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导论课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6
语言学理论毕业论文优秀7篇【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书写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语言;口语;书写;规范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身负重责。
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也承担着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任务。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读准字音,规范口语汉字的读音千变万化,尤其是多音字、形似字、同音字是学生最容易读错和混淆。
多音字如“强”表示“勉强”时读“qiǎng”,表示“倔强”时读“jiàng”,表示“力量大、程度高、坚强、使用强力、使强大”等意义时则读“qiáng”;“吭”表示“喉咙”时读“háng”,表示“吭声”时读“kēng”。
我国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共有七大主要方言区,而笔者教的学生大多是从小生长在农村,地方口语读音现象比较严重。
如重庆方言“别个”普通话读音应读“别人”,“造孽”普通话应读“可怜”,“高耸耸的”普通话读音应读“又高又胖”,“吹垮垮”应读“聊天”,“丁丁猫儿”应读“蜻蜓”,等等。
二、掌握字形,正确书写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且十分优美的文字,但是在当前分数挂帅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或只注重学生分数的单纯提高,而忽略了汉字规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规范汉字的书写及运用。
在当今社会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经淘汰的简化字、异体字等;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任课教师:蔡基刚姓名:周蜜学号:0413101邮箱:0413101@从词缀的特点论中缀——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中缀的范围及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而对于语素的分类,在以前学者研究中,分别依据不同的标准给予不同的分类方法。
张寿康先生在《构词法与构形法》中把语素分为实词素(语素)与虚词素。
[1]。
胡裕树先生在其书中,依据语素出现的位置是否固定,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2]。
黄伯荣先生依据语素的性质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把语素分为词根和词缀。
[3]。
而葛本仪先生则在词根词素(语素)和附加词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附加词素分为词缀词素(用于构词)和词尾词素(用于构形)。
在后两位学者的分类中提到了词缀。
那么什么是词缀呢?关于词缀的概念是从印欧语言研究中来的,音问叫ephics•英语当中有大量的派生词缀,前缀和后缀加起来约近337个(魏志成,2003)如:前缀:anti-(反,抗); auto-(自己,自动); bi-(二); en-(使进入某种状态); epi-(在…周围、中间); hemi-(半); mis-(恨); micro-(微小); super-(在…上,超); sym-(共同); tele-(远,电); trans-(转移,越过,横过); uni-(一)后缀: -ist (人,者); -logy(学)中缀: -o-这些词缀衍生出来的派生词构成了英语中很大一部分词汇。
例如:advise vt. 劝告,建议“前缀ad-对、向,词根vis看,-e动词后缀;就某件事应该如何做向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invisible a. 看不见的,无形的“前缀in-不、无,词根vis看,形容词后缀-ible可…的;不可能被看见的”cultural(文化的)---multicultural( 多种文化的)brink(边缘)-----brinkmanship(玩弄边缘政策的手法)•arm ( 武器 )---- disarm(解除武装)monition(警告)----premonition(预先警告)live(生活)-----outlive(比……活得长)balance(平衡)-----overbalance(失去平衡而倒下)等等。
《语言学概论》课程论文《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要学好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给大家谈谈如何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意义第一,语言学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语言,说它平常它是真平常,说它不平常它是真不平常。
说它平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语言,使用语言,语言之于我们,就像水和空气,平常而又平常。
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关于语言,我们还有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生,语言的习得,语言的运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还有许多许多亟待我们探索回答的问题。
其实,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生活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还包括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等。
比如汉语方言分歧,大的方言都有七种,各方言差别很大,因此我国一直在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而普通话的规范如何制定,如何推广,如何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对语言进行充分的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知识。
第二,学习语言学概论也同我们所选择的专业的特点有关。
我们虽然在专科阶段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那只是围绕某一种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理论上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就像我们学习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如果我们不学习系统的文艺理论,我们就感觉这些课程犹如散沙似的,分析作品、任务很难深入,而文艺理论则为我们学习具体的文学提供了较高、较系统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概论也是如此,它将使我们的语言理论知识系统化,使我们的语言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语言学论文引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系统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旨在探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1.1 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指对语言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对语言的结构、语音和语法等方面的研究,还涉及了语言发展、语言变异以及语言间的关系等问题。
1.2 语言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语言学可以分为多个子学科。
其中,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语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子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规律;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社交交际中的使用。
2.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
20世纪以来,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多个流派和学派。
2.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主导流派。
它通过分析语言的内部结构和音素、词汇、句法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揭示语言的规律。
2.2 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强调语言的生成过程,认为句子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从基本句法元素生成的。
这种方法启发了计算机科学家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
2.3 语用学的兴起语用学的兴起使得语言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的结构,而是将语言与社会交际和语境结合起来考虑。
语用学的成果为实际语言应用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3. 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言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语言学为教师提供了有关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1 语音教学语言学对语音的研究使得语音教学更加科学和系统化。
教师可以根据语音学的知识教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发音和口腔运动。
3.2 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的骨架,语言学的研究为语法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师可以借助语法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词类、句法结构、句子联接等语法知识。
语言学论文引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领域,探讨语言的结构、历史、发展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学涵盖了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子学科,通过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揭示人类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一些与语言学相关的热门话题。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用于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和传递文化。
语言可以通过声音、文字、手势等形式进行表达,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则。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特点,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
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语音学家通过分析语音的声音特征和发音方式,揭示语音的音位系统和音韵规律。
语音学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素、音韵和音系等基本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包括词汇的形态、词义、构词法和词汇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汇的组合和变化,人们可以构建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词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语义结构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和句法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句法学家通过分析句子的组织和成分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法规则。
句法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和人类思维的学科,涉及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语义学家通过分析词汇和句子的意义,探讨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联。
语义学对于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篇逻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实验研究等。
以下将简要介绍这些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自然环境和语言使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获取真实的语言数据。
研究人员可能会采访当地的居民,记录他们的口头语言和方言等。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免费参考例文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语言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语言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语语言学论文篇1浅析英语语言学的课程教学摘要: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语言学教学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
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
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
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
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
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关键词: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1、教学内容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
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
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导论课程论文课题名称:英文题目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中文题目英汉习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姓名:褚宏川学号:10131140134专业:英语班级:2010级1班授课教师:韩泽亭2012年12月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a language, and also the quintessence of a nat ion’s culture and wisdom.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arry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Among these idioms, a large number of them are connected with geography,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relig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se idioms clearl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four aspects of geography, 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religion.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习语是语言的本质,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智慧的精髓。
英汉习语携带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在这些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地理、风俗、历史典故、和宗教有关。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推荐文章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热度: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题目热度: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热度:关于日本文学的论文热度: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优秀例文热度: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篇1浅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论文摘要: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研究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基础发展,着眼探讨其发展趋势,试图从其中把握其研究热点。
1 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
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F.De.Saussure)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
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F.Boas, E.Sapir, L.Bloomfield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1.1 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
(3)分布分析法(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22214101320 周仙One of the first things we think about when we hear the word " communication" is language. There are thousands of languages spoken around the world today. In fact, linguists say that there may be as many as 10,000.Speaking with other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part from that, books, magazines, newspapers, radio, television, and telephone are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day we can also communicate over long distance with the help of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Some scientists say that soon machines will be developed for sending messages through the earth. The technology necessary to build these machines is very complex. but the language we speak every day is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he most moder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Some people may hold the view that "Language is only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thers may think that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i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 In fact, language is really a complicated concept that we have to learn. By speaking different kinds of language with others, we may get a clearer idea of making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Modern linguists give us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a human speech; it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an arbitrary vocal system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definition is very useful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a language and doing later science research.Having studied the book A Companion to Linguistics, I start to know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 mains aspects included by those features are: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and displacement. Arbitrariness means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By duality is meant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 such that units of the primary level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By creativity we mean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At last, displacemen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s, 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at the moment of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 is also a complicated course. From the bow-wow theory first to the pooh-pooh theory, then to the yo-he-yo theory, one thing we can say for certain is that language evolves within specific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is kind of stud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helps us acquire a language more easily.Moreo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seven aspects are also included: informative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performative function, emotive function, phatic function, recreational function and metalingual function. All of those functions vividly convey us a sense of language specialty we have never known before.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m,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 language.At last, we learned that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s called "linguistics". And the branches of it include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kind of classification is very clear and logical in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which is beneficial as well as helpful.By considering language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one can express himself better and get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result of exchanging thoughts.。
语言学导论英语作文Title: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Language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uman communication, shaping our thoughts, interactions, and cultures. Linguistic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delves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linguistics, its core components, and its impac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society.To begin with, linguistics encompasses a diverse rangeof fields and approaches.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re key branches of linguistic inquiry. Phonetics examin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focuses ontheir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within languages. Morphology investigates word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syntax studies sentence structure and grammar rules, semantics explore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pragmatics analyzes language usein context.One of the central aims of linguistics is to understand how language is acquired, used, and processed by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Psycholinguistics studies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Sociolinguistics examines how social factors such as region, class, and ethnicity influence language variation and u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traces language change over time, revealing connections between languages through language families and linguistic evolution.Furthermore, linguistic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roader societal con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 applies linguistic theories to real-world issues, such as language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develops algorithms and model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Forensic linguistics aids legalinvestigations by analyzing language evidence, such as authorship attribution and deception detection.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also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cogni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Noam Chomsky's theory of universal grammar suggests that all human languages share underlying principles, highlighting the innate aspec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language shapes thought, influencing how speakers perceive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around them.Moreover, linguistics sheds light on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language and identity. Language serves as a vehicle for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collective memory, reflecting societal norms and values. Endangered languages, in particular,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preservation efforts to safeguard linguistic heritage and knowledge.In conclusion, linguistics is a multifaceted discipline that explores the natur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language. From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o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linguistics illuminates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language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ynamics. By studying linguistics, we gain insights into the intricate workings of language and its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cognition, society, and identity.This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underscores its significance as a cornerstone of human knowledge and underscores the relevance of linguistic inquiry in our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
202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并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世界语言的总的特点。
普通语言学建立于19世纪初叶,主要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要想获得更多的语言研究成果,人们必须与国外语言学界有广泛的接触,了解世界最新科研动态,这势必要有更高的外语水平。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因此,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了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各学科知识的获得同步。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够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
但据我们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很少,且也不完全是英语授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外语授课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毕业论文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起源、结构、演变以及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和使用等方面。
在我即将毕业的这个时刻,回顾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我深刻地意识到语言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语言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演变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语言的起源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语言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的共同起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逐渐分化成不同的语系和语族。
语言学家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语言的起源和发展的规律。
对于我来说,了解语言的起源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还让我对人类智慧的进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语言的结构是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义等方面。
通过对语言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曾经学习过一门外语,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我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这让我对语言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语言的结构也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特点和规律。
最后,语言的演变是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语言是活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和演变。
语言的演变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语料库的研究来追踪和分析。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曾经研究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的语法和词汇用法,我发现汉语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化,这让我对语言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语言的演变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迁,通过研究语言的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结起来,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演变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智慧的进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语言课程论文(5篇)语言课程论文(5篇)语言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一)修订“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据学校要求修订了“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修订后的新大纲有了以下变化: 1.新大纲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更加关注同学教学力量的培育。
课程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接轨,从学问与力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置。
转变了以前只重学问传授的目标指向,更重视教学力量培育和教学方法的训练目标。
2.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同学教学力量形成为核心,以传授最新教育理念为动身点。
转变了章节式教学结构,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共设16个理论教学专题和一个教学力量训练的实践专题。
每个理论专题在1-3次课内完成,实践专题(20学时)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支配。
修改后的大纲将理论教学重点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最新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等方面,并在同学实践专题中完成同学讲课、说课的实践和指导。
这样的转变力图通过“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同学能学会基本的教学设计,能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初步形成肯定的教学力量。
(二)改革“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论”作为必修课,多年来的教学传统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教学录像示范教学,整个过程中同学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学习多,课堂研讨和教学实践少。
2021年课程改革后,实行分班授课,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基本上是三线并行:课前5分钟练习、老师授课与案例分析、同学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
1.课前5分钟练习,让同学初次体验登台讲课的感觉。
每次正式上课前,根据学号每班一个同学讲课5分钟,老师点评。
教学内容自选,要求讲课内容要有学问性,讲课结果作为平常作业成果记录在案。
目的是让同学体会在讲台上讲课的感觉。
2.老师授课,理论讲解与课例观摩并重。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内容,课上注意联系同学学习语文的阅历,并辅以教学录像和文字课例观摩分析,同学观摩后评课并写出课评,作为平常作业成果。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篇1浅探新时代和谐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构建【摘要】探索一条有效的语言学教学途径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和谐的角度探讨英语语言学和谐课堂的构建。
分析什么是和谐课堂,进而利用和谐教学、和谐环境等理论方法指导语言学教学的实际,达到构建英语语言学和谐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语言学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如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教学,是每个英语教学者都必然关注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息息相关。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点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属性、功能、起源和内部层次,掌握英语语言学基本特征和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
英语语言学的教学内容宽泛,不易深细,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学领域中各分支的基础理论,如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基本内容,也包括了语言的变异及其与外部因素的关系。
二、英语语言学的授课对象英语语言学教程的授课对象是学习英语的高等院校学生,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大部分采用了英语。
浅谈《语言学教程》中语音学和音系学的音位及音位变体姓名:韩胜林学号:20114033075 班级:英师三班【摘要】语言学是每个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语音学和音系学是语言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在《语言学导论》中。
语音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所有语言的语音,它主要对语音进行描述和分类;而音系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音位,一个音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具体的音。
但是由于其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各种疑虑,也不太懂语音的音位变化规则,因此;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学习不太受学生的欢迎。
本文主要对语音学和音系学的音位变化带来的语言的改变做了解,并且深层次的探讨语音学和音系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音位变化带来语意的改变性。
【关键词】英语专业生;语音学;音系学;音位变化一、引言语言学是每个英语专业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其对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及其研究领域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语音学和音系学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点,因为研究任何一门语言都要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入手。
但是,语音学和音系学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们不好去把握和理解,不太懂发音时音体的变化规则和部位。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专门研究这两个的相似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言学和音系学的重要性及音位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语音。
语音就是对人们所能够发出的语音进行研究,而音系学只是对这其中能够所能组成语音和发音媒介的语音进行研究。
我们所说的语音主要是发音语音学,主要是介绍发音器官,辅音和元音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发音器官使学生孟知道哪些器官参与了发音及这些器官所处的位置。
辅音和元音的描述是去描述一个音,这使学生对这个语音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而音系学介绍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如音位,音位变体,音系规则,区别特征,使学生对音系学的概念有一些了解。
语音学和音系学是围绕音的变化而展开,学号一门语言,我们必须的掌握语言其中的语音,其语音的变化规则,发音部位,并且你发出这个音的时候,要不断去摸索是否发到位,如果你很了解,你就可以很明确的断定自己的音位变化。
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导论课程论文课题名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学生姓名:李准学号:11111140417专业:英语班级:2011级 4 班授课教师:于杰2013年11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摘要: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不可缺少的,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结构,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反映,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饮食结构。
关键词: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结构不同国家的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饮食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1)中国人饮食观念中国人吃口味,中国的饮食比较注重“味”。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这句谚语就说明中国人把味看得比较重。
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追求没有一个具体的要求。
平常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但若问起好吃在哪里,这就说不出来了。
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
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但是这种饮食方式也存在弊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营养价值。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为了一致追求口感,往往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
(2)西方人的饮食观念西方饮食比较注重营养。
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由于西方人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
语言学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语言的本质、功能和使用,培养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能够运用语言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对语言学有兴趣和热情、认识到语言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语言的本质、功能和使用,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等。
具体来说,将讲解语言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都会有相应的作业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讨论法用于讨论和研究语言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语言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法用于进行语言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语言现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书将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展示语言现象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语言学的内容。
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语言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语言现象。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占30%,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业占20%,包括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等,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导论课程论文课题名称:英文题目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中文题目英汉习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学生姓名:褚宏川学号:10131140134专业:英语班级:2010级1班授课教师:韩泽亭2012年12月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a language, and also the quintessence of a nat ion’s culture and wisdom.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arry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Among these idioms, a large number of them are connected with geography,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relig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se idioms clearl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four aspects of geography, 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religion.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习语是语言的本质,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智慧的精髓。
英汉习语携带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在这些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地理、风俗、历史典故、和宗教有关。
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这些习语,本文将从地理、风俗、历史典故、和宗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cultural comparison,cultural differences;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比较;文化差异I. IntroductionIdiom is a fixed group of words or a single word, or even a sentence with a special meaning that cannot be guessed from the literal meaning of its components.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container of culture, and is strongly influenced and shaped by culture.” So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idioms, one cannot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meanings they contain. A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idioms have two features: semantic un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n its broad sense, idioms including set phrases, proverbs, sayings, colloquialisms, allusions and so on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Human’s li 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geography, 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religion, and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bout them which are concise, readable and vivid.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cience, globalization is a more and more obvious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ies is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se idioms more clearly and mak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ore effectively, it is useful and necessary to compare such idioms.Ⅱ. Reasons causing 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e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concept and an enormous subject. Culture consists of all the shared products of human society. This means not only material things such as cities,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but also non-material things such as ideas, customs, family patterns, languages.In short, culture refers to the entire way of a society, or the way of people.2.1 Different geographyGeographic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o different geographic environment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 culture . China is located in Eastern Asia, the west coast of Pacific Ocean. China is always a country which agri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ince ancient time, so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have been in use.e.g. (1)槁木死灰——withered wood or cold ashes(2)骨瘦如柴——be lean as a rake(3)脚踩两只船——sit on the fenceThe UK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Living on an island, the English are keen on sailing and travel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bounds in idioms connected withnavigation .e.g. (1) all at sea——不知所措(2)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3)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4)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5)drink like a horse——牛饮2.2 Different customsCustom is a social phenomenon, which involves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 Social custo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 cri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are indicated from the idioms related to animals and colors .In China, idioms related to dragon are usually positive while idioms related to dog are often negative.For example: “狐朋狗友”, “狗急跳墙”, “狗头”.Although in English, “dog” contains derogatory connotation, such as: “go to the dogs”, “die like a dog”, “lead a dog’s life”, “a sly dog”, “blush like a black dog”, “put on the dog”. However, English idioms are opposite.“D ragon” is a divine totem i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s greatly admir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Dragon is the symbol of all auspicious animals. For example: “望子成龙”, “龙腾虎跃”, “卧虎藏龙”, “龙盘虎踞”. In English the word “dragon” symbolizes evil. Such as: “the old dragon”, “dragon’s teeth”.Additionally, Chinese people take “owl” as a symbol of bad luck. But in the UK, there is “as wise as an owl”. “owl” in English stands for wisdom. Red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symbol of happiness and thriving, but it is usually related to violence and blood in English.In China, “magpie” is a bird that tells people good news. In the UK, magpie is a noisy bird.e.g. (6) 狗急跳墙——a concerned beast will do something desperate(7) 乘龙快婿——an ideal son-in-law(8)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9)a lucky dog——幸运儿(10) the day in the sun——红极一时(11) a red rag to a bull——激起暴怒的缘由2.3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allusionHistorical allusion is rich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ch has a strong ethnic color and distinctive cultural identity. It is the best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cultures.Many Chinese idioms come from fables, historical events and folk legends.e.g. (1) 亡羊补牢——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2) 三顾茅庐——make three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3) 愚公移山——how Yugong moved the mountainsCompared with that, many English idioms are from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myths and the works written by great mas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e.g. (1)at one fell swoop——刹那之间(2) arrow of Cupid——丘比特之箭(3)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2.4 Influence of religionEvery nationality has its own religious belief and culture and it has influence on human’s values, behaviors and linguistic expression. As a result, many idioms re lated to religion appear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the two major religions in China’s history. On the other hand, Christianity has the biggest impact in Europe, and many English idioms are from the Bible and Christianity.e.g. (1) 借花献佛——offer a present to a guest with other people’s things(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While the priest climbs a post, the devil climbs ten(3) finger on the wall——不祥之兆(4)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est——禁果分外甜ConclusionsTo sum up,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the part of language, and the richest in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we must learn about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through their different culture. Only that can we comprehend the aplenty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idioms in a better way.Bibliography[1]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陈瑜敏.从英语动物类习语的文化渊源分析其汉译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 2005.[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0.[4]李景韩.李健.汉英习语成语对应词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5]刘俊.动物词的比喻形象看词语与文化[J].湖北农学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