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工国家职业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1.48 KB
- 文档页数:4
单位内部认证纺丝工高级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纤维长度过长,以下调整正确的是( )。
A)提高纺速B)提高牵伸比C)将答案:C解析:2.[单选题]硫酸的测定使用0.1%( )。
A)淀粉B)酚酞C)甲基橙D)甲基红答案:C解析:3.[单选题]影响总牵伸比的因素有( )。
A)粘胶密度B)纺速C)含碱D)纺胶量答案:A解析:4.[单选题]酸浴中ZnSO的作用是( )。
A)抑制硫酸离解B)盐析作用C)使粘胶凝固再生缓和D)以上均对答案:C解析:5.[单选题]精炼机与( )有连锁。
A)117B)烘干机C)打包机D)纺丝机答案:B6.[单选题]计量泵堵后立即清洗过滤网,清洗滤网时戴好( )。
A)防护用具B)口罩C)手套D)帽子答案:A解析:7.[单选题]铺毛槽回收的气体主要是回收( )气体。
A)蒸汽B)硫化氢C)二硫化碳回收D)蒸汽和硫化氢答案:C解析:8.[单选题]下列粉尘中,( )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煤粉D)铝粉答案:A解析:9.[单选题]NaOH + HCl = NaCl + HO中HCl代表( )。
A)盐酸B)硫酸C)碱D)盐答案:A解析:10.[单选题]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中使用呼吸测压 时要反复呼吸( )次检查空气流量。
A)10B)12C)15D)18答案:B解析:B)加粗C)水平D)加底线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在出现超倍长时,查刀完毕1小时内,每( )分钟检测一次切断长度。
A)10B)8C)12D)15答案:A解析:13.[单选题]漂白浴中活性氯的测定不需要下列什么试剂和仪器。
A)500ml锥形瓶B)25ml移液管C)10ml移液管D)1:3乙酸答案:A解析:14.[单选题]酸浴中ZnSO4的作用是( )。
A)抑制硫酸离解B)盐析作用C)使粘胶凝固再生缓和D)以上均对答案:C解析:15.[单选题]清理铺毛槽堵丝时操作工要带好( )。
A)帽子B)眼镜C)手套D)防毒面具(最好配备呼吸器)答案:D解析:16.[单选题]自控工严格控制820热软水罐液位在( )。
纺织相关职业定义及包含工种(99版大典)纺织行业承担职业(66个)一、纺纱工程技术人员(2-02-27-01):对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为原料制成纱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研究开发新产品工艺方法;(2)设计纱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3)根据原料、品种的变化,调整工艺;(4)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的操作;(5)制定纱线生产中各道制品的质量指标及生产人员地操作标准;(6)参与新设备的测试、验收工作。
二、织造工程技术人员(2-02-27-02):从事织造工艺管理、工艺研究、织物设计,组织织物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进行织物设计和分类并进行工艺设计;(2)进行织造的工艺、设备、操作的基础管理工作;(3)根据纤维原料特征,调整工艺、机型及操作方法并组织生产;(4)运用织造生产管理知识指导生产;(5)制定、应用质量标准。
三、染整工程技术人员(2-02-27-03):从事纺织原料及制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技术研究、开发、设计、组织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收集、分析染整产品、市场、技术等信息;(2)研究开发纺织原料及制品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技术并组织生产;(3)进行染整产品的生产管理和工艺设计;(4)对染整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分析,进行测配色的技术应用;(5)开发应用生产设备、染化料、助剂,进行设备改造;(6)制定染整设备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技术管理;(7)进行染整企业环境保护管理。
四、服装设计人员(2-10-07-05):从事服装成衣、个人定制服装、戏剧影视舞台艺术服装设计和板型制作的专业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研究、分析服装流行趋势与市场信息;(2)根据不同定位的服装要求设计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基本板型和工艺技术;(3)研究开发服装板型、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技术,进行特定面辅料到开发、图案设计;(4)完成服装样品及企业批量生产所需排料、放码技术,参与企业产品形象、销售的规划;(5)研究开发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纺丝岗位作业标准在新员工进班以后对新员工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主要包括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指导、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及班组质量管理方面的讲解。
一、安全生产:纺丝车间操作工,要做到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1.所有设备必须在教练员讲解后方可进行操作。
2.操作工严格按照纺丝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触摸纺丝生产操作以外的任何按钮(特别是螺杆急停按钮)。
3.规范使用拆、装组件工具,若有损坏的及时通知保全进行维修。
4.在改纺、周期(或单个)换组件时,一定要戴好防用品(如手套、袖套等)。
不能用手触摸刚换下的组件及加热炉等高温设备。
5.严格按照蒸气发生器使用规程进行操作,使用前检查各阀门与气管是否完好。
6.在纺丝进行卫生及其它操作时,要注意不让物品掉入卷绕。
二、油剂的种类与识别:1.油剂的种类:分为POY、HOY、FDY油剂,FDY油剂又分为全消光油剂和有光、半光油剂两种。
上述任何油剂都不能混用(即使是同种油剂不同厂家也不能混用)。
2.油剂的识别:可以从直观上分清POY油剂与其他油剂的区别:POY油剂是一种透明的液体,而其他油剂都是乳白色的液体。
三、喷丝板型号、种类:1.按直径(单位:mm)分别有:90、80、60、45四种。
2.按孔型分:常规的有圆孔(F)与三叶(Y)两种。
3.按孔数分:96、72、68、48、36、24、12、8、7、6、5、3等种类。
4.每一条线所纺的品种规格不相同,所使用的喷丝板也不相同。
要求每一位员工严格区分每一种组件的型号(孔数、孔型)。
四、岗位巡查:1.巡检的时间:每小时一次(油剂槽每半小时巡检一次,丝路不规定巡查时间,有空就巡查)。
2.巡检的地点:二楼和三楼。
3.巡检的内容①二楼巡检:A.控制室巡查包括:螺杆各区加热温度、联苯温度.B.纺丝后面巡查包括:联苯炉压力、液位,油剂槽液位,油剂泵运行情况,油剂使用情况(使用油剂是否与所纺品种要求的油剂相符)。
C.纺丝正面巡查包括:预热炉(温度设定290℃及是否打开)、上油、丝路的检查(丝路检查包括有无交叉丝,无油丝,碰金属丝,上油不良丝、飘丝)。
织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织布工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职业,是制作纺织品的重要工种之一。
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织布工的技能标准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规范织布工职业技能,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织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下面将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制定标准体系在制定《织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之前,需要先制定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制定标准的基础,通过对织布工职业技能的分析和整理,建立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技能标准体系,并制定标准分类和标准的勾稽关系。
第二步:确定职业技能项目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的关键在于确定职业技能项目。
在确定项目时,需要对织布工职业技能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织布工工作中常见的技能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准确、全面、实用的技能项目。
第三步:确定技能标准内容和水平在确定技能项目之后,需要明确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和水平。
技能标准内容包括技能要求、技能操作、技能标准的达标标准等。
技能标准水平是指达到技能标准所需要达到的程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等级。
第四步: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评价职业技能标准是否达标的依据。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透明度、公正性、实用性等多种因素,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第五步:发布标准标准制定完成后,需要对标准进行发布。
发布标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职业技能标准,推进职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标准的发布也是推动织布工职业技能认证和培训的重要手段。
总之,为了提高织布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全面推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制定《织布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这份标准不仅可以规范织布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帮助纺织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纺丝岗位责任及安全操作规程1. 职责概述本文档是针对纺丝岗位制定的责任及安全操作规程。
纺丝岗位作为纺织企业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其安全和质量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纺丝岗位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全面掌握岗位职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 岗位职责2.1. 生产准备1.在工作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可靠的运转条件。
2.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工序、调整生产设备并及时反馈生产情况。
3.对每次生产前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调整、电源、灯具、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和生产环境。
2.2. 生产操作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操作生产设备。
2.按照规定的生产参数操作,严禁擅自调整生产参数。
3.监测设备运转情况,及时处置设备故障并维护、保养设备,防止设备发生故障时导致时间和质量的损失。
4.在使用生产设备时,应向机长报告并经得到授权后方可操作。
5.生产设备运转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正常的稳定工作状态,严禁在生产过程中随意移动、调节设备。
6.生产过程中需要提醒经理及时调整纱线类型、色号等信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7.生产过程中保持生产场地清洁,防止寸土不让生产场地杂物和生产废料影响生产质量。
2.3. 生产记录1.生产过程中记录产品批次、生产日期、生产工艺流程、参数值以及设备编号等信息。
2.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3.对生产及设备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供以后分析和改进使用。
2.4. 安全管理1.务必注意劳动安全,在生产环节中避免人身伤害的发生。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稳定运作和生产过程安全。
3.对安全工作进行宣传和培训,强化纺织企业安全责任和意识。
4.检测每日的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工作,熟知紧急撤离路线和使用灭火设备的方法。
3. 安全操作规范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对纺丝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以下规范:3.1. 设备检查1.在每次生产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
纺丝工艺员岗位职责1. 岗位概述纺丝工艺员是纺织行业的关键岗位,负责控制纺织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们需要熟悉纺纱机的操作原理,掌握调整机器参数的技巧,并且要能够识别和解决纺织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纺丝工艺员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工种的员工进行紧密沟通和协作,以提高整个纺织生产流程的协调效率。
2. 主要职责2.1 纺织工艺流程的控制与调整- 根据纺纱工艺要求,制定纺织生产流程,并编制相应的操作指导书。
- 对纺纱机进行设备调整,包括控制纺纱速度、纺纱张力、纺纱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
- 对纺纱工艺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纺纱工艺中的问题,如纱线断裂、纺纱成交不良等,并提出改进意见。
2.2 质量管理与控制- 对纱线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确保纱线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 根据生产情况,对纱线进行质量分析,提供质量改进建议。
- 对纺织品进行质量审查,在生产工艺中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纺织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2.3 生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负责收集和记录纺织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数据,如纱线产量、质量指标等。
-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了解纺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策略。
2.4 线路维护和故障排除- 定期检查和维护纺纱机的设备和线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 对纺纱机设备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 协助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2.5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 负责生产场所的环境保护工作,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3. 技能要求- 具备纺织类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纺纱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具备一定的电子和机械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设备维修。
- 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岗位员工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 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从数据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能够承担工作压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五批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1.23•【文号】劳社厅发[2003]1号•【施行日期】2003.0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注:本篇法规中的修脚师国家职业标准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七批铝制品制作工等26个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发布日期:2008年1月2日实施日期:2008年1月2日)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五批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劳社厅发[200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第五批国家职业标准,现印发施行。
二00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第五批国家职业标准目录序号职业编码职业(工种)名称12—02—34—11物流师(*) 22—07—03—04理财规划师(*) 32—10—07—07陈列展览设计人员44—01—01—02收银员54—02—01—06盐斤收放保管工(*) 64—07—03—05中央空调操作工(*) 74—07—05—02冲印师84—07—08—02修脚师94—07—10—07钢琴调律师(*) 104—07—12—03育婴师(*)116—01—02—06房产测量员(*)126—01—07—01海盐制盐工(6—01—07—02)136—01—07—10苦卤综合利用工146—01—07—11精制盐工156—01—07—12盐斤分装设备操作工(*)166—03—01—06制冷工176—03—02—01燃料油生产工186—03—02—02润滑油、脂生产工196—03—02—03石油产品精制工206—03—06—01脂肪烃生产王216—03—06—02环烃生产工226—03—07—03聚苯乙烯生产工236—03—07—04聚丁二烯生产工246—03—07—05聚氯乙烯生产工256—03—07—07环氧树脂生产工266—03—07—08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生产工276—03—08—01顺丁橡胶生产工286—03—08—05丁苯橡胶生产工296—03—09—01化纤聚合工306—03—09—02湿纺原液制造工316—03—09—03纺丝工326—03—09—05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336—03—11—07催化剂制造工346—03—11—08催化剂试验工356—03—11—13化工添加剂制造工366—03—13—04黑火药制造工376—03—14—01单质炸药制造工386—11—01—04服装制作工396—12—04—01白酒酿造工406—12—04—02啤酒酿造工416—12—04—03黄酒酿造工426—12—04—04果露酒酿造工436—12—04—05酒精制造工446—12—06—01烘焙工456—12—07—01猪屠宰加工工466—12—07—02牛羊屠宰加工工476—12—07—04禽类屠宰加工工486—12—08—01肉制品加工工496—21—01—01宝石琢磨工506—21—07—01工艺品雕刻工516—22—03—01钢琴制作工526—23—10—01机械设备安装工536—24—05—02起重工注:*为新职业。
纺丝岗位责任及安全操作规程1:开车前,纺丝机各区应按工艺要求升温至规定温度,并保温1-2小时,升温先后顺序为,纺丝箱体,弯管,过滤器,法兰,最后是螺杆套筒各区。
慢开启,以免导热油气体突然喷出。
3:开车前应检查个转动部件的传动及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开车时先启动计量泵,然后再手动启动螺杆,待运行正常后切换至自动控制。
4:螺杆不易空转,待螺杆运行正常后,观察熔体流出情况,正常情况下熔体为连续细流状,符合要求后,准备安装纺丝组件。
5:组装好的计量泵及纺丝组件在使用前必须在预热炉内预热6-8小时使其温度与纺丝箱体温度接近。
6:纺丝组件安装好后,纺丝喷丝板面要用硅油整理,以防熔体细流流出喷丝空时黏附在板面上,待正常纺丝后调节冷却风量使丝束成型。
7:在正常生产中要经常巡回检查,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主意观察各区温度及熔体压力变化,定时做好记录,防止进料脱落而造成纺丝中断。
8:停车时,要将螺杆中的熔体全部排清,再关泵停车,将过滤棒,纺丝组件拆下处理,最后关闭各区加热电源。
9:工作时要集中思想,穿戴好必要劳保用品,防止烫伤等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
10: 按生产要求负责纺丝工序的生产工作,在确保半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及时更换过滤网,环吹,组件,计量泵的调换安装工作。
11:按照要求,负责以与转鼓工序联系原料供应,做好与卷绕工序的操作配合,加强巡检及处理出现的并丝,毛丝,注头丝,漏浆等质量异常,确保卷绕丝质量。
1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拆装组件,过滤器,环吹等部件,按要求做好喷丝板保护工作,提前做好品种更换的前期准备工作。
及时备好过滤器,组件预热。
13:负责正常生产与非正常生产的开停机工作,按照工艺要求设定温度,风速,压力,转速等。
14:控制生产成本,杜绝人为停机造成的损失,严禁跑冒滴漏做好备品备件的再利用,及时收集落地料,废丝,浆块交班时分类,计量入库。
15:及时准确填写交接班生产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织布工国家职业标准
织布工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对织布工这一职业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培训要求、职业素养等方面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或职业教育机构制定,旨在规范织布工的工作行为,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职业发展。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织布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一些内容:
1. 工作职责:确定织布工应负责的工作范围,包括准备工作、织布操作、设备维护等。
2. 技能要求:明确织布工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织布机操作技能、材料选择和调配技能、质量检测技能等。
3. 培训要求:规定织布工应接受的职业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为织布工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4. 职业素养:强调织布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包括工作纪律、团队合作、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5. 职业发展路径:指导织布工在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晋升机会,为织布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织布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提高织布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有助于促进织布行业的发展和标准化。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相关培训机构提供了参考,帮助他们设计和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
纺织相关职业定义及包含工种(99版大典)纺织行业承担职业(66个)一、纺纱工程技术人员(2-02-27-01):对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为原料制成纱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研究开发新产品工艺方法;(2)设计纱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3)根据原料、品种的变化,调整工艺;(4)分析处理生产技术问题,指导生产人员的操作;(5)制定纱线生产中各道制品的质量指标及生产人员地操作标准;(6)参与新设备的测试、验收工作。
二、织造工程技术人员(2-02-27-02):从事织造工艺管理、工艺研究、织物设计,组织织物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进行织物设计和分类并进行工艺设计;(2)进行织造的工艺、设备、操作的基础管理工作;(3)根据纤维原料特征,调整工艺、机型及操作方法并组织生产;(4)运用织造生产管理知识指导生产;(5)制定、应用质量标准。
三、染整工程技术人员(2-02-27-03):从事纺织原料及制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技术研究、开发、设计、组织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收集、分析染整产品、市场、技术等信息;(2)研究开发纺织原料及制品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技术并组织生产;(3)进行染整产品的生产管理和工艺设计;(4)对染整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分析,进行测配色的技术应用;(5)开发应用生产设备、染化料、助剂,进行设备改造;(6)制定染整设备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技术管理;(7)进行染整企业环境保护管理。
四、服装设计人员(2-10-07-05):从事服装成衣、个人定制服装、戏剧影视舞台艺术服装设计和板型制作的专业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研究、分析服装流行趋势与市场信息;(2)根据不同定位的服装要求设计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基本板型和工艺技术;(3)研究开发服装板型、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技术,进行特定面辅料到开发、图案设计;(4)完成服装样品及企业批量生产所需排料、放码技术,参与企业产品形象、销售的规划;(5)研究开发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纺丝岗位职责
一、认真执行工艺、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按生产工艺通知单的要求负责纺丝工序的生产工作,在确保半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
及时更换滤芯滤网,环吹无纺布、组件、计量泵的调换安装工作。
三、协助、督促检查泵板工序对喷丝板,滤芯滤网、等组件的清洗装配工作,做好喷丝板
维护保管、环吹无纺布、空调无纺布等的清洗工作。
四、负责正常生产与非正常生产的起停机(含空调机组)工作,按工艺参数要求做好温度、
湿度、风速、压力、转速等调配工作。
五、按工艺要求负责与转鼓工序联系原料搭配供应并监测水份与来料质量。
做好与卷绕工
序的操作配合,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病丝疵点。
确保丝成形质量。
六、负责本工序设备、配套设备,以及所使用的工具的检查、加油、保养工作,配合机修
设备大修换件工作。
七、努力学习本工序的工艺流程,弄懂每台设备的使用程序、阀门、仪表、开关用途、及
时无误填写仪表记录、生产工艺记录和交换班记录。
八、控制生产成本、杜绝人为停机造成损失,严禁“跑、冒、滴、漏”,做好备品备件的再
利用,及时收集落地料,废丝,浆块交班时分类入库。
九、负责本工序区域内的机台,地面清洁工作、工器具的分类摆放,做好交接。
十、实事求实的搞好班与班的对口交接与文字记录。
做好上下工序的配合协作。
纺丝岗位操作规程
1、配合换色要求作好前一切准备工作,如查看料仓原料、组件数量。
2、按每批次生产规格的纤维要求做好相应组件,保证供应。
3、做到每块组件检查合格才组装上机,不合格不上机。
4、不同规格的组件喷丝必须分开存放,登记保管。
5、保温炉随时留足生产使用组件同转量,要求及时煅烧、组装,确保不停产。
6、检查螺杆机冷却水,控制好水量大小。
7、过滤器网套破损的禁止使用,组装时务必认真筛选。
8、从保温炉取出准备上机的组件必须用浆块试样,根据温度情况作相应处理,偏低入炉继
续保温,偏高自然冷却一段时间,禁止采用排原料来降低温度的方法,减少浪费。
9、螺杆进料口磁铁装置,必须2天清理一次。
10、更换品种时,料仓、螺杆进口必须清理干净残留物料防止色差。
11、组件组装不到位,严禁用铁锤强行打到位,应查找原因处理。
12、换下的组件及时解体,通知煅烧岗位煅烧,喷丝板面严禁碰撞,做到轻拿轻放。
13、纺丝环吹风滤网清理周期20天,随时检查风桶是否偏位,丝条受风是否均匀,及时校
正。
14、对5孔左右的组件必须用铅笔堵塞孔,不要随意更换。
15、箱体、过滤器根据升温情况随时检查导热油位,及时补加。
16、各部位准备升头前必须提前给卷绕升头信号,减少废丝量,防止下丝后才给伸头现象发
生。
17、废丝及时处理,保持场地、机台卫生干净。
18、严格执行工具、口头、文字记录交接班制度。
技能等级认定纺丝工三级(高级工)试卷总共52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22题,共22分)1. 关于登高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监护不准登高。
B.梯子无防滑措施、未穿防滑鞋不准登高。
C.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深度近视眼等疾病不准登高。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 员工间相互帮助,共同收获;对待他人怀以尊重、开放、包容之心,团结就是力量是公司价值观()的体现。
A.客户至上B.勇于担当C.团队合作(正确答案)D.追求卓越3. 年度技能补贴的标准额,各部门可以根据()规则进行挂钩。
A.考核(正确答案)B.奖励C.奖惩D.激励4. 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A.自检B.巡检C.互检(正确答案)D.终检5. 我们可以通过____来获取产品规格信息A.丝饼大小B.丝饼直径C.丝饼纸管内小标签(正确答案)D.丝饼颜色6. 以下属于技术工艺控制造成的客诉的是A.擦洗五罗拉导致丝饼发白B.外包装唛头纸打错C.强度不合格未做调整(正确答案)D.混装7. 纺丝(二)部产品常规取样的频度是__A.1天1次B.1天2次(正确答案)C.2天3次D.2天1次8. 喷丝板镜检时使用的设备是A.镜检仪(正确答案)B.强伸仪检测C.捻度仪检测D.外观仪器检查9. 纺丝(二)部产品中生产难度最大的是A.安全带丝类B.气囊丝类C.高模低收缩丝类(正确答案)D.普通高强丝类10. 毛丝检测仪用于检测什么A.乱丝B.经过毛丝检测仪前产生的毛丝(正确答案)C.绊丝D.卷绕机产生的毛丝11. 高强丝的主要特性是A.强度高(正确答案)B.伸长大C.干热收缩小D.抗形变能力强12. 我们公司纺丝使用的原料是A.PET熔体B.PET切片(正确答案)C.PP熔体D.PP切片13. 以下属于生产操作造成的客诉的是A.擦洗五罗拉导致丝饼发白(正确答案)B.外包装唛头纸打错C.强度太大D.运输损坏14. 纺丝(二)部3#、4#生产线的冷却吹风系统是()A.侧吹风B.环吹风(正确答案)C.以上均不是D.以上均是15. 以下产品批号后加工有染色要求的是()A.H1091AB.H101G1C.HM1391D.B1081(正确答案)16. 丝饼表面凹凸不平原因( )A.卷绕张力过高(正确答案)B.上油过多C.拉伸倍率过大D.风速过高17. 纺丝组件包括以下什么部件()A.过滤网B.喷丝板C.分配板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18. 计量泵吐出量不变( )决定产品纤度A.挤压机温度B.上油速度C.纺丝速度(正确答案)D.冷却速度19. 以下哪个不会造成丝饼毛丝A.工艺拉伸倍率太高B.罗拉干净(正确答案)C.组件注头D.卷绕机波纹板损伤20. 台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一次推两辆台车B.一次拉一辆台车C.一次推行一辆台车(正确答案)D.一次拉一辆台车推一辆台车21. 工业丝中高强丝的性能是()A.强度高、伸长低(正确答案)B.伸长大、干热收缩率低C.强度高、干热收缩率低D.伸长低、干热收缩率低22. 丝饼毛丝的工艺原因有()A.纺丝温度太低B.纺丝温度太高(正确答案)C.超喂太大D.导丝器不光滑二、多选题(共16题,共48分)1. 安全警示标识分为()A.禁止标识(正确答案)B.警告标识(正确答案)C.指令标识(正确答案)D.提示标识(正确答案)2. 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内容()。
纺丝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纺丝工。
1.2职业定义从事操作纺丝机及辅助设备,生产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半成品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及高处作业且大部分在常温下工作,工作场所中会存在一定的油品蒸气、烟尘、化学试剂等有害气体,有较大的环境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视力良好;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听、嗅觉较灵敏。
1.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纺丝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纺丝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应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
技能操作培训应有相应的设备、完善的安全设施的场地。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或随岗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湿纺原液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湿纺原液制造工。
1.2职业定义从事操作原液设备及辅助设备,生产粘胶、腈纶、维纶、芳砜纶、腈氯纶原液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作业且部分时间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工作,工作场所中产生一定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环境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嗅觉较灵敏,视力良好,具有分辨颜色色调的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应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
技能操作培训应有相应的设备、安全设施完善的场地。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或随岗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什么是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一、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纺织工程师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商周时代,早期中国古代社会的纺织工程师,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制度。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职业制度。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纺织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的内容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包括了纺织工程师的岗位要求、职责、技能、职称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古代纺织工程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技艺,为中国古代纺织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统纺织工程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他们需要具备精湛的纺织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纺织工艺和工程技术,精通纺织行业的各种工艺和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机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制度,它为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三、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的影响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纺织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为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职业制度,它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传统纺织技术,为中国古代纺织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传统纺织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技能的提高,还体现在传统纺织工程师对中国古代纺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制度,它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传统纺织工程师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制度,它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传统纺织技术,为中国古代纺织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纺丝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纺丝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操作纺丝机及辅助设备,生产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半成品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及高处作业且大部分在常温下工作,工作场所中会存在一定的油品蒸气、烟尘、化学试剂等有害气体,有较大的环境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视力良好;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听、嗅觉较灵敏。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纺丝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纺丝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应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
技能操作培训应有相应的设备、完善的安全设施的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或随岗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5)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本职业涉及涤纶短纤维装置、丙纶装置、涤纶长丝装置、腈纶装置、维纶装置、锦纶装置(锦纶6或锦纶66),分为5个模块,根据申报人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鉴定,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个部分。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可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模拟操作或闭卷笔试等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高级技师的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每人次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6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40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可在模拟操作室、生产装置、标准教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