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件(全单元)
- 格式:ppt
- 大小:12.21 M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
《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花钟 2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描写得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写法仿写句子。
蜜蜂 2 小虾 1 习作 2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的主要信息,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一 2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把握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13 花钟▶教学目标1.会认“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苏醒”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策略1.朗读指导课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读出对花儿的喜爱,读出对奇妙的“花钟”的赞叹。
2.学习表达教学时,先让学生在第1自然段找出用不同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绽开了笑脸……再引导学生总结这是抓住花开放的特点来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四单元观察与发现在和煦的春风中,你曾观察过一朵鲜花的绽放吗?在葱翠的树冠下,你曾观察过一只夏蝉的飞行吗?在清澈的溪水中,你曾观察过一条鱼儿的游动吗?走进本单元,我们体验到观察的乐趣:不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不同,若按开花时间依次种植,便拥有了“花钟”;蜜蜂能从四公里外的地方飞回来,是个认路小能手;小虾在缸中自在生活,但是搏斗起来非常激烈。
通过留心观察,我们不仅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还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花钟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1.认识本单元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2课时13花钟文本分析《花钟》一文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为此,本设计以“花钟”为线索组织学生品读课文,通过“精细研读,品味花美”“自主合作,探究原因”“创设情境,感悟奇妙”等环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写法的奇妙。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关键句在句子中作用,如何把关键句改成段落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提出问题,仿照例句写观察到的;认识对调和移动符号,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片段。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滁州西涧》,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滁州西涧》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难点】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语言片段。
【教学课时】1课时为什么会不同”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符合段意。
3.(课件出示4)“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是否是关键句?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课前课后。
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有关就是,没有关就不是。
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
判断关键句的关键是是否与段意有关。
(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照样子写片段(课件出示5)【设计意图:通过读观察例句,学写观察记录,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板书:学写观察记录)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3.小组代表发言: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
预设:要求把观察时的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花钟:林奈(Linnaeus,Carolus)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瑞典人。
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
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
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花钟分二种形式: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
日内瓦花钟日内瓦花钟,位于日内瓦市英国花园的西部边缘,制作于1955年,是该市的标志。
它直径5米,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花钟,直到2005年伊朗德黑兰出现直径15米的花钟。
通常情况下,大约6500株鲜花和灌木用作花钟的装饰,不同季节会有变化。
日内瓦花钟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地面上的钟面是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
它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但总保持着鲜艳和芳香。
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了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
钟的时针与分针和普通钟表一样,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风雨里,一直不停地在钟面上自行准确移动。
游客们在观赏花钟的新颖设计时,还情不自禁地要对一对自己的手表。
【其他资料】关于花的古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单元单元概述看,花儿在悄悄绽放。
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观察与发现”来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花钟》详细介绍了一天内不同鲜花开放的时间,以及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蜜蜂》介绍了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
《小虾》这篇文章描写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全都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观念。
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习作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做过的一次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的内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4.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5.注意部分语句中的词语,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6.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并学会运用。
7.积累古诗《滁州西涧》。
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3.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4.积累古诗《滁州西涧》。
难点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注意部分语句中的词语,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并学会运用。
《花钟》2课时《蜜蜂》2课时《小虾》1课时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3 花钟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14 蜜蜂⽂本分析《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昆⾍学家法布尔,课⽂以第⼀⼈称写了他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向的能⼒⽽做的⼀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本⽂就是在了解蜜蜂这种昆⾍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时,可以重点抓住作者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个部分,通过提出“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何好处?”等问题的⽅式,带动学⽣抓住课⽂内容,品读全⽂。
在解读⽂本的过程中,引导学⽣采⽤联系上下⽂、找近义词等⽅式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从⽽进⾏⽂本细读,达到体会⼈物品质的⽬的。
教学⽬标1.认识“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多种⽅式,体会课⽂⽤词的准确。
教学重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感受⽂章说明语⾔运⽤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概、阻”等8个⽣字,学会“蜜、蜂”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清课⽂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1.引导学⽣采⽤多种⽅法识记⽣字。
2.以读为基础,理清课⽂脉络,尝试⽤概括⼩标题的⽅法感知课⽂内容。
⼀、激趣导⼊,揭⽰课题1.引导学⽣交流⾃⼰喜欢的昆⾍,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家喜欢昆⾍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呢?(学⽣⾃主交流,教师适当评价。
)⽰例:·我喜欢⼩蝴蝶,因为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样⼦⾮常漂亮。
(你描述得⾮常有诗意!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孩⼦!)·我最喜欢的是蚕,它们默默地为⼈们吐丝,却从来没有要求回报。
(你让⽼师想到了⼤诗⼈李商隐的⼀句诗“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
)·我最喜欢的是⼩蜜蜂,因为它们⾮常勤劳,给⼈们采花酿蜜也不求回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包括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略读课文《小虾》。
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反映主题。
此外,还有“作”和“语文园地”两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等栏目。
研究本单元课文,需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作者的观察方法,并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花钟》一文,通过“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花钟不同的,以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最后,还谈到了植物学家修建“花钟”这一做法的奇妙。
全文体现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善于思考的好惯。
蜜蜂》一文,讲述了作者为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的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小虾》一文,主要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特点、生活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的有趣、脾气不好等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研究本单元,需要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并且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同时,要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研究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的课题包括《花钟》、《蜜蜂》和《小虾》,需要2-3课时。
同时,还有作和语文园地板块,需要2-3课时。
在教学中,可以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
设计练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惯。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不同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
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最有趣的段落开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顺序式教学模式,并对文中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重点段落。