词,这个大家帮我记着,等会讲词性活用。
、并列结构:一般是同类词性组成。
如:声音、朋友、土地、天地、恩怨、日月,是名词并列。
又如:甘苦、好歹、美丽、难易等。
是形容词并列。
再如:飞腾、歌唱、学习、兴亡、是动词并列。
他们的特点: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或同是动词等。
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所构成。
、偏正结构:一般是名词或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为多。
如:铁路、春风、晴空、狂欢、微笑、雪白、白云等。
他们的特点是。
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
前是偏义(修饰词),后是正义(中心词)。
、动宾结构:一般是动词+名词为多。
前后词组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又叫语汇。
2、词汇也指某个人所掌握的全部词和短语的总和。
3、词汇还是某部著作中所有词的和短语的总和。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是某种语言中所有词和短语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汉语词汇发展双音节化的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单音节词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同音词,这样就会给实际交际带来困难,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因而有时语义难以确定。
双音节词就使得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宽广、深入。
第三,双音节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种乐感,轻重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悦耳动听。
词语双音节化的途径主要是:1.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份。
后加:月——月亮耳——耳朵前加:唇——嘴唇发——头发2.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份。
后加:竹——竹子石——石头前加:师——老师姨——阿姨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联合道路学习刚才皮肤牙齿经历解释4.三音节的词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落花生——花生照相机——相机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5.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语采用缩略法。
化学工业——化工文学艺术——文艺超级市场——超市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双音节以及双音节以上的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基本上跟普通短语的构造是一致的。
它们主要是用以下五种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单干——单独地干狂欢——疯狂地联欢壁画——墙壁上的画红旗——红色的旗子动宾式:管家——管理家务知己——知道自己结晶——结成晶体隔壁——隔着墙壁联合式:语文——语言和文学珍宝——珍珠和宝石答应——回答和应付广大——广阔和宽大主谓式:地震——大地震动军用——军队使用性急——性子急躁锋利——刀锋锐利补充式:改正——改得正确说服——说得服帖“马车的轱辘转动了。
词的构成与词的结构汉语中的词可以通过语素的构成和组合关系进行结构分析。
根据语素数量的不同,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
例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可以是词根语素或词缀语素,但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
例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
单纯词的语音结构包括连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和译音词。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组成,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叠音词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例如“猩猩”、“姥姥”。
拟声词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例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
译音词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例如“咖啡”、“的士”。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和陈述式。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重叠式是由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词根重叠组成的合成词。
例如“嘻嘻哈哈”“忙忙碌碌”“哗哗啦啦”“滴滴答答”等。
这种合成词的特点是重复的语素强调了词语所表达的含义。
三)转化式转化式是由一个词根在语义上发生转化,形成了新的词义。
例如“打破”“放心”“灭火”“变形”“化妆”等。
这种合成词的特点是原本的词根经过转化,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四)借代式借代式是由一个词根在语义上借代另一个词根,形成了新的词义。
例如“绿化”“热闹”“白领”“黑心”“红火”等。
这种合成词的特点是借用了其他词根的含义,形成了新的词义和用法。
总之,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构成方式也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通过对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列修饰同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起到进一步限定或说明的作用。
词的名词解释词的名词解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意义,用于构建语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在语言学中,词是独立存在并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具有自主性,可以独立地进行词汇操作,如变形、组合、转换和派生等。
1. 词的组成和结构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通过不同的音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多个音素组合而成。
词的结构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组成,如“人”、“日”,而多音节词由两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如“老师”、“世界”。
2. 词的意义和分类词是语言的意义表达单位,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用来表达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词可以根据其意义和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指的是能够独立表达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如“桌子”、“跑”、“高”、“快”等。
虚词指的是不能独立表达意义的词,主要用于构建句子的结构和关系,如连词、介词、助词等,如“和”、“在”、“的”等。
3. 词的词性和意义范围每个词都有特定的词性和意义范围。
词性表示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用法,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动词用来表示行为、状态和变化,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等。
意义范围表示词的意义边界和应用范围,有些词具有广泛的意义范围,可以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如“好”,而有些词的意义范围相对狭窄,只能用于特定语境中,如“桌子”。
4. 词的用法和派生词具有多种用法和派生形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词组和短语,进一步扩展词的意义和功能。
此外,词还可以通过派生形式生成新词,如名词可以通过加后缀形成动词,形容词可以通过加前缀形成相对应的副词等。
词的结构特点词的结构特点是指词的内部构成和组合方式,包括音、义、形态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将从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的结构特点以及词的形态变化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单音词的结构特点:1.音词: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由一个音位构成。
例如:“水”、“日”、“风”等。
2.义词:单音词的词义简单明确,通常是常用简单的基本词汇,如表示实物、抽象概念、动作、状态等含义。
二、双音词的结构特点:1.音词:双音词由两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位。
例如:“花儿”、“小狗”、“天空”等。
2.义词:双音词的意义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与单音词相比,双音词的词义通常比较复杂。
三、多音词的结构特点:1.音词:多音词由多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位,且可以有不同的音值。
例如:“重要”、“记忆”、“漂亮”等。
2.义词:多音词的意义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与双音词相比,多音词的词义更加丰富多样。
四、词的形态变化:1.词形变化:词的形态变化主要包括词的时态、语态、数和格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写”变为“写了”、“被写”、“写作”等。
2.词法变化:词的词法变化主要包括词的派生、复合和缩略等形式。
例如:“快乐”派生出“快乐地”、“快乐家园”等。
总结起来,词的结构特点涉及音、义、形态等方面。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词义简洁明确;双音词由两个音节构成,词义相对复杂;多音词由多个音节构成,词义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词还会经历形态变化,包括词形和词法的变化。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
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
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
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
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
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例如: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
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
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
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
“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
”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
词语的组成和结构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语的组成和结构,人们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含义和信息。
在语言学中,词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词语形成和构造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词语的组成和结构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以及常见的词构成方式。
一、词的组成方式1. 词素的组合词素是词语的最小意义单位,可以独立存在或组合在一起形成词语。
常见的词素包括词根、前缀和后缀。
- 词根:是词语中最具意义的部分,可以单独成词。
例如,“电视”中的“电”就是词根。
- 前缀:位于词根之前,用于改变词的意义或词类。
例如,“不”、“非”、“亚”等。
- 后缀:位于词根之后,用于改变词的意义或词类。
例如,“者”、“性”、“化”等。
通过组合词根、前缀和后缀,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词语,丰富语言表达。
2.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
合成词的构成可以是词根的组合,也可以是词素的组合。
例如,“汽车”、“书店”等。
合成词的词义往往由其中的词语共同决定,扩大了表达的范围,使得语言更加灵活多样。
3. 短语的化词除了以上提到的词构成方式,短语也可以通过化词的形式转变为词语。
常见的短语化词包括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例如,“快乐”就是由形容词短语“快乐的”演变而来,通过化词的方式变为一个独立的名词。
二、词语的结构特点1. 内部结构词语的内部结构指的是词素在词语中的排列次序和作用。
根据词素在词语中的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词语的内部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主要成分结构:包括核心词素和辅助词素,在词语中的地位重要且不可或缺。
例如,“水果”中的“果”是核心词素,“水”是辅助词素。
- 依附成分结构:包括前缀和后缀,在词语中的地位较为次要,可以增加词语的意义或词类。
例如,“美丽”中的“美”是主要成分,“丽”是依附成分。
2. 外部结构词语的外部结构指的是词语的词类、形式和层次结构。
根据词类的不同,词语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词和短语。
第二节词的构造一、词的形式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
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
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根据词音节的多少,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复音词)两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
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
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
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
古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和多音词之分,其中以单音词为主。
现代汉语恰恰相反,多音词占主要地位。
据统计,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约占70%以上,由三个音节以上构成的词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
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
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
以“琉璃”为例,声母都是“l”。
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
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
以“骆驼”为例,韵母都是“uo”;以“彷徨”为例,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ang”。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二、合成词的构造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
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语的结构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
词语的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它反映了词语的内部组织和关系。
不同的词语结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它们可以影响词语的意义、用法和变化。
了解词语的结构类型对于学习和使用汉语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词语中包含的语素的数量和性质,我们可以把词语结构分为两大类: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单独的语素构成的词,这个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的、不可再分的。
单纯词不能拆开来表示其他意义,它们通常表达一些基本的概念或事物。
例如:单音节单纯词:人、鸟、山、高、绿、走、飞等双音节单纯词:崎岖、橄榄、蝴蝶、咖啡、扑通、姥姥等多音节单纯词:奥林匹克、迪斯科、歇斯底里等双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中,还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成方式分为以下几种: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单纯词。
例如:参差、仿佛、烂漫、从容等音译词:指模拟外国或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词汇而形成的单纯词。
例如:葡萄、沙发、幽默、巴黎等拟声词:指模拟客观事物或现象发出的声音而形成的单纯词。
例如:嘎吱、知了、叮当、哗啦等叠音词:指由一个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而形成的单纯词。
例如:猩猩、饽饽、瑟瑟、皑皑等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语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词,这些语素都是有意义的,可以在其他词中出现。
合成词可以拆开来表示其他意义,它们通常表达一些复杂或特定的概念或事物。
例如:双音节合成词:国家、司机、忘记、美丽、注意等多音节合成词:电子邮件、自然资源、社会主义等合成词中,根据各个语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并列式合成词:又叫联合式合成词,指由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的合成词。
例如:语言、声音、领袖、质量、开关、明朗、温柔、好歹等偏正式合成词:指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的合成词,以后一个语素为主。
例如:快餐、特区、电脑、软件、雪白、火热、金黄、高级等支配式合成词:又叫动宾式合成词,指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的合成词。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单句、复句)——句群(句组)。
从这个序列表⾥,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单位。
语素是具有⼀定意义的、⽤于构词的、最⼩的语⾔单位。
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的造句单位。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语素⼤的语⾔单位。
有的词是由⼀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等。
“吩咐”⼀词由⼀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意义的声⾳了。
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个同形单位,⼆者统⼀为⼀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个语素构成的,像“语⾔”“鸡蛋”“书本”,“语⾔”⼀词由“语”和“⾔”两个语素构成。
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类:⾃由语素,半⾃由语素和不⾃由语素。
⾃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独⽴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不受限制。
例如“美”可以独⽤,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
这类语素活动能⼒最强。
半⾃由语素不能单说单⽤,不独⽴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不受限制。
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等词。
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丽”。
这类语素活动能⼒⽐较弱。
不⾃由语素不能单说单⽤,也不能独⽴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较固定。
这类语素活动能⼒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叫粘附语素。
如“阿”“初”“⼦”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
词的构成与词的结构从语素的构成及语素的组合关系等方面可以对词进行结构分析。
根据构成的语素的数量,将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类。
一、单纯词与合成词(一)单纯词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就是单纯词。
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是词根语素还是词缀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
如“报纸”“腐败” “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二、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一)连绵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
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二)叠音词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猩猩”“姥姥”(三)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四)译音词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
例如“咖啡”“的士”三、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一)复合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联合式2、偏正式3、补充式4、动宾式5、主谓式(二)重叠式重叠式复合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爸爸”“姐姐”(三)附加式附加式的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根据词缀所在的位置分为两种情形。
1、前缀+词根2、词根+后缀汉语合成词的构造形式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也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五种。
并列式:几个构词语素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如:喜悦、根本、语言、长久、尺寸、岁月、动静、国家、窗户、妻子、睡觉。
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
如:白菜、铁路、国债、物色、雪白、瓜分。
补充式:前一个语素是词义中心,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
如:拆穿、打倒、推翻、改进、人口、花朵、布匹、纸张。
支配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表示动作对象。
如:干事、中肯、表态、司机、伤心、丢人、照常、围脖。
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事物,后一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动作。
如:地震、眼尖、心疼、肉麻、肉松、自卫、性急。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前面。
如:老虎、老乡、老大、阿姨、阿飞、可笑、可怜、非法、非常、以后。
后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后面。
如:患者、兔子、刀子、田头、恶化、歌手、队员、土气、画家、绿油油。
合成词结构关系分析就是从原来词的语素意义和结构关系着眼分析的,相当于分析它的构成理据,所以“中肯”是支配式,原意是指击中了肯系的意思,就是击中了经脉。
如果不从语素的结构关系意义角度分析,就无法认识合成词的构成特点。
比如“发指”,本义是头发直立起来,是陈述式,不分析原意,就可能误会为支配式,理解为发出指责这样的意思。
结构——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联合式(并列式)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
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
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偏正式复合词是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
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补充式复合词是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动宾式复合词是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
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陈述式)主谓式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
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重叠式复合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
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三)附加式附加式的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根据词缀所在的位置分为两种情形。
1、前缀+词根词缀在前,词根在后。
例如“老师”“阿姨”“老虎”“老百姓”“阿哥”“阿妹”“第一”“第二”“初一”“初二”等。
2、词根+后缀词根在前,词缀在后。
例如“扣子”“桌子”“现代化”“甜头”“作者”“自觉性”“风儿”“突然”“忽然”“邮递员”“酸溜溜”“黑乎乎”等。
同样是词缀,构词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如“老师”“老百姓”中的“老”,“桌子”“石头”中的“子”没有什么意义,主要陪衬音节。
有些有一定附带的意义,如“第一”“初二”中的“第”“初”表示次第的意义,“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乎乎”带有某种强化的意义。
还有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如“扣子”“想头”中的“子”和“头”将动词“扣”和“想”变成了名词。
此外,同样一个成分,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语素。
如“老”,在“老者”“老人”“长老”“王老”等词中,是词根语素,在“老师”“老鼠”“老虎”“老百姓”等词中,是词缀语素。
应注意分辨。
合成词可以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多个语素(两个以上)组合而成,该类复杂的合成词有多个结构层次,每个结构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关系。
如“痱子粉”,“痱子”和“粉”是一个大层次,两者之间是偏正关系;其中“痱子”内部还可以再分出一个层次“痱”和“子”,两者之间是词根加词缀的附加关系。
无论怎样复杂,合成词的结构关系都应以第一个结构层次为依据来确立。
“痱子粉”的结构方式是偏正式而非附加式。
汉语词组(短语)的词性成份种类短语由两个以上的词所组成,一般上不算是完整句子。
根据词性成份,可分为并列短语、同位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谓补短语、主谓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介宾短语等。
1、并列(联合)短语由两个以上意义、词性相当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之间可能有介词或连词、连接,例:“我和他”、“美丽聪慧”、“高大威猛”、“唱歌跳舞”、“又唱又跳”、“一边走路,一边赏花”、“陆地与海洋”。
2、同位短语(复指短语)由两个以上词语组成、从不同角度指同一事物的短语,例:“我们两个”、“咱们仨”、“宝岛台湾”、“世界最长的建筑物——万里长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台湾作家龙应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东方之珠香港”。
3、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描述后面的中心词而组成的短语,中间可能有助词“的”、“之”、“地”等连接,例:“我的妈妈”、“美丽的上海”、“美国总统”、“我家”、“高兴地说”。
4、动宾(述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后面的词(宾语),例:“看书”、“唱歌”、“洗衣服”、“编写新书”、“做蛋糕”、“听歌”、“穿越森林”。
5、谓补(述补)(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语)补充前面的动词(谓语),中间可能有助词“得”连接,例:“吓坏”、“打破”、“打死”、“看得入神”、“笑成一团”、“走得快”、“变得不像样”。
6、主谓短语主语和谓语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
在后面陈述主语的叫谓语,在前面被谓语陈述的称之为主语,有主才有谓,反之亦然。
语法体系里不存在“没有主语的谓语”,也没有“单独存在的主语”。
果真没有谓语时,“主语”也不是主语了,反之亦然,例:你开始哭了、他坚持离去、小明没有带东西。
7、连动(连谓)短语描述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短语,先做了前面的动作再做接下来的动作,不同于并列短语,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动词,例如:“开门出去”、“拿起书包开门出去”、“起立行礼”、“提笔写字”、“拿起来看看”8、兼语短语由动宾短语与主谓短语组合起来的短语,例:“叫他出去”、“抓他出来”、“哄孩子睡觉”、“供一家吃饭”、“教学生读书”、“学老师讲话”。
9、介宾短语由介词(在前)与宾语(在后)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例如:向沙漠展开攻势从北京来在外面按了两下往北边对大家说10、的字短语的字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的短语。
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
例如:集体的大家的小红的别人的吃的红的大的用的11、方位短语由名词或动词加上方位词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例如:井冈山上月光下他们之间(名词)吃饭以前改革中回收之间(动词)树林东边操场上(处所)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范围)开会以前一年以上解放后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