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育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8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音乐和美术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和美术家的发展历程,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贝多芬的故事1.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和音乐创作2. 分析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和影响3. 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如《第九交响曲》第二章:莫扎特的故事1. 介绍莫扎特的生平背景和音乐创作2. 分析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影响3. 聆听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如《安魂曲》第三章:达芬奇的故事1. 介绍达芬奇的生平背景和美术创作2. 分析达芬奇绘画的特点和影响3. 欣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如《蒙娜丽莎》第四章:梵高的故事1. 介绍梵高的生平背景和美术创作2. 分析梵高绘画的特点和影响3. 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如《向日葵》第五章:安徒生的故事1. 介绍安徒生的生平背景和童话创作2. 分析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和影响3. 阅读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如《丑小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和美术家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和美术知识。
2.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和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态度、专注度和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专门的音乐和美术教材,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支持材料。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展示音乐和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音乐和美术家的资料和作品,丰富教学内容。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音乐和美术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艺术家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灵感。
3.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贝多芬音乐的力量介绍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重点讲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过程。
2. 第二章:莫扎特音乐神童的传奇讲述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生平事迹,分析他的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3. 第三章:毕加索色彩的革命介绍毕加索的美术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格尔尼卡》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4. 第四章:梵高向日葵的画家讲述梵高的美术才华和生平事迹,分析他的作品《向日葵》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5. 第五章:肖邦钢琴诗人的旋律介绍肖邦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夜曲》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每个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艺术家和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3.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他们对艺术家和作品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 艺术作品展示:贝多芬、莫扎特、毕加索、梵高、肖邦的音乐和美术作品。
4. 艺术创作材料:画纸、画笔、音乐乐器等。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乔托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介绍乔托的美术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哀悼基督》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7. 第七章: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全才讲述达芬奇在绘画、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贡献,分析他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8. 第八章:米开朗基罗雕塑巨匠的杰作介绍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才华和创作,重点讲解《大卫》雕塑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案名称:《音乐中的美术——初中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2. 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3. 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教学难点:1.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2. 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的美。
3. 提问:音乐与美术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美有什么不同?二、音乐与美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如: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表达情感,美术可以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来表现形象。
2. 学生举例说明音乐与美术在不同作品中的关系,如:音乐剧、交响乐等。
三、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简要分析其美感。
3. 教师总结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如:优美、激昂、深情等。
四、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如:用线条表示旋律、用色彩表示节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模仿或创新。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以及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欣赏更多音乐与美术融合的作品,尝试自己创作等。
初中音乐《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展示对应的美术作品,如德加的《月光舞会》。
1.2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作品中的共同主题,如月光、优雅、宁静等。
1.3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2.1 教师播放另一首与美术作品相关的音乐作品,如莫奈的《睡莲》对应的德彪西的《月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以及与美术作品的关联。
2.3 学生尝试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第三章: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3.1 教师展示一幅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美术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应的丁托列托的《圣马太的召唤》。
3.2 学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以及与音乐作品的关联。
3.3 学生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第四章:学生创作与展示4.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4.2 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
4.3 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章:音乐与美术作品的比较6.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首音乐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与亨德尔的《弥赛亚》。
6.2 学生分析两首音乐作品在主题、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第七章: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音乐伴奏7.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创作一幅与之相匹配的美术作品。
7.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
7.3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音乐伴奏的选择理由。
第八章: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综合表演8.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和一幅美术作品。
8.2 学生在班级中进行综合表演,展示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结合。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有很多的好处,它们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社会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和经历。
同样,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美术故事,例如画画、剪纸、雕刻等,更好地理解艺术,研究艺术的历史、技巧和规则,以及艺术的意义。
其次,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想象力。
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联想到不同的场景和情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美术故事则可以帮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形象化的作品,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思想。
此外,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提升创造力。
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新的声音和音乐。
美术故事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创作出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油画、雕塑等。
最后,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聆听音乐,孩子们可以研究到不同的文化和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思维惯和价值观。
同样,从美术故事中,孩子们也
可以研究到有关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人文关怀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很多好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拓展想象力,提升创造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阅读课第一课时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2、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精彩片段引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4、相关书籍推荐。
教学重点:欣赏精彩,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封面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和美术吗?你对音乐知道多少?知道do re mi fa sol la sima 吗?会唱多少歌曲?美术你知道三原色是什么吗?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大家看,你从封面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汇:这是一本故事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这是丰子恺的作品,我们以前学过丰子恺的《手指》、《白鹅》等。
封面上画有作者丰子恺和她的女儿。
这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3.你会有哪些疑问?学生汇报:《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主要些什么呢?为什么叫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呢?这少年是谁呢?二、亲近作者。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又名丰仁,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因而积郁成疾,于1975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七岁。
三、内容简介。
《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父亲丰子恺创作的艺术启蒙连环故事。
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
在父亲所撰的多种艺术读物中,该书别具一格,从中可看出他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的良苦用心。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作者:丰子恺来源:《小读者·阅世界》2018年第10期本书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旨在引导少年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
按照故事内容分为“少年音乐故事”和“少年美术故事”两部分,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
半个月以前,爸爸同我去访问新从外国回来的研究音乐的姨丈。
姨丈说我很有音乐的天才,于是爸爸出了二十五块钱,托他给我买一只小提琴,并且在他的书架中选了一册枯燥的乐谱,教我天天练习。
为了我要进学,爸爸特地请姨丈到我家小住了一个星期,指导我初步。
我每天四点钟从学校回家,休息半小时,就开始拉小提琴,一直拉到五点半或六点。
姨丈去后,由爸爸指导练习。
练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弄得我身体非常疲劳,精神非常苦痛:我天天站着拉提琴,腿很酸痛;我天天用下巴夹住提琴,头颈好像受了伤;我的左手指天天在石硬的弦线上用力地按,指尖已经红肿,皮肤将破裂了。
想要废止,又想,辜负爸爸的一片好意,如何使得?如何对得起爸爸?怪来怪去,要怪这册练习书太没道理。
天天教我弹那枯燥无味的东西:不是“独揽梅,揽梅花,梅花扫……”便是“独揽梅独,揽梅花揽,梅花扫梅……”从来没有一个好听些的乐曲给我奏。
凡事总要伴着有兴味,才好干下去。
现在这些提琴曲“味同嚼蜡”。
要我每天放学后站着嚼一个钟头蜡,如何使得!……今天的嚼蜡已经过去,且到外面散步一下。
我从藤椅子里起身,对镜整理我的童子军装,帶着沉重的心情走下楼去。
走到门边,听见门房间里发出一种声音,咿哑咿哑,同我的小提琴声完全相似。
听他所奏的曲子,委婉流丽,上耳甜津津的。
这是王老伯伯的房间。
难道王老伯伯也出二十五块钱买了一只提琴,而且已经学得这样进步了?我闯进门房间,看见他坐在椅子里,仰起头,架起脚,正在奏乐。
他的乐器是在一个竹筒上装一根竹管和两弦线而成的,形如木匠的锯子,用左手扶着,放在膝上拉奏。
看他毫不费力,而且很写意,外加奏得很好听。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音乐和美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艺术形式,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在少年时期,接触音乐和美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有一位少年叫小明,他对音乐和美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视觉音乐。
这种艺术形式将音乐和美术结合在一起,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双重传达,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小明深深地被这种形式所吸引,他开始学习音乐和美术的知识,希望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视觉音乐作品。
故事二,音乐和美术的启发。
在一个美术课上,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古典音乐,并要求他们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又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和美术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画笔表达音乐的情感,还培养了对音乐和美术的热爱和理解。
故事三,音乐和美术的交融。
在一个音乐会上,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音乐,还能够欣赏到舞台上美丽的视觉效果。
舞台背景的绘画、灯光的变化、舞蹈演员的表演,都与音乐相得益彰,让整个音乐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音乐和美术的交融,不仅提升了音乐会的艺术感染力,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结语: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音乐和美术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于少年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音乐和美术,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趣,还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希望每个少年都能够在音乐和美术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用心感受艺术的魅力,让艺术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音乐和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少年时期,接触音乐和美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展开讨论,探究它们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少年时期是孩子们接触音乐和美术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通过音乐和美术的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比如,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学会欣赏音乐,甚至可以学习一种乐器,这些都将对他们的个性和情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美术则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创造美。
其次,音乐和美术故事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陪伴。
许多经典的音乐和美术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通过这些作品,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比如,通过音乐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风格所表达的情感,这对于他们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也同样可以通过图画、雕塑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让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最后,音乐和美术故事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音乐和美术作品可以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支撑。
当他们感到孤独、失落或者沮丧时,可以通过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来调节情绪,找到内心的慰藉和力量。
因此,音乐和美术故事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滋养他们的心灵,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音乐和美术的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通过音乐和美术作品,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同时,音乐和美术作品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