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657.50 KB
- 文档页数:11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之间的关系k k可以表示成尸业(k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从y二业中可知,X X X作为分母,所以不能为零。
注:反比例函数的其他两种表达式:xy = k或尸=蛇-12、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标点;⑵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⑶在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注意:(1)反比例函数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与工轴、y轴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3)在利用图象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前提应是“在同一象限”内。
4、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儿何意义如图,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x, y )作工轴,y轴的垂线PM,PN,所得矩形的面积为s = PM・PN y =-・'・k = x・y .・・S = |M.N|,即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工轴,y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M注意:%1若己知矩形的面积为IM,应根据双曲线的位置确定k值的符号。
%1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Q,分别过P, Q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S2,则有Si=S2。
反比例函数常见题型分类汇总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求解1.已知反比例函数y=4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XA.k>2B. k\2C. kW2D. k<22.(2012黑龙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d + 2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X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y = (2m-\)x,n1-2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知的值是()A. —1或1B.小于_L的任意实数C. -1D.不能确定24.若函数y=(3n-l)是反比例函数,且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n的值是()A. 0B. 1C. 0或1D.非上述答案5.),=(矛_5,〃"-7是),关于工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s的值为;6.已知y与x T成反比例,当x 二:时,尸=- ,那么,当x = 2时,y的值为;7.已知y与x成正比例,z与y成反比例,则z与x成关系,当工=1时,y = 2;当y = 2时,z=-2,则当x=-2时,z =;8.己知y与(2x+l)成反比例且当x=0时,y=2,那么当x二一1时,y=。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1. 定义:一般地,形如xk 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x ky =还可以写成kxy =1-,xy=k , (k 为常数,o k ≠).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⑴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
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 (也叫做比例系数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1.⑵比例系数0≠k⑶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⑷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⑴图像的画法:描点法① 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 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③ 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 ⑵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xky =(k 为常数,0≠k )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断开的两个分支,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x y =或x y -=)。
⑷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xky = (0≠k )上任意引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
4.反比例函数性质与k 的符号有关:5.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一组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式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但是反比例函数xky =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函数练习一. 选择题1. 函数y m x m m =+--()2229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m =4或m =-2 B. m =4 C. m =-2 D. m =-12.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y x =-2B. y x =-12 C. y x=-11D. y x =123. 函数y kx =-与y k x=(k ≠0)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不确定 4. 函数y kx b =+与y kxkb =≠()0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5. 若y 与x 成正比,y 与z 的倒数成反比,则z 是x 的(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二次函数 D. z 随x 增大而增大6. 下列函数中y 既不是x 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x=-19B. 105=-x y :C.y x=412D.152xy =- 7. 如图,直线y =x -2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连接OA ,若S △AOB S △BOC = 1:2,则k 的值为( ) A .2 B .3D .68. 如图,A 、B 是双曲线y=上的两点,过A 点作AC⊥x 轴,交OB 于D 点,垂足为C .若△ADO 的面积为1,D 为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 A .B .C . 3D . 49. 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 ∠=︒90,OA OB 2=,点A 在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象上.若点B 在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A .4-B .4C .2-D .2二. 填空题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专题知识点归纳+常考(典型)题型+重难点题型(含详细答案)一、目录一、目录 (1)二、基础知识点 (2)1.知识结构 (2)2.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4.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2)5.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4)三、常考题型 (6)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6)2.图象和性质 (6)3.函数的增减性 (8)4.解析式的确定 (10)5.面积计算 (12)6.综合应用 (17)三、重难点题型 (22)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拓展 (22)2.性质的应用 (23)1.求解析式 (23)2.求图形的面积 (23)3. 比较大小 (24)4. 求代数式的值 (25)5. 求点的坐标 (25)6. 确定取值范围 (26)7. 确定函数的图象的位置 (26)二、基础知识点1.知识结构2.反比例函数的概念(k≠0)可以写成y=x−1(k≠0)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 1.y=kx的指数为-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k≠0这一限制条件;(k≠0)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2.y=kx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自变量x≠0,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3.反比例函数y=kx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y=kx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4.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1.函数解析式:y=k(k≠0)x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03.图象:(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k|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k|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①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②当k>0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当k<0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①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a,-b)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②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b,a)和(-b,-a)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图1上任意一点,作PA⊥x①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y=k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k|).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图2②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5)说明:①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的关系:②直线y=k1x与双曲线y=k2x当k1k2<0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k1k2>0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5.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三、常考题型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3x B.y-3=2x C.3xy=1 D.y=x2答案:A为正比例函数B为一次函数C变型后为反比例函数D为二次函数(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14x B.y=−1x2C.y=1x−1D.y=1+1x答案:A为反比例函数,k为14B、C、D都不是反比例函数2.图象和性质(1)已知函数y=(k+1)x k2+k−3是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可化为形如:(),0ky k k x=≠为常数且 叫做反比例函数,即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其中x 、y 不能为零)反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①一般式()0ky k x=≠,②指数式(主要用于填空选择题)()10y kx k -=≠,③ 乘积式(变量积为定值是分析反比例函数应用的理论基础)()0xy k k =≠ ←→ 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k 不为零是重要条件. 二、反比例函数性质①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②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双曲线的两支会无限接近坐标轴(x 轴和y 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拓展: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分别为直线x y ±=,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
三、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如下图所示) 点P(x,y)在双曲线上都有11||||||||22AOB OAPB S xy k S xy k ∆====矩形反比例函数(0≠=k xky 图像是双曲线,我们会经常遇到与之有关的面积问题,现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
例题分析例1 下面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填入序号即可)①5y x=; ②x y -=5; ③2x y =; ④2=xy ; ⑤πx y =; ⑥y =26x;⑦12-=x y ; ⑧x y 52-=; ⑨)0(2≠=a a xay 为常数且;⑩2112y x =+.例2 k 为何值时,函数y =322)(--+k k x k k 是反比例函数?例3 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并且当2x =时,1y =-,则当4x =-时,求y 的值.6-1-1例4 若双曲线1k y x+=经过点(),2A m m -. (1)若7k =-,求m 的值;(2)若图象两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求k 的范围;(3)在(1)问条件下,双曲线还与直线()0y ax a a =≠为常数,且交于点()()1122,,,B x y C x y : ①求211232x y x y -的值;②若12x x >,试比较12,y y 的大小.例5 如图6-1-1,点A 是双曲线xky =与直线()1y x k =--+在第二象限内的交点,AB x ⊥轴于B ,且32ABO S ∆=.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 、C 的坐标 (3)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4)求AOC ∆的面积.例 6 已知()()1122,,,A x y B x y 是反比例函数1y x=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第一象限上图象的两点,满足122175,23y y x x +=-=,求AOB S ∆的值.例7 如图6-1-2,若双曲线ky x=与边长为5的等边AOB ∆的边,OA AB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且3OC BD =,则实数k 的值为 .课堂练习1.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_________ (填序号).①3x y =-; ②x y 2=-; ③xy 23-=; ④21=xy ; ⑤1-=x y ; ⑥2=x y ;⑦xky =(k 为常数,0≠k )2.若22)1(-+=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多少?3.已知函数12y y y =+,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1x =时,4y =,当2x =时,5y =.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6-1-24.已知函数xy 3=,当x <0时,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xa a y 22+-=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哪个象限?6.设11(,)A x y ,22(,)B x y 是反比例函数xy 3-=图像上的任意两点,且21y y <,则1x ,2x 可能满足的关系是什么?A.021>>x xB.210x x <<C.120x x <<D.012<<x x 7.如图6-1-3,,P Q 是双曲线上第二象限内的任意两点,PM x ⊥轴于M ,QN y ⊥ 轴于N ,试比较梯形PMNQ 与PQO ∆面积的大小.8.若0ab <,则函数ax y =与xb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6-1-39.若A (x 1,y 1),B (x 2,y 2),C (x 3,y 3)都是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象上的点,且x 1<0<x 2<x 3,则y 1,y 2,y 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10.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z 与y 成反比例,则z 与x 成__________关系,当1=x 时,2=y ;当2=y 时,2-=z ,则当2-=x 时,______=z ; 11.如图6-1-4,过点O 作直线与双曲线()0ky k x=≠交,A B 两点,过点B 作BC x ⊥轴于点C ,作BD y ⊥轴于点D .在x 轴上分别取点,E F ,使点,,A E F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 AF =.设图中矩形ODBC 的面积为1S ,EOF ∆的面积为2S ,试判断1S 、2S 的数量关系.12.如图6-1-5,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k >0,x >0)的图象上,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延长线段AB 交x 轴于点C ,若OM=MN=NC ,S △BNC=2,求k 的值.13.如图6-1-6,A 、B 是双曲线y=上的两点,过A 点作AC ⊥x 轴,交OB 于D 点,垂足为C .若△ADO 的面积为1,D 为OB 的中点,求k 的值.6-1-46-1-56-1-66-1-76-1-86-1-914.如图6-1-7,A ,C 是函数y=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C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设Rt △AOB 的面积为S 1,Rt △COD 的面积为S 2,则(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 2D .S 1和S 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15.如图6-1-8,以点O 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若其中一个交点P 的坐标为(5,1),则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16.如图6-1-9,曲线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的一支,O 为坐标原点,点P在曲线上,PA ⊥x 轴,且△PAO 的面积为2,则此曲线的解析式是 . 17.如图6-1-10,P 是函数()021>=x xy 图象上一点,直线1+-=x y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作x PM ⊥轴于M 点,交AB 于点E ,作y PN ⊥轴于N 点,交AB 于F 点,求BE AF ⋅的值.6-1-1018.两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和()0212>>=k k xk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曲线1c 和2c ,设点P 在1c 上,x PE ⊥轴于点E ,交2c 于点A ,y PD ⊥轴于点D ,交2c 于点B ,求四边形PAOB 的面积.19.如图6-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与双曲线y =相交于A ,B 两点,C 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一点,连接CA 并延长交y 轴于点P ,连接BP ,B C .若△PBC 的面积是20,求点C 的坐标.20.如图6-1-12,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间隔相等的距离取点A 1,A 2,A 3,A 4,…,A n ,分别过这些点做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P 1,P 2,P 3,P 4,…P n ,再分别过P 2,P 3,P 4,…P n 作P 2B 1⊥A 1P 1,P 3B 2⊥A 2P 2,P 4B 3⊥A 3P 3,…,P n B n ﹣1⊥A n ﹣1P n ﹣1,垂足分别为B 1,B 2,B 3,B 4,…,B n ﹣1,连接P 1P 2,P 2P 3,P 3P 4,…,P n ﹣1P n ,得到一组Rt △P 1B 1P 2,Rt △P 2B 2P 3,Rt △P 3B 3P 4,…,Rt △P n ﹣1B n ﹣1P n ,则Rt △P n ﹣1B n ﹣1P n 的面积为 .6-1-116-1-12。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基础知识(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1.函数解析式:()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图象:(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图1 图25.说明:(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例题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3x B.C.3xy=1 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B.C.D.答案:(1)C;(2)A.2.图象和性质(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若P(2,2)和Q(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6)已知函数和(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1)①②1;(2)一、三;(3)四;(4)C;(5)C;(6)B.3.函数的增减性(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为().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在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B.<<C.<<D.<<(3)下列四个函数中:①;②;③;④.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A;(2)D;(3)B.注意,(3)中只有②是符合题意的,而③是在“每一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4.解析式的确定(1)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2)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________.(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4)已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x 0,3).①求x 0的值;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x (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与x 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B;(2)4,8,(,);(3)依题意,且,解得.(4)①依题意,解得②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5)①,,;②30;③消毒时间为(分钟),所以消毒有效.5.面积计算(1)如图,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A、B、C,过这三个点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段与x轴、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则().A.B.C.D.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AC//y轴,BC//x 轴,△ABC的面积S,则().A.S=1 B.1<S<2C.S=2 D.S>2(3)如图,Rt△AOB的顶点A在双曲线上,且S△AOB=3,求m的值.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函数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y=2x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P1和P2两点,过P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1Q1,P1R1,垂足分别为Q1,R1,过P2分别作x 轴、y轴的垂线P2 Q 2,P2 R 2,垂足分别为Q 2,R 2,求矩形O Q 1P1 R 1和O Q 2P2 R 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若△ABC面积为S,则S=_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Rt△ABO中,顶点A是双曲线与直线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①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7)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点P (m,n)是函数(k>0,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E、F,设矩形OEPF在正方形OABC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S.①求B点坐标和k的值;②当时,求点P的坐标;③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D;(2)C;(3)6;(4),,矩形O Q 1P1 R 1的周长为8,O Q 2P2 R 2的周长为,前者大.(5)1.(6)①双曲线为,直线为;②直线与两轴的交点分别为(0,)和(,0),且A(1,)和C(,1),因此面积为4.(7)①B(3,3),;②时,E(6,0),;③.6.综合应用(1)若函数y=k1x(k1≠0)和函数(k2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1和k2().A.互为倒数B.符号相同C.绝对值相等D.符号相反(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A(,1),B(1,n).①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与x 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①求点A、B、D的坐标;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D两点,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结OC,OD(O是坐标原点).①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的值;②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解的个数.①;②.(2)①反比例函数为,一次函数为;②范围是或.(3)①A(0,),B(0,1),D(1,0);②一次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4)①反比例函数为,;②存在(2,2).(5)①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无交点,说明原方程无实数解;②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有两个交点,说明原方程有两个实数解.。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 可以表示成y=x k (k 为常数,k 不等于0)的形式,那么称y是x 的反比例函数。
从y=xk中可知,x作为分母,所以不能为零。
注:反比例函数的其他两种表达式:xy =k 或y =kx −12、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标点;⑵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 ⑶在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 ()0≠=k xky k 的取值范围0>k 0<k图象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注意:(1)反比例函数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与x 轴、y 轴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 (3)在利用图象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前提应是“在同一象限”内。
4、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如图,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 (x ,y )作x 轴,y 轴的垂线P M,P N,所得矩形的面积为PNPM S ⋅=∵xk y =∴y x k ⋅=∴N M S ⋅=,即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注意:①若已知矩形的面积为k ,应根据双曲线的位置确定k 值的符号。
②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Q,分别过P,Q 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 1,S2,则有S1=S2。
反比例函数常见题型分类汇总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求解 1.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2 B.k≥2 C.k ≤2 D.k<22.(2012黑龙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22a a x-+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若反比例函数22)12(--=mx m y 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A .-1或1 B.小于21的任意实数 C.-1 D.不能确定4.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且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n的值是( )A .0 B.1 C. 0或1 D . 非上述答案 5.()7225---=m mx m y 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为 ;6.已知y与x -1成反比例,当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考第13题——反比例函数有关问题题型一:反比例函数k 值有关计算1.如图,过y 轴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x k y =和xy 2=的图象交于A 点和B 点,若C 为x 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 ,BC ,若S △ABC =3,则K= (2019铁一9模)2.如图, 过C(1,2)作AC//x 轴. BC//y 轴,点A. B 都在直线y=-x+5上, 若双曲线y=kx (x >0)与ΔABC 总有公共点,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2019铁一8模)3.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y=2x (x >0)的图象上,点B 在反比例函数y=kx (k ≠0,>0)的图象上,AB ∥x 轴,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连接OB,与AD 相交于点C 若CD=12AC ,则看K 的值为 . (2019铁一7模)4.如图,A,B 两点在双曲线(x<0)的一个分支上,AD 丄y 轴于D 点,BC 丄X 轴于C 点,若▲AOB 的面积为,▲C0D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
(2019铁一5模)5.如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C 平行于y 轴,点B(3,5),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和C,则k 的值为 (2019铁一3模)6.如图,直线l :b x y +-=与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交于A 、B ,与x 轴、y 轴相交于C 、D 两点,过点A 、B 作y 轴、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E ,若25=∆AEB S ,9=∆COD S ,则k= 。
(2019铁一2模)7.已知反比例函数y=xky =(k ≠0),点A ()1y m ,,B ()2y 2m ,+是函数图象上两点,且满足1-y 1y 121=,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2019交大3模)x k y =498.如图,直线AB 经过原点O ,与双曲线)(0k xky ≠=交于A 、B 两点,AC ⊥y 轴于点C ,且△ABC 的面积是3,则k 的值是___________.(2019交大2模)9.如图,点B 是双曲线y =(k ≠0)上的一点,点A 在x 轴上,且AB =2,OB ⊥AB ,若∠BAO =60°,则k=.(2019交大1模)10.如图,点A 在双曲线x k y 1=上,点C 在双曲线xky 2=上,过点A 作AB ⊥y 轴,垂足为点B ,连接AC 、BC ,BC 与x 轴交于点D ,若BD=2DC ,△ABC 的面积为6,则21k k +的值为______.(2019工大8模)12.如图,直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3k y y x x==和的图象交于点A 和点B ,AB 与y 轴交于点P ,且P 为线段AB 的中点,作AC⊥x 轴于点C ,BD⊥x 于点D ,若四边形ABDC 的面积是5,则k= (2019高新7模)13.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点A 、D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F 在AB 上,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ky k x=为常数,0)k ≠的图象上,正方形ADEF 的面积为4,且2BF AF =,则k 值为 .(2019高新6模)14.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的两点,过点A 作AC y ⊥轴,垂足为C ,AC 交OB 于点D .若D 为OB 的中点,AOD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2019高新5模)x16.如图,点A 是双曲线y =−6x 在第二象限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O 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 ,以AB 为底作等腰△ABC ,且∠ACB =120∘,点C 在第一象限,随着点A 的运动,点C 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点C 始终在双曲线y =kx 上运动,则k 的值为_____.(2019高新2模)题型二:函数解析式问题17.如图,在Rt ▲AOB 中,∠OAB=90°,∠OBA=30°,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Rt ▲AOB 的面积刚好被y 轴平分,则经过B 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之函数专题——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共2小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a|−2x,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B .a ≠﹣2C .a ≠±2D .a =±2 2.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A .正比例函数B .一次函数C .反比例函数D .二次函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3.已知ab <0,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y =a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 )A .B .C .D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共2小题)4.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二、四象限5.关于反比例函数y =5x 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经过点(2,3) B .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 C .关于直线y =x 对称D .x 越大,越接近x 轴四.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共3小题)6.如图,矩形OABC 的边AB 与x 轴交于点D ,与反比例函数y =kx(k >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点E ,∠AOD =30°,点E 的纵坐标为1,△ODE 的面积是4√33,则k 的值是 .7.如图,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在x 轴上,且关于y 轴对称,反比例函数y =k1x(x >0)的图象经过点C ,反比例函数y =k 2x(x <0)的图象分别与AD ,CD 交于点E ,F ,若S △BEF =7,k 1+3k 2=0,则k 1等于 .8.如图,菱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1,0),点D (4,4)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直线y =23x +b 经过点C ,与y 轴交于点E ,连接AC ,AE .(1)求k ,b 的值; (2)求△ACE 的面积.五.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8小题)9.如图,点A ,B 是直线y =x 上的两点,过A ,B 两点分别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y =1x(x >0)于点C ,D .若AC =√3BD ,则3OD 2﹣OC 2的值为( )A .5B .3√2C .4D .2√310.、若点(﹣1,y 1),(2,y 2),(3,y 3)在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1>y 3>y 2D .y 2>y 3>y 111.如图,点A ,B 在双曲线y =3x(x >0)上,点C 在双曲线y =1x(x >0)上,若AC ∥y 轴,BC ∥x 轴,且AC =BC ,则AB 等于( ) A .√2 B .2√2 C .4 D .3√212.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函数图象的四个结论:①k >0;②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④若点(﹣2,3)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点(﹣1,6)也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个.13.已知:函数y 1=|x |与函数y 2=1|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当x <0时,y 1,y 2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x <﹣1时,y 1>y 2;③y 1与y 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是2; ④函数y =y 1+y 2的最小值是2. 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y =kx(k >0)的图象和△ABC 都在第一象限内,AB =AC =52,BC ∥x 轴,且BC =4,点A 的坐标为(3,5).若将△ABC 向下平移m 个单位长度,A ,C 两点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m 的值为 .15.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1,2.第一次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得到的数字作为点M 的横坐标x ;再从袋中余下的两个小球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得到的数字作为点M 的纵坐标y .(1)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列出点M (x ,y )的所有可能结果;(2)求点M (x ,y )在双曲线y =−2x上的概率.16.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O ,四个顶点都在坐标轴上,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与AD 边交于E (﹣4,12),F (m ,2)两点. (1)求k ,m 的值;(2)写出函数y =kx图象在菱形ABCD 内x 的取值范围.六.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共3小题)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2).(1)将点A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 .(2)点C 与点A 关于原点O 对称,则点C 的坐标是 .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 ,则它的解析式是 . (4)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C 两点,则它的解析式是 .1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OABC 中,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3,0),C (1,2),函数y =kx (k ≠0)的图象经过点C . (1)求k 的值及直线OB 的函数表达式: (2)求四边形OABC 的周长.19.如图,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A (1,0),与y 轴交于点B (0,2),将线段AB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 ,反比例函数y =kx(k ≠0,x >0)的图象经过点C .(1)求直线AB 和反比例函数y =kx (k ≠0,x >0)的解析式;(2)已知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x (k ≠0,x >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 到直线AB 距离最短时的坐标.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共5小题)20.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 +b (k 、b 是常数,且k ≠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c ≠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 )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21.如图,一次函数y 1=(k ﹣5)x +b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与反比例函数y 2=k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 <4,则k = .22.已知直线y =ax (a ≠0)与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一个交点坐标为(2,4),则它们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2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12x +4的图象交于A 和B (6,n )两点. (1)求k 和n 的值;(2)若点C (x ,y )也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求当2≤x ≤6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24.如图,一次函数y =m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交于A (3,1),B (−12,n )两点.(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n 的值及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八.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25.南宁至玉林高速铁路已于去年开工建设.玉林良睦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首期打通共有土石方总量为600千立方米,设计划平均每天挖掘土石方x 千立方米,总需用时间y 天,且完成首期工程限定时间不超过600天.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实际平均每天挖掘土石方比原计划多0.2千立方米,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100天完成,求实际挖掘了多少天才能完成首期工程?九.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共1小题)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坐标为A(0,0),B(6,0),C(6,8),D(0,8),AC,BD交于点E.(1)如图(1),双曲线y=k1x过点E,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如图(2),双曲线y=k2x 与BC,CD分别交于点M,N,点C关于MN的对称点C′在y轴上.求证△CMN~△CBD,并求点C′的坐标;(3)如图(3),将矩形ABCD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使过点E的双曲线y=k3x与AD交于点P.当△AE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共2小题) 1.【解答】解: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 是常数,不能等于0,由题意可得:|a |﹣2≠0, 解得:a ≠±2, 故选:C . 2.【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y ,顶角为x ,由题意,得y =−12x +90°, 故选:B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3.【解答】解:若反比例函数y =ax经过第一、三象限,则a >0.所以b <0.则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应该经过第一、二、三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 =ax经过第二、四象限,则a <0.所以b >0.则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应该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故选项A 正确; 故选:A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共2小题) 4.【解答】解:∵k =2>0,∴反比例函数经过第一、三象限; 故选:A .5.【解答】解:A 、把点(2,3)代入反比例函数y =5x得2.5≠3不成立,故A 选项错误;B 、∵k =5>0,∴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B 选项错误;C 、反比例函数有两条对称轴,y =x 和y =﹣x ;当x <0时,x 越小,越接近x 轴,故C 选项正确;D 、反比例函数有两条对称轴,y =x 和y =﹣x ;当x <0时,x 越小,越接近x 轴,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四.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共3小题) 6.【解答】解:如图,作EM ⊥x 轴于点M ,则EM =1. ∵△ODE 的面积是4√33, ∴12OD •EM =4√33,∴OD =8√33. 在直角△OAD 中,∵∠A =90°,∠AOD =30°, ∴∠ADO =60°,∴∠EDM =∠ADO =60°.在直角△EMD 中,∵∠DME =90°,∠EDM =60°, ∴DM =EM tan60°=√3=√33, ∴OM =OD +DM =3√3, ∴E (3√3,1).∵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过点E ,∴k =3√3×1=3√3. 故答案为3√3.7.【解答】解:设点B 的坐标为(a ,0),则A 点坐标为(﹣a ,0) 由图象可知,点C (a ,k 1a),E (﹣a ,−k 2a),D (﹣a ,k 1a),F (−a3,k 1a) 矩形ABCD 面积为:2a •k 1a=2k 1∴S △DEF =DE⋅DF 2=23a×(−2k 2a)2=−23k 2S △BCF =CF⋅BC2=43a×k 1a2=23k 1S △ABE =AB⋅AE2=2a×(−k 2a)2=−k 2∵S △BEF =7∴2k 1+23k 2−23k 1+k 2=7 ①∵k 1+3k 2=0∴k 2=−13k 1代入①式得43k 1+53×(−13k 1)=7解得k 1=9 故答案为:9 8.【解答】解:(1)由已知可得AD =5, ∵菱形ABCD ,∴B (6,0),C (9,4),∵点D (4,4)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 ∴k =16,将点C (9,4)代入y =23x +b ,∴b =﹣2;(2)E (0,﹣2),直线y =23x ﹣2与x 轴交点为(3,0), ∴S △AEC =12×2×(2+4)=6;五.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共8小题) 9.【解答】解:延长CA 交y 轴于E ,延长BD 交y 轴于F . 设A 、B 的横坐标分别是a ,b , ∵点A 、B 为直线y =x 上的两点, ∴A 的坐标是(a ,a ),B 的坐标是(b ,b ).则AE =OE =a ,BF =OF =b .∵C 、D 两点在交双曲线y =1x (x >0)上,则CE =1a,DF =1b. ∴BD =BF ﹣DF =b −1b,AC =1a−a .又∵AC =√3BD , ∴1a−a =√3(b −1b),两边平方得:a 2+1a2−2=3(b 2+1b2−2),即a 2+1a 2=3(b 2+1b2)﹣4,在直角△ODF 中,OD 2=OF 2+DF 2=b 2+1b2,同理OC 2=a 2+1a2, ∴3OD 2﹣OC 2=3(b 2+1b 2)﹣(a 2+1a2)=4.故选:C .10.【解答】解:∵k <0,∴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x =﹣1时,y 1>0, ∵2<3, ∴y 2<y 3<y 1 故选:C .11.【解答】解:点C在双曲线y=1x上,AC∥y轴,BC∥x轴,设C(a,1a ),则B(3a,1a),A(a,3a),∵AC=BC,∴3a −1a=3a﹣a,解得a=1,(负值已舍去)∴C(1,1),B(3,1),A(1,3),∴AC=BC=2,∴Rt△ABC中,AB=2√2,故选:B.12.【解答】解:观察反比例函数y=kx (x<0)的图象可知:图象过第二象限,∴k<0,所以①错误;因为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②正确;因为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③正确;因为点(﹣2,3)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k=﹣6,则点(﹣1,6)也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所以④正确.所以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3个.故答案为3.13.【解答】解:补全函数图象如图:①当x<0时,y1随x的增大而减小,y2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①错误;②当x<﹣1时,y1>y2;故②正确;③y1与y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故③正确;④∵(x﹣1)2≥0,∴x2+1≥2|x|,∵y=y1+y2=|x|+1|x|=x2+1|x|≥2,∴函数y =y 1+y 2的最小值是2.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②③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14.【解答】解:∵AB =AC =52,BC =4,点A (3,5). ∴B (1,72),C (5,72), 将△ABC 向下平移m 个单位长度,∴A (3,5﹣m ),C (5,72−m ), ∵A ,C 两点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3(5﹣m )=5(72−m ), ∴m =54;故答案为54;15.【解答】解:(1)用树状图表示为: 点M (x ,y )的所有可能结果;(﹣1,1)(﹣1,2)(1,﹣1)(1,2)(2,﹣1)(2,1)共六种情况.(2)在点M 的六种情况中,只有(﹣1,2)(2,﹣1)两种在双曲线y =−2x上, ∴P =26=13;因此,点M (x ,y )在双曲线y =−2x上的概率为13.16.【解答】解:(1)∵点E (﹣4,12)在y =k x上,∴k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F (m ,2)在y =−2x上,∴m =﹣1.(2)函数y =kx图象在菱形ABCD 内x 的取值范围为:﹣4<x <﹣1或1<x <4.六.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共3小题) 17.【解答】解:(1)将点A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2,3);(2)点C 与点A 关于原点O 对称,则点C 的坐标是(1,﹣2);(3)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把B (2,3)代入得:k =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6x;(4)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mx +n ,把A (﹣1,2)与C (1,﹣2)代入得:{−m +n =2m +n =−2,解得:{m =−2n =0,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故答案为:(1)(2,3);(2)(1,﹣2);(3)y =6x;(4)y =﹣2x .18.【解答】解:(1)依题意有:点C (1,2)在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上,∴k =xy =2, ∵A (3,0) ∴CB =OA =3, 又CB ∥x 轴, ∴B (4,2),设直线OB 的函数表达式为y =ax , ∴2=4a ,∴a =12,∴直线OB 的函数表达式为y =12x ;(2)作CD ⊥OA 于点D , ∵C (1,2),∴OC =√12+22=√5, 在平行四边形OABC 中, CB =OA =3,AB =OC =√5,∴四边形OABC 的周长为:3+3+√5+√5=6+2√5, 即四边形OABC 的周长为6+2√5.19.【解答】解:(1)将点A(1,0),点B(0,2),代入y=mx+b,∴b=2,m=﹣2,∴y=﹣2x+2;∵过点C作CD⊥x轴,∵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ABO≌△CAD(AAS),∴AD=OB=2,CD=OA=1,∴C(3,1),∴k=3,∴y=3x ;(2)设与AB平行的直线y=﹣2x+h,联立﹣2x+h=3x ,∴﹣2x2+hx﹣3=0,当△=h2﹣24=0时,h=2√6或﹣2√6(舍弃),此时点P到直线AB距离最短;∴P(√62,√6);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共5小题)20.【解答】解:∵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 x (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0或x>2.故选:C.21.【解答】解:由已知得A、B的横坐标分别为1,4,所以有{k −5+b =k4(k −5)+b =k 4解得k =4, 故答案为4. 22.【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与点(2,4)关于原点对称, ∴该点的坐标为(﹣2,﹣4). 故答案为:(﹣2,﹣4).23.【解答】解:(1)当x =6时,n =−12×6+4=1, ∴点B 的坐标为(6,1). ∵反比例函数y =kx 过点B (6,1),∴k =6×1=6. (2)∵k =6>0,∴当x >0时,y 随x 值增大而减小, ∴当2≤x ≤6时,1≤y ≤3.24.【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经过A (3,1), ∴k =3×1=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2)把B (−12,n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 −12n =3, 解得n =﹣6,∴B (−12,﹣6),把A (3,1),B (−12,﹣6)代入一次函数y =mx +b ,可得{1=3m +b−6=−12m +b,解得{m =2b =−5,∴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5.八.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25.【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y =600x, ∵y ≤600, ∴x ≥1;(2)设实际挖掘了m天才能完成首期工程,根据题意可得:600 m −600m+100=0.2,解得:m=﹣600(舍)或500,检验得:m=500是原方程的根,答:实际挖掘了500天才能完成首期工程.九.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共1小题)26.【解答】解:(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DE=EB,∵B(6,0),D(0,8),∴E(3,4),∵双曲线y=k1x 过点E,∴k1=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2)如图2中,∵点M,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DN•AD=BM•AB,∵BC=AD,AB=CD,∴DN•BC=BM•CD,∴DNBM =CDBC,∴DNCD =BMCB,∴CNCD =CMCB,∵∠MCN =∠BCD , ∴△MCN ∽△BCD , ∴∠CNM =∠CDB , ∴MN ∥BD ,∴△CMN ∽△CBD . ∵B (6,0),D (0,8),∴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 =−43x +8, ∵C ,C ′关于MN 对称, ∴CC ′⊥MN , ∴CC ′⊥BD , ∵C (6,8),∴直线CC ′的解析式为y =34x +72, ∴C ′(0,72).(3)如图3中,①当AP =AE =5时,∵P (m ,5),E (m +3,4),P ,E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5m =4(m +3), ∴m =12.②当EP =AE 时,点P 与点D 重合,∵P (m ,8),E (m +3,4),P ,E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8m =4(m +3), ∴m =3.③显然PA ≠PE ,若相等,点P 在点E 的下方,显然不可能.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 的值为3或12.。
考点梳理:初中反比例函数章节必考点全梳理(精编Word)必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一般地,形如y=kx(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①y=kx(k≠0)②y=kx﹣1(k≠0)③xy=k(k≠0)例题1下列函数:①y=x﹣2,②y=3x,③y=x﹣1,④y=2x+1,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变式1若函数y=(m2﹣3m+2)x|m|﹣3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A.1B.﹣2C.±2D.2变式2已知函数y=(m+1)x m2−2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变式3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有()(1)y=3x;(2)y=−2x;(3)y=x3;(4)﹣xy=3;(5)y=2x+1;(6)y=1x2;(7)y=2x﹣2;(8)y=kx.A.(2)(4)B.(2)(3)(5)(8)C.(2)(7)(8)D.(1)(3)(4)(6)必考点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结合一次、二次函数)对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若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ax+b和y=c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A.B.C.D.变式4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c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ax2+bx+c的大致图象是()A.B.C.D.变式5函数y=kx与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为()A.B.C.D.变式6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bx+b2﹣4ac与反比例函数y= (a+b+c)(a−b+c)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必考点3: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比较大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横纵坐标同号;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横纵坐标异号.例题3若(﹣1,y1),(2,y2),(3,y3)三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m2+1x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y1>y2>y3B.y1>y3>y2C.y3>y1>y2D.y2>y3>y1变式7函数y=−k2−1x(k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x1,y1)、B(x2,y2)、C(x3,y3),若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3<y2<y1C.y3<y1<y2D.y2<y1<y3变式8已知点A(x1,2),B(x2,4),C(x3,﹣1)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A.x3<x1<x2B.x2<x1<x3C.x1<x3<x2D.x1<x2<x3变式9若点A(a﹣1,y1),B(a+1,y2)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且y1>y2,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B.﹣1<a<1C.a>1D.a<﹣1或a>1必考点4: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与四边形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横纵坐标同号;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横纵坐标异号.例题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1,0),D (0,2),点B 在第一象限,BD ∥x 轴,若函数y =kx(k >0,x >0)的图象经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则k 的值为( )A .4B .5C .8D .10变式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是反比例函数y =kx (k >0,x >0)图象上一点,B 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以OA 、AB 为邻边作▱ABCO .若点C 及BC 中点D 都在反比例函数y =−4x(x <0)图象上,则k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变式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x 轴,CD 与y 轴交于点E ,反比例函数y =k x(x >0)图象经过顶点B 、C ,已知点B 的横坐标为5,AE =2CE ,则点C 的坐标为( )A .(2,203) B .(2,83)C .(3,203) D .(3,83)变式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43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A,以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且点C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12B.﹣42C.42D.﹣21必考点5: 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面积)反比例函数y =kx (k ≠0)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 =kx (k ≠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例题5 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y =4x 和y =2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是C 1和C 2,设点P 在C 1上,P A ⊥x 轴于点A ,交C 2于点B ,则△POB 的面积为( )A .1B .2C .4D .无法计算变式13 如图直线y =mx 与双曲线y =k x 交于点A 、B ,过A 作AM ⊥x 轴于M 点,连接BM ,若S △AMB =2,则k 的值是( )A .1B .2C .3D .4变式14 如图,点A 与点B 分别在函数y =k1x (k 1>0)与y =k2x (k 2<0)的图象上,线段AB 的中点M 在y 轴上.若△AOB 的面积为2,则k 1﹣k 2的值是( )A .2B .3C .4D .5变式15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k1x和y=k2x(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2,则k2﹣k1的值为.必考点6: 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规律题)反比例函数y =kx (k ≠0)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 =kx (k ≠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例题6 如图,已知A 1,A 2,A 3,…A n ,…是x 轴上的点,且OA 1=A 1A 2=A 2A 3=…=A n ﹣1A n …=1,分别过点A 1,A 2,A 3,…A n ,…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y =1x (x >0)的图象于点B 1,B 2,B 3,…,B n ,…,过点B 2作B 2P 1⊥A 1B 1于点P 1,过点B 3作B 3P 2⊥A 2B 2于点P 2…,记△B 1P 1B 2的面积为S 1,△B 2P 2B 3的面积为S 2…,△B n P n B n +1的面积为S n .则S 1+S 2+S 3+…+S 20= .变式16 【变式6-1】(2019•蜀山区一模)如图,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2X(x >0)的图象上,过点B 分别与x 轴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是C 0和A ,点C 0的坐标为(1,0),取x 轴上一点C 1(32,0),过点C 1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B 1,过点B 1作线段B 1A 1⊥BC 0交于点A 1,得到矩形A 1B 1C 1C 0,依次在x 轴上取点C 2 (2,0),C 3(52,0)…,按此规律作矩形,则矩形A n B n ∁n C n ﹣1(n 为正整数)的面积为 .变式17如图,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y=4x(x>0)上,有点P1,P2,P3,P4,…,点P1横坐标为2,且后面每个点的横坐标与它前面相邻点的横坐标的差都是2,过点P1,P2,P3,P4,…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则S1+S2+S3+…+S n=.变式18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当x取1,2,3,…n时,对应在反比例图象上的点分别为M1、M2、M3…M n,则S△P1M1M2+S△P2M2M3+…S△Pn﹣1Mn﹣1Mn=.必考点7: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y =kx (k ≠0)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 =kx (k ≠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例题7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k ≠0),当x =﹣3时,y =43.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 (2)当y =﹣4时,求自变量x 的值.变式19 已知y 与x ﹣1成反比例,且当x =4时,y =1.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判断点(﹣2,﹣1)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变式20已知y=y1﹣y2,y1与x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当x=3时,y=5;当x=1时,y=﹣1.(1)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当x=﹣1时,求y的值.变式21已知y=y1+y2,y1与x2成正比例,y2与x+1成反比例,当x=0时,y=2;当x=1时,y=2.求y 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考点8: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例题8如图,等腰直角△ABC位于第二象限,BC=AC=2,直角顶点C在直线y=﹣x上,且点C的横坐标为﹣3,边BC,AC分别平行于x轴、y轴.若双曲线y=kx与△ABC的边AB有2个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变式22如图,直线y=1与反比例函数y=kx(x<0),y=2x(x>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和点B,线段AB的长是8,若直线y=n(x+2)(n≠0)与y=2x(x>0)的图象有交点,与y=kx(x<0)无交点,则n的取值范围为()A.﹣6<n<0B.0<n<6 C.﹣6<n<0或0<n<6D.0<n<2变式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5,0)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AB,直线y=x+b与双曲线y=−4 x相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AB相交于点R(x3,y3).若y1>y2>y3时,则b的取值范围是()A.b>4B.b>4或b<﹣4C.−295<b<﹣4或b>4D.4<b<295或b<﹣4变式2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4x(x>0)的图象G经过点A(4,1),与直线y=14x+b的图象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其中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图象G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OA、OC、BC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若W内恰有4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b的取值范围是()A.−54≤b<1或74<b≤114B.−54≤b<1或−74<b≤114C.−54≤b<﹣1或−74<b≤114D.−54≤b<﹣1或74<b≤114必考点9:反比例与一次函数综合例题9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点A(1,4)、B(4,n).(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mx的解集;(3)若点P为x轴上一点,△ABP的面积为6,求点P的坐标.变式25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点A(1,6),B(3,n)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M在x轴上,且△AMC的面积为6,求点M的坐标.(3)在y轴上找一点P,使P A+PB的值最小,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变式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mx(m≠0)的图象相交于第一、三象限内的A(3,5),B(a,﹣3)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y轴上找一点P使PB﹣PC最大,求PB﹣PC的最大值及点P的坐标;(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mx的解集.变式27 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x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B ,且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正半轴交于点C ,过A ,B 分别作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D .已知A (4,1),CE =4C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m x<kx +b 时x 的取值范围.(4)若点M 为一次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过点M 作MN ∥y 轴,交反比例函数y =m x(x >0)的图象于点N ,连结ME ,NE ,当△MNE 的面积为98时,直接写出点M 的横坐标.必考点10: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例题10为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校医每天早上对全校办公室和教室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她完成3间办公室和2间教室的药物喷洒要19min;完成2间办公室和1间教室的药物喷洒要11min.(1)校医完成一间办公室和一间教室的药物喷洒各要多少时间?(2)消毒药物在一间教室内空气中的浓度y(单位:mg/m3)与时间x(单位:min)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校医进行药物喷洒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药物喷洒完成后y与x成反比例函数关系,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为A(m,n).当教室空气中的药物浓度不高于1mg/m3时,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校医依次对一班至十一班教室(共11间)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当她把最后一间教室药物喷洒完成后,一班学生能否进入教室?请通过计算说明.变式28学校的学生专用智能饮水机里水的温度y(℃)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水的温度为20℃时,饮水机自动开始加热,当加热到100℃时自动停止加热(线段AB),随后水温开始下降,当水温降至20℃时(BC为双曲线的一部分),饮水机又自动开始加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饮水机里水的温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下课时,同学们纷纷用水杯去盛水喝.此时,饮水机里水的温度刚好达到100℃.据了解,饮水机1分钟可以满足12位同学的盛水要求,学生喝水的最佳温度在30℃~45℃,请问在大课间30分钟时间里有多少位同学可以盛到最佳温度的水?变式29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50毫升某品牌白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亳升)与时间x(时)变化的图象,如图(图象由线段OA与部分双曲线AB组成).国家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时属于“酒后驾驶”,不能驾车上路.(1)求部分双曲线AB的函数解析式;(2)参照上述数学模型,假设某驾驶员晚上22:30在家喝完50毫升该品牌白酒,第二天早上7:00能否驾车去上班?请说明理由.变式30饮水机中原有水的温度为20℃,通电开机后,饮水机自动开始加热,此过程中水温y(℃)与开机时间x(分)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当加热到100℃时自动停止加热,随后水温开始下降,此过程中水温y (℃)与开机时间x(分)成反比例关系,当水温降至20℃时,饮水机又自动开始加热……,重复上述程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1)当0≤x<8时,求水温y(℃)与开机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式.(2)求图中t的值;(3)若在通电开机后即外出散步,请你预测散步42分钟回到家时,饮水机内水的温度约为多少℃?必考点11:反比例函数存在性问题(三角形)例题11如图,反比例函数y1=kx和一次函数y2=mx+n相交于点A(1,3),B(﹣3,a),(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连接OA,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为以OA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题意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变式31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1,a)和B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x轴上,且△APC的面积为5,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是以AB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32如图,关于x的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相交于A(﹣2,8),B(4,m)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M,N,P是x轴上一动点,当以P,M,N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变式33如图,函数y=kx(x>0)的图象过点A(n,2)和B(85,2n﹣3)两点.(1)求n和k的值;(2)将直线OA沿x轴向左移动得直线DE,交x轴于点D,交y轴于点E,交y=kx(x>0)于点C,若S△ACO=6,求直线DE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第二象限内是否存在点F,使得△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必考点12: 反比例函数存在性问题(四边形)例题12 已知,矩形OCB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已知点B 的坐标为(2,4),反比例函数y =m x (x >0)的图象经过AB 的中点D ,且与BC 交于点E ,顺次连接O ,D ,E .(1)求线段DE 的长;(2)在线段OD 上存在一点M ,当△MOE 的面积等于34时,求点M 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O 、D 、E 、N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34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OA=4,OC=3,动点P在y轴的右侧,且满足S△PCO=38S矩形OABC.(1)若点P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P的坐标;(2)连接PO、PC,求PO+PC的最小值;(3)若点Q是平面内一点,使得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你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Q的坐标.变式35如图,四边形OBAC是矩形,OC=2,OB=6,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A.(1)求k的值.(2)点P为反比例图象上的一点,作PD⊥直线AC,PE⊥x轴,当四边形PDCE是正方形时,求点P的坐标.(3)点G为坐标平面上的一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A、B、Q、G为顶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4?若存在,请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已知点A(0,﹣6)、D(﹣3,﹣7),点B、C在第三象限内.(1)点B的坐标;(2)将正方形ABC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向上平移t秒,若存在某一时刻t,使在第二象限内点B、D两点的对应点B'、D'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请求出此时t的值以及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情况下,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P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使得以P、Q、B'、D'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题意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反比例函数1.定义:形如y =x k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xy=k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y 的取值范围是y ≠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y 的取值范围是y ≠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k xk 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k y ==∴=,, 。
5.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 落在一三限,x 增大y 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 、y 的顺序可交换。
练习题1.下列函数,①y =2x ,②y =x ,③y =x -1,④y =11x +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 与宽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4.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 (x +1)和y =-k x(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5.已知点(3,1)是双曲线y =k x (k ≠0)上一点,则下列各点中在该图象上的点是()A .(13,-9)B .(3,1)C .(-1,3)D .(6,-12)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P (kPa )是气体体积V (m 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 时, 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A .不大于2435m 3B .不小于2435m 3C .不大于2437m 3D .不小于2437m 3第6题图第7题图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 A .与电阻R (Ω)成反比例,如右图所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 表示电流I 的函数解析式为().A .I =6R B .I =-6R C .I =3R D .I =2R 8.函数y =1x 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0个9.若函数y =(m +2)|m |-3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A .2B .-2C .±2D .×210.已知点A (-3,y 1),B (-2,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上,则().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二、填空题11.一个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经过点P (-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kx +1和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都经过点(2,m ),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3.一批零件300个,一个工人每小时做15个,用关系式表示人数x 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14.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1x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x 轴于B ,CD ⊥x 轴于D ,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为_______.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9题图15.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上的一点,且矩形PEOF 的面积为8,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16.反比例函数y =21039n n x --的图象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n =_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 =3x +m 与反比例函数y =3m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当m =_____时,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18.若一次函数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在第二象限内有两个交点, 则k ______0,b _______0,(用“>”、“<”、“=”填空)19.两个反比例函数y =3x ,y =6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1,P 2,P 3……P 2005,在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 1,x 2,x 3,…x 2005,纵坐标分别是1,3, 5 ……, 共2005年连续奇数,过点P 1,P 2,P 3,…,P 2005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与y =3x 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 1(x 1,y 1),Q 2(x 2,y 2),Q 3(x 3,y 3),…,Q 2005(x 2005,y 2005),则y 2005=________.20.当>0时,两个函数值y ,一个随x 增大而增大,另一个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 =3x 与y =1x B .y =-3x 与y =1x C .y =-2x +6与y =1x D .y =3x -15与y =-1x 21.在y =1x 的图象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的有()2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 x(m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 点,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 若OA =OB =OD =1.(1)求点A 、B 、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3.如图,已知点A (4,m ),B (-1,n )在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上,直线AB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C 、D 两点,(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C 、D 两点坐标.(3)S △AOC :S △BOD 是多少?第23题24.已知y =y 1-y 2,y 1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4,x =4时,y =3.求(1)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x =14时,y 的值.25.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1)利用图中的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26.如图,双曲线y =5x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 (1,5), 过点C 的直线y =kx +b (k >0)与x 轴交于点A (a ,0).(1)求点A 的横坐标a 与k 的函数关系式(不写自变量取值范围).(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个交点D 的横坐标是9时,求△COA 的面积.第26题图反比例函数测试题答案1.B .;2.D .;3.A .;4.A .;5.B .;6.B .;7.A .;8.B .;9.A .;10.D .;11.y =2x;12.y =x +1;13.y =20x ;14.2;15.y =-8x ;16.n =-3;17.m =5;18.<,>;19.2004.5;20.A .;B .;;21.A ;C ;D ;22.解:(1)∵OA =OB =OD =1,∴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A (-1,0),B (0,1),D (1,0).(2)∵点AB 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上,∴01k b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点C 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 且CD ⊥x 轴,∴C 点的坐标为(1,2),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m x (m ≠0)的图象上,∴m =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3.(1)y =2x -6;(2)C (3,0),D (0,-6);(3)S △AOC :S △BOD =1:1.;24.(1)y =216x 提示:设y =k -22k x,再代入求k 1,k 2的值.(2)自变量x 取值范围是x >0.(3)当x =14时,y =-162=255.;25.解:(1)由图中条件可知,双曲线经过点A (2,1)∴1=2m ,∴m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又点B 也在双曲线上,∴n =21-=-2,∴点B 的坐标为(-1,-2).∵直线y =kx +b 经过点A 、B .∴122k b k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根据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上方时, 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即x >2或-1<x <0.;26.解:(1)∵点C (1,5)在直线y =-kx +b 上,∴5=-k +b ,又∵点A (a ,0)也在直线y =-kx +b 上,∴-ak +b =0,∴b =ak将b =ak 代入5=-k +a 中得5=-k +ak ,∴a =5k+1.(2)由于D 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交点∴599y y k ak⎧=⎪⎨⎪=-+⎩∵ak =5+k ,∴y =-8k +5③将①代入③得:59=-8k +5,∴k =59,a =10.∴A (10,0),又知(1,5),∴S △COA =12×10×5=25.;。
反比率函数中考复习 ( 知识点 +题型分类练习 )知识点梳理1、反比率函数的观点:一般地;假如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能够表示成y= k〔 k 为常数; k 不等于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 x 的反比率函数。
从y=k中可知;x xx 作为分母;因此不可以为零。
注 : 反比率函数的其余两种表达式:或2、画反比率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能够简化计算;又便于标点;⑵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⑶在连线时要用“圆滑的曲线〞;不可以用折线。
3、反比率函数的性质反比率函数k xk 的取值范围k k x x图象k k k k k k① x 的取值范围是x;x的① x 的取值范围是x ;x的取值k k性质取值范围是x范围是x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kk k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x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x随 xk注意:x〔 1〕反比率函数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kk〔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与x 轴、 x 轴无穷靠近;但永久不可以与坐标轴订交;〔 3〕在利用图象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前提应是“在同一象限〞内。
k4、反比率函数系数x 的几何意义k k k k如图;过双曲线上随意一点P 〔 x ; x 〕作 x 轴; x 轴的垂线PM ;PN ;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kkx∵ k∴ x ∴ x ;xk kk 即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 x 轴; x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x注意:kk 值的符号。
①假定矩形的面积为x ;应依据双曲线的地点确立 ②在一个反比率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 Q ;分别过 P ; Q 作 x 轴、 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 成的矩形面积为S ; S ;那么有 S =S 。
1212反比率函数常有题型分类汇总考点一、反比率函数的观点及分析式求解1.反比率函数y=k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xA.k >2≥ 2≤ 2< 2a2a22.〔 2021黑龙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率函数y=x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 D .第三、四象限3.假定反比率函数y( 2m 1)x m22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值是〔〕1A.-1或 1B.小于 2 的随意实数C.- 1D.不可以确立kn 的值是〔4.假定函数x是反比率函数;且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那么〕C.0 或 1D.非上述答案5.y m2 5 x m2m 7是y对于x的反比率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值为;6. y 与 x -1成反比率;当x =1 时;y= -1;那么;当 x = 2时; y 的值为;237. y 与 x 成正比率; z 与 y 成反比率;那么z 与 x 成 __________ 关系;当x 1时;y2;当y 2时; z=-2 ;那么当x=-2时;z______ ;8. y 与〔 2x+1〕成反比率且当x=0 时; y=2;那么当 x=- 1 时; y=________。
专题20反比例函数(3个知识点4种题型1种中考考法)【目录】倍速学习四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重点)知识点2.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重点)知识点3.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重点)【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求未知字母的值题型2.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型3.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判断及应用题型4.应用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关系【方法三】仿真实战法考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方法四】成果评定法【学习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
2.能结合具体问题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会确定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出函数值。
【知识导图】【倍速学习四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表达式(重点)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乘积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即xy k =,或表示为ky x=,其中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一般地,形如ky x=(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注意:(1)在k y x =中,自变量x 是分式k x 的分母,当0x =时,分式kx无意义,所以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函数y 的取值范围是0y ≠.故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无交点.(2)k y x =()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 的指数是-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条件.(3)k y x=()也可以写成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例1】(2023春•邗江区期末)下列式子中,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xy =1B .y =C .y =D .y =【答案】A【解答】解:A 、由原式得到y =,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B 、该函数式表示y 与x 2成反比例关系,故本选项错误;C 、该函数式表示y 与x 成正比例关系,故本选项错误;D 、该函数不属于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变式】(2022秋•怀化期末)下列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3x﹣1B .y =﹣C .xy =5D .y =【答案】B【解答】解:A 、y =3x ﹣1=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B 、y =﹣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正确;C 、xy =5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D 、y =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知识点2.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定(重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般步骤:【例2】(2022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y =y 1-y 2,y 1与x 成反比例,y =5;当x =1时,y =-1;求当x =-1时,y 的值.【答案】3-【分析】设出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代入x 【详解】设1ay x=,()22y b x =-,(a 、b 不等于0)∵12y y y =-,a【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求未知字母的值一、单选题解得62 k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22秋•岳阳县期末)若函数y=(m+4)x|m|﹣5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A.4B.﹣4C.4或﹣4D.0【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得,|m|﹣5=﹣1,且m+4≠0,解得:m=4.故选:A.3.(2022秋•惠来县期末)函数y=x k﹣1是反比例函数,则k=()A.3B.2C.1D.0【答案】D【解答】解:由题意得:k﹣1=﹣1,解得:k=0,故选:D.k6,104【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系的新定义问题,理解“雁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型3.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判断及应用48【方法三】仿真实战法考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2023•临沂)正在建设中的临滕高速是我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一段工程施工需要运送土石方总量为105m3,设土石方日平均运送量为V(单位:m3/天),完成运送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为t(单位:天),则V与t满足()A.反比例函数关系B.正比例函数关系C.一次函数关系D.二次函数关系【分析】列出V与t的关系式,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Vt=105,∴V=,V与t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2.(2018•柳州)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B.a≠﹣2C.a≠±2D.a=±2【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是常数,不能等于0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是常数,不能等于0,由题意可得:|a|﹣2≠0,解得:a≠±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关键是根据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的取值范围解答.【方法四】成果评定法一、单选题A.①②B.【答案】B【分析】分别求出三个问题中变量【详解】解:①∵正方形的周长为二、填空题【答案】2(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矩形写出B ,取值范围.【详解】解:∵矩形ABCD ∴()1,1B ,()3,4D ,三、解答题。
反比率函数一、基础知识1. 定义:一般地,形如 yk〔 k 为常数, k o 〕的函数称为反比率函数。
ykxx还可以够写成 y kx 12. 反比率函数剖析式的特色:⑴等号左边是函数 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
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 k 〔也叫做比率系数 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 x ,且指数为 1. ⑵比率系数 k 0⑶自变量 x 的取值为所有非零实数。
⑷函数 y 的取值是所有非零实数。
3. 反比率函数的图像⑴图像的画法:描点法① 列表〔应以 O 为中心,沿 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 描点〔有小到大的序次〕③ 连线〔从左到右圆滑的曲线〕 ⑵反比率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yk〔 k 为常数, k 0 〕中自变量 x 0 ,x函数值 y0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 断开的两个分支, 延伸局部逐渐凑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订交。
⑶反比率函数的图像是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y x 或 y x 〕。
⑷反比率函数 yk〔 k 0 〕中比率系数 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 ykxx〔 k 0 〕上任意引 x 轴 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 k 。
4.反比率函数性质以下表:k 的取值 图像所在象限函数的增减性ko 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ko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值随 x 的增大而增大5. 反比率函数剖析式确实定: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 k 〕6.“反比率关系〞与“反比率函数〞 :成反比率的关系式不用然是反比率函数 ,但是反比率函数 y k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率关系。
x7. 反比率函数的应用二、例题【例 1】若是函数 y kx2k2k 2的图像是双曲线,且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的值是多少?【剖析】有函数图像为双曲线那么此函数为反比率函数y k,〔 k0〕即y kx1 x(k 0 〕又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 k 0能够求出的值【答案】由反比率函数的定义,得:2k 2k21解得 k1或 k12 k0k0k1k1时函数 y kx2 k2k 2为 y1x【例 2】在反比率函数 y 1 的图像上有三点x1, y1, x2, y2, x3, y3。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题练习-附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关系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x +3B .y =x 3C .y =3x 2D .y =3x 2.若反比例函数y=6x 的图像经过点(﹣2,a ),则a 的值是( )A .6B .﹣2C .﹣3D .3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1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该函数图象经过点(−1,1)B .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增大D .该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4.反比例函数(其中),当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C .D .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k 与y =k x (k ≠0)的大致图象可能为( )A .B .C .D .6.反比例函数y =6x 图象上有三个点(x 1,y 1),(x 2,y 2),(x 3,y 3)其中y 1<y 2<0<y 3,则x 1,x 2,x 3的大小关系是( )A .x 1<x 2<x 3B .x 3<x 1<x 2C .x 2<x 1<x 3D .x 3<x 2<x 1 7.如图,A 、B 是第二象限内双曲线y =k x 上的点,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 ,3a ,线段AB 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C ,S △AOC =12.则k 的值为( )A .﹣6B .﹣5C .﹣4D .﹣38.如图,矩形OABC与反比例函数y1=k1x(k1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M,N,与反比例函数y2=k2x(k2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B,连接OM,ON.若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3,则k1﹣k2=()A.3 B.﹣3 C.32D.−32二、填空题9.已知点A(−3,2)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10.若点P1(﹣1,m),P2(﹣2,n)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m n.(填“>”,“<”或“=”)11.正比例函数y=k1x(k1≠0)和反比例函数y= k2x(k2≠0)的一个交点为(m,n),则另一个交点为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x轴,分别交y=2x (x>0),y=kx(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是3,则k的值为.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M(-3,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4x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则四边形MAOB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且.(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5.1896年,挪威生理学家古德贝发现,每个人有一条腿迈出的步子比另一条腿迈出的步子长的特点,这就导致每个人在蒙上眼睛行走时,虽然主观上沿某一方向直线前进,但实际上走出的是一个大圆圈!这就是有趣的“嗐转圈”现象.经研究,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y/米是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x/厘米(x>0)的反比例函数,y与x之间有如表关系:请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若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为35米,则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是多少厘米?(k>0).16.如图,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kx(1)若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k的值;(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过点M (﹣2,0)的直线l :y =kx+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如图,当△ABO 的面积为12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17.某医药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后,检测到从第10分钟起每分钟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增加0.3微克,第100分钟达到最高,接着开始衰退.血液中含药量y (微克)与时间x (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并发现衰退时y 与x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1) ; (2)分别求出当和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低于12微克时是有效的,求一次服药后的有效时间是多少分钟?18.如图,一次函数 y ax b =+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k y x=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 ,D 两点,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连结OC ,OD (O 是坐标原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 的值;(2)求△DOC 的面积.(3)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OC 和△POD 全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2.C3.C4.A5.D6.C7.A8.B9.k=-610.>11.(-m,-n).12.−413.1014.(1)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OA=OB,点在轴负半轴上点.把点、代入中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 15.(1)解: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k x 将(2,7)代入得7=k 2∴k =14∴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14x . (2)解:当y =35时,即14x =35,解得x =0.4∴某人蒙上眼睛走出的大圆圈的半径为35米,其两腿迈出的步长之差是0.4厘米.16.(1)解:∵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2 把y =2代入y =2x 求得x =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1,2)把(1,2)代入y =3k x (k >0),得到3k =2 ∴k =23;(2)解:把M (﹣2,0)代入y =kx+b ,可得b =2k∴y =kx+2k解{y =3k x y =kx +2k 得{x =−3y =−k 或{x =1y =3k∴B (﹣3,﹣k ),A (1,3k )∵△ABO 的面积为12∴12•2•3k+12•2•k =12解得k =3∴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6.17.(1)27(2)解:当时,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经过点 ∴解得:,∴解析式为;当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经过点∴解得:∴函数的解析式为; (3)解:令解得:令,解得:∴分钟 ∴服药后能持续175分钟.18.(1)∵点C (1,2)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 ∴k=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y x= ∵点B (2,m )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 ∴m= 22=1. (2)如图,过点C 作⊥OA 于E ,过点D 作DF ⊥OA 于 Fk y x =2y x =∵C (1,2),D (2,1)∴CE=2,DF=1∵C 、D 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221a b a b +=⎧⎨+=⎩解得: 13a 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当y=0时,x=3∴A 点坐标为(3,0)∴OA=3∴DOC S =S △AOC -S △AOD = 1122OA CE OA DF ⋅-⋅ = 11323122⨯⨯-⨯⨯ =1.5.(3)设点P 坐标为(n , 2n )∵C (2,1),D (1,2)∴OC=OD∵△POC 和△POD 全等∴PC=PD ∴222222(1)(2)(2)(1)n n n n -+-=-+-解得: 2n =∴P (, )或P ( 2 , ) ∴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POC 和△POD 全等,P ( , )或P ( , ). y ax b =+222-2222。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次函数y1=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2=k2x(k2≠0)的图象交于点A(−1,−2),点B(2,1).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B.−1<x<0或x>2 C.0<x<2D.0<x<2或x<−12.关于函数y=−2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B.图像与坐标轴没有交点C.图像是一条直线D.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双曲线y= 3x(x>0)上的一个动点,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当点A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的面积将会()A.逐渐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8x与一次函数y=-x+2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AOB的面积为()A.2B.6C.10D.8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4,2),C(4,4).若反比例函数y= 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ABC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1≤k≤4B.2≤k≤8C.2≤k≤16D.8≤k≤166.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1x(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C与OB的交点为E,△AOE与梯形ECDB的面积分别为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A.S1>S2B.S1=S2C.S l<S2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7.某村耕地总面积为50公顷,且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村人均耕地面积随总人口的增多而增多B.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与总人口x成正比例C.若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公顷,则总人口有100人D.当该村总人口为50人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公顷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与y=−k x(k≠0)的图象大致是()A.B.C.D.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b(k≠0)与y= mx(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B(6,-1),则不等式kx+b>mx的解集为()A.x<−2B.−2<x<0或x>6 C.x<6D.0<x<6或x<−210.已知两个函数y1=k1x+b与y2= 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1,2),B(2,-1),则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为()A.x<−1或x>2B.x<−1或0<x<2 C.−1<x<2D.−1<x<0或0<x<211.在反比例函数y=−3x图象上有三个点A(x1,y1)、B(x2,y2)、C(x3,y3),若x1<0<x2<x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3<y2<y1B.y1<y3<y2C.y2<y3<y1D.y3<y1<y2 12.图所示矩形ABCD中,BC=x,CD=y,y与x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EF过C点,M为EF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x=3时,EC<EM B.当y=9时,EC>EMC.当x增大时,EC·CF的值增大。
教学主题 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掌握反比例函数题型重 要 知识点 1.反比例函数 2. 3. 易错点教学过程反比例函数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一般地,函数xk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其图象是叫双曲线。
2、当k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k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对于双曲线上的点A 、B ,有两种三角形的面积(S △AOB)要会求(会表示),如图所示.考点1、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1、函数2y x =与函数1y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 )【答案】B2、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 ( )【答案】 BA .2y x =B .4y x=C .3y x=-D .12y x =3、若点12(1,),(2,)A y B y 是双曲线3y x=上的点,则1y 2y (填“>”,“<”“=”). 【答案】> 4、如图,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2).则当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 )A.y >1B.0<y <1C. y >2D.0< y <2【答案】D6.如图,已知直线12y x =-经过点P (2-,a ),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在反比例函数2ky x=(0≠k )的图象上. (1)求点P ′的坐标;(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当y 2<2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1)∴P ′(2,4).(2) k =8,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x <0或x >4. 考点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 的几何意义 相关知识:设()P x y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任一点,过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A ,则(1)△OPA 的面积111222OA PA xy k ===g .(2)矩形OAPB 的面积OA PA xy k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