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1.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素质低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包括:- 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 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纪律和规范,确保他们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2. 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低质量的施工材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控制措施包括:- 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 建立施工材料的出入库台账,追溯施工材料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3. 设计不合理或存在缺陷:设计问题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控制措施包括:- 在施工前进行设计审核,确保设计合理性和完整性;- 建立施工与设计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设计问题;- 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控制措施包括:-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和要求;- 加强施工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问题;- 建立施工质量档案,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质量检查结果。
5. 环境因素影响:施工环境对施工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控制措施包括:- 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对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减少污染和事故的发生;- 建立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施工人员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
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很多,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培养、质量材料的选择和控制、设计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和环境因素的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从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前,要对土地、材料、工程设计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证,确保施工的基础条件具备,同时也要对施工方案、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1. 土地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评估,包括地基承载能力、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所以要确保土地条件良好。
2. 材料评估:施工前要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评估,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审核,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3. 工程设计验证:在施工前要对工程设计进行严格的验证,确保设计方案合理、科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也要检验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施工方案规划:在施工前要对施工流程、工艺方案进行详细规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工艺流程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高效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的问题。
施工中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 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要加强对工地的管理,包括施工人员的管理、现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进行,同时也要保证现场整洁。
2. 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现场监督:同时要加强现场监督,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工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4. 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临时验收和阶段性验收,确认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施工工作。
施工结束后,还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最终的验收和质量评估,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安全与舒适的要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介绍。
一、基础施工阶段1.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现场作业人员应按照图纸、规范进行基础的测量、放线、平整等工作,保证基础的精度和标高要求;3.基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验,长度、宽度、高度、水平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质量控制人员要对现浇构件的钢筋进行验收,保证钢筋布置满足设计要求;2.砌块应种类齐全、质量优良,现场切割应留有余量;3.梁的预制需检查梁的长度精度、型式、安装前应检查砼预应力的准备,砼浇筑应按要求密实,喷水养护7天以上;4.板的预制需检查梁的长度精度、型式、安装前应检查吊装孔、水平度、弯矩等指标,浇筑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水胶比,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强度等指标;5.墙的砌筑需检查墙是交错排列,干挂墙砖平整;6.基础、柱、梁、板、墙体的施工 jig 的尺寸、位置配合先验控制,各工序之间要控制好尺寸的过渡。
三、建筑涂装和装修施工阶段1.墙面处理应针对各类墙面不同材料、不同底层做不同的处理,确保色泽一致、无色差;2.饰面方案、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细节精细、表面平整、线条流畅,无毛刺、漏涂、剥落等现象;3.卫生间内墙体、地面、顶棚是否防水,防水层的保护层是否完好;4.门的尺寸、样式、开启方向要与设计一致,涂漆是否平整、无流漆,五金配件是否安装牢固;5.窗的尺寸、样式、品质、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五金配件是否安装牢固。
以上就是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质量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房建工程质量控制方案一、前言房建工程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房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是为确保施工质量、规范管理,预防施工质量事故、提高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符合地方政府相关规定和要求,同时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本质量控制方案旨在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房建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及要求。
二、质量控制目标1、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相关要求2、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3、提高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风险4、促使土建工程施工单位明确厂家的质量保证责任三、施工质量控制范围1、水平及垂直度;直线及平面度;结构性能指标、地基及基础的承载力、变形等2、土方工程、混凝土、砂浆、砂石、钢材、木材、墙体、屋顶、门窗、防水、保温、隔热、亮度等技术指标3、工程资料审查,水泥、钢筋、砂石等原材料性能检测4、对各种施工工艺和流程的严格控制四、质量控制具体措施1、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依法聘用具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事务。
2、施工单位管理层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质量评价技能。
3、施工单位应在工程质量交底会上对项目质量方案进行交底并保留相关记录。
4、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前和建设中对责任分工、工程质量标准等进行交底,确保手续齐全。
5、按照工程方案在合理的施工时期坚持多次复核,尤其是水泥混凝土桩、基础工程等,确保合格设备的使用。
6、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监督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的效果,通过监理单位监管。
7、施工单位必须对已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复核,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和文件资料规范。
8、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质量跟踪和核查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加强质量管控。
9、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质检工作,加强执法工作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
五、质量控制检查1、对进场安拆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2、对材料,机具的需要进行检查和检测,找出成分不合格,有问问题机具,和隐患;3、施工中每日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和巡视,现场质量的检查;4、平时和施工后进行施工质量检验,以及验收检查;5、检查和复核相关建设计划和施工方案;6、检查和跟踪施工日志和相关报表是否有记载错误。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全文)范本一: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前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 施工前准备2.1 地基处理2.2 桩基施工措施2.3 施工图纸审核2.4 施工材料选用与采购2.5 设备与工具准备3. 施工过程控制3.1 基础施工措施3.2 混凝土浇筑控制3.3 钢筋绑扎控制3.4 砌体施工控制3.5 土建防水控制3.6 筒仓施工控制4. 室内装修控制4.1 地面铺装控制4.2 墙面涂刷控制4.3 吊顶安装控制4.4 门窗安装控制4.5 场地照明控制5. 质量验收与控制5.1 施工质量自检5.2 专项质量检查5.3 质量验收标准与程序 5.4 质量整改措施5.5 最终质量验收6. 安全保障措施6.1 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6.2 现场安全管理6.3 使用防护装备6.4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6.5 紧急事故应急预案附件:1. 施工图纸样本2. 实施方案模板3. 工艺规范示例4. 质量检测报告范本5. 施工安全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法律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求和程序。
2. 基础处理: 对地基进行符合设计要求的处理和改良。
3. 混凝土浇筑: 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运输、浇筑的过程。
4. 土建防水: 对建筑结构进行防水处理,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效果。
5. 筒仓施工: 对筒仓进行建设和装修。
-------------------------------------------------------------------------------范本二: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术语和定义2. 施工前准备2.1 地基处理2.1.1 地质勘察2.1.2 土壤检测2.1.3 地基处理方法2.2 大型机械设备准备2.2.1 设备选用2.2.2 设备检查与维护 2.3 施工图纸审核2.3.1 图纸审查标准2.3.2 设计交底会议2.4 材料选用与采购2.4.1 材料选用原则2.4.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2.4.3 材料采购程序3. 施工过程控制3.1 基础施工控制3.1.1 清理施工场地3.1.2 基坑开挖3.1.3 基础坑底处理3.2 结构施工控制3.2.1 混凝土浇筑控制 3.2.2 钢筋绑扎控制3.2.3 砼施工工艺3.3 安装工程施工控制3.3.1 门窗安装控制3.3.2 地面铺装控制3.4 装饰工程施工控制3.4.1 瓷砖施工控制3.4.2 涂料施工控制4. 质量验收与控制4.1 施工质量自检4.1.1 自检内容和要求4.1.2 检查记录填写和管理 4.2 专项质量检查4.2.1 检查项目和频次4.2.2 检查结果处理和整改 4.3 最终质量验收4.3.1 验收要求和程序4.3.2 验收记录和报告编制5. 安全保障措施5.1 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5.1.1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 5.1.2 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 5.2 现场安全管理5.2.1 安全岗位设置和责任 5.2.2 安全标识配置要求 5.3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5.3.1 安全检查清单和频次 5.3.2 隐患处理和整改5.4 应急预案和演练5.4.1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5.4.2 应急演练和评估附件:1. 地质勘察报告模板2. 材料供应商评估表3. 施工检查记录表4. 最终质量验收报告范本5. 安全教育培训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国家规定的建筑工程验收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并查验其检验合格证明。
在施工现场要进行水泥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颗粒度、凝结时间、坍落度等方面的测试。
(2)骨料:应选择质量良好的骨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对骨料进行筛分、水洗等处理。
(3)砂子:砂子应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选择麦秆含量低、砂质好、颗粒饱满的砂子。
(4)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2.施工前质量检查:(1)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评估,了解地基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2)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等符合要求。
(3)对钢筋骨架进行检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检查钢筋的质量和数量。
(4)检查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搅拌设备、输送设备、浇筑方式等。
3.配合比控制:(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配料。
(2)在配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水胶比、粉料率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4.施工工艺控制:(1)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清洁处理,并进行湿润处理,避免水分过快流失。
(2)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压实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3)严禁在混凝土未凝固前进行振捣,以免引起分层或者脱水现象。
(4)根据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凝固早期的强度发展。
5.质量检测控制:(1)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要求。
(2)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匀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
(3)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6.日常管理控制:(1)建立健全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要求进行。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保证施工安全和环境卫生。
房屋建筑规范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其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规范要求,并通过施工质量控制来监督和检验建筑工程的过程和结果。
本文将介绍房屋建筑规范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房屋建筑规范要求1. 结构规范要求:房屋建筑的结构是保证房屋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规范要求包括建筑物的荷载标准、构件的尺寸和强度设计、基础的稳定性要求等。
各国的结构规范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物用途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建筑空间规划要求:房屋建筑的空间规划要求关系到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性。
包括室内空间布局、门窗的位置和数量、通风和采光要求等。
良好的空间规划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居住体验。
3. 材料规范要求:房屋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其安全、可靠和耐久。
不同部位和用途的建筑材料有不同的规范要求,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材的品质和防腐要求等。
4. 建筑设备规范要求:房屋建筑的设备包括电气、水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设备。
这些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确保其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房屋建筑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
通过组织、计划、实施和监督各项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和持续改进。
2.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建筑图纸和设计要求,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包括工程建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等各个阶段的施工要求。
3. 质量检验和验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在竣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检查。
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要点:1.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提交给建设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质量要求等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流程、人员组织、材料供应、设备选用等内容。
3.施工图纸审核: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图纸,并由建设单位进行审核。
施工图纸审核应包括设计合理性、技术规范符合性、施工工艺可行性等方面的审核。
4.材料选择和验收: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标准和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
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详细的材料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性能测试等。
5.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并加强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
6.工程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检验包括材料质量检验、施工工艺检验、施工质量检验等。
7.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
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过程的记录、施工质量的记录、施工安全的记录等。
9.施工整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并报告给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10.质量保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保证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提升。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一、施工材料控制1. 严格选择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2. 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3. 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放和污染。
4. 定期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使用过程中材料质量稳定。
二、施工工艺控制1.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2. 对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行为。
4. 对施工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施工设备管理1. 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2.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4. 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设备使用不当的行为。
四、施工人员培训1. 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对施工人员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培训效果。
五、施工环境监控1. 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环境符合规范要求。
2. 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尘土等污染进行控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4. 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环保要求得到落实。
六、质量检测与验收1. 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对检测和验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进行整改和返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4. 对质量检测与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检测和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和措施,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文章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素,提出加强混凝土施工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基础建设和人民居住条件不断加以改善,建设规模的扩大,工程质量好与差、优与劣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为此,严格把好工程施工质量关,事关国计民生大事。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程材料、施工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项目的工程质量。
每个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不同、人员素质不一、而且分布分项工程较多。
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1.2质量波动大
由于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挂和流动性,不具有—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
同时由于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多,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波动,如材料的规格、品种的使用错误、施
工方法的不当、操作的失误、机械的故障等等。
1.3质量隐蔽性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镉郎擞眭。
在茄嗽量控制中,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事后从表面进行检查,而难以再发现其内在的质量问题.造成质量隐患。
1.4终检局限大
房屋建筑工程建成以后不能像—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
所以,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定的局限陛。
故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及环境等五大方面,简称4m1e。
2.1人为因素
人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项日建设的实施者,存在于工程的各个阶段,贯穿整个质量的全过程,成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它还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
尤其是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对人的因素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人的斟素的控制、审查专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发生。
2.2材料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水
电暖通设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实施中,要做好采购、检测、运输和使用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的特点是:上道工序将被下道工序所覆盖,其间的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如果质量问题有所表现,则往往是较为严重且难于补救,或产生费用过高。
在材料上首先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的生产厂家和供货方;其次是加强对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进场关;第三是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特别应该优先选择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材料和厂家,落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制度。
第四是对材料质量进行跟踪,避免造成更大的浪费和损失。
2.3机械
机械作为施工生产的手段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施工特点,性能是否稳定,设备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都将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在机械控制这一环节当中,考虑施工条件、工程特点、施工工艺等等各方面,施工机械配套使用,并保证其处于可用状态,使施工机械的使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从而达到工程质量及进度的要求。
2.4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指工程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
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工艺对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而且施工性能发生极大的改变。
结合每一个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2.5环境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客观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自然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评定
3.1保证资料
主要包括重要材料、原料或半成品的合格证和实验测试资料,对伪劣材料的把关关键在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
3.2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汇总
这种评定即由施工人员自评,各分项评定表由施工单位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填写,并分别由班组长、工长、工程负责人评定签字。
3.3观感部分质量评定
主要指竣工时可直接观察的外观质量部分。
从质量评定的程序来说。
分项工程50%以上为优良的,分部工程才可能为优良;分项工程100%合格的,单位工程才可能评定为合格;分部工程50%以上为优良的,单位工程才可能评定为优良。
4加强混凝土施工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比尢甚至不合格。
因此,保证高层建工质量就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
4.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就—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在法定试验室做级配试验,然后根据级配报告做配合比试验,施工时照此执行。
这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配合比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要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能及时调整;其次,还要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
此外,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4.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士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还要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