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1.90 MB
- 文档页数:44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1.3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产业现状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代表车型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组成2.2 电池类型及性能特点2.3 电机类型及工作原理2.4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技术参数第三章: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3.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3.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3.4 驱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4.1 充电设施及充电方式4.2 充电桩的类型与技术参数4.3 充电过程及充电控制策略4.4 充电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5.1 新能源汽车维修基本原则与方法5.2 动力电池维护与检修5.3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5.4 车辆常规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6.1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结构6.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6.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6.4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与寿命延长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驱动技术7.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7.2 电机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7.3 驱动系统的效率与优化7.4 电机与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8.1 能源管理与能量回收系统8.2 车辆能源消耗的测试与评价8.3 节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8.4 节能驾驶习惯与节能驾驶培训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9.1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与意义9.2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VSC)9.3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9.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性10.1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与措施10.2 碰撞安全与防火安全10.3 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与环保评价10.4 环保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技术第十一章: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分析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11.2 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案例分析11.3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12.3 新能源汽车认证与监管政策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与服务1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13.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13.3 新能源汽车客户关系管理13.4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14.2 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挑战与机遇14.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实践与实训15.1 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操作15.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15.3 新能源汽车模拟实训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特点、优势、类型及代表车型。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第五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一、动力电池技术是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电池成本2.能量密度3.功率密度4.循环寿命二、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是目前影响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
主要影响以下性能:1.动力性(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2.经济性(效率)3.成本4.寿命与可靠性。
三、电动汽车电控技术影响汽车的协调控制能力、车内通讯能力以及系统可靠性。
四、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影响汽车的运行经济性和续驶里程。
五、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匹配与集成技术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可靠性、成本等性能。
(一)AVL 整车性能模拟分析软件介绍AVL 公司是一家在世界汽车、发动机行业拥有极高知名度的高科技公司。
AVL 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致力于开发动力总成及整车的设计分析软件平台,并负责该平台上各个软件在全球的销售、技术支持,以及小型的计算项目(此类项目的计算工作以客户为主,AVL 工程师为辅,着力于培养客户工程师)。
现在国内汽车、发动机行业内拥有近300 个正式用户。
AVL 公司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充分认识到软件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的客户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的技术专家不但能够熟练地操作软件,更具备深厚的行业应用经验。
这是AVL 软件部门在国内同行中最具竞争力同时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方面.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对AVL 整车分析软件CRUISE 进行介绍:产品技术说明AVL CRUISE 软件是用于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的高级软件,可以轻松实现对复杂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分析,通过其便捷通用的模型元件,直观易懂的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基于工程应用开发设计的建模流程和软件接口,AVL CRUISE 软件已经成功的在整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1) CRUISE---车辆基本性能的分析和评价工具AVL CRUISE 软件界面友好,用户容易理解、使用和掌握,结果分析直观,易懂。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太阳能汽车等)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充电设施及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了解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等。
2. 案例资料:新能源汽车案例及相关数据。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闻、技术文章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补贴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及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及措施7.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概况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8.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挑战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作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9.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安全与环保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1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现状阻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因素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补贴、市场概况、技术创新与挑战、安全与环保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讨论法: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案例资料;3. 讨论话题。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7. 总结:总结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3.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方式;4.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性能、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2. 对比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案教案四、纯电动汽车的类型1.按车载电源数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单电源纯电动汽车和多电源纯电动汽车两种。
2.按用途不同分类:纯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轿车、纯电动货车和纯电动客车三种。
五、纯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布置形式1.集中式驱动方式集中式驱动方式大部分是由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等组成。
2.轮毂驱动方式电动轮驱动系统可以布置在纯电动车的两个前轮、两个后轮或四个车轮的轮毂中,成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纯电动车。
六、思考1.什么是纯电动车?它有哪些优、缺点?2.说明纯电动车的工作原理。
七、本节小结30min 20min 5min教案教案项目(章节)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 与要求 1.了解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教学难点 与重点碱性电池、物理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授课方法 及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作 业锂电池属于什么电池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时间 分配 垃圾分类的意义,废旧电池的处理。
课程回顾:一、碱性电池1.镍-镉(Ni-Cd)电池:镍-镉电池是以羟基氢氧化镍为正极,金属镉为负极,水溶性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在镍-镉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基本上不会被消耗。
为了提高寿命和改善高温性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氧化锂。
镍-镉电池的特点:快速充电,比能量高,循环使用寿命长。
装备镍-镉电池的厂商: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日产等。
6min 10min35min教案任课教师:(1)过充/过放。
(2)过大电流。
(3)温度过高。
(4)短路或者漏电。
1.电池管理系统结构2.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1)蓄电池测量和监控;2)动力电池组的安全管理 3)电池箱热管理系统;4)动力电池组的均衡管理5)电池状态故障诊断七、思考1.为什么电动汽车需要必备蓄电池的管理系统?八、本节小结25min 10min教案序号 6 授课日期2022.9.15 班级项目(章节)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特征授课时数 2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类型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能源汽车的不同电机类型授课方法讲授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与互动讨论作业驱动电机主要有哪几类?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通过播放电机运行视频引出本课内容,同时教育同学们安全操作一、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性能的基本要求1) 电压高。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设计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教学设计
专业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新能源汽车技术
授课时间课时进度3-4课
学习任务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课时2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资源PPT、视频
教学对象已经完成汽车构造和汽车文化的学习,刚开始新能源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
知识目标
2.掌握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关键技术
能力目标 1.能描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本情况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目标
2.学会团结协作和沟通,具备基本的的职业素养。
二、重点、难点及关键
1.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
重点
2.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关键技术
难点对于关键技术中相关技术的理解
1.通过讲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关键
2.在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予以正确的行为指导。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实训室,带上网功能的电脑,显示屏(幕布),黑板。
四、板书设计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
二、确立“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
三、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
四、关键技术:电池、驱动电机、电控。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类型、特点、动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大屏幕:用于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PPT: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内容的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多样性。
3. 分析: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4.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
5.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展开互动讨论。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2. 实验演示法: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即车载电源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构
电力驱动模块是纯电主要包括控车其主要功能即将车载蓄电池的电能转变并在汽车减
将车轮的动能回收转充电控制器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
并实时监测反馈车载电源的消耗以便及时控制充电设备对未完全成熟。
其中,整车控制技术、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
图1纯电动汽车结构模块图
车轮电力驱动主模块
能源管理系统驾驶室显示操纵台动力转向单元辅助装置
(照明、
空调等)中央控制单元辅助模块辅助动力源蓄电池电源车载电源模块机械方式连接动力电源流向
控制信号流向驱动控制器电机机械传动装置车轮
充电控制器电闸电源
档位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
和车窗运行控制。
图2纯电动汽车CAN网络总线图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网络化控制,可以有效解决汽车线路复杂和线束增加等问题,同时,为先进的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也为线控技术X-by-Wire)提供了保障[4]。
2.2电机及控制技术
电动机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
纯电汽车的电动机具有调速范围广、运行效率高、启动转矩大以及制动强等特点[2]。
电机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对电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并对控制电路、遗传算法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存储。
此外,在超负荷状态或者恶劣工况下,对电动机进行保护。
随着相关技术瓶颈的突破,电机及控制系统逐步朝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如今,电机控制系统已逐步发展为以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多项非线性控制技术构成的操控体系。
这些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纯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使纯。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日渐重要的一个问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行入手和突破。
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几大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对新能源汽车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观点,同时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1.电池以动力电池模块为主要核心,实现中国以能量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的车用动力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突破。
以车用能量型动力电池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兼顾功率型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全面提高动力电池的输入输出特性、安全性、一致性、耐久性和性价比等综合化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与热-电综合管理技术,促进动力电池模块化技术发展;实现车用动力电池模块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为支撑纯电驱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提供保障。
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深入开展下一代新型车用动力电池自主创新研究,为电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重点研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研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性能预测、安全评价以及安全性新技术。
新体系动力电池方面,重点研究金属空气电池、多电子反应电池和自由基聚合物电池等,并通过实验技术验证,建立动力电池创新发展技术研发体系,为中国车用动力电池产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新体系电池的探索,确立中国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的主导技术路线。
突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推进工程实用化,为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重点推进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与耐久性,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提供可靠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加强燃料电池基础材料和系统集成科技创新,研发低成本、高稳定性、高耐久性的关键部件和材料。
保证电堆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均一性,提高功率密度,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奠定核心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