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6文艺心理学自考真题2(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55 KB
- 文档页数:9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结构B. 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C. 读者的阅读体验D. 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B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3. 文艺创作中的“灵感”通常被认为是哪种心理现象?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潜意识的涌现D. 理性思考的结果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原型”是指什么?A. 文艺作品中的常见角色B. 文艺作品的普遍主题C. 个体心理中的原始模式D. 社会文化中的共有信念答案:C5.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作者的创作意图B. 读者的主观感受C. 作品的艺术技巧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B6.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A. 意识、潜意识和道德判断B. 情感、理性和道德规范C. 潜意识、意识和自我调节D. 个体欲望、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答案:D7.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体现了文艺心理学中的哪一方面?A. 艺术创作的模仿论B. 艺术创作的想象论C. 艺术创作的表达论D. 艺术创作的超验论答案:C8.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现象被认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A. 情感B. 想象C. 记忆D. 认知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影响下的产物?A. 《梦的解析》B. 《尤利西斯》C. 《变形记》D. 《百年孤独》答案:D10.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普遍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社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D. 艺术家的创作技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移情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冲突投射到他人或对象上的心理现象。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 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着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着作的是( 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着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C018·00816(专卡)绝密★考试结束前四川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课程代码:0081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世纪初,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造现象,并以叔本华的观点来说明《红楼梦》的悲剧性的是A.朱光潜B.郭沫若C.王国维D.鲁迅2.20世纪初,把诗界定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的学者是A.冯至B.王国维C.郭沫若D.胡风3.“美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大脑的工作原理之上,才会变得理性而又深刻,没有一种美学理论在缺乏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的情况下而可能显得完整,更谈不上深刻了。
”这句话出自A.贝里尼B.吉布森C.费希纳D.泽基4.创立个体心理学派的人是A.弗洛伊德B.阿德勒C.吉布森D.荣格5.提出“镜像阶段论”的是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贝里尼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布森闻名于世是因为创立了A.认知发现理论B.唤醒理论C.唤起理论D.生态光学理论7.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于形体动作,心理学上把它叫作A.行为趋势B.动作趋势C.形体趋势D.情绪趋势8.“格式塔”的意思是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9.“遮蔽性记忆”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大师A.弗洛伊德B.马斯洛C.詹姆斯D.考夫卡。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艺术欣赏心理C. 文学作品结构D. 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人?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皮亚杰D. 弗洛姆答案:A3. 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指的是什么?A. 读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B. 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达C. 作品对读者的情感影响D. 读者对作者的情感认同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创作动机B. 创作过程C. 创作技巧D. 创作成果的心理分析答案:C5.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7. 解释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
答案:“原型”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结构和模式。
在文艺作品中,原型往往以象征、主题或人物形象的形式出现,引发读者的共鸣。
8. 论述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案: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作家更深入地理解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文艺心理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育者理解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其次,文艺心理学可以指导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文艺心理学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艺术作品的心理学依据。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文学作品的结构C. 文艺作品与心理活动的关系D. 文艺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文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克思D. 弗洛伊德答案:C3.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哪里?A. 社会环境B. 个人经历C. 潜意识D. 文化传统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强调了哪两个概念?A. 本我与超我B. 意识与潜意识C. 自我与他我D. 现实与理想答案:B5. 文艺作品中的“悲剧美”通常与哪种心理现象有关?A. 压抑B. 升华C. 投射D. 认同答案:B6. 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推理答案:D8.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如何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技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艺术作品与观众心理的契合D. 社会文化的影响答案:C9.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防御机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A. 压抑B. 投射C. 升华D. 否认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图腾与禁忌》C. 《超越快乐原则》D. 《悲剧的诞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人类共有的、遗传下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了人类祖先经验的残留和普遍性的象征。
在艺术创作中,集体无意识中的象征和图像(如原型)可以激发创作灵感,使作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深远的意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并解释它们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
B. 电影中的情节和心理表现。
C. 音乐中的旋律和和声。
D. 画作中的色彩和构图。
2.文艺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个层面的分析?A. 作品的形式美感。
B. 作品的社会意义。
C. 作品的心理表现。
D. 作品的历史背景。
3.以下哪个理论主张作品的创造与心理体验密切相关?A. 笛卡尔唯理论。
B.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C. 马克思主义思想。
D. 达尔文进化论。
4.下列哪个名著被视为文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5.文艺心理学不仅关注作品本身,还注重研究以下哪个方面?A. 文艺创作中的思想性。
B. 文艺作品的发行与销售。
C. 作品投资回报率。
D. 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度。
二、简答题1.简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关注点。
2.以《红楼梦》为例,分析文艺心理学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3.选择一部电影,分析其中角色的心理表现与观众情感产生的关系。
4.探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5.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音乐作品如何通过表达情感与听众产生共鸣。
三、论述题文艺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于文学、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论述文艺心理学对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绘画的影响与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对大众的心理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应用题请选择一部你喜欢的文艺作品(可以是小说、电影、音乐、绘画等),结合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对你个人心理的影响和感受,并进一步思考该作品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以上为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请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进行答题,祝你顺利完成考试!。
201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代码00816 文艺心理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弗洛依德B.弗洛姆C.荣格D.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16.陌生化主要是从哪方面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A.艺术作品B.读者的阅读效果C.作家创作D.语言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攻击性气质B.多血质气质C.抑郁性气质D.神经性气质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A.不遇B.死亡C.爱情D.怀乡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两分,共十分)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结构B.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C. 文学作品的题材D. 艺术欣赏的技巧2.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创作动机B. 创作灵感C. 艺术流派D. 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3.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艺术形式B. 艺术风格C.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D. 艺术作品的分类4.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马斯洛D. 斯金纳5. 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是指什么?A. 创作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B. 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C. 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交流D. 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7. 描述一下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
8. 举例说明文艺心理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10. 分析文艺心理学在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作用和局限。
文艺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2. 答案:C. 艺术流派3. 答案:C.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4. 答案:A. 弗洛伊德5. 答案:B. 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二、简答题6. 答案: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心理过程,揭示艺术与人类心理的内在联系,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科学化,提高艺术教育和批评的实效性。
7. 答案:原型是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模式或图像,它们通常来源于神话、宗教、民间传说等,对个体的创作和欣赏有着深远的影响。
8. 答案:例如,文艺心理学可以帮助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作家分析和解决创作中的难题,提高创作效率。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 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2017年4月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A、精神分析学派B、实验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
A、弗洛伊德B、厨川白村C、弗洛姆D、荣格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A、作家心理B、作品的心理蕴含C、读者接受心理D、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
A、格式塔文艺心理学B、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D、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5、“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6、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A、深度知觉理论B、唤醒理论C、异质同构理论D、心理距离说7、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
A、格式塔质B、表现性C、简化原则D、镜像阶段论8、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
A、爱B、尊重C、审美D、自我实现9、体验的核心是()。
A、经历B、认识C、情感D、意蕴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两分,共10分)(略)1、集体无意识向潜动机转换的关节点是()。
A、人格个性B、原型意象C、自主性D、隐喻性E、梦幻形式2、形象范式具有()。
A、情感性B、充盈性C、丰富性D、缺失性E、个异性3、创作显动机的三大特点是()。
A、意象性B、情绪情感C、创造性D、外在机缘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E、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藁人5、下列诗句()不表示死亡的母题。
A、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B、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C、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E、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三。
文艺心理学试题2(0081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把“移情说”和“距离说”结合起来用于阐释文学艺术现象,它的作者是()A、郭沫若B、王国维C、朱光潜D、鲁迅答案:A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的最基本观点是()A、表现性,也就是艺术品中的“格式塔质”B、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C、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D、视觉艺术的运动答案:C3、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出自弗洛伊德的()A、潜意识B、泛性论C、人格结构D、本能说答案:A4、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其中,出生顺序、最初的记忆和梦是生活风格的三个要素,生活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A、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拉康D 、阿德勒答案:C5、人类的终极价值就是自我实现。
在超越性体验的时刻,人们直接了解了人类的最高美德与理想,例如完善,正义等,把它们称之为()A、存在性价值B 、无意识价值C 、超越性价值D 、自我实现价值答案:C6、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攻击型气质B.抑郁型气质C.神经性气质D.多血型气质答案:A7、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D8、马斯洛关于安全的需要是指()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予恐惧B.谋求自由与独立,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赞赏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团,在所处的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答案:B9、带有欢悦成分的相对幽雅的平和的体验(即美感)叫做()A.皈依体验B.优美体验C.愧疚体验D.平和体验答案:B10、人在某种强烈的企图发挥自我优势能力的欲望支配下,希望倾其一生,实现自我价值,尽力取得惊世骇俗的成果的动机称为()A.欲望动机B.成果动机C.成就动机D.自我动机答案:B11、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B.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的内心感受C.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D.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答案: D12、“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指的是()A.心理常态B.惯例C.原型D.母题答案:C13、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艺术接受中的异态的重要表现()A.幻觉与现实的界限的合一B.虚假的社会化C.认知失调D.零度接受者答案:A14、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指的是()A.形式征服题材B.形式消极适应题材C.形式效仿题材D.形式统一题材答案:A15、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指的是()A.高原体验B.优美体验C.艺术沉思D.创作沉思答案:C16、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里的韵脚字“裳”、“狂”、“乡”和“阳”全属阳韵字,读起来十分响亮、开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这里说明了()A.文学语法层面和心理蕴含的关系B.文学语音层面和心理蕴含的关系C.文学句法层面和心理蕴含的关系D.文学篇法层面和心理蕴含的关系答案: B17、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A.曲调B.韵律C.旋律D.节奏答案:D18、鱼雁传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A.怀乡B.死亡C.爱情D.不遇答案:C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梅拉赫指出运用综合方法研究文艺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是()A、要有共同的终极目标,要制定共同的研究大纲B、要明确各学科在综合研究中的可能性和界限C、要充分考虑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创作的特性,不能偷换学科的对象D、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E、要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答案:ABC2、以下哪些属于崇高体验的特征()A、崇高体验是由衷的,诚挚的高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B、崇高体验是遭受挫折的异常体验C、崇高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D、崇高体验是夺口而出,势不能遏的E、崇高体验中必定有一个超越日常经验与智性逻辑的对象答案:ABC3、潜动机主要特点有()A、驱动性B、自主性C、强制性D、创造性E、潜在性答案:ACE4、心理时空的特征有哪些()A、审美心理时空的融合性B、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C、审美心理时空的纯粹性D、审美心理时空的“有机性”E、审美心理时空的互渗性答案:BDE5、焦虑有哪几种类型()A、现实性焦虑B、精神性焦虑C、神经性焦虑D、情感性焦虑E、道德性焦虑答案:ACE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形象范式:答案:它是具有表象的抽象性、情感性、充盈性和个异性的范式形态。
一般说来,它主要与人的无意识作用相关,通过无意识体验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但又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
2.内觉体验:答案: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水平之下的深层心理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深层心理内容在创作主体的有意调动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会以不同方式显现为意识水平的心理现象。
对那些深层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深沉是创作主体最艰难的心理活动。
对于这种心理活动,我们称之为内觉体验。
3.简化原则:答案:阿恩海姆提出的著名观点,即对于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来说,所谓简化就是要抓住表现的结构特征,用最精粹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
4.原型:答案: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
四. 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钩),错误的划上“×”(叉)并简述理由。
1、优美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答案:×皈依体验2、文学作品都有主题却不一定都有母题。
()答案:√3、表象是指人们所曾感到过的事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未曾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答案:√4、潜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
()答案:×显动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体验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答案:①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②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活动的意蕴性;③体验的“忘我”与艺术的“移情”。
2、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是很难完成的。
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更带有自然科学性质,它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而文艺心理学面对情感色彩强烈和复杂微妙的审美心理,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要达到定量和定性难度是很大的。
3、试具体谈费希纳的某一审美原则。
答案:费希纳的16种审美原则中的第四种原则: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如果矛盾重重,人们就陷入苦苦思索中而不得要领,是不会产生审美情感的,或者内容是虚假而美丽的,人们开始何许也会有审美情感,而一旦发现事物真相,只能产生被欺骗和愤怒的感情。
4、模仿对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艺术美的创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首先,模仿的促进了手的进化和技能的提高;其次,模仿的活动培养了原始人捕捉形象和鉴察形式美的眼睛;第三,模仿的操作锻炼了人类祖先的审美心理素质。
因此无论从时间发生的先后来说,还是到审美心理的形成的影响以及所达到艺术创造的水平而言,模仿都具有一种“启蒙”性的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如何理解形象范式是“形象的抽象框架”的说法?答案:根据各种对原型的即形象范式的解释,可以发生任何一个呈现于作品中的原型,实际上都会存在着三个不同层面上可供解释的原型侧面,最具体(第一层)的是原型像,其中包含了第一、二层面说明的东西;其次是原型式,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剥落了原型像的具体性后留下形象的抽象框架,再就是剥落了一切具体性后余下的绝对抽象的原型义。
原型像是一种已分予成的实体,本身不再具有分予的能力。
原型义因其绝对的抽象性,只能是包含在原型式中的意义内涵,它也无法直接分予出艺术化的具象。
因此,具有分予能力的便是处于具象与抽象间作为中介者的原型式,就集体表象而言,只有原型式才是最准确意义上的形象范式。
同时,它也量作为心理形式而非外在形式而存在的,即只有作为主体的构成才有可能以主动的方式,自生自发地去分予摹本,由此而可将原型首先作为一种心理事实来看待。
2、对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的评价?答案: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富于哲学意味又同时具有实验精神的心理学流派。
尽管它的某些论点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但确实是言之成理的。
作为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解释,这些假设常常是深刻的、具有启发性的。
例如格式塔心理学在探讨问题时处处注意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人手,将人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外在对象视为彼此关联的整体。
在此基础上抓住结构上的相似性来阐释三者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揭示出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元素主义、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缺陷。
但是也必须承认,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来解释人的知觉活动看来是颇为有效的,而对于其他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也有着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