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医学院2003级中医学(中西医临床方向)毕业实习安排表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临床专业实习大纲一、内科学1、熟悉中、西医内科门诊和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参加门诊与病房的医疗工作及急诊值班,培养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2、综合运用四诊技能和视、触、叩、听等物理诊断的检查方法采集病史,熟练掌握中、西医内科门诊和住院医疗文书的书写。
住院病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出院记录、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书项目,要求记录确切、重点突出、描述有顺,医学术语运用得当。
3、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如病因、病机、八纲及脏腑、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辨证知识),指导辨证分析,正确应用病机词汇,阐明辨证依据,进行对症治疗。
4、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及其配伍和使用知识,掌握中医内科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范围,要求临证能正确选方用药,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减。
掌握内科常用药物的药名、作用、剂量、用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副作用。
5、掌握中西医基本诊疗技术。
(1)望诊:掌握得神与失神,常色与病色,五气主病,望形体、姿态、五官、皮肤、鱼际、分泌物,排泄物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确掌握望舌的方法,舌质、舌形、舌态,及舌苔的色泽,厚薄、花剥、光剥、润燥等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2)闻诊:掌握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叹息、腹鸣等异常的临床意义。
掌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异嗅及其临床意义。
(3)问诊:重点掌握问现在症状,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脘腹、问耳目、问饮食与口味、问睡眠、问二便、问妇女经带胎产。
(4)切诊:掌握脉诊的部位、方法,辨别28种脉象中常见的脉象主病,要求联系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的盛衰推测病情的进退预后。
(5)掌握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抽血、输液、物理降温、鼻饲、给氧、吸痰、导尿、灌肠、洗胃、褥疮护理、青霉素皮试及抗破伤风类毒素皮试等各种基本诊疗操作。
(6)掌握腰椎穿刺、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腹腔穿刺和插胃管、胃液抽取及十二指肠引流、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及心内注射等常用的技术操作,并熟悉上述技术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处理。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毕业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是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理论,强化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是最终实现培养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以及科研、教学工作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
一、实习目的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够初步掌握并正确地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处理中医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掌握疑难、急危重症的辨证施治原则;掌握西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常用操作技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病。
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目的,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以及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学习中西医体格检查,急诊急救,以及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临床基本技能。
各科具体实习内容详见各科实习大纲。
2.学习门诊、病房病历书写,能正确采集病史,达到内容完整、准确、清楚,重点深入、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工整。
3.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能、剂型和剂量,做到临床合理应用。
4.熟练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技术,处理常见病和部分急危重症。
5. 熟悉现代医学常见病和急危重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救治原则,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的基本能力。
6.正确填写各种检查申请单。
三、时间安排总实习时间为46周。
各科实习时间:临床实训中心3周,内科(中内、西内)10周,外科(中外、西外、皮肤)8周,针灸科4周,妇科4周,儿科4周,骨伤科4周,急诊科(或ICU)2周,自选科3周,辅助科室4周。
四、实习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2.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进一步掌握好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中西医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
3.熟练掌握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及在临床中的综合应用。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于今年暑假期间参加了中西医临床预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某三甲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科室环境与人员介绍中西医结合科是我实习的科室,科室环境整洁,设施齐全。
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包括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等。
科室设有门诊、病房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主要负责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种疾病。
2. 临床诊疗流程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流程。
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病情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临床技能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以下临床技能操作:(1)中药煎煮:了解中药的煎煮方法,掌握煎煮技巧,确保中药疗效。
(2)针灸操作:学习针灸的基本理论,掌握针灸穴位定位、操作手法等。
(3)推拿操作:学习推拿的基本理论,掌握推拿手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4)拔罐操作:学习拔罐的基本理论,掌握拔罐方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4. 病例分析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诊疗,学习了以下病例分析:(1)慢性胃炎: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2)颈椎病: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颈椎病。
治疗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3)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患者得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疗。
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分散实习管理办法(试行)毕业实习是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科目,是落实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毕业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心环节。
为进一步拓宽本科学生实习渠道,扩大学生择业空间,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等教育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强化能力培养等主要改革目标,我院试行了分散实习。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分散实习的质量,保证毕业实习目的的实现,规范实习管理,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汇编》(2008年5月),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组织和管理1. 学生原则上应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去校外单位毕业实习的人数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15%,而且要严格控制。
2. 自行联系的实习医院必须达到二甲以上的教学医院。
3. 申请分散实习的理由必须充分,同时学生必须征得父母同意方可。
4. 由于自行联系实习而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学生自行负担。
5. 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进度制定具体的实习教学计划,实习生下去前一个月做好实习教学计划安排。
6. 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好分散实习要求以保障实习质量及实习生安全。
7. 学院办、学工办相关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加强指导,随时了解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处理实习中的相关事宜。
8. 做好实习动员、实习总结以及实习教学文件、考核成绩及相关资料的归档、保管工作。
二、指导教师职责分散实习应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实习内容的指导、检查和考核。
1. 引导学生选择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单位实习,避免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脱节的现象。
2. 按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配编组并指定组长,组长与组员应经常保持联系。
3. 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动员,讲解实习安排、实习期间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关材料。
4. 尽可能前往实习学生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对于较分散的实习可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系沟通,并认真记录。
5. 指导教师应定期抽查学生实习鉴定表、开展学生座谈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一、前言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XX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临床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中西医临床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单位及科室实习单位为XX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科室进行轮转。
三、实习内容1. 内科实习在内科实习期间,我主要跟随主治医师进行查房、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工作。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了解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医药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感冒、咳嗽、腹泻等。
2. 外科实习在外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手术室的观摩和学习,了解了外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同时,我还学习了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在手术观摩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手术器械,并了解了手术配合的重要性。
3. 妇产科实习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产前检查、分娩接生、产后护理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知识,掌握了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此外,我还学习了中医药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4. 儿科实习在儿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儿童常见病的诊治、生长发育评估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感冒、腹泻、肺炎等。
5. 急诊科实习在急诊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学习了急诊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通过实习,我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四、实习体会1.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医学中的优势。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调理身体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而西医在治疗急性病、手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将两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2. 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学专业各科毕业实习大纲总纲【目标要求】毕业实习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通过毕业实习,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加深、提高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具备中医各科疾病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实习内容】必修学科:中内、针灸推拿、中外、中妇、中儿;西内、西外、急诊科。
选修学科:中医骨伤、中医五官。
【实习时间】总共50周。
必修学科(44周):中内8周、中外4周、中妇4周、中儿4周、针灸推拿科8周。
西内6周、西外6周、急诊科4周。
选修学科(4周):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学生兴趣安排。
中医骨伤2周、中医五官2周。
实习前教育(1周)毕业考试(1周)【组织领导】毕业实习管理实行学院、教学系、教学基地(医院)三级管理体系。
教学系、生产实习处和教务处在主管教学副院长领导下,对毕业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教学基地负责毕业实习工作的具体实施。
【实习考核】毕业实习考核是评价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对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分为临床出科考核和实习结束后的毕业考核两部分,考核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
【工作要求】按《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规定》执行。
中医学专业各科毕业实习大纲【制定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中医教研室制定。
本纲为暂定试行实习大纲。
2011年5月31日一、中医内科实习大纲一、目的要求(一)目的通过中医内科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要求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辨证诊断知识与技能。
2、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了解中医内科急、危、重症的辨证辨病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内科常用方剂及常用中药,并能正确应用。
5、掌握病房、门诊常规医疗文件书写方法。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大纲一、实习时间本年度7月至下一年6月,实习时间共52周,临床实习时间为48周,其中机动1周,参加招聘会,考研等3周。
因为中西医临床专业培养方案的特殊性,所以实习过程中学生会涉及中医和西医两个临床的技能培训。
为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同时便于实习医院根据医院情况更好的安排实习工作。
我系学生实习计划分两套方案安排如下:1.在综合性西医院实习学生的实习计划中医科10周(病房和门诊轮转),内科16周,外科10周(有肛肠科的医院安排4周肛肠科实习),骨科4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
2.在中西结合医院或中医院实习学生的实习计划心内科6,呼吸科6,消化科4,神经内科4,肾内科4,儿科4,妇产科4周,外科10周(有肛肠科的医院安排4周肛肠科实习),骨伤科6周二、实习内容【中医内科】(一)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规律,并基本掌握内科病、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原则及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实习生应按内科规定参加门诊、病房工作。
2、能熟练地运用祖国医学望、闻、问、切等基本诊断方法,逐步掌握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方法。
要求四诊合参,辨证准确,培养临床诊疗疾病的正确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治疗上要求掌握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等基本原则,并逐步掌握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理气、祛痰、开窍、活血化瘀和镇肝熄风等主要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4、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性及副作用等,严格按规定用药;熟练掌握组方的基本配伍原则和常用方剂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
处方用药要求既有法度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5、根据实际情况,要特别注重学习所在医院对某些疾病的独特诊治方法及经验,以丰富实习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6、掌握下列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发热、感冒、咳嗽、哮喘、肺胀、肺痨、胃痛、腹痛、腹泻、痢疾、黄疸、胁痛、鼓胀、淋证、水肿、头痛、眩晕、中风、痹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痰饮、郁证、消渴、血证、腰痛等。
共青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婷(女)王其莉(女)王拓王勇王淑芳(女)邬思远张祺箐(女)陈昱宁练莹芳(女)郑宣金瀛凯祝莹飞胡浩威徐海孺诸建武黄鑫(女)谢东锋裘生梁蔡文瑜(女)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四届学生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丁洁(女)马知铖方皓凌王欢欢(女)严小倩(女)余凯张慧勤(女)沈狄沈琼(女)郑宣胡龙定唐国根夏锦杰徐玲珑徐峻苗(女)陶丽媛(女)高志伟黄晨(女)蒋芳芳(女)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届团委委员候选人简介(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婷:女,1985年10月出生,浙江台州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为2004级中医学七年制1班学生。
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常务副主席,曾任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文艺部副部长等职。
曾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称号并多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
曾率队参加校“足迹杯”辩论赛获冠军,参与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治未病与中医个性化体检系统”被列入07年省“新苗人才计划”。
有一定的文艺特长,获中国音乐学院业余键盘九级证书、并成功策划举办过校园舞台剧等。
愿竭诚为广大同学服务!王其莉:女, 1987年4月出生,浙江上虞人,共青团员, 现为2005中医学七年制2班学生。
现任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团总支学生会科技部杏林学堂初级班负责人。
曾任专业学生会学习部干事。
曾荣获2005-2006学年学业优秀二等奖学金,2006-2007学年一等奖学金,2006-2007学年三好学生。
工作认真负责。
愿意竭诚为广大同学服务!王拓:男,1989年11月19日出生,浙江台州人,共青团员,现为2007级中医学1班。
现任团委组织部干事。
在高中期间曾任班长、团支书。
曾获得校二等奖学金、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等奖励。
愿意竭诚为广大同学服务!王勇:男,1981年6月出生,浙江东阳人,共青团员,现为2007级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2003级实习轮科表(45人)
一、内科组: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在4个科室实习,小组之间不进行交
换,小组内4个科室按(一)至(四)顺序进行交换,交换时间分别为7月20日至8月27日,8月28 日至10月5日,10月6日至11月12日,11月13日至12月20日。
1、第一小组
(一)心一:李英子马宏彪李丽
(二)消一:王德伟施维敏刘丹
(三)针二:高宇魏冰金雪梅
(四)肾病:金冠男吴朝于建军
2、第二小组
(一)心二:贾术永李晓晖
(二)消二:鲁俊王俊丽王玉
(三)针一:黄悦刘岩胡喜姣
(四)呼吸:郭飞刘浩恩初少光
二、外妇儿组: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在4个科室实习,小组之间不进行
交换,小组内4个科室按(一)至(四)顺序进行交换,交换时间同上。
1、第一小组
(一)脑外:于海涛吴明伟
(二)普外二:常亮江文博田丹杏
(三)妇科:付雪松张金生徐美
(四)儿科:支晓丽黄雪梅牛大威
2、第二小组
(一)普外一:常勇康婷
(二)外三:陈为强刘丽丽李玉敏
(三)产科:邢方印赵颜李有余
(四)皮肤:张晶潘芸芸杨巍
备注:1、严格按照轮科表轮科,不准私自串科。
2、严肃出勤纪律
3、严格执行《毕业实习学生出科考核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在一个学科缺时间达三分之一的实习医师不准参加出科考核成绩评定。
4、严格毕业考试。
临床医学院教务科
二00七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