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CH3COOH 离子方程式为
2CH3COONa+H2O+CO2↑,
2CH3COOH+CO32— 2CH3COO − +CO2↑+H2O。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一、酯化反应 1.规律
点拨实验室中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实验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
②盛反应混合液的试管要向上倾斜约45°,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 混合液的受热面积。
③导管应较长,除导气外还兼起冷凝作用。导管末端只能接近饱 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发生倒吸 现象。
知识点2 酯化反应实验 【例题2】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 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
序及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
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②。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① (产物可以继续反应)
②
+2H2O )为例]: +H2O
+2H2O
二、常见有机物中羟基活性的比较
醇、酚、羧酸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OH,可分别称之为“醇羟 基”“酚羟基”和“羧羟基”。由于这些—OH相连的基团不同,—OH受 相连基团的影响不同,故羟基上的氢原子的活泼性也就不同,表现 在化学性质上也有较大差别,具体比较见下表: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