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药物制剂新剂型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8
药物新剂型发展概况药剂学界习惯把剂型划分为传统剂型(第一代) 、常规剂型(第二代) 、缓控释剂型(第三代) 、靶向剂型(第四代) 、时间脉冲释药剂型(第五代) 。
正在孕育的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剂型可谓之第六代。
第三至第六代剂型是药物新剂型的主要内容,也可统称为控制给药系统。
其中可分为速度性控释、方向性控释[1 ]、时间性控释和随症调控式个体化给药系统系统。
1.速度性控释给药系统速度性控释剂型是指用任何的化学、物理或机械等可能的方法,控制药物进入体内中央室或直接进入有关组织速度的给药系统。
这是发展最快的日趋成熟的给药系统,这类给药系统的上市产品数量每年几乎以指数速度递增,它包括速释性剂型和缓控速释性剂型。
2.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方向性控释剂型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埋,形成可在体内可动性地指向靶组织释药的给药体系。
Widder (1979)提出靶向含义有 3 级:1 级是制剂特异性地分布于特定的器官;2 级是选择性地指向器官的特殊(病变)部位;3 级是指向病变细胞内输送药物。
目前正在开始研究的指向细胞核修复缺损或异常基因的靶向基因治疗系统可称为4 级。
根据系统的靶向作用可分为:局部靶向、物理机械靶向、生物物理靶向、生物化学靶向、生物特异性靶向和复合型靶向。
微粒体系等。
3 .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速度性和方向性控释给药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只与血中或靶位药物浓度有关,而与时间无关。
但时辰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心率、体温、血流量和内源性物质的分泌等都存在明显的日内节律变化,导致一些疾病(如哮喘、心绞痛、高血压)节律性发作,按照生理和病理节律的需要设计的释药方式符合节律变化的药物制剂,以适应生理和治疗的要求。
这种药物制剂称为时间性控释给药系统,又称时间脉冲给药系统。
一般分外调式和自调式控制脉冲,又可分单次脉冲、多次脉冲、自调式脉冲。
4.口服缓释和控释系统由于制剂技术的进步,许多对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药物的选择限制已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