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安图县

吉林省安图县

吉林省安图县
吉林省安图县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评价

1.1区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安图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称,坐落在安图境内的“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的主峰是中国东北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其独特的火山地貌,构成了中国乃至亚欧大陆北半部极具代表性的“温带极地”山地自然综合体,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列入全球“人与生态圈保护网”及全球40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北纬42°01′—43°24′,东经127°48′—129°11′之间,全县幅员面积743611公顷,其中林业用地总面积6778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16%。安图县处于长白山北麓,二道松花江、图们江、布尔哈通河上游。东部以南岗山脉为界,与龙井市、延吉市、和龙市交界;西北部与敦化市毗邻;西部与白山市抚松县相连;南部以白头山天池的白云峰为界,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朝鲜山水相连,中朝国境线总长66公里。著名的旅游胜地长白山北坡位于安图县镜内。安图县境内南北长171公里,东西宽142公里,呈不规则状。

安图县[1]([1]仅表示安图县林业局经营范围,不包含白河、和龙、八家子、大石头林业局,安图森林经营局和长白山保护区部分)林

地零散分布在安图县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28°04’——129°11’,北纬42°28’——43°17’,幅员面积170399公顷。

1.1.2地形地貌

安图县地处长白山北麓,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谷地丘陵连绵,长白山脉由南向北延伸,使全县地势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境内山地面积大,河流众多,属大陆低山地貌。县域内地形复杂,高差大,垂直分布极为明显。全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中山、低山区;南部为高原和台地区。蜿蜒中北部的荒沟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个自然区域,南部为松江地区,最高点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白云峰,海拔2691米;北部为明月镇地区,最低点为榆树川村,海拔290米。

1.1.3气候

安图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夏季不明显,冬季漫长且寒冷,由南向北气温逐渐升高,年平均气温,南部松江地区2.2°,北部明月地区3.6°。无霜期南部为105天左右,北部为125天左右,结霜、降雪早来晚退,解冻期长。年降水量南部为669.7 毫米,北部为594.7毫米,多集中于6-8月份。该地区仅适宜栽培早熟作物,农作物产量低。全县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低温冷害和冰雹,低温冷害3-4年一遇,减产30%以上;冰雹每年发生2-3次,受害面积达5%,最高可达8.8%。

1.1.4河流与水系

安图县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系属松花江水系。其中,以荒沟岭为界,南部为二道松花江流域,主要支流为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古洞河。其中二道白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几条支流由南、东南和东北几个方向横贯两江镇,流经二道白河镇、松江镇、两江镇、永庆乡、万宝镇、新合乡、两江电站,最后汇入二道松花江。北部属布尔哈通河流域,流经亮兵镇、明月镇、石门镇,在石门镇榆树川村出境,注入布尔哈通河。主要支流为福兴河、长兴河,其中福兴河流经安图水库、明月镇。此外,境内有大中型水库2座(安图水库、两江电站),水域面积达1647公顷,蓄水量达2.067亿立方米。

1.1.5土壤

安图县的土壤随海拔高度自上而下呈有规律变化,地带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暗棕壤。在海拔1000米—1300米高处的落叶松、云冷杉林下为棕色针叶林土,1000米以下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下为山地暗棕壤,在平缓的熔岩台地、阶地上有较大面积的白浆土,在低洼、河谷两岸及平缓坡下部分布有草甸土、沼泽土;河谷两侧还有生草森林土和冲积土零星分布。火山灰和黄土状沉积物是安图县森林土壤的重要成土母质。

1.1.6植被

安图县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野生植物2342种,其中地衣210多种、菌类350多种、藓类150多种、

蕨类120多种、裸子植物17种、被子植物1400多种。常见的乔木树种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臭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树、柞树、榆树、色树、枫桦、白桦、杨树、柳树等;林下灌木主要有毛榛子、胡枝子、越桔、忍冬、龙芽葱木、刺五加、珍珠梅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猕猴桃、木通和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莎草、苔草、蕨类、木贼、桔梗、大叶樟、小叶樟、蚊子草、山茄子、蒿类和轮叶王孙等。

1.1.7矿产资源

安图县矿产资源丰富,至2003年已发现各类矿产5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30种,水气矿产2种。达到国家级优势的有矿泉水和浮石矿,省级的有地热和金矿,地区级的有钼和白云岩矿,县级的有大理岩、石灰岩矿,潜在优势的有镧、铈、钇、泥炭、石墨、火山渣、火山灰、伊利石粘土、陶粒页岩矿等。在优势矿产中,已开发利用的有矿泉水、金、钼、地热、浮石、石灰岩矿等。

1.1.8 旅游资源

安图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光无限,境内有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安图县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称,长白山北坡是该县最重要的旅游区,长白山天池、瀑布、温泉群、美人松园、地下森林、药王谷、风蚀浮石林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长白山神庙、古塔、古城、清祖降生地等人文景观众若繁星。近年来,安图又以建设长白山文化风情线为载体,先后开发了长白山文化博览城、二龙山公

园、明月湖、雪山湖、福满生态园、万宝红旗朝鲜族民俗村、古洞河休憩园、东北虎林园、海沟金矿工业旅游观光区等旅游景点,极大地丰富了县域旅游内涵,为安图县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社会经济概况

安图县现辖7个镇(明月镇、石门镇、亮兵镇、万宝镇、两江镇、松江镇、二道白河镇)、2个乡(新合乡、永庆乡)。至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217333人。其中汉族人口169827,占78.1%,朝鲜族人口41177人,占19.0%,其他民族人口6329人,占2.9%,其中农业人口106449人,占总人口数的49.0%,非农业人口110884人,占总人口数的51.0%。

据《安图县统计年鉴》,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404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56281万元,;第二产业133606万元,,比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214165万元,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2.4084亿元,2010年财政收入3.0317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846元。

安图县内交通十分便利,明长公路纵贯南北,直达长白山天池,双目峰通道是中朝边界唯一的陆路通道。有吉珲高速公路和图乌、鹤大、松老等干线公路及长图、通白两条铁路线通过安图县境内,县城距延吉机场63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安图县林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1.3林地保护利用现状

1.3.1林地资源现状

1.3.1.1各类林地面积

安图县[1]经营区内林地按地类划分为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8类。安图县[1]现有林地面积123609.1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04634.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84.7%;疏林地197.5公顷,占0.2%;灌木林地4091公顷,占3.3%;未成林造林地3990.5公顷, 占3.2%;苗圃地12.3公顷;无立木林地225.2公顷,占0.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0458公顷,占8.4%。

各乡(镇)、林场林地各地类面积详见附表1。

1.3.1.2林地权属分布

安图县[1]经营区内林地所有权分为国有林地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2种形式。林地面积按土地权属为:国有林地面积60799.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49.2%;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林地面积62809.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50.8%。

各乡(镇)、林场林地各权属面积详见附表1。

1.3.1.3有林地起源分布

安图县[1]经营区内有林地按起源分布为:天然林地面积83522.2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79.8%;人工林地面积21112.7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20.2%。

各乡(镇)、林场林地起源面积详见附表1。

1.3.1.4林地利用结构分布

(1)公益林地结构分布

安图县[1]经营区现有公益林地44535.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6.0%。现有公益林地均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44535.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6.0%;

有林地中公益林地按林种统计:防护林地42935.8公顷,占公益林地总面积98.8%。特用林地537.9公顷,占公益林地总面积1.2%;

公益林地按事权等级划分:安图县[1]现有公益林地44535.9公顷,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地。

(2)商品林地结构分布

安图县[1]经营区全部区划为一般商品林地,面积为79073.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64.0%。

各乡(镇)、林场商品林地结构及分布详见附表2。

1.3.1.5林木蓄积及结构分布

经统计,安图县[1]经营区活立木蓄积6734703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6732473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的99.9%;疏林蓄积2230立方米,占0.1 %。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54.5立方米,乔木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64.0立方米。

1.4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及成效

1.4.1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林地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安图县[1]在“十一五”期间,以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重点,完成日元贷款造林2300公顷;封山育林50007亩;退耕还林3236公顷,退耕还林配套地荒山荒地造林10000亩;迹地更新造林99.7公

顷;全民义务植树117.8万株;在此期间,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能力等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保护与恢复,全县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1.4.2林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安图县[1]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森林防火、林地管护、有害生物防治、保护区建设等资金投入力度。新建了石门镇、永庆乡林业站办公室、松江林场扑火队办公楼,20个森林管护站等。及时扩充和维修了通讯、交通运输、监控、检查站、病防等设备设施,进一步加强了森林公安、林政队伍建设,使行政执法、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等能力明显提高,森林综合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1.4.3城乡绿化效果显著

安图县[1]在“十一五”期间,新增绿地68.25万平方米,完成村屯绿化17个,河流绿化26公里,乡路绿化60.7公里。通过城乡绿化、营造绿色通道和城市防护林带、修建市区植物园和城区绿地休闲广场等,净化、美化了环境,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1.5存在问题及原因

1.5.1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林地保护压力较大

随着安图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几年来无论是城市扩展、工业发展还是交通建设等,对林地的占用量越来越大,个别地方乱占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林业部门缺少必要的干预措施,因此有效保护林地的压力较大。

1.5.2增加森林面积难度较大

安图县地处山区,据调查,区域内现有坡耕地2449公顷,另外还有低质耕地(土层薄、产量低)3000.0多公顷。这些贫瘠土地应适宜发展林地,但由于目前退耕还林补贴低于农业补贴,加之部分农民对生态建设目的认识不足,退耕还林、增加森林面积任务落实难度较大。

1.5.3林地保护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林地保护利用缺乏正确认识,安图县一直没有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导致林地保护和利用顾此失彼,造成林地生产力不高和林业经营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迫切需要编制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1.5.4公共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林地流转有待规范

林业生态建设属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关注,需要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但长期以来,公共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导致林业生态建设与林地保护难度大。近年来,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虽有增加,但还是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另外,近年来在林地使用权流转和森林资源产权变更工作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建设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1.6林地保护利用综合分析

1.6.1面临的优势与机遇

(1)进入本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2009年6月,中央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的“四个地位”,提出了当前林业的“四大使命”、“三个转变”和“九大任务”,中央把林业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了方向。

(2)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发展林业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走节约型、友好型、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十二五”时期国家和吉林省将实施一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必将进一步夯实林业发展基础。因此,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抢抓机遇,顺势而上,对县域林业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2主要劣势与挑战

(1)林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林业是典型的“大资源、小产业”。森林资源总量与产业实力反差较大,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经营规模小、初级产品比重大,缺少带动能力强、利用率高、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林地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林业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不够,林业部门在林地保护方面还存在大量

的制约和阻力,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等问题。

(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用地占用林地的数量逐年增多。同时,由于个别人思想认识不够,没能充分认识到保护林地的重要意义。以往水利、交通、农业、矿产等部门存在随意占用林地现象。

(4)目前,国家退耕还林补贴低于农民种田补贴,不仅实施退耕还林难度较大。而且,蚕食林地、侵占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林地保护缺少符合实际的政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保护现有林地举步维艰。

第2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2.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政策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在保证重要工程用地和城镇发展用地的需求下,全面统筹安排林地利用的结构与方向,正确处理林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其它规划的关系、当前和今后的关系,科学保护、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好林地资源,体现多用途,发挥多功能,实现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规划原则

(1)坚持依法保护、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在依法严格保护林地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安图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保证必要的建设用地,协调好“一要保护,二要建设”的关系,协调好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林地的保护利用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要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求,为安图县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坚持科学引导、合理供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在科学分析林地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类林地的适宜性表现,合理确定林

地的利用结构和方向,促进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益,确保市政府提出的“优化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创建绿色安图,实现兴林富民”林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3)坚持保护环境、生态优先的原则。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出发,优先保障生态建设用地,并对林地实行用地管制,充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和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需要,同时又使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4)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等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林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林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化。注重与上级规划的衔接,不产生矛盾,尽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近期与长远发展需要。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立足于解决本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手段,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措施。

(6)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7)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的手段,积极保护现有林地,适

度补充和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把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指标和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

2.3规划目标

2.3.1总目标

根据现代林业产业的性质、定位和要求。围绕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战略,突出森林分类经营主线,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使用效率,使林地的保护利用工作既能符合林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顺利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战略性转变。

2.3.2具体目标

(1)林地保有量目标:林地保有量由规划期初的123609.1公顷,增加到2015年的123700公顷,到2020年,安图县[1]林地保有量达到123800公顷以上。

(2)森林保有量目标:森林保有量由规划期初的104830.3公顷,增加到2015年的106892公顷,到2020年,安图县[1]森林保有量达到108346.2公顷以上。

(3)对公益林地林地实行用途管制,占补平衡,确保到2020年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在44535.9公顷以上,公益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36%以上。

(4)对商品林地实行经营利用结构调整。规划期内一般商品林地调整为重点商品林地10000公顷,2020年末,重点商品林地面积占全局林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8.1%。

(5)规划期内安图县[1]征占用林地面积控制在332.5公顷以内,年均使用林地面积控制在33.3公顷以内。其中,2010~2015年,征占用林地面积控制在200公顷以内,年均面积控制在40公顷以内;2016~2020年,征占林地面积控制在132.5公顷以内,年均面积控制在26.5公顷以内。

(6)到规划期末(2020年),补充林地523.5公顷以上(包括征占用林地)、增加森林面积3848.4公顷以上,全局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5%以上,林木绿化率稳定在63.5%以上。

2.4规划期限与范围

2.4.1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以2009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本项目分为两个规划阶段,其中,2010~2015年为近期规划,2016~2020年为中远期规划。

2.4.2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图县[1]经营区内所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各类土地,包括各类退化耕地、闲置土地和废弃工矿地等。2.5规划任务

2.5.1总任务

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到规划期末(2020年),安图县[1]林地保有量达到123800公顷以上;森林保有量达到108346.2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3.5%以上;经营区域

内的林地,通过加强管理和封育、补植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到规划期末,林地生产率达到63.7立方米/公顷以上;将本局经营区域内的一般商品林地进行结构调整,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提高林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到规划期末,重点商品林地面积达到10000公顷以上;确定林地保护等级和质量等级,明确林地保护利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强对经营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宏观调控,推进经营区域内林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指导经营区域内林地保护利用的协调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体制和机制。

2.5.2具体任务

(1)规划期补充林地523.5公顷,来源为农地退耕还林。各乡(镇)、林场退耕还林数量详见附表5。

(2)规划期增加森林面积3848.4公顷。来源于无立木林地造林225.2公顷;林业其他用地造林(耕地)3099.7公顷,补充林地造林林523.5公顷。

(3)林地生产率规划期末达到63.7立方米/公顷,比规划期初增加4.5%;增加途径及测算为:商品林幼龄林抚育10962.2公顷,林地生产率预期可提高5~6%,封育21924.5公顷,林地生产率预期可提高4~5%;商品林中龄林抚育8572公顷,林地生产力预期可提高5~6%,封育17144公顷,林地生产率预期可提高4~5%;公益林卫生抚育15176.4公顷,规划期末林地生产率预期可提高6~7%。

(4)规划期公益林地面积保持稳定。重点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在

44535.9公顷以上,并且使重点公益林地中乔木林地面积增加1062.2公顷,增加途径为:疏林改造增加31公顷;其它灌木林地改造增加143.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成林增加643.6公顷,无立木林地造林增加14.5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造林增加(宜林地)229.8公顷。

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保持44535.9公顷。

(5)规划期重点商品林地增加10000公顷。增加途径为:一般商品林地中的一般用材林调整10000公顷为重点商品林地,(6)规划期内在安图县[1]范围内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在332.5公顷以内。

(7)到规划期末(2020年),完成村屯绿化、公路绿化义务植树300万株以上,全局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7%以上;林木绿化率稳定在65.0%以上。

第3章林地布局与分类区划

3.1林地功能分区布局

3.1.1布局原则

(1)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生态体系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合理安排林地利用方向,将林地区分成若干个区域,为分类经营、分区实策提供依据。

(2)尽量保持乡(镇)、国营林场区域的完整性并在地域上连片。某些区块虽与周边地区自然条件及林地利用方向差别较大,但因区块面积不大,尚不足以形成规模时,则就近并入相邻区域。3.1.2布局方法与结果

方法:在保持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林业发展方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确定林地保护利用分区,科学安排各区域林地的保护利用方向。

结果:根据上述原则及方法,结合安图县[1]实际情况,参照《安图县林业区划》、《安图县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安图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安图县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资料,将全局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为:东北部水源涵养功能区、中部培育用材林功能区、南部培育用材林功能区、南部水源涵养功能区4个区域。

3.1.3林地分区特点与保护利用方向

3.1.3.1东北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

(1)区域范围:该区包括亮兵镇、石门镇、明月镇(长兴片、

福兴片、明月片)、石门林场、福兴林场、福满林场、营林段。该区土地面积91745公顷,占安图县[1]经营区面积的53.8%。

(2)自然条件:该区位于长图铁路、长珲高速公路两侧,人口多,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生态地位重要性属中等,生态脆弱性为轻度。本区属于布尔哈通河源头,其支流为福兴河、长兴河。此区内有安图县城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图水库,安图水库被省政府定位明月湖省级森林公园。此区还是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松茸)。该区地貌以低山为主,山体高度一般都在290~700米之间,由于受地形高度影响,林地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土层厚度大部分都在31~50厘米左右。

(3)林地资源现状:本区森林类型多以柞树林、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次生林,针叶树种在山体中上部有局部分布,现有树种主要为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椴树、柞树、榆树等树种。该区现有林地面积75739.2公顷,占全局林地面积的61.3%,森林覆盖率76.5%。在林地面积中,公益林地面积33465.9公顷(全部为重点公益林),占该区林地面积的44.2%。商品林地面积42273.3公顷(全部为一般商品林),占该区林地面积的55.8%。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面积70176.9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92.7%;疏林面积99.2公顷,占0.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48.3公顷,占0.1%;其它灌木林地面积1755.7公顷,占2.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155.0公顷,占1.5%;苗圃地面积12.3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68.9公顷,占0.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422.9公顷,占3.2%。

(4)保护利用方向与措施:本区域产业集中度高,人口密集,又处于交通干线两侧。本区既有安图县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图水库,水库还被省政府定位明月湖省级森林公园。该区还是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松茸)。因此,本区的林地利用方向与措施是:本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是对林地的最大需求。因此,本区林地利用方向与措施为:一要搞好防护林建设,加大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公益林建设力度,通过林分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针阔混交林比重,提高林分质量,构建区域生态屏障体系;二要加大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造林力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持重点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增长,生态效益得到逐年提高;三要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采摘业和林木产品加工业,提高综合效益,减轻对林地的依赖程度。

3.1.3.2中部培育用材林功能区

(1)区域范围:该区包括新合乡和万宝镇、该区土地面积15408公顷,占安图县[1]经营区面积的9.0%。

(2)自然条件:本区位于古洞河两侧,人口少,明长公路贯穿两个乡镇,交通便捷,是重要的林木生产基地,此区周边被大石头林业局的林地包裹,生态地位重要性属中等,生态脆弱性为轻度。地貌以低山河谷为主,海拔高度一般都在500~800米之间,由于受地形高度影响,林地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和沼泽土,土层厚度大部分都在31~50厘米之间,肥力较高。

(3)林地资源现状:本区森林类型多为以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