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547.50 KB
- 文档页数:17
智能控制作业1.已知某一炉温控制系统,要求温度保持着600℃恒定。
针对该控制系统有以下控制经验。
(1)若炉温低于600℃,则升压;低得越多升压越高。
(2)若炉温高于600℃,则降压;高得越多降压越低。
(3)若炉温等于600℃,则保持电压不变。
设模糊控制器为一维控制器,输入语言变量为误差,输出为控制电压。
输入、输出变量的量化等级为7级,取5个模糊集。
试设计隶属度函数误差变化划分表,控制电压变化划分表和模糊控制规则表。
解:(1) 确定变量定义理想温度为600℃,实际炉温为T,则温度差为:e=600-T将温度差e作为输入变量。
(2)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将偏差e分成5个模糊集:负大(NB),负小(NS),零(ZO),正小(PS),正大(PB)。
将偏差e的变化分成7个等级:-3,-2,-1,0,+1,+2,+3,从而得到温度变化模糊表如表1所示:控制电压u也分成5个模糊集:负大(NB),负小(NS),零(ZO),正小(PS),正大(PB)。
将偏差u的变化分成7个等级:-3,-2,-1,0,+1,+2,+3,而得到电压变化模糊表如表2示:MATLAB仿真程序如下:%Fuzzy Control for water tankclear all;close all;a=newfis('fuzz_tank');a=addvar(a,'input','e',[-3,3]); %Parameter ea=addmf(a,'input',1,'NB','zmf',[-3,-1]);a=addmf(a,'input',1,'NS','trimf',[-3,-1,1]);a=addmf(a,'input',1,'Z','trimf',[-2,0,2]);a=addmf(a,'input',1,'PS','trimf',[-1,1,3]);a=addmf(a,'input',1,'PB','smf',[1,3]);a=addvar(a,'output','u',[-4,4]); %Parameter ua=addmf(a,'output',1,'NB','zmf',[-4,-1]);a=addmf(a,'output',1,'NS','trimf',[-4,-2,1]);a=addmf(a,'output',1,'Z','trimf',[-2,0,2]);a=addmf(a,'output',1,'PS','trimf',[-1,2,4]);a=addmf(a,'output',1,'PB','smf',[1,4]);rulelist=[1 1 1 1; %Edit rule base2 2 1 1;3 3 1 1;4 4 1 1;5 5 1 1];a=addrule(a,rulelist);a1=setfis(a,'DefuzzMethod','mom'); %Defuzzywritefis(a1,'tank'); %Save to fuzzy file "tank.fis" a2=readfis('tank');figure(1);plotfis(a2);figure(2);plotmf(a,'input',1);figure(3);plotmf(a,'output',1);flag=1;if flag==1showrule(a) %Show fuzzy rule baseruleview('tank'); %Dynamic Simulationenddisp('-------------------------------------------------------');disp(' fuzzy controller table:e=[-3,+3],u=[-4,+4] ');disp('-------------------------------------------------------');for i=1:1:7 e(i)=i-4;Ulist(i)=evalfis([e(i)],a2); endUlist=round(Ulist)e=-3; % Erroru=evalfis([e],a2) %Using fuzzy inference2.用高级语言(C 、VC++、MATLAB 等)编程实现用BP 神经网络实现下列函数的非线性映射:101()log ,110f x x x x=≤≤ 分析误差曲线及网络的泛化能力。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作业作业内容1.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特点.4.把智能控制看作是AI(人工智能)、OR(运筹学)、AC(自动控制)和IT(信息论)的交集,其根据和内涵是什么?5.智能控制有哪些应用领域?试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性能.1 答:智能:能够自主的或者交互的执行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即像人类那样工作和思维。
智能系统:是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对于一定的输入,它能产生合适的问题求解相应。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运筹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它具有模仿人进行诸如规划、学习、逻辑推理和自适应的能力。
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人工智能和遗传算法等实现手段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2 答:(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2)人—机结合作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完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快速计算的常规控制任务,人则完成任务分配、决策、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与的自组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完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分析和低层的反馈控制任务.3 答:在应用领域方面,传统控制着重解决不太复杂的过程控制和大系统的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主要解决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在理论方法上,传统控制理论通常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处理,而智能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符号加工的方法;传统控制通常捕获精确知识来满足控制指标,而智能控制通常是学习积累非精确知识;传统控制通常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经验、规则用符号来描述系统。
在性能指标方面,传统控制有着严格的性能指标要求,智能控制没有统一的性能指标,而主要关注其目的和行为是否达到。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题及答案《智能控制技术》考试试题 A《智能控制》课程考试试题 A 参考答案(1) OPEN (2) 最有希翼(3) 置换(4) 互补文字(5) 知识库(6) 推理机(7) 硬件(8) 软件(9) 智能(10) 傅京孙(11) 萨里迪斯(12) 蔡自兴(13) 组织级(14) 协调级(15) 执行级(16) 递阶控制系统(17) 专家控制系统(18) 含糊控制系统(19) 神经控制系统(20) 学习控制系统1 、D2 、A3 、C4 、B5 、D6、B7、A8、D9、A 10、D1、答:传统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包括:(1) 传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建立在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的,而实际系统由于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彻底性等,普通无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
(2) 研究这种系统时,必须提出并遵循一些比较苛刻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中往往与实际不相吻合。
(3) 对于某些复杂的和包含不确定性的对象,根本无法以传统数学模型来表示,即无法解决建模问题。
(4) 为了提高性能,传统控制系统可能变得很复杂,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初投资和维修费用,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传统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发展控制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开辟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最新成果。
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影响了许多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科,它的发展已促进自动控制向着更高的水平——智能控制发展。
智能控制具有下列特点:(1) 同时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模型(含计算智能模型与算法)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也往往是那些含有复杂性、不彻底性、含糊性或者不确定性以及不存在已知算法的过程,并以知识进行推理, 以启示式策略和智能算法来引导求解过程。
(2) 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 即组织级。
高层控制的任务在于对实际环境或者过程进行组织, 即决策和规划,实现广义问题求解。
"题目1.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使得原来信号增强的叫作(? ?)。
A. 负反馈B. 正反馈C. 前馈D. 回馈答案:正反馈"题目2.下面( )符号代表调节阀。
A. FVB. FTC. FYD. FE答案:FV"题目3.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随动系统把( )的变化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
A. 测量值B. 给定值C. 偏差值D. 干扰值答案:给定值"题目4.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
A. 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B. 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C. 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D. 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答案: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题目5.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是( )装置。
A. 自动检测B. 自动保护C. 自动执行D. 自动调节答案:自动调节"题目6.下列压力计中,能测绝对压力且精度最高的是()。
A. 弹簧管压力计B. 砝码、活塞式压力计C. 电容式压力计D. 电阻式压力计答案:砝码、活塞式压力计"题目7.压力表在现场的安装需( )。
A. 水平B. 倾斜C. 垂直D. 任意角度答案:垂直"题目8.测量氨气的压力表,其弹簧管应用( )材料。
A. 不锈钢B. 钢C. 铜D. 铁答案:不锈钢"题目9.霍尔式压力传感器利用霍尔元件将压力所引起的弹性元件( )转换为霍尔电势实现压力测量。
A. 变形B. 弹力C. 电势D. 位移答案:位移"题目10.活塞式压力计上的砝码标的是( )。
A. 质量B. 压力值C. 千克D. 公斤答案:压力值"题目11.仪表的精度级别是指仪表的( )。
A. 基本误差B. 最大误差C. 最大引用误差D. 基本误差和最大允许值答案:最大引用误差"题目12.若一块压力表量程为0~16MPa,要求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小于±0.2MPa,选用( )级的仪表。
A. 1.0级B. 1.5级C. 2.0级D. 0.5级答案:1.0级"题目13.评定仪表品质的主要质量指标是()A. 精度B. 基本误差C. 动态误差D. 系统误差答案:精度"题目14.计算错误所造成的误差是( )。
智能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智能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学习能力B. 鲁棒性C. 单一控制策略D. 适应性2. 模糊控制理论的提出者是:A. 瓦迪姆·瓦迪莫维奇·诺维科夫B. 罗纳德·费舍尔C. 洛特菲·A·扎德D.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3. 下列哪项不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A. 机器人技术B. 航空航天C. 传统农业D. 智能制造4. 神经网络在智能控制中的主要作用是:A. 增强系统稳定性B. 实现模式识别C. 减少系统成本D.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5. 遗传算法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主要用于:A. 优化控制参数B. 实现自适应控制C. 增强系统的鲁棒性D. 进行模式识别##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智能控制技术与传统控制技术的主要区别。
2. 解释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模糊控制器,其输入变量为温度(T)和湿度(H),输出变量为风扇速度(F)。
给出以下模糊规则:- 如果T是高且H是低,则F是高。
- 如果T是中且H是中,则F是中。
- 如果T是低且H是高,则F是低。
- 请根据上述规则,给出一个模糊控制表,并计算当T=28℃,H=70%时的风扇速度。
2. 考虑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输入层有3个神经元,隐藏层有4个神经元,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
已知输入向量为\[ x = [0.5, 0.2, 0.7] \],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权重矩阵分别为:\[ W_h = \begin{bmatrix} 0.1 & 0.3 & 0.2 \\ 0.4 & 0.1 &0.6 \\ 0.5 & 0.7 & 0.8 \\ 0.9 & 0.5 & 0.3 \end{bmatrix} \]\[ W_o = \begin{bmatrix} 0.2 & 0.4 & 0.1 & 0.3\end{bmatrix} \]假设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都是Sigmoid函数,计算输出值。
智能控制技术参考答案智能控制技术参考答案智能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对目标系统进行感知、分析和决策,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智能控制技术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算法,能够通过学习和优化来实现智能决策。
常见的人工智能算法有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和规则,自动调整参数和权重,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智能控制。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繁重、危险的工作,如焊接、搬运等。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此外,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智能家居领域,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参数,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如远程开关灯、调节空调温度等。
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家庭安防系统的监控和报警,保护家庭成员的安全。
在无人驾驶领域,智能控制技术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道路、车辆和行人等信息,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自动决策和调整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参数,保证行驶的安全和顺畅。
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分析和学习,不断优化驾驶策略,提高驾驶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智能控制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而获取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任务。
其次,智能控制技术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设备来支持算法的运行和优化,而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成本和能耗较高。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作业作业内容1.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特点。
4.把智能控制看作是AI(人工智能)、OR(运筹学)、AC(自动控制)和IT(信息论)的交集,其根据和内涵是什么5.智能控制有哪些应用领域试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性能。
1 答:智能:能够自主的或者交互的执行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即像人类那样工作和思维。
智能系统:是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对于一定的输入,它能产生合适的问题求解相应。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运筹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它具有模仿人进行诸如规划、学习、逻辑推理和自适应的能力。
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人工智能和遗传算法等实现手段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2 答:(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2)人-机结合作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完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快速计算的常规控制任务,人则完成任务分配、决策、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与的自组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完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分析和低层的反馈控制任务。
3 答:在应用领域方面,传统控制着重解决不太复杂的过程控制和大系统的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主要解决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在理论方法上,传统控制理论通常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处理,而智能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符号加工的方法;传统控制通常捕获精确知识来满足控制指标,而智能控制通常是学习积累非精确知识;传统控制通常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经验、规则用符号来描述系统。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作业作业内容1.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特点。
4.把智能控制看作是AI(人工智能)、OR(运筹学)、AC(自动控制)和IT(信息论)的交集,其根据和内涵是什么?5.智能控制有哪些应用领域?试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性能。
1 答:智能:能够自主的或者交互的执行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即像人类那样工作和思维。
智能系统:是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对于一定的输入,它能产生合适的问题求解相应。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运筹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它具有模仿人进行诸如规划、学习、逻辑推理和自适应的能力。
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人工智能和遗传算法等实现手段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2 答:(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2)人-机结合作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完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快速计算的常规控制任务,人则完成任务分配、决策、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与的自组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完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分析和低层的反馈控制任务。
3 答:在应用领域方面,传统控制着重解决不太复杂的过程控制和大系统的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主要解决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在理论方法上,传统控制理论通常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处理,而智能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符号加工的方法;传统控制通常捕获精确知识来满足控制指标,而智能控制通常是学习积累非精确知识;传统控制通常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经验、规则用符号来描述系统。
在性能指标方面,传统控制有着严格的性能指标要求,智能控制没有统一的性能指标,而主要关注其目的和行为是否达到。
但是,智能控制与传统的或常规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互相取长补短,而并非互相排斥。
基于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在应用领域方面、理论方法上和性能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将常规控制包含在智能控制之中,智能控制也利用常规控制的方法来解决“低级”的控制问题,力图扩充常规控制方法并建立一系列新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更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控制问题。
4 答:人工只能(AI)是一个用来模拟人思维的知识处理系统,具有学习、记忆、信息处理、形式语言、启发推理等功能;自动控制(AC)描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是一种动态反馈;运筹学(OR)是一种定量优化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规划、调度、管理、优化决策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等;信息论(IT)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树立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早期产生的的二元结构被发现是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符号主义的人工智能,无助于智能控制的有效的、成功的应用,所以后来又引入了运筹学。
考虑到信息论对知识和智能的解释作用、控制论和系统论与信息之间的密切关系、信息论对智能控制的作用等方面的因素之后,蔡自兴教授创新性的提出了四元结构,即在三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论作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控制作为一门交叉的学科,所用到的知识都包含这几门学科的内容,所以说可以把智能控制看成是这几门的交集。
5 答:主要应用领域:智能机器人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控制、社会经济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环保及能源系统。
实例应用: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
机器人腿部机构由连杆和连接在其端部的从动滚轮组成。
机器人行走是通过后部两条腿的两个连杆带动从动滚轮向后作类似于滑冰动作的后蹬动作实现。
此类机器人也称滑冰机器人。
机器人的行走方向和轨迹通过同时调整几个从动滚轮的方向角来控制。
这是一个多自由度、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用常规控制器对单个从动滚轮方向角, 难以实现精确的轨迹控制。
针对上述控制对象运动轨迹控制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该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来辩识机器人的逆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作为控制器提供给机器人主要的广义驱动力, 加上常规的PD 控制器构成完整的控制系统。
当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给出的驱动力合适, 系统误差小, PD 控制器的控制作用就很弱; 反之, PD 控制器起主要作用。
模糊规则的制定是利用PD 控制器提取初始模糊规则,利用专家经验对初始规则进行补充, 最后利用误差的反向传播算法对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调整。
文献给出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该种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控制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智能控制理论解决运动轨迹控制问题, 利用常规控制方法解决控制系统抗干扰的问题。
①举例说明模糊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答:模糊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世界上许多的事物都具有模糊非电量的特点。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身高大于等于180cm算高的,170-180cm之间的算中等,低于170cm的算矮的.如果一个人的身高为179.999cm那么算高还是中等?理论上从客观的角度说他是中等的,但是179.999与180我们是分辨不出来的,从主观上我们认为他是高的。
这就是没有量化的模糊的概念。
②模糊性与随机性有哪些异同?答:同:模糊性由于事物类属划分的不分明而引起的判断上的不确定性;随机性是由于条件不充分而导致的结果的不确定性。
所以,它们都表示不确定性。
异:随机性反映了因果律的破缺;模糊性所反映的是排中律的破缺。
随机性现象可用概率论的数学方法加以处理,模糊性现象则需要运用模糊数学。
③比较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异同。
答:异:(1)普通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
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的,界限分明的。
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非此即彼。
模糊集合就是指具有某个模糊概念所描述的属性的对象的全体。
由于概念本身不是清晰的、界限分明的,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非此即彼的。
(2)普通集合的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自然语言。
模糊集合表示法有Zadeh 表示法、向量表示法、序偶表示法。
同:都属于集合,同时具备集合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作业1作业内容1.举例说明模糊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2.模糊性与随机性有哪些异同?3.比较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异同。
4-5. 见本空间分类资源习题-第二章第4、5题。
1 答:模糊性的主观性反映在模糊隶属函数的确定性,依靠主观认识和认为经验,客观反映在虽然在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有主观性,但得到的对事物的认知结果,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对事物的客观认识。
例如:对温度的界定,按经典集合的定义,人感到适宜的温度是15到25摄氏度,低于15摄氏度定义为冷,并且14摄氏度和0摄氏度都定义为冷,显然冷的程度是不同的,高于25摄氏度定义为热。
因此采用这种离散型严格的不能明显的划分,模糊性的划分不仅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区别,也更接近事实,反映了温度连续性的客观事实。
2 答:模糊性是从主观性上反应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客观性是从客观上反应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随机性是由于事物的因果关系不确定而造成的,由概率统计加以研究,是概率分析、设计的范畴,表现的是语言的不确定性。
模糊性在本质上没什么明确的含义,在量上没有什么明确界限,这种边界的模糊不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达不到客观实际而造成的,而是事物的客观属性,是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中间过渡过程而造成的。
在描述方法上,模糊性采用隶属函数划分,揭示事物的客观可能性分析。
模糊实验常常与心理等主观因素联系在一起,而随机性采用概率函数来划分,采用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观察,求出平均比例分布,且随机实验可以客观进行。
3 答:普通集合是经典集合或者称为清晰集合,具有清晰的边界。
模糊集合不具有清晰的界限。
普通集合也就是一个元素不属于一个集合是突变或非此即彼的,属于就是属于,不属于就是不属于。
而模糊集合中引入了隶属度的概念,元素只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集合,有时候这种表示方法更接近实际,更便于研究问题,更为人所接受。
4 解:1 o old 220 050()1(50/5) 50100NOT S x x x x μ--≤<⎧⎪=⎨⎡⎤+-≤<⎪⎣⎦⎩ 2ery old 20 050()1(50/5) 50100V x x x x μ--≤<⎧⎪=⎨⎡⎤+-≤<⎪⎣⎦⎩ 1 or less old 240 050()1(50/5) 50100MORE x x x x μ--≤<⎧⎪=⎨⎡⎤+-≤<⎪⎣⎦⎩ 5 解: [][](0.70.5)(0.10.6)(0.40) (0.70.8)(0.10.4)(0.40.3) (0.70.1)(0.10)(0.40.6) (0.70.2)(0.10.1)(0.40.3)0.5 0.7 0.4 0.3A R =∧∨∧∨∧∧∨∧∨∧∧∨∧∨∧∧∨∧∨∧=第二章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作业2作业内容6 令论域{}4321=U ,给定语言变量“Small ”=1/1+0.7/2+0.3/3+0.1/4和模糊关系R=“Almost 相等”定义如下:⎥⎥⎥⎥⎦⎤⎢⎢⎢⎢⎣⎡=16.01.006.016.01.01.06.016.001.06.01R 利用max-min 复合运算,试计算:相等)是Almost Small X y R ()()( = 7 已知模糊关系矩阵:⎥⎥⎥⎥⎥⎥⎦⎤⎢⎢⎢⎢⎢⎢⎣⎡=15.05.01009.002.01.00014.009.004.018.02.01.008.01R计算R 的二至四次幂。
8 设有论域},{ },,,{ },,,{21321321z z Z y y y Y x x x X ===,二维模糊条件语句为“若A 且B 则C ”,其中)(C , 14.0)( , 6.011.0)( , 1.015.021321321Z F z z C Y F B y y y B X F A x x x A ∈+=∈++=∈++= 已知 )(B , 15.01.0)( , 1.05.01*321**321*Y F y y y B X F A x x x A ∈++=∈++= 由关系合成推理法,求得推理结论*C 。
6 解:10.60.100.610.60.1y (10.70.30.1)0.10.610.600.10.61R ⎡⎤⎢⎥⎢⎥=⎢⎥⎢⎥⎣⎦() [](11)(0.70.6)(0.30.1)(0.10)(10.6)(0.71)(0.30.6)(0.10.1)10.70.60.3(10.1)(0.70.6)(0.31)(0.10.6)(10)(0.70.1)(0.30.6)(0.11)T ∧∨∧∨∧∨∧⎡⎤⎢⎥∧∨∧∨∧∨∧⎢⎥==⎢⎥∧∨∧∨∧∨∧⎢⎥∧∨∧∨∧∨∧⎣⎦7 解:210.800.10.210.800.10.20.810.400.90.810.400.900.410000.41000.10010.50.10010.50.20.900.510.20.900.51R R R ⎡⎤⎡⎤⎢⎥⎢⎥⎢⎥⎢⎥⎢⎥⎢⎥=∙=⎢⎥⎢⎥⎢⎥⎢⎥⎢⎥⎢⎥⎣⎦⎣⎦10.80.40.20.80.810.40.50.90.40.4100.40.20.5010.50.80.90.40.51⎡⎤⎢⎥⎢⎥⎢⎥=⎢⎥⎢⎥⎢⎥⎣⎦3210.80.40.50.80.810.40.50.90.40.410.40.40.50.50.410.50.80.90.40.51R R R ⎡⎤⎢⎥⎢⎥⎢⎥=∙=⎢⎥⎢⎥⎢⎥⎣⎦42210.80.40.50.80.810.40.50.90.40.410.40.40.50.50.410.50.80.90.40.51R R R ⎡⎤⎢⎥⎢⎥⎢⎥=∙=⎢⎥⎢⎥⎢⎥⎣⎦8 解:令R 表示模糊关系,则R A B C =⨯⨯.[]10.510.110.60.1T T R A B ⎡⎤⎢⎥=⨯=⎢⎥⎢⎥⎣⎦0.50.10.510.50.60.10.50.510.11110.60.110.60.10.10.110.10.60.10.10.1∧∧∧⎡⎤⎡⎤⎢⎥⎢⎥=∧∧∧=⎢⎥⎢⎥⎢⎥⎢⎥∧∧∧⎣⎦⎣⎦将1T R 按行展开写成列向量为[]0.10.50.50.110.60.10.10.1T所以,[]10.10.10.40.110.50.50.40.510.50.50.40.510.10.10.40.110.41110.4110.60.60.40.610.10.10.40.110.10.10.40.110.10.10.40.11T R R C ∧∧⎡⎤⎡⎤⎢⎥⎢⎥∧∧⎢⎥⎢⎥⎢⎥⎢⎥∧∧⎢⎥⎢⎥∧∧⎢⎥⎢⎥⎢⎥⎢⎥=⨯=⨯==∧∧⎢⎥⎢⎥∧∧⎢⎥⎢⎥⎢⎥⎢⎥∧∧⎢⎥⎢⎥∧∧⎢⎥⎢⎥⎢⎥⎢⎥∧∧⎣⎦⎣⎦0.10.10.40.50.40.50.10.10.410.40.60.10.10.10.10.10.1⎡⎤⎢⎥⎢⎥⎢⎥⎢⎥⎢⎥⎢⎥⎢⎥⎢⎥⎢⎥⎢⎥⎢⎥⎢⎥⎣⎦. 又因为()C A B R ***=⨯⨯,[]10.10.510.50.10.510.10.50.50.10.10.10.1A B **⎡⎤⎡⎤⎢⎥⎢⎥⨯==⎢⎥⎢⎥⎢⎥⎢⎥⎣⎦⎣⎦,将A B **⨯按行展开写成行向量,为[]0.10.510.10.50.50.10.10.1,则 ()()0.40.5C A B R ***=⨯⨯=即 120.40.5C z z *=+ 第二章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作业3作业内容已知语言变量x ,y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