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风险评估表
- 格式:docx
- 大小:28.28 KB
- 文档页数:22
新设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xxxxxx煤业柴油单轨吊机车(变化风险评估)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2020年7月30日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为了提升人员运送效率和安全可靠性,xxxxxx煤业计划将10104运输顺槽和10113运输顺槽道轨运输更改为柴油单轨吊机车运输。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柴油单轨吊机车,由机电矿长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成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组长:机电矿长副组长:机电副总、机电科长主要成员: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科主任工程师、机电科技术员、运料队队长和运料队相关人员、综掘队队长和综掘队相关人员)职责:1.收集与柴油单轨吊机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2.开展柴油单轨吊机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覆盖了与柴油单轨吊机车装置相关的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维护保养,以及柴油单轨吊机车的结构。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前,相关人员收集了与柴油单轨吊机车相关的以下资料和信息:1.设备说明书。
2.工作面相关资料。
3.设备常见故障。
4.设备操作规程。
5.相关标准:《柴油机单轨吊机车》(MT/T 833-2000)、《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矿用防爆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MT900-2006)、《单轨吊车起吊梁》(MT/T888-2000)。
三、设备概况(一)使用环境条件机车允许在环境温度-10〜+40°,在甲烷浓度≤0.8%的情况下使用,环境温度、甲烷浓度超过规定发动机必须熄火。
(二)基本性能参数1、柴油机车单轨吊DZ 1800 4+4(驱动马达565cm³)(1)DZ1800 4+4机车(驱动马达565cm³)制造商 SMT Scharf GmbH型号 DZ 1800 4+4原产国德国柴油机功率总功率84KW,输出功率 80 KW牵引力 174 KN 带 8个驱动单元运行速度 4驱动单元最大速度1.7 m/s8 驱动单元最大速度0.95m/s适应转弯半径水平:4 m 垂直:10 m最大尺寸长:24528 mm (带8个驱动单元)宽度:800 mm 高度:1230mm 自重 (包括燃料、油、水) 10100 kg (带8个驱动单元)(2)柴油机主机制造商 SMT Scharf/Liebherr型号 D 924 T - EX输出功率 80 KW额定转速 1800 min-1启动模式液压启动耗油率 210 - 230 g/kWh噪音水平 82 dBA (距离4 米)工作寿命 12000 h 正常柴油箱容积 140 L最大表面温度 150℃隔爆形式板式隔爆片隔爆片表面温度 <150 ℃废气冷却水箱容积 200 L冷却方式尾气受控进入水箱尾气排放温度: <70 ℃(3)液压驱动系统驱动方式:径向柱塞马达静液直接驱动驱动系统工作效率 0.75安全保护形式过压保护、压力控制、温度和液位控制(4)在驾驶室内具备如下项目的预警和停机显示:项目预警值停机值柴油机冷却水温度 >95℃ >99℃发动机机油压力 <1.5 bar <1 bar柴油机机油温度 >100℃ >104℃液压油温度 >70℃ >75℃尾气排放温度 >65℃ >70℃尾气温度 >140℃ >149℃机车速度 >2,2 m/s >2,4 m/s 瓦斯浓度保护 0.8% 1 %(5)液压系统液压油箱容积 100 L第一次注油量 140 L液压油冷却形式风冷散热器工作介质正常温度 50℃驱动系统最大液压油温 75℃ (使用矿物油时)液压泵型号 Rexroth A4V 250 (斜盘泵)工作压力约312 bar在180kN 牵引力时排量 0.25 l/r液压马达型号径向柱塞马达 MCR 05液压马达工作寿命 6000 h 额定(6)辅助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P=150 bar液压泵形式齿轮泵排量 0.036 l/r工作介质正常温度50℃工作介质最大允许温度 75 ℃使用矿物油时驱动系统连锁形式电气/液压运行方式与起吊梁工作的转换方式使用钥匙,为运行方式,取出钥匙即为起吊状态(7)驱动系统驱动轮对数 8驱动轮直径 340 mm驱动轮材料 Vulcollan 93° shore摩擦系数 0. 25 – 0. 45驱动轮工作寿命 1500 h 额定驱动部的接通与关闭切换在机车停车和制动闸关闭的情况下,操作驾驶室控制板上的切换开关,按一次关闭三个驱动单元,再次按操作开关,关闭的驱动部全部打开。
机械安全风险评定范本一、引言机械设备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械安全风险评定的范本,帮助组织和个人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识别和管理风险,以减少潜在的事故和伤害。
二、背景机械设备安全风险评定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三、风险评定范本1. 识别潜在风险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例如,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式、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有效地确定潜在风险。
2. 评估风险等级在识别潜在风险之后,需要评估这些风险的等级。
评估风险等级可以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可能性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人员操作等因素进行评估,影响程度可以根据潜在风险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程度进行评估。
3. 确定控制措施在评估风险等级之后,需要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方面。
技术措施可以通过改进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工作方式来减少潜在风险;管理措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人员的操作行为;个人防护措施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培训人员的安全意识来保障人员的安全。
4. 实施控制措施在确定控制措施之后,需要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
实施控制措施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流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要建立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监督和改进在实施控制措施之后,还需要进行监督和改进。
监督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现场巡查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1.使用范围机械设备风险评估主要目的在于从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即将危害因子纳入考虑,并设法消除,因此风险评估是消除危害,保障安全的第一步。
风险评估必须至少考虑设计意图(Design Intention,含机械设计范围)、危害因子鉴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危害侦测(Hazard Detection)及安全保护(Safety Protection)等层面。
2.名词解释(1)安全对策:消除危害或者是降低风险的方法。
(2)残存风险:实施安全对策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
(3)可预见的:在合理的范围内,依据学理、习惯、现况等,可推算或者预测的结果。
(4)伤害:物理性受伤和/或者对健康的伤害,或者对财务的损坏。
3.使用场所(作业)、行业、职种、相关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有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法,有由上而下的(Top Down Assessment),也有由下而上的(Bottom Up Assessment)。
对于任何一个问题,必须考虑事件的特性及大小、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可取得的信息、可投入的资源…等因素,决定所要采用的评估方式。
原则上没有最完美的评估方法,惟独最恰当的评估方法。
使用1.机械设备风险评估是以一连串具有逻辑的步骤,并以系统性的方法,检视机械设备相关危害的作法。
通常机械设备风险评估之后,紧接着进行危害消除。
当此程序重复的进行时,即成为尽可能消除机械设备相关危害的闭回路循环系统,进而增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2.风险评估通常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量两部份;其中风险分析包括:决定机械设备的使用限制、危害因子鉴别和风险估算。
危害消除虽然紧接着风险评估之后进行,但不属于风险评估的一部份。
风险评估的流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图 1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的流程3.进行风险评估时,必须依据学理和事实做合理的判断与决定。
此判断和决定必须以定性法或者定量法为依据,并尽可能使用定量法进行,特别是可预见危害的伤害及严重性很高时,更应使用定量法。
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一、前言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带来威胁。
因此,在维修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对其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二、危险源辨识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的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危险机械设备在运转时,其旋转部件、滑动部件和活动部件等均可能成为危险源。
在维修使用时,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作人员易受机械设备伤害。
2. 电气危险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时,如果未断电,就存在着触电危险。
虽然大部分现代机械设备在设计时已考虑到了电气安全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设备损坏或误操作等原因,可能导致电气危险。
3. 气体危险某些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需要涉及气体的存储和使用,如焊接设备、气动工具等。
这些气体有些极易燃,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4. 化学危险某些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和清洗需要使用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中包含许多有害成分,如果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风险评价表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是必要的,但仅仅识别危险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根据危险程度和风险概率来评估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以寻找采取措施的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面是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危险源风险程度风险概率风险级别防护措施机械危险高中高在维修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避免身体的接触到机械设备的活动部件等危险部位。
电气危险高中高在维修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首先断电,然后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触电。
危险源风险程度风险概率风险级别防护措施气体危险中低中使用气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气体管控,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危险中低中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好手套和面罩等。
附表 1:单位:编号:作业活动风险类型人(操作人员)机(设备设施)料(原材辅料)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环(作业环境)车工危(wei)险源/危害因素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串岗吹牛;加工大件时,未采取保护装置;夹头装夹不紧;加工时切削量太大,车刀断裂;车削工件时不戴眼镜,戴手套;穿编织或者飘散衣物操作,未做到“三紧”;穿凉鞋、高跟鞋、七分裤;女工不戴安全帽,男工操作设备吸烟;主轴未停稳就进行工件测量、拆装装夹时用力过大摔倒;床头箱、台面上摆放工件、量具等用手代工具清屑;设备旋转时开反车停车;限位器、控制电气失灵;电气路线破损,设备接地不良;进厂材料有裂纹,对焊件焊接不牢;对焊设备、工艺老化;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创造不规范现场物品摆放多,铁屑未及时清除现场油污、积水未及时清除;工房狭小,光线暗,机床摆放不规范;作业场所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造成误操作或者搬错手柄;工件脱落或者飞出;损坏设备或者断刀伤人;铁屑飞溅眼睛,手套缠绕设备伤人;编织线、飘带缠绕设备伤人;跌倒、铁屑等划伤;头发缠绕设备,吸烟遮挡视线等;扭伤手或者工件飞出;造成机床震动工件、工具等落下伤人;铁屑伤手;打坏齿轮,工件松脱;损坏设备、工件做废、伤人;短路、触电;车削时断裂飞出;对焊件不坚固,有裂纹;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有绊倒、划伤人的危(wei)险;使人滑跌;设备拥挤,工作空间不够;事故类型机械伤害人身伤害机械、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机械伤害机械、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L E C D 风险等级3 3 3 27 43 1 3 9 53 2 3 18 56 3 3 54 41 1 10 10 53 2 3 18 53 2 3 18 53 2 3 18 53 2 3 18 53 2 3 18 56 3 3 54 43 1 3 9 53 1 7 21 46 3 3 54 46 3 3 54 43 2 3 18 53 3 3 27 43 3 3 27 43 1 3 9 5控制措施监督检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操作规程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操作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
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一、危险源辨识1. 机械设备的移动部件存在夹损伤风险,如传动带、齿轮、链条等。
2.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可能发生异响、异味、异震等异常状况,需要及时处理。
3. 机械设备的高温部件对维修人员导致烫伤的风险。
4. 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渗漏的液体可能导致滑倒等风险。
5. 机械设备可能存在高压、高温、高速等危险性能。
6.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可能因人为失误而导致危险情况发生。
7. 机械设备的安装不当会导致设备不稳定,出现安全隐患。
8. 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可能存在电击风险,需要注意防护。
二、风险评价1. 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和维修要求,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人员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2. 维修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3. 维修人员进入机械设备维修作业区域前,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平衡鞋、头盔、手套等。
4. 移动部件上加装防护罩,减少夹伤风险。
5. 检查机械设备的设施和配件是否齐全。
维修人员应当使用正确的工具。
6. 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随便离开或放弃机械设备监控。
三、安全措施1. 确保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风险。
2. 维修人员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周全检查,确保安全状态和安装的稳定性。
3. 确保维修人员在工作区域内和维修期间高度警觉和注意安全。
4. 增加安全设备,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如加装安全传感器,预警设备等。
5. 安装清晰的标识标志,告知维修人员机械设备的危险性和必须注意的地方。
6.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应急预案,训练维修人员有针对性地应对突发情况。
以上为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旨在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操作指导和防护措施,减少维修过程中的危险发生。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表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零进入风险评估1.1 设备零进入原则1.防护罩必须避免操作者接触所有的危险零件,即零接触。
2.防护罩必须固定在合适位置并需要工具才能将其取下或互锁。
3.防护罩和互锁必须耐用并安全可靠。
4. 无防护罩的危险(如在机器的上面)必须无法够到,如高度至少在2.7米。
5.安全栏必须至少1.6米高。
6. 安全栏或栅栏下面的间隙必须小于180毫米以防止人员接近。
7.与运动部件件(挤压点)相邻的间隙不得小于2毫米。
8.如果空隙能够;A. 指尖进入(间隙达6 mm),那么危险就必须远离10 mm以上;B. 手指接触(间隙在6毫米和12毫米之间),那么危险就必须远离100毫米以上;C. 手接触(间隙在12毫米和20毫米*之间),那么危险就必须远离120毫米以上;D. 手臂接触(间隙在20毫米*和120毫米之间),那么危险就必须远离850毫米以上。
* 注意:对于圆形或方形开孔,能够将避免手臂进入的,对开孔尺寸的20毫米限制安全地增加到30毫米。
9.为了避免人员进入,将间隙减小到180毫米以下或安装斜道。
10.在零件靠近的地方,间隙必须:A. 大于25毫米以避免挤压手指;B. 大于100毫米以避免挤压手;C. 大于180毫米以避免挤压腿;D. 大于500毫米以避免挤压身体。
11. 通过保证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小于4毫米或大于120毫米,必须对剪刀式剪断危险进行预防。
1.2 防护罩开口尺寸和安全距离备注备注2: 对于不规则的开口形状,参阅BS-EN 13857上对于安全距离的详细规定。
备注3: 对于开口处有其他的限值、障碍或保护结构介于开口和危险部位之间的情况,也请参阅BS-EN 13857上对于安全距离的详细规。
越过防护结构触及为了防止越过防护结果触及危险部位,安全护栏的高度应该不小于1.6米。
弧形触及对于弧形触及参阅BS-EN 13857上对于安全距离的详细规。
这也包括安全护栏的高度大于等于1.6米,因为弧形触及时可有可能接触到危险部位。
风险评估报告危险源区域:注塑车间评价日期:2012/11/01危险源概述:注塑车间在使用注塑机时,如果不按照规定操作,易导致双手或衣物卷入产生工伤;风险因素评价:LE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暴露的频繁程度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3可能,但不经常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40灾难,数人死亡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3每周暴露1次15非常严重,1人死亡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2每月暴露1次7严重,重伤0.2极不可能1每年几次3√重大,致残0.1实际不可能0.5非常罕见的暴露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选择:L值:6E值:6C值:3危险等级划分:D=L*E*C=108等级选择危险等级分数值危险程度1D﹥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160﹤D﹤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370﹤D﹤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420﹤D﹤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5D﹤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结论:1、操作员在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2、在作业现场张贴提醒标识;3、对员工定期进行安全使用要求的培训,增加防护意识;危险源区域:仓库评价日期:2012/11/01危险源概述:正常使用不产生职业伤害;风险因素评价:LE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暴露的频繁程度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3可能,但不经常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40灾难,数人死亡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3每周暴露1次15非常严重,1人死亡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2每月暴露1次7严重,重伤0.2极不可能1每年几次3重大,致残0.1实际不可能0.5非常罕见的暴露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选择:L值:1E值:6C值:1危险等级划分:D=L*E*C=6等级选择危险等级分数值危险程度1D﹥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160﹤D﹤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370﹤D﹤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420﹤D﹤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5D﹤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结论:1、没有危险系数,不需要做防护动作;危险源区域:下料车间评价日期:2012/11/01危险源概述:重物料搬运,易导致操作员扭伤或坠落砸伤;冲床工作时易导致操作员手受伤;噪音对人体产生伤害。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表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表是用于评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工具。
评估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和使用环境进行定制,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设备及操作员信息:包括机械设备的名称、厂商信息、操作员的资格和经验等。
2. 安全标准和规范:列出适用的机械安全标准和规范,并确认机械设备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和规范。
3. 功能描述和操作步骤:描述机械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其操作步骤。
4. 风险识别: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机械结构、运动部件、能源供应等方面的风险。
5. 风险评估:评估每个风险因素的潜在风险程度,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6. 风险控制措施:列出对每个风险因素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等。
7.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分析,给出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等级和相应的控制要求。
8. 签署和审核:评估表最后一部分通常包括负责人签署和审核
人签署的信息,确保评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表的使用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wei)险源区域:注塑车间评价日期: 2022/11/01危(wei)险源概述:注塑车间在使用注塑机时,如果不按照规定操作,易导致双手或者衣物卷入产生工伤;风险因素评价:L E 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生事故产生的后分数值暴露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果10 彻底可能预料6√3 1 相当可能可能,但不时常可能性小,彻底意外106√3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暴露 1 次大灾难,许多人死100亡40 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 1 人死15亡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2 1实际不可能选择: L 值: 6危(wei)险等级划分: D=L* E* C=108 每月暴露 1 次每年几次非常罕见的暴露E 值: 673√1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C 值: 3等级选择√危(wei)险等分数值危(wei)险程度级1 D ﹥ 320 极其危(wei)险,不能继续作业2 160 ﹤ D ﹤ 320 高度危(wei)险,要即将整改3 70 ﹤ D ﹤ 160 显着危(wei)险,需要整改4 20 ﹤ D ﹤ 70 普通危(wei)险,需要注意5 D ﹤ 20 稍有危(wei)险,可以接受结论:1、操作员在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2、在作业现场张贴提醒标识;3、对员工定期进行安全使用要求的培训,增加防护意识;评价人:审核:批准:危(wei)险源区域:仓库评价日期:2022/11/01危(wei)险源概述:正常使用不产生职业伤害;风险因素评价:L E事故发生的可能分数值暴露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性10 彻底可能预料6 相当可能 10 连续暴露 100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大灾难,许多人死亡分数值3 1√可能,但不时常可能性小,彻底意外6√3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暴露 1 次40 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 1 人死15亡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选择: L 值: 1危(wei)险等级划分: D=L* E* C=6 21每月暴露 1 次每年几次非常罕见的暴露E 值: 6731√严重,重伤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C 值: 1危(wei)险等等级选择级123分数值D﹥320160﹤D﹤32070﹤D﹤160危(wei)险程度极其危(wei)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wei)险,要即将整改显着危(wei)险,需要整改√4520﹤D﹤70D﹤20普通危(wei)险,需要注意稍有危(wei)险,可以接受结论:1、没有危(wei)险系数,不需要做防护动作;评价人:危(wei)险源区域:下料车间危(wei)险源概述:审核:批准:评价日期: 2022/11/01重物料搬运,易导致操作员扭伤或者坠落砸伤;冲床工作时易导致操作员手受伤;噪音对人体产生伤害。
风险评估参考表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常见类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参考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并确保人身设备安全、不污染环境,制订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常见类。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并确保人身设备安全,根据《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电工程施工方案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相关管理规定及风险等级评估表要求,项目部组织施工人员就施工全过程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并制订本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等级根据预计的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划分,见表一、表二。
表一事故严重程度评估表
明、绿化等,施工中存在以下危险点:物体打击、设备损坏、触电、火灾、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对各危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后,其中1级风险42个,2级风险44个,3级风险5个,无4级、5级风险。
(详见以下附表)
安全风险评估表。
机械设备维修使用中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1.机械危害o原因:机械部件故障、设备失灵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2.电击危害o原因:带电部件暴露、潮湿环境、未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
3.噪音和振动危害o原因: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音和振动。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听力受损、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等。
4.辐射危害o原因:放射性物质泄漏、电磁辐射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身体受损、设备损坏等。
5.高处坠落危害o原因:未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措施,或作业现场不规范。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6.滑倒或跌倒危害o原因:地面湿滑、物料堆放不当、未注意安全提示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受伤、设备损坏等。
7.机械伤害的防护设施缺失o原因:未安装防护罩、安全门等防护设施,或设施失灵。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8.操作程序的偏离o原因:不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或操作失误。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9.维修工具或设备的缺陷o原因:工具设备不达标、未定期检测和维护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0.油品和化学品危害o原因:化学品泄漏、违规存储和使用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1.火源控制不当o原因:火源管理不善、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2.设备超载或过热o原因:超负荷运行、散热不良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13.无有效安全培训o原因:未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或培训内容不全面。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4.无应急处理程序o原因:未制定应急处理程序,或程序不健全。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风险评估报告
结论:
1、提醒员工搬运重物时,多人共同搬运;
2、货物堆放时放整齐;
3、加强对员工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4、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要求员工佩戴耳塞;
5、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噪声监测。
危险源概述:
1、移印机旁边没有洗眼器,员工无法及时清理眼睛;
2、移印机旁没有二次容器,导致化学品污染;
3、移印机操作时产生有害气体,易被操作员工吸入,从而产生职业伤害;
4、移印机在操作时化学品标识不清楚,导致员工误用;
5、操作工拿到的产品易导致员工皮肤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