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洛克的幼儿教育共22页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3
课题第18课福禄贝尔和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福禄贝尔提出的教育的一般原则(2)领会福禄贝尔有关幼儿园作业的论述(3)理解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对福禄贝尔和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福禄贝尔有关幼儿园作业的论述教学难点: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视频导入(8 min)→传授新知(25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10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视频导入(8 min)⏹【教师】播放课本146页《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视频⏹【学生】观看、思考⏹【教师】提出问题看完视频,你对福禄贝尔有何了解?⏹【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举手发言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并倡导了幼儿园运动。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园作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幼儿园教育理论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教师】引入今天的课题并在黑板上板书: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授新知(25 min)⏹【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讲解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一、论教育的一般原则(一)顺应自然的原则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必须顺应自然。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7——洛克的教育思想第一节生平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生平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1632年8月出生于英格兰萨莫塞特的乡村律师家庭。
1646年,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
165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基督教公学院,并留校任教。
从中学、大学乃至工作,洛克所学的与所教的都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距甚远的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这使他感到厌倦并转向对培根新哲学及科学的追求。
1665年,洛克离开牛津大学出使德国。
1666年,洛克在归国途中结识了沙夫兹伯利伯爵。
以后,在追随伯爵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期间,他担任了伯爵的家庭医生与家庭教师。
1683年,洛克受政治牵连被迫逃亡荷兰。
流亡期间,他又担任了友人葛拉克的家庭教师。
两次任教活动,不仅使洛克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由于他注意将自己的哲学、政治、宗教等观点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
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著《教育漫话》(1693年)一书中,其核心是探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问题。
1704年10月,洛克因病去世。
二、教育思想的政治与哲学基础洛克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影响,英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与变化。
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英国的教育革新力量分为激进与保守两个不同的派别。
激进派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启示,主张由国家开办教育,普及初等国民教育。
尽管激进派曾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施,但是,由于缺乏产业革命的刺激和稳定的政治局势,该派的改革计划皆以流产的方式而告终。
保守派受英国宗教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私人的事务,主张教育独立。
由于保守派的观点不仅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现实利益,而且保留了英国政府不过问教育的历史传统,因而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
幼儿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幼教史主要研究中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制度)和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古代胎教的经验及局限1、高度重视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高度注重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对胎教的重视除当时影响到胎儿的身心发育外,还将延伸到此后的婴幼儿教育以至整个的家庭教育之中,具有长远的效应。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材(一)幼儿诗歌1、训诫类(明)吕得胜《小儿语》2、知识典故类(唐)李翰《蒙求》3、识字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
(二)幼儿故事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思想(一)论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多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进行论述。
(二)“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1、“早谕教”的教育观出自“正本”和“慎始”的哲学观;2、“早谕教”是古人所倡导的“豫”的教育原则的体现;“豫”:“禁于未发之谓豫”,即预防。
3、“早谕教”不仅易见成效,而且易于巩固(三)论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孟子以楚人学齐语为例,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2、反对溺爱子女3、教以正,守以常(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外部的不良影响;(2)“教以正”还必须始终如一,即“守以常”。
4、信而勿诳即守信用,不哄骗儿童。
(四)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1、戒饱暧2、节嗜食3、任啼哭4、绝惊扰斯巴达斯巴达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军体教育,较忽视文化教育。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
雅典雅典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社会需要相适应,除了军事、体育以外,还有较多的智育成份;并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在雅典人中间,逐渐形成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中世纪的儿童观及幼儿教育1、教会倡导性恶论的儿童观及畏神禁欲的教育2、社会上流行“预成论”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思想家;第一个提出要精选教材的人,他特别重视对故事材料进行选择。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张宗麟,陈鹤琴2、实验幼稚师范学校3、陶行知4、活教育5、《幼稚园的社会》6、陶行知燕子矶幼稚园。
7、大自然、大社会8、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9、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10、湖北幼稚园。
二、名词解释1、中外幼儿教育史:中外幼儿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国内外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2、《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所作,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我们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3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3春,陈鹤琴在自宅厅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4、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
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
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①思想品德教育:小悌、崇俭、诚信、为善(3分)②生活常规教育:礼仪常规的训练、养成卫生习惯(3分)③文化常识教育(2分)④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2分)2、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①养护儿童(1分)②发展儿童身体(1分)③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2分)④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2分)⑤与家庭联络(2分)⑥研究儿童(2分)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①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②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虎指示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3分)③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 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洛克出生于乡村小地主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他同时学习法学和语言学,阅读笛卡尔、培根、牛顿等人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
他在医学上也很有研究,大学毕业后,曾经做过两年医生,并流亡荷兰。
1688年回国后在新建的政府中担任上诉法院院长和贸易殖民大臣等要职。
洛克的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年) 、《人类理解论》(1691年) 、《教育漫话》(1693 年)。
一、洛克的教育实践洛克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他所处的那个英国绅士的世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绅士教育理论。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教育漫话》这本书里。
《教育漫话》出版于1693年,这是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本教育经典著作,洛克在担任沙夫兹别利伯爵家的家庭教师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实际经验,后来他在流亡荷兰期间,又担任朋友爱德华•葛拉克的儿子的家庭教师,并与爱德华多次通信讨论关于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问题。
1693年,他在这些书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了这本《教育漫话》。
在这本书中,洛克详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出了他的关于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此书一问世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卢梭、对法国唯物主义者以及德国泛爱主义教育运动都有直接的影响。
二、绅士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洛克的社会政治观从头到尾都是为君主立宪制政体作辩护的。
在哲学上,洛克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他认为,在人的意识中没有先天的思想观念,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人生下来时是一片空白,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这就是洛克著名的"白板说"。
洛克的"白板说"对于批判当时盛行的天赋观念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后天的经验,所以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非常必要。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一、西方近代幼儿教育思想★★★★★(一)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要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
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
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家,特别是对l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二)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1.强调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针对传统的封建旧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自然法则,结果就是毁了孩子。
因此,教育要尊重、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2.强调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卢梭强烈批评封建旧教育不顾儿童天性的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强调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他提出儿童期是“理性睡眠时期”。
因此,儿童期要以感觉教育为主,在对儿童进行智力教育之前要先发展他们的感觉能力和充实他们的感觉经验。
3.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针对封建旧教育让儿童通过“念书本”学习,卢梭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
4.提出“自然后果法”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反对体罚,提出了“自然后果法”。
例如,当一个性情暴烈的儿童打坏了他所使用的家具时,不要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而要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