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5
高三上册地理湘教版教案: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下面小编为您推荐高三上册地理湘教版教案: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形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必备条件。
2.运用景观图片,依据分类标准,将自然灾害进行分类。
3.运用资料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4.运用课本阅读资料,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然灾害的特点。
2、通过视频、图片及文字数据资源进行小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现实生活来分析自然灾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使用的教材为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自然灾害是伴随地球演化过程的一种自然变异过程和现象,自然灾害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防灾、减灾是人类持之以恒的、艰巨的任务。
本节教材从培养公民的基本素养出发,紧扣课标要求,重点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危害等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学生知识阅历的不断提高,近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2008年我国南方多个省区遭遇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不但引起社会、媒体、政府和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责任感。
因此,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灾害案例,借助多媒体技术,整合大量图片、视频、文本资料,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学会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分类,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及危害,是本节学习的主要任务。
四、重点难点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1.运用资料,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过程4.1 教学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时设计课堂实录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一学时教学。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考试要求]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归纳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4.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第一讲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自然灾害的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自然灾害的特点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如乱垦滥伐、乱牧滥采等。
(2)土壤侵蚀:①概念: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②危害: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土地荒漠化。
②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特点[考点整合]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应用体验]地震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
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有的可以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
主震后多会发生余震。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反映自然灾害具有( )A.突发性和渐发性B.严重的危害性C.区域性 D.关联性2.下列由地震产生的灾害链正确的是( )A.地震→滑坡、泥石流 B.地震→飓风C.地震→暴雨、洪涝 D.地震→蝗灾、干旱解析:1.A 2.A 第1题,地震发生时历时短,破坏性大,体现了突发性的特点;主震后的余震体现了渐发性的特点。
第2题,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飓风,台风易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干旱引发蝗灾。
考点二|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考点整合] 一、土壤侵蚀的形成及危害1.土壤侵蚀的形成2.土壤侵蚀的危害二、土地荒漠化三、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的关系1.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2.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3.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四、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1.都市建设与自然灾害2.开采矿山与自然灾害3.山区建设与自然灾害4.修筑水库与自然灾害[应用体验]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图,回答1~3题。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情形导入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劳动专家座谈会新华社北京2019年6月13日电 :6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劳动专家座谈会。
他夸大,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汗青使命,要以科学成长观为指导,遵循自然纪律和经济纪律,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机制,坚定实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防沙治沙劳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成长。
温家宝指出,沙尘暴的成因极其纷乱,防沙治沙必须接纳综合措施,标本兼治。
要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和治理劳动,全面落实防沙治沙筹划,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连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连合,地区防治与重点防治相连合,建立和稳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定体系。
要严格保护沙区植被,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合理利用水资源。
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根据实际环境充实建设内容,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思考:在防沙治沙中我们应该接纳什么样的措施?提示:看上文内容。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西席讲解】 1.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产业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历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产业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历程。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自然界产生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呢?[提问]哪位同砚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要是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产生自然灾害。
2.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3.自然灾害的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西席讲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2017-2018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祸与防治》教学设计: 1.1 自然灾祸的观点与特色第一节自然灾祸的观点与特色(1课时)课时安排考纲内容知识点能力层次A B C一课时1. 认识自然灾祸的观点√自然灾祸的观点与特色√2. 认识自然灾祸的主要特色一、自然灾祸的观点1.灾祸的观点:灾祸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富与生计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包含和。
2.自然灾祸的观点:自然灾祸是指灾祸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富与生计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3. 自然灾祸产生的根来源因:地球各圈层的。
4.自然灾祸的属性①自然属性:自然的;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富造成了。
二、自然灾祸的特色1. 拥有宽泛性与。
①宽泛性:自然灾祸的很广;②地区性:不同地区拥有不一样特色是由自然环境的决定的。
2. 拥有和不确立性。
3. 拥有必定的周期性和。
4. 拥有联系性。
①一方面是拥有联系性;②另一方面是灾祸之间具有。
5. 各样自然灾祸所造成的危害拥有。
6. 拥有和。
【图表导读】教材图 1-7 “ 1963~ 1992 年全世界重要灾祸发生次数的增添趋向”(1) 1963~ 1992 年全世界发生重要灾祸的趋向怎样?(2)上述现象说了然什么?【重难点分析】1.自然灾祸的观点( 1)自然灾祸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富与生计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自然灾祸是灾祸的一种主要形式,拥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2)自然灾祸形成所具备的条件①诱因——自然变异。
自然变异指自然界中的各样异样变化,它能不可以组成灾祸要从双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变异能否超出必定的限度,二是变异能否对人类的生命财富与生计条件组成危害。
②客体——受灾体,即人、财富、资源等。
自然灾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富损失、资源损坏等。
2.自然灾祸的特色特色简要介绍增补说明宽泛性自然灾祸散布范围很广,各样地理环境,只需有人类活动,自然灾祸便可能发生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性决定了其散布的又叫宽泛地区两重性地区性地区性,自然灾祸相对集中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屡次性全世界每年发生自然灾祸的次数特别多全世界自然灾祸的发生②自然灾祸的发生时间、地址和规模等拥有次数呈增添趋向;不确立不确立性性增添了人们防守自然不确立性灾祸的难度周期性自然灾祸(如干旱、洪水、地震)的发生有必定的周期某种自然灾祸“十年一③遇”“百年一遇”不重复性灾祸过程、灾祸结果不重复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 现象可能导④联系性地区之间、灾祸之间的联系性致全世界天气杂乱;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祸等⑤严重危害性灾情严重,损失巨大造成重要人员伤亡、财富损失、资源损坏等不行防止性自然灾祸的原动力是自然界固有的,只需又叫不免和可防两重性有人类活动,就有自然灾祸⑥人类可趋利避害、兴利除人类能够认识自然灾祸,改变行为方式,可减少性害、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祸损失【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属于自然灾祸的是()A. 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响堆发生爆炸年海地发生里氏级地震D.气温降落2. 以下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由产生的灾祸是()A. 水土流失B. 水旱灾祸C.环境污染D.城市火灾一些自然灾祸互相关系,常常拥有群发性的特色。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课时)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的概念: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和。
2.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3.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
4.自然灾害的属性①自然属性:自然的;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具有广泛性与。
①广泛性:自然灾害的很广;②区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征是由自然环境的决定的。
2.具有和不确定性。
3.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
4.具有联系性。
①一方面是具有联系性;②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
6.具有和。
【图表导读】教材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1)1963~1992年全世界发生重大灾害的趋势如何?(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重难点解析】1.自然灾害的概念(1)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自然灾害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形成所具备的条件①诱因——自然变异。
自然变异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异常变化,它能不能构成灾害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变异是否超过一定的限度,二是变异是否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构成危害。
②客体——受灾体,即人、财产、资源等。
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
2.自然灾害的特点【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月球上的火山喷发B.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C.2010年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D.气温下降2.下列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产生的灾害是()A.水土流失B.水旱灾害C.环境污染D.城市火灾一些自然灾害相互关联,往往具有群发性的特点。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势力较弱的年份,可能出现多种自然灾害。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西北地区此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寒潮D.台风4.与我国北方出现的上述自然灾害相关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①森林火灾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蝗灾⑤滑坡A.①②③B.④⑤C.①④D.②③⑤据江淮流域历史雨情水情记载,近300年中,每隔22年总有一次大洪水发生,尽管并不是除此以外不再发生大洪水,按此规律可以预测大洪水发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